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日记80字左右?
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学习了“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方法。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作业,要求写一篇数学日记,主题是测量一件你最喜欢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回家后,我想我最喜欢的当然就是爸爸送给我的金鱼了。每天放学回家,我都会拿一些食物喂喂它们,看着它们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我会打心底儿地高兴。
今天,我就测量一下我最喜欢的金鱼的体积吧。
说做就做,我先把金鱼从鱼缸里请出来,放在一个盛满水的盆子里。按照课本上的方法,用刻度尺先测量一下鱼缸中水的深度,结果是12厘米。
然后,再把金鱼请回鱼缸,再一次用刻度尺测量水的深度,结果是13厘米。
最后,该计算上升的水的体积了。突然,我发现了一个问题,鱼缸的底面积不是一个长方形,而是一个圆形,圆形的面积我却不会计算,这该怎么办呢?
我先去问爸爸,“圆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爸爸问我,“你为什么要计算圆形的面积?”
“鱼缸的底面积是圆形的,为了求上升的水的体积,我需要计算它的底面积”
“为什么非要用一个圆柱体的容器呢,换一个长方体的容器不是更容易计算吗?”爸爸说到,
‘就是啊’,我心里想着,“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我向学校的老师借来了长方体的水槽,然后往里面加入了一些水,用刻度尺量了量水深1.5厘米。接着,把两条金鱼放入其中,第二次量了量水深1.52厘米。最后,第三次用刻度尺测量长方体水槽内部的长和宽,分别是30厘米和15厘米。于是计算上升的水的体积,30×15×(1.52-1.5)=9(立方厘米),所以,每条金鱼的体积就是,9÷2=4.5(立方厘米)。
计算得出结果,我高兴地抱着金鱼,去告诉爸爸。爸爸看到头伸在在水外面吐泡泡金鱼,摸着我的头说“宝贝,你看金鱼的头和半个身体都裸露在水的外面,上升的水的体积怎么会是金鱼的体积呢,只能是金鱼的下半身的体积吧。”
‘哎呀,就是啊,只有金鱼全部没入水中,上升的水的体积才和金鱼的体积相等啊,我真是太粗心了’
我赶紧又回去重新进行实验和测量。这一次,测得结果如下:放入两条金鱼之前,水深10厘米,;放入两条金鱼而且金鱼全部没入水中后,水深10.05厘米;水槽内部的长和宽分别是30厘米和15厘米;计算上升的水的体积,30×15×(10.05-10)=22.5(立方厘米),平均每条鱼的体积大约计算,22.5÷2=11.25(立方厘米)。
我把这个结果给爸爸看的时候,爸爸轻轻拍拍我的肩膀夸赞道“儿子真棒”,听到这句话,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通过这个实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很多事情,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困难和错误,但是一定不要气馁,只要用更加严谨而全面的思维分析其中原因,就一定能解决问题。
开普勒在什么时期?
约翰尼斯·开普勒(Johannes Kepler),德国人,杰出的天文学家。他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分别是轨道定律、面积定律和周期定律。这三大定律最终使他赢得了“天空立法者”的美名。同时他对光学、数学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是现代实验光学的奠基人。
开普勒于公元1571年出生在德国的威尔德斯达特镇,恰好是哥白尼发表《天球运行论》后的第二十八年。哥白尼在这部伟大著作中提出了行星绕太阳而不是绕地球运转的学说。当开普勒听到对日心学说所做的合乎逻辑的阐述后,很快就相信了这一学说。
开普勒学业成绩优异。1588年,他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591年,他又通过了文学硕士学位考试。开普勒对天文学和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1596年,开普勒在宇宙论方面发表了第一本重要的著作:《宇宙的神秘》。在其中他明确主张哥白尼的日心说体系。
1604年,开普勒观察到了一颗大彗星,即为后来定名的哈雷彗星。
前面提到,开普勒在天文学方面最突出的贡献,是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分别是轨道定律、面积定律和周期定律:行星是在大小不同的椭圆轨道上运行;在同样的时间里行星向径在轨道平面上所扫过的面积相等;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它同太阳距离的立方成正比。
1601年,第谷逝世。开普勒接替了第谷的工作,开始编制鲁道夫星表。但开普勒的兴趣和注意力却更多的放在改进和完善哥白尼的日心说上,在探讨行星轨道性质的研究上。他发现第谷的观测数据,与哥白尼体系、托勒密体系都不符合。他决心寻找这种不一致的原因和行星运行的真实轨道。
最初的研究从观测与理论差异突出的火星着手。他运用传统的匀速圆周运动加偏心圆来计算,均遭到失败。经过长达4年近70次各种行星轨道形状设计方案的计算,开普勒认识到哥白尼体系的匀速圆周运动和偏心圆的轨道模式与火星的实际运动轨道不符。于是他大胆的抛弃了统治人类思想达2000年之久的“匀速圆周运动”偏见,尝试用别的几何曲线来表示火星轨道的形状。
他认为行星运动轨道的焦点应该在产生引力中心的太阳上,并进而断定火星运动的线速度不是匀速的,近太阳时快些,远太阳时慢些。他并得出结论:太阳至火星的直径在一天内扫过的面积是相等的。开普勒把这个结论推广到其他行星上,结果也与观测的数据相符。就这样,他首先得到了行星运行的等面积定律。
随后他发现火星运行的轨道不是正圆,而是焦点位于太阳上的椭圆。他把这个结论应用于其他行星也是适用的。于是他又得到了行星运行的椭圆轨道定律。这两条定律发表在他1609年出版的《新天文学》一书上。
其后,开普勒忍受着个人在家庭方面遭受的巨大不幸,在很少有人了解和支持的困难条件下,经过九年的反复计算和假设,终于在1618年找到在大量观测数据后面隐匿着的数的和谐性: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它们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的立方成正比。这就是周期定律。1619年,他在《宇宙的和谐》一书中介绍了第三定律,他情不自禁地写道:“认识到这一真理,这是超出我的最美好的期望的。大局已定,这本书是写出来了,可能当代有人阅读,也可能是供后人阅读的。它很可能要等一个世纪才有信奉者一样,这一点我不管了。”
开普勒的三定律是天文学的又一次革命,它彻底摧毁了托勒密繁杂的本轮宇宙体系,完善和简化了哥白尼的日心宇宙体系。开普勒对天文学最大的贡献在于他试图建立天体动力学,从物理基础上解释太阳系结构的动力学原因。虽然他提出有关太阳发出的磁力驱使行星作轨道运动的观点是错误的,但它对后人寻找出太阳系结构的奥秘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为经典力学的建立、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都做出重要的提示。
我认为,开普勒不仅是聪明的,还是坚强、有意志力、有魄力、有向真理挑战的勇气的。因此,开普勒是伟大的。
牛顿曾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的话,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普勒无疑是他所指的巨人之一。
十担水等于多少吨?
0.5吨。
一担等于一百斤,十担也就是100乘以10是1000斤,一千斤等于0.5吨。
担水就是用一根棍子两头各挂一直水桶,水桶内装满水,将扁担放在肩膀上将水挑回家,称作担水,也叫作挑水。
吨是一个汉字,读作dūn,用字母表示为t,常常用于数学质量单位,生活中多用于计量较大物品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