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介绍英亲王阿济格是铁帽子王吗,其中有些内容可能会涉及到阿济格后代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 1、急!!!古代皇帝的兄弟姐妹该如何称呼?亲王?公主?
- 2、清朝共封多少亲王
- 3、满清的八大铁帽子王中为什么没有多尔滚三兄弟之英亲王阿济格?
- 4、努尔哈赤有几个儿子
- 5、清代六大亲王是哪几位?铁帽子王又有哪几位?
急!!!古代皇帝的兄弟姐妹该如何称呼?亲王?公主?
工程确实浩大,我帮你找了(简洁易懂)
肇祖而下,世系始详,事迹未备,四传至兴祖。
○清兴祖(清太祖之曾祖父,名福满)诸子,均号“宁古塔贝勒”
德世库(兴祖第一子)
刘阐(兴祖第二子)
索长阿(兴祖第三子)
清景祖-觉昌安(兴祖第四子)
包朗阿(兴祖第五子)
宝实(兴祖第六子)
○清景祖(清太祖之祖父,名觉昌安)诸子
武功郡王-礼敦(景祖第一子)
慧哲郡王-额尔衮(景祖第二子)
宣献郡王-斋堪(景祖第三子)
清显祖-塔克世(景祖第四子)
恪恭贝勒-塔察篇古(景祖第五子)
○清显祖(清太祖之父,名塔克世)诸子
清太祖-努尔哈赤(显祖第一子)
诚毅勇壮贝勒-穆尔哈齐(显祖第二子)
庄亲王-舒尔哈齐(显祖第三子)
二贝勒-阿敏(舒尔哈齐第二子)
郑亲王-济尔哈朗(舒尔哈齐第六子,铁帽子)
靖定贝勒-费扬武(舒尔哈齐第八子)
通达郡王-雅尔哈齐(显祖第四子)
笃义刚果贝勒-巴雅喇(显祖第五子)
○清太祖(名努尔哈赤,年号天命)诸子
广略贝勒-褚英(太祖第一子)
安平贝勒-杜度(褚英第一子)
敬谨亲王-尼堪(褚英第三子)
礼亲王-代善(太祖第二子,铁帽子)
克勤郡王-岳讬(代善第一子,铁帽子)
颖亲王-萨哈璘(代善第三子)
顺承郡王-勒克德浑(萨哈璘第二子,铁帽子)
谦襄郡王-瓦克达(代善第四子)
镇国勤敏公-阿拜(太祖第三子)
镇国将军-汤古代(太祖第四子)
三贝勒-莽古尔泰(太祖第五子)
辅国公-塔拜(太祖第六子)
饶馀郡王-阿巴泰(太祖第七子)
温良贝子-博和讬(阿巴泰第二子)
端重亲王-博洛(阿巴泰第三子)
安亲王-岳乐(阿巴泰第四子)
清太宗-皇太极(太祖第八子)
镇国公-巴布泰(太祖第九子)
和硕贝勒-德格类(太祖第十子)
镇国将军-巴布海(太祖第十一子)
英亲王-阿济格(太祖第十二子)
辅国公-赖慕布(太祖第十三子)
睿亲王-多尔衮(太祖第十四子,铁帽子)
豫亲王-多铎(太祖第十五子,铁帽子)
○清太宗(名皇太极,年号崇德)诸子
肃亲王-豪格(太宗第一子,铁帽子)
辅国公-叶布舒(太宗第四子)
承泽亲王-硕塞(太宗第五子,后改号庄亲王,铁帽子)
镇国公-高塞(太宗第六子)
辅国公-常舒(太宗第七子)
清世祖-福临(太宗第九子)
辅国公-韬塞(太宗第十子)
襄亲王-博穆博果尔(太宗第十一子)
○清世祖(名福临,年号顺治)诸子
裕亲王-福全(世祖第二子)
清圣祖-玄烨(世祖第三子)
荣亲王(世祖第四子,未命名,二岁薨)
恭亲王-常宁(世祖第五子)
纯亲王-隆禧(世祖第七子)
○清圣祖(名玄烨,年号康熙)诸子
直郡王-允禔(圣祖第一子)
理亲王-允礽(圣祖第二子,废太子)
诚亲王-允祉(圣祖第三子)
清世宗-胤禛(圣祖第四子,初封雍亲王)
恒亲王-允祺(圣祖第五子)
淳亲王-允祐(圣祖第七子)
廉亲王-允禩(圣祖第八子)
贝子-允禟(圣祖第九子)
敦郡王-允礻我(圣祖第十子)
履亲王-允祹(圣祖第十二子)
怡亲王-允祥(圣祖第十三子,铁帽子)
宁郡王-弘皎(允祥第四子)
恂郡王-允礻题(圣祖第十四子)
愉郡王-允礻琵(圣祖第十五子)
庄恪亲王-允禄(圣祖第十六子,出继为庄靖王博果铎后)
果亲王-允礼(圣祖第十七子)
简靖贝勒-允祎(圣祖第二十子)
慎郡王-允禧(圣祖第二十一子)
恭勤贝勒-允祜(圣祖第二十二子)
诚贝勒-允祁(圣祖第二十三子)
諴亲王-允秘(圣祖第二十四子)
○清世宗(名胤禛,年号雍正)诸子
端亲王-弘晖(世宗第一子,八岁薨)
清高宗-弘历(世宗第四子,初封宝亲王)
和亲王-弘昼(世宗第五子)
袭果郡王-弘瞻(世宗第六子,出继为果亲王允礼后)
怀亲王-福惠(世宗第七子,八岁薨)
○清高宗(名弘历,年号乾隆)诸子
定亲王-永璜(高宗第一子)
端慧太子-永琏(高宗第二子,九岁薨)
循郡王-永璋(高宗第三子)
荣亲王-永琪(高宗第五子)
哲亲王-永琮(高宗第七子)
仪亲王-永璇(高宗第八子,八十八岁薨)
成亲王-永瑆(高宗第十一子,七十二岁薨)
贝勒-永璂(高宗第十二子)
清仁宗-颙琰(高宗第十五子,初封嘉亲王)
庆亲王-永璘(高宗第十七子,其孙奕劻封为铁帽子王)
○清仁宗(名颙琰,年号嘉庆)诸子
穆郡王(仁宗第一子,未命名,二岁薨)
清宣宗-旻宁(仁宗第二子,初封智亲王)
惇亲王-绵恺(仁宗第三子)
瑞亲王-绵忻(仁宗第四子,其孙载漪改号端郡王)
惠亲王-绵愉(仁宗第五子)
○清宣宗(名旻宁,年号道光)诸子
隐郡王-奕纬(宣宗第一子)
顺和郡王-奕纲(宣宗第二子,二岁薨)
慧质郡王-奕继(宣宗第三子,三岁薨)
清文宗-奕詝(宣宗第四子)
恭亲王-奕 (宣宗第六子,铁帽子)
醇亲王-奕环(宣宗第七子,铁帽子)
清德宗-载湉(奕环第二子,过继给咸丰帝为嗣)
清末帝-溥仪(奕环子摄政王载沣的长子,过继给同治帝为嗣)
钟郡王-奕硉(宣宗第八子)
孚郡王-奕譓(宣宗第九子)
○清文宗(名奕詝,年号咸丰)诸子
清穆宗-载淳(文宗第一子)
悯郡王(文宗第二子,生未命名,薨)
○清穆宗(名载淳,年号同治)无子
○清德宗(名载湉,年号光绪)无子
○清末帝(名溥仪,年号宣统)无子
清朝共封多少亲王
清朝历史上一共封了十二位铁帽子王:
清朝初年封了八位,分别是:和硕礼亲王代善、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和硕豫亲王多铎、和硕肃亲王豪格、和硕庄亲王硕塞、多罗克勤郡王岳托、多罗顺承郡王勒克德浑。
清朝中后期又封了四位铁帽子王,分别是:和硕怡亲王胤祥、和硕恭亲王奕欣、和硕醇亲王奕譞、和硕庆亲王奕劻。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的爵位继承制度是每一次被继承都会降一个等级,以清朝为例:某位亲王死后,他的儿子(一般为嫡子)继承他的爵位就会被降到郡王,到孙子继承的时候会被降到贝勒,曾孙继承会被降到贝子,以此类推。
而铁帽子王则不受此影响,无论继承多少代人,都会保持原来的爵位,即亲王死后,他的儿子继承的还是亲王爵位,孙子继承的时候也是亲王爵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亲王
满清的八大铁帽子王中为什么没有多尔滚三兄弟之英亲王阿济格?
阿济格(1605~1651)
清初名将。中国清代亲王。满族,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爱新觉罗氏。剽悍少谋。初授台吉,后以军功授贝勒、武英郡王。后封和硕英亲王。地位仅次于四大贝勒。清崇德元年(1636)六月,带领清军分路入独石口,进抵居庸关,攻克昌平,直逼北京。明军皆不敢迎战。顺治元年(1644)作为清军前锋随多尔衮入关。四月,与吴三桂、豫王多铎在山海关大破李自成农民军(见山海关之战)。又以靖远大将军自边外入陕西、四川,切断李自成后路,屡败李自成,杀死刘宗敏,俘获宋献策。五年,又以平西大将军督师征讨姜镶在大同的叛乱。在九江,又招降明军左梦庚部。他自恃功高,要求封叔王,被摄政王多尔衮拒绝。多尔衮死后,他企图摄政,被削爵幽禁赐死。
从征察哈尔蒙古喀尔喀、巴林、扎鲁特诸部,授贝勒。后金天聪元年(1627),从攻朝鲜(今朝鲜、韩国)。三年,从后金汗皇太极入长城,占遵化(今属河北)等地,督兵阵斩明总兵赵率教,直逼北京。清崇德元年(1636),晋多罗武英郡王,以主将领满蒙军从喜峰口入明边,纵掠京畿地区,56战皆捷,连克昌平等十余州县。次年,以奇正结合袭取明军所占皮岛(今朝鲜椴岛),斩明总兵沈世魁以下万余人。在松锦之战中,随郑亲王济尔哈朗围锦州,克明军屯粮之地笔架山。清顺治元年(1644),从摄政王多尔衮在山海关之战中大败李自成大顺军,封和硕英亲王。受命为靖远大将军,率平西王吴三桂、智顺王尚可喜等满、蒙、汉军3万余,自山西入陕,追击李自成大顺军至湖广,于次年俘杀权将军刘宗敏、军师宋献策。招降明宁南侯左良玉子左梦庚、总督袁继咸部马步兵10万,占河南、湖广、江西、江南63城。不久,以出师贻误战机、谎报军情罪降为郡王,旋复亲王爵。五年,出兵镇压天津、山东曹县一带抗清武装。冬,以平西大将军平定倒戈反清的大同总兵姜镶,毁城还师。七年冬,在多尔衮病危时,与之密谋承袭摄政王位,事泄遭幽禁,次年被责令自尽。
努尔哈赤有几个儿子
努尔哈赤有十六个儿子。
努尔哈赤的儿子分别是:
爱新觉罗·褚英、爱新觉罗·代善、爱新觉罗·阿拜、爱新觉罗·汤古代、爱新觉罗·莽古尔、
爱新觉罗·塔拜 爱新觉罗·阿巴泰、爱新觉罗·皇太极、爱新觉罗·巴布泰、爱新觉罗·德格类、
爱新觉罗·巴布海、爱新觉罗·阿济格、爱新觉罗·赖慕布、爱新觉罗·多尔衮、爱新觉罗·多铎
爱新觉罗·费扬果。
扩展资料:
在努尔哈赤的十几个儿子之中努尔哈赤的第十一子巴布海最为奇葩的一个。此人不仅没有丝毫的战功,反而鬼点子一大把。要知道,在努尔哈赤的众多儿子中,有一半是功勋卓著的将领,为清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褚英、代善、多尔衮、阿济格、多铎等人,都是不可多得的将才和帅才。皇太极天聪八年,巴布海被授予甲喇章京。虽然职位不算太高,但多少算是有了一个正儿八经的工作岗位。不久后,哥哥皇太极让他和镇国将军阿拜一起去祭拜祖先的陵墓。
然而,不知为何,巴布海竟然没有等阿拜,自己一个人先行出发了。一个人先行出发也就罢了,你带上祭祀所用的东西啊。但是,巴布海并没有这么做,而是一个人逍遥自在地空着手去了。
满人在当时祭祀祖先的时候,有一个风俗那就是在比较庄重的场合时,一定要宰杀一头活牛,以表示对自己祖先的敬重。
然而,空手而去的巴布海,在身边空无一物的情况下,还想自己先行祭拜。于是,为了实现自己这个愿望,他把附近农民家的一头耕牛借了过来。
表示会用阿拜带来的祭祀之牛作为偿还但是,当祭祀仪式结束之后,巴布海用阿拜带来的牛,偿还农民的时候,农民却死活也不要了——因为这头牛实在是小了些,根本无法进行耕田作业。
为此,农民还把巴布海告到了朝廷。朝廷让巴布海补偿农民三十两银子,而巴布海却又一毛不拔。最终,这件事情闹到了皇太极那里。在遭受一顿责骂之后,巴布海最终还是赔了银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努尔哈赤
清代六大亲王是哪几位?铁帽子王又有哪几位?
清代六大亲王分别为:礼亲王代善(努尔哈赤时期)、睿亲王多尔衮(皇太极时期)、安亲王岳乐(顺治时期)、康亲王杰书(康熙时期)、怡亲王胤祥(雍正时期) 、恭亲王奕欣(咸丰、同治、光绪时期)。
铁帽子王有12位,分别是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怡亲王胤祥、恭亲王奕欣、醇亲王奕譞、庆亲王奕劻。
一、六大亲王
1、礼亲王代善
爱新觉罗·代善(1583年8月19日-1648年11月25日),满洲正红旗人。清朝宗室大臣,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母为大福晋佟佳氏。
天命元年(1616年),封为和硕贝勒,参与国政,名列四大贝勒之首,序称大贝勒。代善父子领满洲两红旗(正红旗、镶红旗),在征伐女真各部、蒙古与明朝的过程中屡立战功。
曾因作战英勇,赐号“古英巴图鲁”。努尔哈赤逝世后,在代善主持下,诸贝勒拥戴皇太极继承汗位。天聪九年(1635年),被皇太极斥为轻视君上,贪财违法,虐待属人。
崇德元年(1636年),封为和硕礼亲王,世袭罔替。次年,清太宗复斥为越分妄行,轻君蔑法,渐赋闲家居,不问朝政。
终皇太极一朝,因其年长位尊而遭到压抑。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逝世后,为消弭内争,代善拥戴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位。
顺治五年(1648年),病死于北京,终年六十六岁 ,赐祭葬,立碑纪功。康熙十年(1671年),追谥号为烈。乾隆十九年(1754年),入祀盛京贤王祠。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配享太庙,世袭罔替。
2、睿亲王多尔衮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出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天命十一年(1626年),多尔衮被封贝勒;天聪二年(1628年),17岁的多尔衮随皇太极出征,征讨蒙古察哈尔部。因为军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正白旗旗主。
天聪九年(1635年),多尔衮等率军前往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额哲并获得传国玉玺。崇德元年(1636年)因战功封和硕睿亲王,次年正月,皇太极令多尔衮追击朝鲜国王家属。
崇德六年(1641年)至七年(1642年)的松锦大战中立下卓越战功。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帝位,称摄政王。
顺治元年(1644年)指挥清军入关,清朝入主中原,先后封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
顺治七年(1650年)冬死于塞北狩猎途中,追封为“清成宗”,谥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
两个月后,于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剥夺多尔衮的封号,并掘其墓。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为其平反,恢复睿亲王封号,评价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3、安亲王岳乐
爱新觉罗·岳乐(1625年—1689年),清朝宗室、将领,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之孙,饶余敏郡王爱新觉罗·阿巴泰第四子,清朝顺治、康熙年间功勋卓著的名将,为清朝入关后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初封镇国公。顺治六年(1649年),封贝勒。顺治八年(1651年),袭爵,改号安郡王。顺治十四年(1657年),进爵亲王。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岳乐去世,年六十五岁,谥号和。死后因贝勒诺尼攻讦被夺谥降爵。
4、康亲王杰书
爱新觉罗·杰书(1645年—1697年),满洲正红旗人。清朝宗室、重要将领,清太祖努尔哈赤曾孙、礼烈亲王代善之孙、惠顺亲王祜塞第三子,清代六大亲王之一。
顺治六年(1649年),袭封多罗郡王。顺治八年(1651年),封号为康。顺治十六年(1659年),追论伯父巽亲王满达海前罪,剥夺谥法及碑文,降爵为贝勒。
礼亲王世袭铁帽子亲王爵位,由满达海之子常阿岱转由杰书承袭,改封康亲王。
三藩之乱起,拜正白旗都统,授征南大将军。康熙十三年(1674年),率军前往浙江,围剿耿精忠。康熙十五年(1676年),平定浙江,直捣福州。
耿精忠大势已去,亲自前往投诚,平定耿精忠叛乱。同时,台湾郑经令部将许耀率军万兵攻打福州,为杰书所败。
康熙十九年(1680年),台湾郑经溃败后,清军收复沿海厦门、金门、铜山等地。郑经兵败,率领残部逃回台澎地区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杰书逝世,谥号为良。
5、怡亲王胤祥
爱新觉罗·胤祥(1686年4月16日—1730年5月4日),清圣祖康熙帝第十三子,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胤祥与雍亲王胤禛关系最亲密,雍正帝待他也非寻常。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四皇子胤禛继位,胤祥被封为和硕怡亲王,又出任议政大臣,处理重要政务。雍正元年(1723年),命总理户部。
自此即全力辅佐胤禛治理国家,胤禛亦对其十分信任。雍正三年(1725年),总理京畿水利营田事务。雍正七年(1729年)因准噶尔部窜扰边陲,命其** 西北两路军机,叙协赞功待诏增仪仗一倍。
因胤祥对雍正朝的治绩助力甚大,遂得世袭罔替的许可,为铁帽子王。清朝有史以来第九位铁帽子王。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初四日(阳历6月18日)去世,时年45岁。
配享太庙,上谥号为“贤”,另赐有匾额“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冠于谥前。将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这成为有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讳的唯一事例。
6、恭亲王奕欣
爱新觉罗·奕欣(1833年1月11日—1898年5月29日),号乐道堂主人,清末政治家、洋务运动主要领导者,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
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异母弟,生母为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道光帝遗诏封“恭亲王”。咸丰年间,奕欣于咸丰三年(1853年)到咸丰五年(1855年)之间担任领班军机大臣。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奕欣授命为全权钦差大臣,负责与英、法、俄谈判,并且签订了《北京条约》。
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驾崩,奕欣与两宫太后联合发动辛酉政变,成功夺取了政权,被授予议政王之衔。
从咸丰十一年(1861年)到光绪十年(1884年),奕欣任领班军机大臣与领班总理衙门大臣,期间虽在同治四年(1865年)遭慈禧太后猜忌被革除议政王头衔,但依旧身处权力中心。
光绪十年(1884年)终于因中法战争失利被罢黜,史称“甲申易枢”。一直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以善后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才再度被起用。
从光绪二十年(1894年)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任领班军机大臣与领班总理衙门大臣。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初十日(5月29日)逝世,谥号为“忠”。其孙溥伟袭封恭亲王爵位。
二、铁帽子王
1、礼亲王代善(六大亲王已介绍)
2、郑亲王济尔哈朗
爱新觉罗·济尔哈朗(1599年11月19日—1655年6月11日),满洲正蓝旗人。清朝宗室大臣,和硕庄亲王爱新觉罗·舒尔哈齐第六子,母为五娶福晋乌喇纳喇氏,清太祖努尔哈赤之侄。
自小就生活在宫中,由努尔哈赤加以抚养,所以他与皇子们关系很好,尤其是与皇太极的关系更是非同一般。父兄反叛后,依旧受到信任和重用。
从青年时代起,追随努尔哈赤南征北讨,因军功受封为和硕贝勒,是努尔哈赤时期共柄国政的八大和硕贝勒之一。
累封和硕郑亲王,是皇太极时代四大亲王之一,成为清朝历史上除多尔衮外惟一一位受“叔王”封号的人。顺治十二年,薨,谥号为献,入享太庙。
3、睿亲王多尔衮(六大亲王已介绍)
4、豫亲王多铎
爱新觉罗·多铎(1614年4月2日—1649年4月29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阿济格、多尔衮同母弟,满洲镶白旗旗主,时人通称十王,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爵位世袭罔替。
后金天命五年(1620年),封为和硕额真,旋封贝勒,统正白旗。崇德元年(1636年),被封为封豫亲王。崇德六年(1641年),参与松锦大战,获大捷。
顺治元年(1644年),以定国大将军从多尔衮入关,击败李自成军。旋挥师破扬州,杀史可法;下江南,俘南明福王,晋和硕德豫亲王。
顺治六年(1649年)三月十八日,多铎染天花死亡,年仅三十六岁,谥号“通”。乾隆年间诏配享太庙。一生战功彪炳,乾隆帝称其为“开国诸王战功之最”。
5、肃亲王豪格
爱新觉罗·豪格(1609年—1648年),清太宗皇太极之长子,母为皇太极第二任大福晋乌喇纳喇氏。满洲正蓝旗人。
豪格初封为贝勒,天聪六年(1632年)七月,晋封为和硕贝勒。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晋封为和硕肃亲王,同年六月,掌管户部的事务,十二月跟随皇太极亲征朝鲜王朝。
崇德三年(1638年)八月,陪同多尔衮进攻明朝,翌年四月班师。崇德六年(1641年)三月,被降为郡王。崇德七年(1642年)七月,因为军功重新晋封为亲王。
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因为中伤多尔衮被削爵,之后跟随清军入关,清定都北京后,仍封肃亲王。顺治三年(1646年)正月,被授为靖远大将军出征四川,同年十二月灭张献忠政权。
顺治五年(1648年)二月,凯旋回京,三月,被多尔衮构陷削爵,事后被幽禁,同年四月死于狱中,时年四十岁。顺治七年(1650年)正月,多尔衮与兄阿济格各纳其福晋一人。
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顺治帝亲政之后为豪格昭雪,恢复其封爵。顺治十三年(1656年)九月,追谥为肃武亲王。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正月,配享太庙。特诏改现袭爵位之显亲王,复始封王号曰肃,世袭罔替。八月,入祀盛京贤王祠。
6、庄亲王硕塞
爱新觉罗·硕塞(1628年-1654年),又名硕色,号霓庵,清朝宗室,满洲镶红旗人,清太宗皇太极第五子。
顺治元年(1644年),封多罗承泽郡王。随后跟随多铎率军南下,当时李自成据潼关,硕塞随豫亲王多铎进攻陕州,击败李自成部将张有增、刘方亮,李自成亲自迎战,亦被击破。
随后向南进兵,击破明福王朱由崧,赐团龙纱衣一袭、金二千、银二万。后又跟从多铎征喀尔喀,随英亲王阿济格戍守大同。
姜瓖反叛期间,硕塞率领大军讨伐代州,为清军解围有功,晋升为亲王。顺治七年(1650年),降为郡王。顺治八年(1651年),晋封和硕承泽亲王。
掌管兵部、宗人府。同年十月,又与多罗谦郡王瓦克达同为议政王。顺治十一年(1654年)十二月初五逝世,由他的儿子博果铎袭爵。
7、克勤郡王岳托
爱新觉罗·岳托(1599年-1638年),满洲镶红旗人。清朝宗室大臣,开国元勋,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礼亲王代善之长子。
早年投身戎马,跟随努尔哈赤攻辽沈,征蒙古,与父亲代善同掌两红旗,先后封为台吉、贝勒,后因军功被封为和硕成亲王,主管兵部。
努尔哈赤去世后,以大局为重,力劝父代善拥立皇太极。后因其性情耿直,引起皇太极不满,动辄获咎,屡遭贬至贝勒。
崇德三年(1638年),因天花病逝于济南。皇太极念其功绩,追封克勤郡王。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特为岳托立碑纪功。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配享太庙,入祀盛京贤王祠,克勤郡王之爵世袭罔替。
8、顺承郡王勒克德浑
爱新觉罗·勒克德浑(1619—1652年),满洲正红旗人。清朝宗室大臣,努尔哈赤曾孙、礼亲王代善之孙、和硕颖亲王萨哈璘第二子。
作为努尔哈赤的子孙,继承了先辈们的勇猛果敢,在明清鼎革之际的烽火硝烟中南征北战,驰骋疆场,为清朝入主中原立下了汗马功劳,封顺承郡王。
顺治八年(1651年),奉命掌管刑部事务。九年,卒,时年三十四岁。康熙十年,赐谥“恭惠”,子孙世袭罔替。
9、怡亲王胤祥(六大亲王已介绍)
10、恭亲王奕欣(六大亲王已介绍)
11、醇亲王奕譞
爱新觉罗·奕譞(1840年10月16日—1891年1月1日),字朴庵,号九思堂主人,又号退潜主人。道光帝第七子,咸丰帝异母弟。
母为庄顺皇贵妃乌雅氏,其大福晋为慈禧太后胞妹。晚清政治家,光绪初年军机处的实际控制者。
道光三十年(1850年)封为醇郡王。咸丰帝死后奕譞与恭亲王配合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所以慈禧太后开始重用奕譞。同治三年(1864年),奕譞加亲王衔。
同治十一年(1872年)晋封亲王。光绪登基,他又被加封亲王世袭罔替。光绪十年(1884年),恭亲王奕欣所带领的军机处被慈禧全班斥退,史称甲申易枢,奕譞开始以商办之名接掌政权。
光绪十一年(1885年),总理海军衙门,任内挪用海军经费修建颐和园。
光绪十六年(1890年)十一月(公历1891年1月1日),醇亲王奕譞薨于藩邸,时年51岁,谥号醇贤亲王。奕譞与侧福晋所生的五子载沣袭封醇亲王爵位,载沣的长子溥仪为清朝末代皇帝。
12、庆亲王奕劻
爱新觉罗·奕劻(1838年3月24日-1917年1月29日),晚清宗室重臣,清朝首任内阁总理大臣,满洲镶蓝旗人。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曾孙,庆僖亲王爱新觉罗·永璘之孙,不入八分辅国公爱新觉罗·绵性长子。
道光十八年(1838年)三月二十四日(农历二月二十九日)奕劻出生于北京,过继庆郡王绵慜为嗣子,初封辅国将军,后晋爵贝子、贝勒,同治十一年(1872年)九月,加郡王衔,任御前大臣。
光绪十年(1884年),担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进庆郡王。光绪二十年(1894年),进爵亲王,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加恩世袭罔替,成为铁帽子王。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他受命与*** 于次年代表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为首席军机大臣,仍总理外务部。
宣统三年(1911年),裁撤军机处,改设内阁,奕劻任内阁总理大臣、辛亥革命爆发后袁世凯复出,奕劻让出首相职位改任弼德院总裁。
清朝灭亡后,迁居天津。民国六年(1917年)一月二十九日病死,时年79岁。追谥曰密,子载振袭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铁帽子王
百度百科——清代六大亲王
英亲王阿济格是铁帽子王吗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更多关于阿济格后代、英亲王阿济格是铁帽子王吗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