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第50回和第51回的阅读感受60字左右,在线等。急急急?

生活经验021

车迟国这一节首次道出了《西游记》的主旨三教合一。其实,悟空在这一节的所遇都是有人安排好的。谁安排的呢?就是六丁六甲、护教伽蓝及太白金星安排的。因此,可以看出来,观音安排的39位保护唐僧的保镖,不光兼职做各大媒体的狗仔,更重要的一个使命就是引路。取经路上除了要应付各派势力的阻挠,以及山野妖怪的算计,还要宣传佛法,增强佛教的影响力。这就好比长征,不光是战斗机,还是宣传机,还是播种机。一场谈判下来,既要私下里谈得拢,又要明面上唱得响,这样就叫“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栈道修好了,陈仓也渡了,两不耽误。这些引路的就是要把唐僧师徒导向那国富民强之邦,市井繁华之都。这样才能扩大取经的影响,传经的意义。

五百名僧众在六丁六甲和护教伽蓝的保护下,求死不能,求生不得。连悟空都看不下去了,骂这伙毛神无理。要么就自己把人救走,要么就不要管闲事。把什么事都推到悟空身上,到底是为什么呢?是为了给大圣树碑立传,广传贤名吗?当然不是。就是为了给大众造就济世活佛的印象。准确的说是给僧众和皇帝造就这种印象。佛家其实在骨子里是看不起平头百姓的,他们从来都走高层路线。第五十回《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中,【行者见他关了门,心中暗想:“……常言道,道化贤良释化愚。且等老孙进去看看。”】可见,佛家是不介意愚弄及欺骗老百姓的。反正他们也不会明白真相,只会随波逐流。佛家对人性的把握非常之到位,因此一出手就直奔要害。车迟国的一番争斗虽然精彩,但还是关起门来的买卖,于车迟国国内形式来说,没有掀起任何风浪。虽然,最后是国王抛弃了敬道灭僧的做法,儒释道三家并重。但是,这完全是权力运作的结果,百姓只是被动的接受而已。佛祖是讲求效率的,但是有时候效率往往是短期效应,长远来看佛家这种操作手法最终是得不偿失的。

西游记的第50回和第51回的阅读感受60字左右,在线等。急急急?,第1张

悟空变化之后向五百僧众及两名小道士了解了一番情况,决定当晚去一探三位国师虎力大仙、鹿力大仙和羊力大仙的实力,并且借机生事,向其挑战。在悟空和三位国师来回赌斗的过程中还是暴露一些问题的。其中有些问题对取经大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首先,悟空竟然不认识三清。这个玩笑开大了。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中,【闲时节会友游宫,交朋结义。见三清,称个“老”字;逢四帝,道个“陛下”。】可见,悟空是认识三清的。当然,是不是悟空只识其人,不知其号呢?有可能,但几率不大。悟空在天宫住了大半年,而且和老君还是一对过节不断的冤家,怎么会连老君都不认识呢?当然,悟空可能确实不认识三清之中的另外两个:玉清和上清。在五庄观的时候,悟空差点和道童打起来,当时悟空就反问过道童弥罗宫中有谁是太乙天仙。第二十四回《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中,【行者闻言,忍不住喝了一声道:“这个臊道童!人也不认得,你在那个面前捣鬼,扯甚么空心架子!那弥罗宫有谁是太乙天仙?请你这泼牛蹄子去讲甚么!”】不过,就算悟空不认识三清,没道理连菩萨也不认识啊!整本《西游记》中,除了毗蓝婆之外,还真找不到哪位菩萨是悟空都不认识的。但是,他问八戒那三座金身是什么菩萨。就在这道观之中,悟空问八戒这样的话,不怕被雷劈吗?这是悟空故意在试探八戒。其实八戒在之前的取经路上还是露出了破绽的。第二十一回《护法设庄留大圣 须弥灵吉定风魔》中,【行者把帖儿递与八戒,——念了一遍道:“李长庚是那个?”行者道:“是西方太白金星的名号。”】八戒出任天蓬元帅在天河统领水兵,连太白金星的名号都不知道?亏人家还救过他的命呢?所以这个八戒是有问题的。暂且不提。取经路上一旦遇到妖怪,八戒呆在妖怪那里的时间比呆在取经队伍的时间还要多。这不得不引起悟空的怀疑。八戒虽然知道三清,但是未必个个认识。悟空要求是【叙礼坐下受用】。但是,结果是【八戒变做太上老君,行者变做元始天尊,沙僧变作灵宝道君。】看来,八戒对三清也只是知道一丁点儿,不是位子搞不清就是模样搞不清。按道理,八戒是二师兄,应该变做灵宝道君,沙僧才应该变做太上老君。但是,八戒没想到那么多。【原来孙行者不大吃烟火食,只吃几个果子,陪他两个。那一顿如流星赶月,风卷残云,吃得罄尽,已此没得吃了,还不走路,且在那里闲讲消食耍子。】这是怎么回事呢?悟空不是嚷着来找吃的吗?怎么他自己不吃呢?东西都偷吃完了,怎么还在案发现场做无故停留,不怕被抓现行吗?要记住悟空来三清观的目的是试探国师并向其挑战。所以要无事生非:把圣像扔到茅厕,偷吃贡品,另外更过份的是遗尿做圣水哄骗三位国师。在最后离开之时,悟空还不忘自报身家,生怕别人不知道是他闯的祸。【大叫云:“道号道号,你好胡思!那个三清,肯降凡基?吾将真姓,说与你知。大唐僧众,奉旨来西。良宵无事,下降宫闱。吃了供养,闲坐嬉嬉。蒙你叩拜,何以答之?那里是甚么圣水,你们吃的都是我一溺之尿!”】

接着我们来看看这三位国师虎力大仙、鹿力大仙和羊力大仙的来历。龙王敖顺说他们的“大开剥”是源自小茅山,虎力大仙却自称幼时在钟南山学道。乍看之下,似乎二者说法不一,有矛盾之处。其实,这个也算不上矛盾。因为,茅山道术和钟南山道术是有渊源关系的。具体我们就不详究了。二十年前,三位大仙从天而降,在车迟国呼风唤雨、点石成金、指水为油,因而能够名动公卿、术安君王。西天路上不少城邦无缘无故的遇到大旱灾,之前的比如乌鸡国,之后的比如凤仙郡,但事后都能找出原因之所在。这多是仙佛计划中的一步棋。那么,这一回中车迟国的旱灾是怎么来的呢?车迟国皇帝即位二十三年,也就是说在皇帝即位的第三年来了这三位仙长,当时已经大旱了。从后面的事态发展情况来看,这次旱灾完全是为了让这三位仙长欺佛以求上位的。那么这到底是谁安排的呢?我们先来看一看这斗法的过程吧!

悟空和三位国师的斗法实际上可以分为两大层次,每层次又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层次的斗法分为灵台祈雨、云梯显圣、隔板猜枚三个环节。其中隔板猜枚又有三个小环节。

先看看灵台祈雨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虎力大仙登坛祈雨,一番舞弄之后竟然真的招来了风云雷电、四海龙王。原因是他的五雷正法是真的。其实,不仅这五雷法是真的,这三位国师也是真的仙长,并非妖精。唐僧师徒未入城池之前,悟空曾有一番查探。【好行者,将身一纵,踏云光起在空中,睁眼观看,远见一座城池。又近觑,倒也祥光隐隐,不见甚么凶气纷纷。】如果三位国师是妖精,那么为什么没有妖气却隐祥光?这是悟空为什么要先进三清观打探的原因。悟空现在已经成熟多了,不会再冒冒失失的去降妖了,西天路上的“妖”水份太大。上次在莫家庄四圣试禅心的时候,师徒们已然领教了什么是兵不厌诈。在虎力大仙登台祈雨之前悟空问了一句话,【行者道:“我与你都上坛祈雨,知雨是你的,是我的?不见是谁的功绩了。”】悟空的这个问题问的好。其实,从这次行云布雨的整个过程来看,这次祈雨成功完全不是悟空的功劳。如果不是虎力大仙布施五雷法,风云雷电有谁会来应这场雨?前面在过号山枯松涧火云洞的时候,敖广曾经说过,私雨用水可以,若要下雨却要走流程。【龙王道:“我虽司雨,不敢擅专,须得玉帝旨意,吩咐在那地方,要几尺几寸,甚么时辰起住,还要三官举笔,太乙移文,会令了雷公电母,风伯云童俗语云,龙无云而不行哩。”】但是祈雨和玉帝直接下旨降雨又有点不一样。祈雨成功之后,【国王满心欢喜,文武尽皆称赞道:“好和尚!这正是强中更有强中手!就是我国师求雨虽灵,若要晴,细雨儿还下半日,便不清爽。怎么这和尚要晴就晴,顷刻间杲杲日出,万里就无云也?”】这说明,祈雨时风云雷电收到的旨意并不具体,而是依照祈雨者的号令行事。只不过,这里风云雷电实际没有按照虎力大仙的指令去操作,而是改听悟空的指令行事。这一点,谁也不会来查。就算查起来,也可以推到悟空身上去。

这里我们要仔细分析一下这个五雷正法。因为这关系到三位国师的真实身份。道法认为,诸法之中,威力最大的是雷法。也就是说,这三位国师修炼的正是无上道法。修炼五雷正法有很多门派,比如神霄派、清微派、天心派及茅山派等。而茅山派与上清派一脉相承。茅山派,也有人称之为上清茅山宗。上清派是谁的势力范围呢?玉清元始天尊。所以这三位仙长的到来必然与元始天尊有着莫大的关联。风云雷电这帮小神这回是有眼不识泰山了。

第二个环节为云梯显圣。这个环节本来是虎力大仙赢定了的:悟空不会坐禅,唐僧不会驾云。但是,却出现了意外。悟空驾云把唐僧送上去,最后又驮了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呢?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中,在过流沙河时,悟空曾经就能不能云托唐僧这件事和八戒争论过:

【八戒道:“哥啊,既是这般容易,你把师父背着,只消点点头,躬躬腰,跳过去罢了,何必苦苦的与他厮战?”行者道:“你不会驾云?你把师父驮过去不是?”八戒道:“师父的骨肉凡胎,重似泰山,我这驾云的,怎称得起?须是你的觔斗方可。”行者道:“我的觔斗,好道也是驾云,只是去的有远近些儿。你是驮不动,我却如何驮得动?自古道,遣泰山轻如芥子,携凡夫难脱红尘。象这泼魔毒怪,使摄法,弄风头,却是扯扯拉拉,就地而行,不能带得空中而去。象那样法儿,老孙也会使会弄。还有那隐身法、缩地法,老孙件件皆知。但只是师父要穷历异邦,不能彀超脱苦海,所以寸步难行也。我和你只做得个拥护,保得他身在命在,替不得这些苦恼,也取不得经来,就是有能先去见了佛,那佛也不肯把经善与你我。正叫做若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那呆子闻言,喏喏听受。】

这场关于云托唐僧的争论有三点意思:1、唐僧是浊骨凡胎,云托不起来;2、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将唐僧送往灵山,唐僧可以不必步行去灵山;3、如果唐僧不是步行去灵山,则取不得真经。这个三个说法,悟空不知道是从哪里得知的,但八戒是认可的。就在前一场黑水河战役中,我们通过八戒的口还重温了这个说法。【三藏道:“你三个计较,着那个驮我过去罢。”行者道:“八戒驮得。”八戒道:“不好驮。若是驮着腾云,三尺也不能离地,常言道,背凡人重若丘山。若是驮着负水,转连我坠下水去了。”】

关于第一点,可以说是最关键的。到底能不能云托凡体呢?这里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唐僧不是给悟空驮上高空了吗?

关于第二点,妖怪们已经通过无数次的实践证明了这个方法的可行性。

前面两点都已证明了唐僧不必徒步前往灵山的可能性是真实存在的,至少在操作流程上是可行的。但是为什么偏偏就是无法变为现实呢?这个答案就与这里的第三点意思相关联了。唐僧取经的任务本质就是为了谈判,如果取经师徒投机取巧使取经团队绕过障碍前进,那么取经就没有任何意义了。菩萨安排了39为护法轮流当值监督唐僧,监督取经团队,特别是金头揭谛昼夜不离唐僧左右。不仅如此,如来还亲自做了系统设置,确保取经团队在操作流程上没有投机取巧的可能性。暂且不提。

看来天尊也很想弄清楚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玄机?因为,八戒和悟空所说的理由很显然是错的。但是,这个问题终究还是没有搞清楚。当唐僧被悟空驾云驮上高台的时候,这个比试实际已经结束了。为了能够真正的控制这个斗法大会,三位国师必须要一败再败下来。这样比试的内容和流程就全部控制在自己手上了。一再说过,好勇斗狠不是真正的高手,真正的高手是能够控制局势,让局势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的人。深层次上讲,这所有的比试虽然悟空都赢了,但是他什么都没得到。悟空一直被这三位国师牵着鼻子走。三位国师才是真正掌握斗法大会的实际话语权的人。虽然还没有完全弄清为什么唐僧不能乘云的原因,但至少在这里可以肯定的是这与唐僧本人无关。

第一层次斗法的第三环节是隔板猜枚。这个隔板猜枚又分为三个小环节。这三个小环节是悟空和三位大仙的一次交流。其实,悟空是认识这三位的。暂且不提。

第一个小环节是猜衣服。这个红漆柜子里面明明放的是【山河社稷袄,乾坤地理裙】,但是悟空却偏偏把它变成了【一件破烂流丢一口钟】。这个衣服的名称政治寓意明显,分明是内有乾坤。但是,悟空却把他变作【一件破烂流丢一口钟】。这口破钟是什么意思呢?似有“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之意。暗示天庭不用贤,自己不得志。

第二个小环节是猜仙桃。车迟国哪有什么仙桃?说这个是仙桃只是为了印证天宫的蟠桃。这一小环节的过程可以分为皇帝(玉帝)藏桃和悟空(偷)吃桃两件事。最后打开柜子发现桃子没了。其实,这正是说明了天宫蟠桃是怎么消失的(藏的藏了,吃的吃了)。

第三个小环节是猜道童。这个小环节是虎力大仙设计的。他将道童藏进柜子,结果出来的却是一个小和尚,一个不会念经的小和尚。其实,这也正是说明了悟空本人弃道从僧的选择及经历。看来悟空是死心塌地跟着佛祖走了。观音菩萨法力那么强大,自己又带着紧箍咒,不死心塌地又怎么能行呢?

这一环节其实是暗喻了悟空从积极入道到坠入圈套,最终又弃道从僧的人生经历。悟空把小道士变成了小和尚,这说明最后还是坚定了从僧的信念。这算是悟空在这一回合与虎力大仙的交流中给出的最后答案。

第二层次的斗法,也有三个环节,分别是砍头重生、剖腹挖肠和油锅洗澡。实际上这三个环节是三位国师的谢幕表演。他们要以这三个环节为遮掩回玄都了,因为他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就在这谢幕的过程中,虎力大仙还完成了一件大事。

先来看第一环节砍头重生。这一回悟空先登场。悟空的头被砍了下来,还刽子手一脚踢出三四十步远。鹿力大仙又念动咒语教土地按住大圣的头,至令大圣原头不能回身。最后,悟空施法术重新又长了一个新头。当然了这个也说不上是什么法术,沙僧说得对【“他有七十二般变化,就有七十二个头哩。”】对于这件事,在场的每一位观众都很惊讶,我也非常之惊讶。我惊讶的不是悟空头被砍下来的怪异场面,而是悟空的头为什么会被砍下来。当年在天庭,雷打火烧、刀砍斧斫都未能伤悟空分毫,现如今怎么人间一把凡铁砍头刀就把悟空的头剁下来了呢?悟空在五行山不是喝铜汁吃铁丸的吗?按道理来讲,悟空应该是铜头铁臂才对啊。其实,悟空根本不可能是铜头铁臂,世上哪有这样的品种啊?到底算是妖精,还是算作神仙啊?反正肯定不是人。前面讲过,当初天庭的武器伤不了悟空是因为如意珠的法力。后来如意珠破裂,法力不再如旧。八戒在介绍他的“上宝逊金耙”时说道:【何怕你铜头铁脑一身钢,钯到魂消神气泄!】可见八戒的钯是不怕铜铁之器的。可是八戒的“上宝逊金耙”已然没有筑倒孙悟空。这说明八戒当时没有筑倒悟空,不是因为悟空是铜头铁臂,而是因为他的头上有金箍。关于金箍的作用,我们一直以为是依咒语掯勒悟空的。实际上,金箍如果不结实,悟空还不他打个稀烂。悟空确实是拿金箍棒捣腾过头上的这个金箍,但是毫无作用。连悟空的金箍棒都没办法撬开的金箍,八戒的巡金钯只能一边呆着了。所以这个金箍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护头。这个是大圣自己说的。第七十五回《心猿钻透阴阳窍 魔王还归大道真》中,【大圣笑道:“……唐僧还恐不坚固,预先又上紫金箍。”】

悟空不是铜头铁臂,因此照着脖颈这一刀下去,悟空的头就没了。但是他有七十二个头,没有一个头也不会致命。问题是砍下来的那个头去了哪里了呢?没有交待,只说是鹿力大仙教土地按住在地。暂且不提。悟空没了那颗头,有什么关系吗?不错!实际上这场赌斗真正要砍下来的不是悟空的头,而是头上的紧箍儿。因此虎力大仙在这里真正要做的就是帮悟空卸下这紧箍儿。你悟空不就是因为《紧箍儿咒》的羁绊才死心塌地的在取经路上一条道走到黑的吗?好!让本天尊帮你清楚掉这个障碍。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道法的高下固然与修炼的功夫相关,但更重要的是心智要通明。时刻要知道如何化解对方的招术,这除了博闻广识、灵台清明之外,还要久经沙场、经验丰富。原始天尊就是道行高啊!金箍打不破,你悟空怎么就想不到原来是可以连头都一起抛掉的?参破生死这一大玄关,不是一般人能轻易做到的。这里元始天尊点拨了悟空。悟空参不破就是因为骨子里舍不得这个头。没想到“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凡事“置诸死地而后生”。“倒洗澡水连澡盆里的孩子也一起倒掉”的说法在这里发挥了创造性的大作用。悟空开始没有反映过来,拼命要拿回那个头。但是一通挣扎之后,终于领悟了。这件事情取经队伍里面的所有人看到了。八戒的反映是冷笑。沙僧的反映书上没有直接讲,但是他说出了七十二颗头的问题,说明他也看得明白。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说明了悟空的头被砍下来不是分身法所致。因为,分身法也可导致人体器官的分离及组合。后面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至于唐僧,一时尚未反映过来。

第二环节剖腹挖肠和第三环节油锅洗澡,这两个环节处理不好同样也是玩命的买卖,但是悟空最终还是闯过来了。为什么悟空不疼不痒呢?还记得在降伏黄袍怪的时候,悟空得了一样宝物吗?不错!正是一颗舍利子玲珑内丹。何以见得是这颗内丹在起作用呢?当时皇袍怪拿出内丹就是给悟空疗伤治病的。因此,此丹有此功效。再说,剖腹挖肠并没有致命的危险,有这颗内丹在可保无虞。至于悟空能在油锅洗澡,仍然还是这颗内丹的作用。还记得在五庄观的时候,镇元大仙架起铁锅烧油欲炼悟空。当时,悟空用法术把锅砸个洞,就跑了!当时为什么不敢下去?镇元子也是用的凡铁凡火凡油啊!从五庄观到这里一路上,并没见悟空学得什么新本领啊!只是多了这颗玲珑内丹。

悟空在油锅里装死,想要试探一下各位的反映。八戒知道悟空是装死的,所以大骂孙悟空,逼他显身。要知道八戒在这里是不能出手的,因为这里有高人在场,很容暴露身份。悟空要是不出来,自己就要下油锅了。但是,真正把悟空逼出来的不是八戒而是唐僧。因为这个时候,唐僧开始意识到悟空摘掉紫金箍这个问题了。这不是因为唐僧的道行高,而是因为唐僧就那么一个手段可以控制孙悟空,这是他唯一的法宝。现在悟空突然间就不见了,唐僧能不着急吗?当然他还是掩饰了一番,不仅少有的表现出了视死如归的勇气,而且要去祭拜悟空以表师徒之情。这一点可以说是一反常态,平时要是悟空带累一点他,唐僧是要骂人的!而且,这里唐僧居然还不怕死。他到悟空面前祝了一段,就被八戒打断了。八戒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打断唐僧呢?因为,如果八戒此时要是不打断唐僧,不提醒悟空,唐僧就要念《紧箍儿咒》来试探悟空了。要是试探出悟空的确卸下了紫金箍,师徒还不翻脸?到时候,悟空回花果山,唐僧怎么办?八戒、沙僧怎么办?八戒卧底在这里,不是打算让取经失败。而是首先要搞清楚取经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然后,打探佛界的情报。只要身份不暴露,就一直打探下去,打入灵山内部。这是八戒的真正使命。因此,这时八戒不能让师徒在这个时候起冲突。如果师徒起了内讧,在场的所有问题都有可能暴露,包括这三位国师的身份。不但取经计划可能失败,而且极有可能使得灵山和天庭的争斗白日化。

最后,三位国师都挂了,现了本相:一个变成了黄毛虎,一个变成了白毛角鹿,一个变成了羚羊。但是,这个障眼法是白骨精都会使的伎俩。也就骗骗车迟国皇帝老儿吧。根据本节中虎力大仙的表现,他的道行极高应该就是元始天尊。而另外两位就是灵宝道君和太上老君。根据后面的情节老君其间应该离开过,没有一直呆在车迟国。其实,这二十年来元始天尊就销声匿迹了,一直在车迟国闭关。正所谓“小隐于野,中隐于市,大隐于朝”啊!所以,当年在五庄观镇元子说去上清天听讲“混元道果”是撒谎。当时,其实当时也留下了破绽:根本没有什么上清天。就算是上清境也是灵宝道君的别墅区。元始天尊寓居玉清境清微天。

至于唐僧后来有没有试过默念《紧箍儿咒》?没有。唐僧要是默念《紧箍儿咒》,悟空一旦没有反映,机关就被拆穿了。从后面发生的事情来看,唐僧念《紧箍儿咒》的时候,悟空的反映是正常的。这是为什么呢?暂且不提。

那么悟空为什么还要继续装下去呢?没有了紧箍咒的挟制,他为什么不离开呢?一方面,悟空现在已经是骑虎难下了,三界都知道这个取经大事,现在已经进行到一半了,不是说走就能走得掉的。如来、玉帝、菩萨会这么容易放过他吗?第五十七回《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假猴王水帘洞誊文》中,【却说孙大圣恼恼闷闷,起在空中,欲待回花果山水帘洞,恐本洞小妖见笑,笑我出乎尔反乎尔,不是个大丈夫之器;欲待要投奔天宫,又恐天宫内不容久住;欲待要投海岛,却又羞见那三岛诸仙;欲待要奔龙宫,又不伏气求告龙王。真个是无依无倚,苦自忖量道:“罢!罢!罢!我还去见我师父,还是正果。”】这就是悟空的现实处境,要么西天取经成正果,要么就是“天地不容”。另一方面,骨子里悟空一直想弄清楚自己真实的身份。他的身份跟取经的实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要想弄清楚自己的身份,就得搞清楚取经到底是怎么回事?而要揭开取经的秘密,就必须要往灵山大雷音寺走一遭。

本节之中,唐僧的护法诸神煞费苦心的安排了这么一个弘扬佛法的计谋,到头来还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老谋深算的三清天尊,还是道高一尺,原来早就在这里布局撒网了。可惜了这些个护法小神在这里跳梁献丑,自以为得计。《西游记》中计很多都是计中计,连环计。一定要抽丝剥茧,条分缕析,才会有真正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