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都有哪些四合院?至少3个,谢谢啦。快些?

生活经验011

虽然,老北京被拆掉的四合院为数不少,但其实剩下的四合院也还足够看,只是大多数不知道被什么牛人牛单位占据着,很难走进去看。

下面介绍的几处四合院,则基本上是让你免费看、随便看的院子。基本上免费的意思就是有个别还是收门票的。

北京都有哪些四合院?至少3个,谢谢啦。快些?,第1张

虽然这些四合院未必有那么悠久的历史,不过却也更接近平常百姓的院子,而且这些院子的主人当真都是鼎鼎大名啊,也正因为其主人大名鼎鼎,因此这些院子才得以保留吧。

1、到鲁迅故居去看一株枣树和另一株枣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宫门口二条19号

门票:免费,凭身份证登记免费领取

上学的时候学过和读过N多鲁迅的文章,这个名字真是如雷贯耳啊。有一篇文章的开头印象很深刻——“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关于这种表述到底暗示了什么,那时真是语文考试最伤脑筋的题啊。

据某“百科”资料,这篇名为《秋夜》的文章是鲁迅《狂草》集的第一篇,写于1924年9年,而鲁迅大概是1924年5月搬到此处的,那么这个院子墙外应该有两棵枣树吧。

今天终于有幸来到了鲁迅故居“考察”,于是直接去找枣树了,看先生是不是糊弄人,乱写。首先,看到了院子里的两处丁香,想来丁香盛开时来此处会更好看吧。

不过,此时虽然已经是10月底,院子里也很幽静。只看到一个日本游客。大部分观众都停留在进门口处的鲁迅博物馆处,那个两层楼的博物馆介绍了鲁迅的生平,也算够气派,只有我们简单看了看就来看房子了。

这个小院真的很小,然后他家的院墙外真的有一株枣树,至于另外一株,看起来倒像是邻居家的,至少根不在他家的院墙内。看来鲁迅先生的这篇《秋夜》倒也不算虚构。

提起鲁迅故居,你可能就想到鲁迅描写的他家的三味书屋和百草园,不过那是他浙江绍兴老家的故居。

话说鲁迅一生住过的房子还真是多,我也是看了故居旁边的鲁迅博物馆介绍发现这点的。先生不仅北漂还南飘还东洋飘还各个地方飘啊。仅北京长期住过的就两处,这一处是他跟兄弟不和之后搬出来自己买的院子。

他跟两兄弟们住的那个四合院在八道湾胡同,是更豪华一些的两进院子。只是后来据说是因为鲁迅跟他的兄弟媳妇一个日本女子不和而搬了出来,也有人说是追求不成或偷看洗澡之类的八卦绯闻,总之原因不明,但结果是兄弟闹掰了,他就出来住了。

这处院子就是一个特别简单特别小的四合院。在这几处名人故居四合院里也差不多是最小的了。不过这间小院子却是鲁迅亲自设计改建的。

这处故居,有北房(正房)三间,中间是起居室,东面鲁迅母亲卧室,西面是鲁迅原配夫人卧室。可怜的鲁迅只能在客厅后面接了一间几平米的房子出来,作为卧室兼书房,俗称“老虎尾巴”;南房三间为会客室;东厢房是女工住处;西厢房是厨房。

不过其实他貌似在这个院子也就住了两年多就去厦门了吧,不过后来他母亲和原配可能还在这个院子住了一段时间。不过现在这边主要是鲁迅博物馆,规模也算这些名人故居中最大的了。

2、到最励志北漂老人齐白石故居看玉兰花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雨儿胡同13号

门票:10元

这个地方距离热闹的南锣鼓巷很近。但奇怪的是,新开辟的南锣鼓巷游人如织,迈不动腿,而旁边这些蜈蚣腿一样的原汁原味的真正胡同却很少有人来。所以说啊,没文化真可怕啊,有点文化你就能脱离“群众路线”了吧。

其实,齐白石真正的故居在西城区劈才胡同内的跨车胡同13号,但这个故居目前其后代居住着,不开放,这一处故居是由文化部买给齐白石的住所,但是齐白石因为思念在西城的旧居,因此在此住了不长时间便迁回西城老宅,此地便改为齐白石纪念馆。现在好像是北京画院一个杂志和北京美协的所在地。

关于齐白石,最近网上流传了一个最励志北漂故事。(没仔细研究老人家历史,仅原文引用:

说齐白石14岁作木匠,25岁兼职卖画,32岁开始学刻印,40岁时开始周游全国,53岁抛家舍业迁居北京,人生地不熟,操着一口湖南口音独闯京城。在北京,一个木匠成功转型为一个伟大的国画大师。

齐白石在湖南和第一位夫人生了5个孩子,移居北京以后,57岁时娶了18岁的胡宝珠为妻,宝珠又生了7个孩子。第七个孩子良末是在齐白石78岁时所生,齐白石自以为是最后一个孩子,所以取名良末。没想到白石老人83岁时,宝珠又怀孕了,在生第8个时因高龄难产逝世。

宝珠高龄难产去世后的第二年,84岁的白石老人闹着续弦,后娶协和医院护士长夏文珠为妻。91岁时,夏文珠离去,老人又找了一位叫伍德萱的女士继任。

齐白石93岁时,家人又给他介绍了一个44岁的女人,齐白石摇着头说:44,太老了!后来有找来一位22岁的姑娘,白石老人很是喜欢,还等着结婚办喜事。不过,那年,老人走了。

好吧,八卦说完,继续说院子。

这个13号老宅子据说还是有点历史的,建于清代中晚期,原来是一个官僚宅第的一部分,是较完整的单体四合院。

此四合院坐北朝南,有大门一间,但不是原来的大门,倒座房两间。北面有正房三间,两侧还各带耳房三间,东西厢房也各三间,并以游廊环绕。均为硬山顶合瓦过垄脊屋面,前出廊子。廊步明间有雀替,尽间上有倒挂楣子,下有坐凳栏杆。房子之间由转角廊相连。各房墀头处均有精美的砖雕图案,各廊间的走马板处有书法篆刻砖雕,北房明间木隔扇上有木刻楹联。西耳房南侧西墙上装饰一砖刻“紫气东来”四字。

3、到茅盾故居感受老北京四合院的祥和

地址:东城区交道口南大街后圆恩寺胡同13号

门票:凭证件登记免费参观

茅盾的故居,在其家乡乌镇那处更阔绰一些,北京这处位置还好,但也算普通了。距离齐白石故居纪念馆很近,同样是在迈不动腿的。

茅盾也不算太有绯闻的文人了。据说其和夫人孔德沚址自小定亲,长大后结婚,两人一直相伴,直至1928年茅盾东渡日本,一个叫秦德君的女学生与之同行。后来茅盾和秦德君就在日本同居了。但回到上海,两人便分手了。茅盾继续与原配孔德沚相依为伴。解放后,茅盾出任新中国第一任文化部长“文革”开始之后,茅盾被抄了家,孔德沚在这场劫难中糖尿病复发,于1970年1月在医院逝世,11年后茅盾逝世。

好吧,说院子。茅盾的院子也算普通。不过有葡萄藤,据说原来还有秋千架,给其孙女荡秋千用的,现在秋千架没了,葡萄藤还在,门口的鱼缸也还在。在茅盾家的院子,照耀着春日暖暖的阳光,突然就想起了这句:古藤槐树四合院,肥猫金鱼胖丫头。这普通四合院的祥和生活也是极好的啊。

门口的题词也是邓颖超,貌似好几个名人故居的博物馆都是邓颖超题的呢。

茅盾家的电冰箱,那时的制冷设施在冰箱上面。

茅盾家的院子,秋日若结满葡萄,应该也是极好看的吧。

4、秋天到老舍故居摘柿子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

门票:免费参观

老舍,貌似真没啥绯闻,也不是富贵人家出身,其沉湖自杀的悲惨结局也挺凄惨的。以下是某百科记录:

据说老舍先生在50岁之前住过的地方少说有百余处,但称得上是自己的家却不大数得出来。

七七事变后,老舍先生东迁西移,漂泊不定。抗战胜利后,一个人在美国居住了4年,1949年,老舍从美国回到故乡北京,家小也从重庆回到北京团聚,政府暂时把他安排在北京饭店。开了一个房间,在那里吃住,写作。一次老舍先生碰见周总理,便问能否私人出钱买一所小房,别的他能忍受,唯独吵闹不行,写不出东西来。周总理不假思索的回答当然可以。

老舍住进来后,在院子里种植了两棵柿子树,每到金秋时节,橘红色的柿子挂满枝头,因此老舍的夫人胡絜青给小院起了个雅号——丹柿小院。

5、秋天还可以去郭沫若故居赏银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18号

门票:20元(最贵的)

郭沫若,其文学成就不知如何,但某百科上关于其介绍后缀是这样的:

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翻译家、古文字学家和社会活动家。

可能是这几个文艺界人士官做得最大的吧,官至全国政协副主席。因此郭沫若的这处四合院毫无疑问也是这几个人里面院子最大的。

至于郭沫若的绯闻,那就太多了,以至于天涯有篇帖子叫“郭沫若一生中所抛弃的女人们”,摘抄一段,看起来就颇“耸人听闻”。

郭沫若一生中正式婚姻三次。原配夫人张琼华、(1890—1980 )1912年结婚,旋即被抛弃,但未离异,在郭家空守六十八年,无子女。第二位夫人安娜,(原名佐滕富子,1893—1994)日-本-女子,1916年恋爱同居,后被抛弃,五个子女。再就是于立群,(1916—1976)被称为 “抗-战夫人”,1938年初与郭同居,共生四男二女, 1979年3月缢死于北京故居。 另外,他还有情人三五个……

实在太复杂了,还是说院子吧……

这处故居前身是清代和砷的王府花园,后因和砷被抄家,花园遂废。同治年间,此处成为恭亲王的草料场和马厩。民国时,恭亲王后代把此地专卖给达仁堂乐家药铺作为宅院,现在的宅院主要是乐家建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先是蒙古人民共和国驻华大使馆馆舍,后由宋庆龄居住。1963年郭沫若迁入,直到1978年6月病逝,在这里度过了他一生最后的15年。

6、到梅兰芳故居去看画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护国寺街9号

门票:5元

梅兰芳此人,也是大名鼎鼎了,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四大名旦之首啊。但他不是香港演员梅艳芳哦。写着写着都担心写错啊。

不过演艺圈向来绯闻多,即使倒退百八十年也是如此啊,据说梅兰芳与圈内知名的三四个女艺人有过婚姻或爱情故事,没有仔细研究过啊。

还是说院子吧。据说此院子原来是清末庆亲王奕王府的一部分,解放后经过修缮,梅兰芳搬到这里居住。梅兰芳1961年逝世前,曾在这幽静、安适的小庭院内,度过了他生活的最后十年。

这个纪念馆名字是邓小平提的,发现他夫妻俩比较喜欢给故居博物馆题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