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形容只听取好意见,不听取坏意见的成语?
答:偏听偏信。
详细解释:
拼音:
piān tīng piān xìn
【解释】偏面地听了一方面的话就信以为真。多指处理事情的态度不公正。
【出处】汉·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结构】联合式。
【用法】常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
【正音】偏;不能读作“biǎn”。
【辨形】偏;不能写作“篇”。
【近义词】偏听则暗
【反义词】兼听则明
【例句】自古以来;做事要听各方意见;~是不会做出公正的判断的。
形容不想做却又不能不做的成语有哪些?
鞭长莫及、爱莫能助、无可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力不从心
1、鞭长莫及 [ biān cháng mò jí ]
释义:及:到。 原意是鞭子虽长,也不能打马肚子。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
出 处:《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造句:听说留学国外的儿子生病了,姨妈非常担心,但鞭长莫及,帮不上忙。
2、爱莫能助 [ ài mò néng zhù ]
释义:爱:爱惜;莫:不。 虽然心中关切同情,却没有力量帮助。
出 处:《诗经·大雅·烝民》:“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
造句:爸爸上班很辛苦,我真想帮他,但却爱莫能助。
3、无可奈何 [ wú kě nài hé ]
释义:奈何:如何,怎么办。 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出 处:《史记·周本纪》:“太史伯阳曰:‘祸成矣;无可奈何!’”
造句:妈妈无可奈何的答应了我的要求,因为我总是哭。
4、心有余而力不足 [ xīn yǒu yú ér lì bù zú ]
释义:心里非常想做,但是力量不够。
出 处:《论语·里仁》:“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造句:当时所有人都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眼巴巴的看着这一悲剧发生。
5、力不从心 [ lì bù cóng xīn ]
释义: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够不上。
出 处《后汉书·西域传》:“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诸国力不从心;东西南北自在地。”
造句:大概是上了年纪,爬起楼来常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形容不想做却又不能不做的成语有有哪些?形容不想做却又不能不做的成语应该是迫不得已丶无可奈何等。迫不得已这个四个字的成语从字面上应该是这样理解的,迫就是被迫的意思,得已就是不能不做。无可奈何这个四个字的成语和迫不得已是同义词。
情非得已、事与愿违、
,强人所难、迫不得已、
身不由己、不得已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