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为什么不救伍子胥

生活经验035

本文目录

孙武为什么不救伍子胥,第1张

  1. 伍子胥兵法和孙子兵法区别?
  2. 孙武是谁的部下?
  3. 夫差为什么要杀孙武?
  4. 伍子胥与孙武刎颈之交是哪一期?
  5. 孙武为什么不回齐国,而是帮助吴国?

伍子胥兵法和孙子兵法区别?

伍子胥与孙武处于同个时代的人,伍子胥与孙武的成就一样高,可是提到孙武,很多人都会想到《孙子兵法》和武圣,比起孙武来说,伍子胥就要低调了好多,其实他也写了一部很著名的兵书叫做《伍子胥》,只不过现在已经绝迹,下面我们来看看伍子胥和孙武之间的关系。

提到孙武,很多人都会想到《孙子兵法》和武圣,比起孙武来说,伍子胥就要低调了好多,其实他也写了一部很著名的兵书叫做《伍子胥》,只不过现在已经绝迹。

孙武,《孙子兵法》的作者,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齐国人,后来到吴国,向阖闾进献自己所著的《兵法十三经》,受到吴王重用,最后率领吴国大军和伍子胥一起攻入楚国国都。

孙武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就是他晚年所整理的《孙子兵法》,这部兵书流传到现在,被翻译成十几国语言,还被现在很多国家奉为军事经典,也被很多军事研究机构参考研究。

伍子胥和孙武是同时代的同国家的成就差不多的人物,但是为什么后世孙武的知名度要比伍子胥高这么多?

一是因为后世历史对于伍子胥的偏见较大,由于伍子胥鞭尸楚平王的举动,在当时被很多文人不能接受。

所以后世史书著作者对于他很难做到公正的评判,再者他最后是被吴王夫差以叛国罪处死的,那么在吴国的史书之上,肯定会尽量地丑化他,才能让当时的吴王开心。

二是孙武最后是自然死亡,他在帮助吴国取得大胜之后,就辞官归隐了,开始安心的整理自己这一生的所学,这才给后世留下了一部经典的兵法著作。

反观伍子胥,开军事取得巨大成就之后,开始进军政治,做了夫差的辅政大臣。但是长期混迹军旅的他,不太了解真正的为官之道,不能很好地“左右逢源”,这才导致后来的下场凄惨。

孙武是谁的部下?

是吴王阖闾的部下。

公元前512年,经吴国谋臣伍子胥多次推荐,孙武带上他的兵法十三篇晋见吴王。在回答吴王的提问时,孙武议论惊世骇俗,见解独特深邃,引起了一心图霸的吴王深刻共鸣,连声称赞孙武的见解,并以宫女180名让孙武操演阵法,当面试验了孙武的军事才能,于是任命孙武以客卿身份为将军。

夫差为什么要杀孙武?

孙武的一生励精图治,屡立奇功,但是关于他的死亡历史上共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公元前503年,在孙武晚年时期,他的好友伍员被夫差所杀,孙武见夫差不仁,厌倦了世事无常,决定退隐,在吴国专心修订《孙子兵法》一书,不久后,因为忧国忧民,劳心劳力,又长期的郁郁不得志而亡,最终葬于吴都郊外。

第二种说法是孙武见阖闾疏于政事,沉迷酒色,贪图享乐,屡次进谏,最终触怒了阖闾,被夫差所杀。《史记》中并没有记载关于孙武被杀,此说法仅出自《汉书》中,书中说,孙武、商鞅等人都是功业完成后,失去了利用价值,再加上遭受猜忌所以最后被杀而亡。并且没有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所以对这个说法的真实性有待质疑。

伍子胥与孙武刎颈之交是哪一期?

第六期

? ? ? ? 第六期的典籍是《孙子兵法》这期节目,吴镇宇饰演孙武,吴樾饰演伍子胥。 依然是用小剧场的形式演绎历史故事,孙武救了伍子胥,伍子胥拜读了他写的兵书片段之后,赞不绝口。

孙武为什么不回齐国,而是帮助吴国?

按照正常的道理,齐国是当时天下四大强国(晋、楚、秦、齐)之一,孙武对兵法战略多有研究,又得到田穰苴的赏识,只要学业有成,不愁无用武之地。可是当时的齐国是人才济济,偏偏这些人才以及背后的家族和势力之间明争暗斗不休,互相倾轧迫害。风云暗涌的齐国显然不适合孙武这样的书呆子发展。

田穰苴去世后,田氏家族与齐国的其他几大家族之间的矛盾越发激化,只是由于齐景公以强权压制,暂时没有爆发。但是后来,齐景公也去世了,孙武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掌握齐国军政大权的四大家族(田氏、鲍氏、高氏、国氏)正式开战,为了抢班夺权无所不用其极,勾心斗角、纵横捭阖的手段倒是为孙武日后写《孙子兵法》提供了借鉴。先是高氏拉着其他三大家族向当年推荐田穰苴的齐国重臣晏婴开战;然后田氏又拉着鲍氏和国氏两大家族向高氏宣战,齐国一时间大乱。

孙武像

面对这样混乱的局面,不要说孙武本人,就是整个家族稍有疏忽都将万劫不复。齐国的局势已经不是简单的韬光养晦等待时机那么简单了,孙武决意离开乱糟糟的齐国,去远方建功立业,成就一生的抱负。

那么去往远方的哪个国家呢?当时南方的吴国正处于上升发展时期,政治清明,国君志在开疆扩土,正是孙武是实现自己理想的地方。

孙武

孙武到了吴国,一开始苦于无人推荐,只好暂时隐居,他结合前人的理论,融会贯通,埋头写下了《孙子兵法》,当然当时并不叫《孙子兵法》,而是《兵法十三篇》。这部兵书后来被伍子胥拿去送给了吴王阖闾,阖闾看了大加赞赏,并亲自召见孙武询问兵法,孙子对答如流,“每陈一篇,王不知,口之称善,其意大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