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为什么贴一个龙凤宝宝(结婚贴龙凤寓意)

生活经验0143

本文给大家整理的关于结婚为什么贴一个龙凤宝宝的内容,也可能包含结婚贴龙凤寓意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换帖的意思?

意思更换帖子。

结婚为什么贴一个龙凤宝宝(结婚贴龙凤寓意),第1张

“帖”,读音为tiè。

“帖”的基本含义为学习写字时摹仿的样本,如碑帖、字帖;引申含义为帖。

在日常使用中,“帖”也常做形容词,表示折服,顺从不反抗,如帖伏。

旧时中国婚俗之一。男女双方说定亲事后,择定吉日换帖。帖用印有龙凤图案的红纸,写上姓名、门弟和生辰八字等,换贴后,婚姻关系即成立。故俗称龙凤帖。结拜的习俗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唐朝冯贽的《云仙杂记》记述了一个叫戴宏正的人每交到一个密友,就会把他的名字写在薄竹简上,焚香禀告祖先,称为「金兰簿」,金兰簿即结拜的盟约,又称金兰帖,因此结拜又称换帖。

女孩结婚开年庚怎么写?

写在红色长方形纸上。中央直书,如女方书“某姓坤造某某年某月某某日某时瑞生”;男方书“某姓乾造某某年某月某某日某时建生”。字数须双数,如单数,男于生字上添“建”。女于生字上添“瑞”。又“字仔”与“八字”虽均称年庚,略有不同,即八字之甲庚必须用于支写,以便作占卜用,字仔则写籍贯、排行等,作为查采之用。俗称“字仔”为小年庆,“八字”为大年庚。

庚帖用词非常讲究,抬头、结尾部分通常都有“百世芝兰”、“天作之合”等吉祥祝福用语。对促成男女双方婚姻的媒人,用语也很文雅,称之为“冰人”、“大月老”,显得很文明。其格式一般为:天作之合

男(女)命庚帖

结婚庚帖怎么书写?横式有范文吗?

谨将小儿(女)三代年庚开列于后:农村订婚庚书的写法。

曾祖***,祖父***,父亲***,儿(女)名***,行*,*属相,*年*月*日生。

今凭大老月翁***先生作线,与***阁下令爱(郎)结为婚姻,永偕伉俪之好。

姻眷弟***顿首

冰人****年*月*日庚书大吉大利

有时为了制造喜庆气氛,男方除填写生辰八字外,还故意在庚帖上出上联,送到女方家让对下联。这种对联都是老对联,大家都很熟悉,马上就能对出,若是男方即兴编的上联,女方接到庚帖后,还得搜肠刮肚对下联,不免怨嗔未婚夫多此一举。

庚帖是互相送的,俗称“换龙凤帖”,洛阳民间也称为换书、换启。有的人迷信,收到庚帖后,会将其压在灶神龛香炉下放三天三夜,其间未见不祥之兆,方可认同此桩婚姻。生辰八字帖子怎么写。

换帖之“帖”就是“庚帖”,男女双方各准备一份,写这东东,要求告“老先生”——年纪大些的老识字人来写,或在他的指导下,年轻人按着他出示的“帖款”抄写。上面写明,谁谁家排名第几的儿或女,什么名字,十几岁,经家长同意,志愿与某村某家排行某之男或女、多少岁……结秦晋之好;媒人谁是谁,立字为证,永不反悔。全是简古高妙文言文,竖行直书,毛笔为正规,其它笔为简略;连新式识字人也没几个懂得的。这庚帖其实就是旧社会的婚姻合同,早没法律意义了,但当时这一套还完好保留着。我还记得,庚帖不仅内容格式十分讲究,连大红纸折叠样式、折数,还都有标准要求,马虎不得的。

换帖,就是由媒人出面,带领男方一位亲属,带上写好的男方庚帖,再带些点心等礼品,尤其要带上男家给女孩专门买好的礼物——东西:一身或两身衣料,或者衣服;两双袜子,两双鞋,两方手帕,两条围巾,护肤化妆品若干,香皂两块。这些东西买全了,在当时共得花去六十到一百块钱。这些礼物连同庚帖,用一方新的大红布包裹包好,还要包上面两棵连根艾蒿,两棵带根大葱,好像还有点什么,这必不可少。这些东西包好了,由媒人带领男家一个亲属,送到女家。

女家这时也把写好的庚帖,连同专门买来送给男方的礼物——两双袜子,两条手帕,两只钢笔两个硬皮笔记本,有的有一件或一身衣料或衣服:这些大约需花去二十到四十块钱——交给媒人带回男方家中。这就算换帖——换东西完成了。这些礼物的多少,有时双方父母会有某一方不满意,但也不发作再要。因为礼物的数量样式,都像模式化有了标准与行情了。(这是当时农村社会中家家均贫富的完美结果。)

这个过程好像又叫“传启”。一般这天男家会安排一桌筵席,首次宴请媒人。席上除例行酒菜外,必有一两条鲤鱼,一般是红烧或做成糖醋鱼,以酬谢媒人搭桥牵线之功。所以我们都把说媒叫做“吃鲤鱼”。

朔州结婚有什么婚俗礼仪主要是女方?

一般的嫁娶礼仪都要有严格的讲究:

1.1议婚

议婚又称议亲。包括求婚、过帖、相亲等阶段。议婚一般先由男方托媒人提亲,相当于古代六礼中的纳采。若双方同意,即请算命先生测生辰\"八字\",核定双方是否相合。

1.2定婚

定婚也称定聘,经过仪婚,如果一切相合,就要商定彩礼。一切\"礼金\"或\"聘金\"都已经议定并列成礼单,仪定聘日后,男方只纳\"礼金\"的一部分,俗称\"上半礼\"。然后,交换庚贴,交换庚贴以后,就是正式定婚了,同时这也称许亲。有的在交换庚贴是,双方要设筵款待亲友,名为定亲饭。有的还讲究互换\"龙凤贴\",即男方贴上印有\"龙\",女方贴上印有\"凤\",一般还要互送定亲物。男方送女方的有:银钱、衣服、首饰、什盒等;女方要送男方的有:文房四宝、瓷瓶、扇子、荷包、红裤带等。不论贫穷还是富裕,红裤带是必不可少的,隐喻拴系在一起的意思。

1.3成婚

成婚也就是娶亲。由男方选择吉日,给女方下\"娶贴\",双方都提前准备。迎亲的前几天,男方就要把彩礼、衣物、首饰、酒肉送给女方;迎亲的前一天,女方就要把陪送嫁妆如:桌椅、箱柜、被褥、梳妆用具等送给男方。

女儿出嫁前夕,往往要在家\"阴脸\",也就是避日晒不出门,一般都要二、三十天。出嫁前一、两天,母亲要给女儿\"开脸\"。也就是美容、修脸,如:整眉、拔汗毛、剪鬓角。黎明前,要将发辫梳成发髻,这个就成为\"上头\",这就表示姑娘要做媳妇了。

迎亲的仪仗形式有繁有简。一般为三乘抬轿,两、三匹马,富裕人家五乘抬轿。三乘抬轿就是单娶单送,五乘抬轿就是双娶双送。有的地方新郎要去女方家迎亲的,但有的地方新郎就不去的。男方娶亲的和送亲的均骑骡马。迎亲的仪仗,从前之后都要有炮手,开道旗、鼓乐、花轿、骑乘。娶亲的人是在女方家娶的,一般都会受到女方家的筵席款待,还要吃一些简单的茶果、油炸食品,这称为\"穿茶\"。新娘上轿头蒙红盖头,由兄长抱到轿上,以免脚着地带走娘家好运。迎娶路线回时不走来时路,讲究走大回环。返回是如果经过寺庙、井台、碾磨的时候,就要用红毯或红布遮掩新娘坐的轿窗,意思就是以防白虎星、鬼邪等开打扰。如果行走路上有水井、洞口、窟窿的地方,都要用红纸遮盖,为了避邪煞。

迎亲回来,鼓乐齐奏,炮声连天,迎接人一拥而出。

花轿停下后,先由婆母给新娘擦粉,喂新娘一块冰糖。随后由一个\"全福人\"(双亲俱在之人)或两童女相扶,同新郎一同脚踩红地毯步入院内,新娘下轿时,双手拿\"宝壶\",由赞礼人撒五谷、红枣、糖块、钱币开路。院内旺火已经点燃新郎背者或抱着新娘绕着旺火转圈,以图吉利。正房前放置香案,香案除供品外,还放有弓箭、斗、尺子、称、镜子等物品,意在镇妖辟邪。新娘和新郎同到香案前,在赞礼人的主持下,先拜天地,后拜高堂,再夫妻对拜。礼毕后进入洞房。

院内观看的人争先敲破洞房窗纸向内窥视,窗孔敲破的越多越好,意取多生子。

入洞房后,新郎要手持弓箭向四面虚射,名为\"撵白虎\"。然后,新郎将新娘的\"红盖头\"揭去,二人共饮一杯酒,名为\"团圆酒\"。

晚饭后,家人、亲戚或村民,都要来闹洞房,又称\"耍笑\"新娘。其间也有的是耍笑大伯、公婆的。民间有谚语说:\"不闹不发\",\"闹洞房,没大小\"。有的是\"文闹\",以向新娘出谜语、说趣话而取乐,有的是\"武闹\",逼新娘和新郎做一些亲热、戏弄的动作。

闹洞房后,新郎和新娘入睡,姑嫂、小叔或婆母要在洞房窗前\"听房\"以观新郎和新娘是否和美。

1.4拜人

第二天,新郎和新娘要在香案前分别按辈分大小向家人、亲朋叩头,这就称作\"认大小\"、\"谢人\",被拜人则应备有礼物。

1.5回亲

回亲又称\"回门\"。结婚后第二、三天上午,新娘带着新郎回到娘家认亲。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礼节。新娘家老人心里非常重视三天回门,因此新郎事先不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在礼品上都要有所准备,争取给岳父岳母留下好印象。回到娘家,新郎、新娘首先要问候老人。这时,新郎就应改口,跟新娘一样称岳父母为爸爸、妈妈。村民要来看女婿,\"品头论足\"取笑\"新姑爷\"。中午吃饭的时候,有的给新郎吃里边包着盐、花椒和辣椒的饺子;也有的淘气的女孩儿(一般是小姨子)给新郎脸上暗地抹黑,或有男青年让新郎做些过分的事,如让给村里的同辈或小辈叩头等。

1.6送和堂

在回亲的第二天,有女方的同辈把新郎和新娘送回新郎家,这就称为\"送和堂\"。

1.7住对日

这是婚礼中的最后一项。从送和堂那天开始,先到新郎家住一天,然后回到新娘家住一个月,其间,两方的村里的亲戚分别请新郎和新娘吃请,这称作\"认亲\"。

至此,热闹隆重的婚礼才算宣告结束,一对新人正式开始了婚姻生活。

婚嫁礼仪程序有繁有简,但人们仍然认认真真的办理,绝不马虎。

其目的有两个:其一,就是要使婚礼得到社会的承认,合法化;其二,就是为新婚夫妇清除邪恶,祈求美满幸福的生活。实际上,现在很多农村还延续这种风俗,而城市人有的参杂了很多现代时尚的因素,乡土气息越来越淡了。

山西朔州繁琐的嫁娶礼仪中,也有细致的、独特的一面。

在议亲的过程中,要请算命先生测\"生辰八字\"。历来认为\"白马怕青牛\"、\"龙兔泪交流\"、\"猪狗不到头\"、\"蛇虎如刀锉\"、\"羊鼠一旦休\"、\"金鸡怕玉龙\"等等,这些属相都是相克的、\"方冲\"的。古代不知有多少意中人因属相不合而被迫分手。不光是要测属相,还要涉及阴阳无行。无行也有相生相克,从而就能判定婚姻的吉凶。

在迎亲前一天,女方要把陪送嫁妆送给男方,有的女方在送嫁妆的物品中放一些核桃、枣、花生,意义在于祝愿早生贵子;也有的在梳妆匣或衣物皮箱底部放置铸有\"密戏图\"的铜镜(俗称\"压箱底\",现代人一般都放些钱或贵重的东西)、花线等,供女儿到夫家后打开看。旧时女子出嫁年龄较小,此物为古人的性教育用品。

当然最具特色的要属朔州平鲁地区特有的\"骡驮轿\"习俗。这种习俗就是在举行婚礼的时候特有的,在迎亲时新娘的轿子要用\"骡驮轿\"。

\"喜轿\"也称\"花轿\"是旧时婚礼礼仪的交通工具,表示新娘是明媒正娶的原配夫人。

\"骡驮轿\"就是两头骡子一前一后的驮着一乘三乘以上的花轿。所使用的两头骡子是训练有素的骡子,体质壮、毛色好、听\"骡夫\"的话。\"骡驮轿\"的花轿做工考究、木料结实、雕刻细腻、结构严谨,它同其他的花轿最大的区别就是结实牢固。\"骡驮轿\"的花轿装饰图案皆具有喜庆吉祥成双成对的意思,如双凤凰、双蝴蝶、双蝙蝠上下盘旋,两两相对组成,含有夫妻之间和和美美、乡亲相爱的意义。也有双兔和双鱼等,俗称\"滑鱼急兔\"。\"骡驮轿\"的花轿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就是\"轿杆\",它长而结实,架设在花轿的两侧,\"轿杆\"两端绑有用上乘皮革做成的\"达腰\",\"驮\"的力点就在这里。

娶亲这天\"驮夫\"最受人尊敬,他们身着黑色新衣,头缠白色毛巾,装束的精精干干的。好的\"驮夫\"即使道路崎岖,他们也能把\"骡驮轿\"赶的稳稳当当的,又使人不用饱受颠簸之苦,所以,\"小红包\"往往是新娘子送\"驮夫\"的必需品。

新娘下轿后,新郎要背着或抱着新娘围着\"旺火\"正转三圈,倒转三圈,以图吉利,这种习俗非常类似与南方婚嫁中的\"跳火盆\"。\"旺火\"用碳块垒成塔状,中间放有木柴,为的是能使碳块更容易燃烧,再用彩色的纸或布做成各种图案披在\"旺火\"的外面,这就叫做\"披彩花\",在\"旺火\"的顶部贴上大红字条,上面要写着\"旺七冲天\"四个大字,也有辟邪的说法。

朔州嫁娶礼仪的饮食方面也有一定的讲究。一般的富裕人家的喜宴上都会有\"六六\"、\"八八\"之说,所谓\"六六\"、\"八八\"就是指\"六凉六热\"、\"八凉八热\",还有的地方有\"十全席\",也就是加上了\"火锅\"。不管是什么喜,都不回缺\"喜馍\",上面一般都捏有\"滑鱼吉兔\"等吉祥物。美酒也是筵席所不可缺少的东西,在加上朔州特有的游艺竞技民俗--划拳(猜拳),能使喜庆气氛更加浓厚。

朔州嫁娶礼仪中的禁忌也很有特色。如:一年内忌办两次婚嫁;婚嫁一般忌姑姑做娶亲,姨姨和姐姐做送亲;新娘的红盖头上一般都绣有\"龙凤呈祥\";如果在婚嫁当天,迎亲路上有两队迎亲的相遇,双方新娘要互换针线或喜帕;拜天地时忌寡妇在场;洞房忌用新房;忌寡妇和有身孕的女子进入洞房。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