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敬发明了什么仪器(郭守敬发明的是什么)

生活经验070

今天给各位分享郭守敬发明了什么仪器的知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郭守敬制造的仪器

郭守敬制造的仪器,除高表、景符、窥几、简仪、仰仪5种外,还有候极仪、浑天象、玲珑仪、立运仪、证理仪、日月食仪、星晷定时仪、正方案、丸表、悬正仪、座正仪等。

郭守敬简介

郭守敬发明了什么仪器(郭守敬发明的是什么),第1张

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邢州邢台县(今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

郭守敬在天文、历法、水利和数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著有《推步》《立成》等14种天文历法著作。

郭守敬与许衡、王恂等奉命修订新历法,历时四年,制订出《授时历》,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通行360多年。

为后代人们做了非常大科技贡献的郭守敬,发明了什么?

郭守敬(1231-1316),中国元代著名天文学家和水利专家。发明了高表、景符、简仪、仰仪、正方案等10多种天文仪器.组织了规模空前的天文大地测量工作,编算和制订了中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授时历》。

古代中国人对世界天文学的贡献很多。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三句话:卓越不凡的古典天文仪器,不断更新的古代天文历法,丰富而系统的古代天象记录。

一、卓越不凡的古典天文仪器

距今3000 多年前,中国最古老的天文仪器圭表就已诞生。它一般由直立放置的高8尺的表和沿正南北方向水平放置的圭构成。冬至日正午时,表在圭面上的日影最长,利用这点可以精确确定冬至日。将某年的冬至日与上千年前的冬至日比较,以相隔的日数除以年数,可以获得十分精确的回归年长度。

古代的天球仪,装有齿轮,由动力装置驱动每天旋转一周;下层前部是报时机构,有巧妙的木偶小人出入报时,后部是水力驱动机构。水运仪象台的驱动机构有一个直径约3米的大枢轮,上面有等间距的36个水斗。漏壶中漏出的水注人水斗,注满后枢轮转动,枢轮顶部的擒纵装置控制它一次只能转过一个水斗,让新的空水斗继续注水,从而形成等间隙转动。枢轮转动带动贯通上中下三层的传动轴,使各部分同步运转。金兵攻入北宋都城后,水运仪象台被损坏再也未能修复。

到了元代初期,郭守敬研制出高4丈的高表和很长的圭面。为使太阳照射高表顶端的横梁影子清晰可见,他又发明了景符(一个装在坐架上可移动的中间有小孔的铜叶),利用针孔成像原理能把横梁平分太阳像的影子留在圭面上,从而能精确定出中午时太阳的地平高度。利用这种高表、景符的原理,郭守敬还建成了留存至今的登封测景台。

除高表、景符外,郭守敬还发明了简仪等多种天文仪器。简仪有上下两套环圈,分别是赤道经玮仪和地平经纬仪,另外还有一个测量时间的日晷。每个环的一侧都设有使用肉眼瞄准天体的装置,由两位观测者在夜晚观测同一颗星,便可立即测得它的赤道坐标和地平坐标。郭守敬简仪的测量精度可与300年后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古典天文仪器相媲美,而郭守敬发明的高表、景符利用了针孔成像原理,使太阳的定位精度达到了0.5',比第谷的定位精度要高好几倍,这是中国人为世界天文学作出的一大贡献。

二、不断更新的古代天文历法

中国古代的历法是阴阳合历,它与其他文明古国的历法有一个重要不同。后者以推算民用历谱、安排历日为基本内容,中国古代历法不仅包含这些基本内容,而且还涉及日、月、五星的位置和运动、日食和月食的预报等多方面的内容。可以说,中国古代的历法编算工作,其性质有些类似于现代编算天文年历的工作。

中国古代,每个新王朝都要颁布自己的新历法。此外,当发现历法不准时也要改历。因此中国古代的历法一直在不断更新之中。中国古代先后制定的历法有上百部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有《大明历》、《大衍历》和《授时历》等。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宋大明六年(462年),祖冲之编制的《大明历》是第一部引进了岁差(春分点每年在天空中缓慢移动)的历法。唐代天文学家一行领导了中国首次大规模的天文大地测量,并在此基础上于开元十五年(727年)编成著名的《大衍历》, 该历的回归年长度取为365.2444日,朔望月长度取为29.53059日,在当时堪称精确。元代初期,郭守敬和王恂等人领导了更大规模的天文大地测量,在此基础上创制了中国古代最精确的历法《授时历》,至元十八年(1281年)颁行,明代的《大统历》本质上就是《授时历》,这两种历法加起来行用达364年,是中国古代行用最久的历法。《授时历》定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日,和真实的回归年长度只差20余秒,它和国际通用的公历——格里历的回归年长度完全一样,但问世早300年,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郭守敬发明了什么

郭守敬发明了简仪、赤道经纬和日晷、高表与景符等仪器。

元初的天文仪器,大部分都是宋、金时期遗留下来的,仪器破旧已经影响到了精确度。因此郭守敬在原仪器的基础上进行改制,并在实践中重新设计。在三年的时间里,郭守敬改制和重新创造了十多种天文仪器。其中主要的是简仪、赤道经纬和日晷三种仪器结合利用,用来观察天空中的日、月、星宿的运动,改进后的仪器不受仪器上圆环阴影的影响。高表与景符是一组测量日影的仪器,是郭守敬的创新,把过去的八尺改为四丈高表,表上架设横梁,石圭上放置景符透影和景符上的日影重合时,即当地日中时刻,用这种仪器测得的是日心之影,较前测得的日边之影更加精密,这是时刻仪器上一个很大的改进。

简仪,是元代汉族天文学家郭守敬于公元1276年创制的一种测量天体位置的仪器。因将结构繁复的唐宋浑仪加以革新简化而成,故称简仪。简仪的创制,是中国天文仪器制造史上的一大飞跃,是当时世界上的一项先进技术。欧洲直到三百多年之后的1598年才由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发明与之类似的装置。

简介郭守敬

郭守敬(1231-1316),字若思,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汉族,顺德邢台(邢台市邢台县)人。生于元太宗三年,卒于元仁宗延佑三年。郭守敬曾担任都水监,负责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1276年郭守敬修订新历法,经4年时间制订出《授时历》,通行360多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1291年1月26日,元世祖根据郭守敬的建议,引大都西北的诸泉水,在金国原来运粮河的基础上重加修凿,东至通州入白河,全长164里,建坝湖11处,计20座。取名“通惠河”。1981年,为纪念郭守敬诞辰750周年,国际天文学会以他的名字为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

他的一生主要是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在科学活动中,他精心观察客观事物的特点,从中掌据它们的发展规律;他能很好地发现和总结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从具体实践中得到运用和提高;他善于从别人的经验教训中吸取有用的东西,取长补短,使自已的科学研究事业逐渐趋于完善。但是,他从不满足前人的现成经验,敢于大胆探索,富有创新精神。由于他孜孜不倦、刻苦钻研、勤奋实干,所以在天文、历法、水利和数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郭守敬发明了什么仪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更多关于郭守敬发明的是什么、郭守敬发明了什么仪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