企业创新的实质是什么?

生活经验017

企业创新应该包括五个方面:引入新的商品一一即具备消费者还不熟悉甚至全新的性能;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它不一定必须是新的科学发现,也可以仅仅是商业上处理商品的一种新方法或新工艺: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进入该国某一特定制造部门以前尚未进入的市场,丽不管这个市场以前是否存在:的征服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应来源,而不管这来源已经存在或是否第一次被创建:任一行业实施二种新的组织形式,如建立或者打破垄断地位(例如通过组成托拉斯)。

企业创新的实质是什么?,第1张

接着越来越多的学者,从经济学、管理学、技术学、系统学等不同学科和角度开始关注和研究科技创新,赋予科技创新不同的内涵。

20世纪50-60年代,索罗在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两步论”一二技术创新成立的两个条件:新思想的来源和以后阶段的实现发展,这个结论被学术界认定是关于科技创新概念界定研究的里程碑。他认为人的理念、构想、概念等精神活动可以影响产品的生产,并促进新产品的加快实现,肯定了思想对生产的作用。此外,索罗首次把科技创新作为内生变量,建立了技术进步索罗模型,并以此考察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后来,麦克劳林、宾斯汪格鲁特恩和拉坦等学者也从不同层面进一步支持了“两步论”的观点。

20世纪70-90年代,大部分学者尝试从创新过程的角度来界定科技创新。伊诺思他认为科技创新是几种行为综合的结果,包括发明选择、资本投入保证、组织建立、制定计划、招用工人和开辟市场等。尤其是弗里曼、林恩、厄特巴克等学者尝试从创新时序过程角度来定义科技创新,其中弗里曼强调科技创新与技术发明相区别,从经济学的角度将科技创新定位于新产品、新系统的首次商业性转化实现价值;同时他也十分重视科技创新与国家政策的关系,把创新看成一种国家行为,是历史上首次提出国家创新体系的学者。而厄特巴克则定位于新技术新工艺的首次应用,但林恩则是二者观点的综合,他认为科技创新是“始于对技术的商业潜力的认识而终于将其完全转化为商业化产品的整个行为过程”,当技术的商业价值得到实现后,科技创新将在外部环境得以扩散。

1995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奥斯陆于册》中对技术二的产二品与制程创新作了基本的定义,认为TTP包括己执行的技术上全新的产品与过程,以及有显著技术改良的产品或过程,此外,采用全新或者改良的生产方式与产品运输方式也纳入技术上的制程创新。TTP创新包涵一连串与科学、技术、组织、财务和商业等有关的活动。[I]可见,OECD认为科技创新是一系列综合活动的过程,同时,OECD对科技创新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产品创新。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是我国积极进行深化改革,加强科技创新,解决我国经济发展深层次问题的重大机遇。国内比较有权威的研究是1999年,应十五大发展和改革需要,为了更好地解决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深层次的发展问题和改革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并在《决定》中直接指出:“科技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科技创新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前提。”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对科技创新进行了肯定。

2004年,美国民问智库一一竞争委员会出版的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国家创新峰会”的最终报告《创新美国:在挑战和变革的世界中达至繁荣》中提出的:“创新是把感悟和技术转化为能够创造新的市值、驱动经济增长和提高生活标准的新的产品、新的过程与方法和新的服务”。这就确认了“创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科技创新最早可以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中提炼出来。从熊彼特的创新定义可以知道,科技创新多是指经济领域的范畴,融合了科技、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是资本企业家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标,把握准市场潜在的盈利机会,对生产条件和要素进行重组或者引入新的技术系数,重建一个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成本更低的生产系统,进而向市场推出新的产品和工艺方法,进一步去开拓新的市场以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补充自己的系列过程。

可见,科技创新本质上就是通过技术的手段使潜在价值对象化、物质化,成为直接的、现实性的能够给社会带来一定效益的价值形态。这些转化并非是一个简单的“机械性”过程,而是一个包括技术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人的因素在内的创造性的综合过程。文化产业概念的发展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历程。1947年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和霍克海默首次提出“文化工业”的概念,认为“文化工业”是面向大众消费的文化生产,但彼时是站在批判的立场的,对文化产业持否定的态度,并就此引发了关于大众文化的长期争论。直至20世纪80年代,国内外关于“文化”的研究开始真正’惺慢摊开在全球人们的视野中。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尽管经历了文化是否应该产业化的质疑时代,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依然逐步显现出来。但在国际上,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政界对文化产业的概念界定至今还未得到十分严格和统一的界定。

内容来自:球球小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