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公关传播对受众心理的影响?
传播效果理论的演变告诉我们,大众传播媒介固然能够改变受众原有的观念,但其效果不是无限的。
在实际工作中,公共关系人员不能把大众传播媒介作为唯一的手段,而应当将它与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多种方式结合起来,以便收到更好的效果。
同时,受众的被动地位是相对的,他们对信息的注意、理解和记忆都是有选择的。
公共关系人员可以通过各种调查手段(如观察、访问、文献分析、抽样调查等)了解公众对信息的接受程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此外,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还要重视专家、学者、社会名流等“意见领袖”的中转作用,设法通过他们影响公众心理。
kol与意见领袖的区别?
kol本意是意见领袖,但这个词最早起源于营销业,指对群体购买行为有足够影响力的消费者。后来这个词,以及指代群体逐渐扩展到社会生活和政治领域。
乌合之众主要讲的是什么啊?
《乌合之众》这本书,其实是一本讲述群体心理学的书,主要就是研究群体时代的大众心理,去探导群体无意识背后的根由。但很神奇的是,这本书读起来一点都不晦涩难懂,反而非常畅快。
《乌合之众》一书作为群体心理学的开山之作,主要从群体心理(基本特征、感情和道德、观念、推理和想象力、信仰和宗教)、群体的意见和信念(间接因素、直接因素、群体领袖及说服方法、意见和观念的变化)、不同群体的分类及其特点等不同角度对群体进行了探究和解析。
从普通的含义上说,“群体”这个词的意思是个人聚集在一起的团体,他们不分国籍、职业或是性别,也不论是什么原因将他们聚集在一起。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自觉的个性的消失,以及感情和想法向一个不同的方向的转变,是将要变成有组织性的群体的人表现出的首要特征。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智力就会被削弱。
在勒庞看来,群体中的个人敢于发泄出自本能的欲望,因为潜意识告诉他们不必担责。他们的感情和行动具有传染性,个人易于接受暗示、冲动、易变、轻信急躁、偏执又专横、极易被煽动、缺乏理性。
例如,当年因为钓鱼岛事件所引发的抵制日货事件,逐渐演变成了打砸日系车辆、售卖日本进口产品的商场,伤及了许多无辜群众的利益。这个群体中多的是平常遵纪守法的“高知”人群,由于狂热的情感以及集体赋予的力量,使他们从一个有教养的个人,变成了群体中的野蛮人,摇旗呐喊、不分青红皂白地行使着所谓的“正义”。
而在当今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互联网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发言人,我们似乎确实进入了勒庞所描述的“群体时代”。 在现代媒介环境下,网络进入门槛低,信息开放度高,流通速度快,群体的特点就表现得更加明显。
新冠疫情初期关于死亡人数、政府无作为的谣言层出不穷,由于相互传染,越来越多的人接收到了这一观念,并且“把歪曲性的想象力所引起的幻觉与真实事件混为一谈”,出现了“集体幻觉”,引发巨大的恐慌和激烈的声讨,严重影响了抗疫工作的进行。
此外,在日常的生活中,片面的信息,立场不同的意见领袖仗着自己的“名望”,使用重复断言等手段随意发声“搅浑水”,网民又轻信无异议,让一个个事件反转反转再反转。
勒庞在对人类群体心理剖析的同时也和种族、传统、时间、教育、社会制度和进行了结合。种族对群体的影响至关重要,传统则是种族精神的结合体,需要在稳定与求变之间取得平衡,及其困难。时间是土壤,让信仰和思想的碎屑可以在其中堆积,最终产生观念。
教育在提升或是恶化群体的思想方面或多或少起到了作用。制度是观念、感情和习俗的产物,没有固有的优点,从它们自身来看,它们既不好也不坏。那些在特定的时刻对一个国家有益的制度,对另一个国家或许会极为有害。西方的民族制度适用于资本主义国家但并不适用社会主义国家。就如同我国现在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也并不适合他国。
在我看来,《乌合之众》之所以广受欢迎,是因为勒庞将读者这个群体当成了他文中的“乌合之众”深知如何以夸大其词、言之凿凿、不断重复的方式来煽动读者的情绪,将他深谙大众心理的长处在写作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全书的写作都体现了勒庞对于大众心理的掌控。
就像他所说,“观念只有在被转变为简单明了的形式,才能被群体所接受,想要变得广受大众欢迎,就必须经受一番彻底的转变。”他的写作中没有复杂晦涩的学术论调,十分简单明了,读者总会在他的叙述中联想到身边的案例,并且在成功找到之后产生“共振”过程,叠加强化,对他的观点更加深信不疑。
让读者成为了选择性盲视患者,忽略了如果从其他角度去寻找案例可能会更多,忽视了勒庞一些观点的矛盾性,并且浑然不觉,可见其写作手法的高明。
然而本书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在阅读《乌合之众》的过程中我们也能感觉到勒庞的群体思想中对妇女、儿童、种族、陪审团、议会等群体的种种偏见,行文中充满了对拉丁民族的不满和对保守的盎格鲁-撒克逊式的民族的向往, 充满了对社会主义的蔑视和恐惧。
并且我个人认为勒庞的一些观点有自相矛盾的嫌疑,仅靠个别案例支撑就下定论或许有些武断。但也许是他刻意为之,面对读者这群“乌合之众”,“作出纯粹简洁的断言,不去考虑任何推理和证据,是让一种观念走进群众头脑最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一个断言越是简洁,证据和证明看上去就会越发贫乏,它的威力就会越大。”总的来说,勒庞的这本书算是一部经典之作,值得一读,为我们认识群体提供了新的视角。
不以德治天下君王的简短故事?
襄简王。
孔子在《周易系辞下》注释: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这一点在明代第三代襄阳王简王朱见淑的生平上可见一斑。朱见淑(1451-1490),定王朱祁镛庶长子,朱见淑于弘治二年(1489年),袭封襄王,在位一年,弘治三年过世,可谓短命王爷。
朱见淑本是不学无术之辈,偏偏又迷信风水。关于朱见淑的生平见诸历史的不多,却都是关乎风水。
成化年间,朱见淑的爱妃杜氏病逝,简王看中了云居寺的风水,将爱妃葬在寺旁,此举引起云居寺主持道圆法师的大为不满,要率众离去。道圆法师在襄阳就是佛学的意见领袖,另外诸佛寺院见到简王此举心也慌啊,今天是云居寺葬王妃,哪天看中了自己寺院葬个阿猫阿狗的,佛家尊严置于何处,于是纷纷上书谴责简王,简王无奈只好请堂兄弟成化皇帝朱见深出面调停,敕造广德寺,另择宝地,简王自备工料,建好归还和尚。
弘治二年,朱见淑袭封襄王,可以说是意气风发,也学名士慕名到隆中参谒诸葛亮。朱见淑奇葩的一就位就开始寻风水宝地做陵地,看到隆中山佳奇,诸葛草庐三面环山,像个太师椅一样,背靠山,脚踏川,于是上书皇帝请求将草庐作为自己的陵地。
他上奏皇帝,“择为坟地”,把隆中封为“藩陵”,把隆中山改为座山,与隆中山隔谷相对的山定名为面山,偏东的山定名为旗山,用以衬托作为藩陵的座山。他毁掉诸葛草庐,在隆中山左臂另建草庐。迁走隆中书院,封山驱民,大造墓地。
哪知刚刚动土,下面就出现了一块石碑,擦干净一看,上面写着四句诗:“地本襄王地,借居五百年,襄王来到此,茅庐移东边。”下署“诸葛亮题”。襄阳王看后不由出了一身冷汗,心想,五百年前诸葛亮就算出了我要占这块地盘,真是神人! 便想作罢,却又不甘心:诸葛亮能掐会算,还不是因为他住过这块宝地? 可不能丢了这嘴边的肥肉! 再说,他自己也承认这块地方本来就是我襄阳王所有,他只是借居了五百年,不讨租钱就算便宜了他,不必怕这怕那的。忽然又想到:死诸葛曾经算计过活司马,我如果按他碑上说的那样做,也许会对这陵墓不利,反而上了他的当,倒不如他说东,我偏西。想到这里,便让人把诸葛亮的旧居迁到了西边,恰好就是现在的隆中。
坟地还没建成,朱见淑就暴病而亡,在王位仅一年。
事情到此并未完结,对于朱见淑来说,使他面临灭顶之灾的还在后面。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张献忠在谷城重举义旗,挥师湖广,攻下襄阳。起义军杀藩王,同时挖掘了这个迷信风水的襄简王朱见淑的坟墓。
时至今日,景区内只有一个碑书“朱见淑墓”,还要被后人嘲笑心术不正,连坟上的树木都长得弯弯曲曲,可谓悲哀。
???
别人的微头条被别人疯狂点赞有什么影响?
对头条号本身没有影响。
对作者心理变化会有影响。
分析:
第一种是嫉妒心理:当我们看到别人的微头条被疯狂点赞时,我们很可能会感到嫉妒和羡慕。我们可能会开始自我怀疑,觉得自己的文笔不够好,或者是自己的想法不够吸引人。这种情感如果掌控不好,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心情和工作状态,让我们无法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学习。
第二种是激励心理:当我们看到别人的微头条被疯狂点赞时,我们也可能会感到受到激励,积极向上。我们会想知道别人的微头条是怎么写的,为什么会得到这么多的点赞。这种情感会让我们更加努力去关注自己的想法和表达方式,以期获得更多人的认可和赞赏。
评论:
无论我们的情感是嫉妒还是激励,都需要冷静分析。我们可以观察别人微头条的内容、方式和表达技巧,认真思考自己在这些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而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积累经验。同时,我们也要记住,点赞量并不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我们应该客观评估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并在自己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