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评价200字

生活经验044

本文目录

  1. 屈原对自己的评价?
  2. 屈原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印象20字?
  3. 历代诗人对屈原的评价?
  4. 如何评价屈原之死?

屈原对自己的评价?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是屈原对自己的评价。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这是屈原最后的选择。

屈原的评价200字,第1张

他是楚国的英雄,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后世以端午节包粽子以纪念他,怀念他的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

屈原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印象20字?

1.矢志不移的爱国精神。在屈原身上凝结了中国人数千年来对爱国情怀最浓烈的情感与最深重的寄托。

2.求索真理的崇高品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在历史的演进中得到永生,成为中华民族不断进步与发展的精神内核。

3.坚持真我的高洁情怀。是他对昏暗时代的猛烈抨击和对黑恶势力的决不妥协、决不苟且偷安的坚定决心。

4.彪炳千古的辞赋风骚。屈原的《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不朽的经典之作,是以《楚辞》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与《诗经》并称“风骚”,对中华民族的诗歌文化产生了不可替代的极其深远的历史影响。

历代诗人对屈原的评价?

屈原在其“联齐抗秦“的政治主张未被采纳却“忠而被谤”的苦难中,仍能“哀怨托离骚,孤忠报楚国”;司马迁因秉笔直书,“不溢美”“不隐恶”而遭受腐刑,却能“忧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杜甫虽“长夜沾湿”“布衾似铁”却依然“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吟诵出“大庇天下寒士”的千古绝唱。他们不是在时光的流逝中淡化苦难,而是用全部的热情和才智与命运进行了不屈的抗争,升华了自己也点缀了历史。

楚国的天空太小,盛不下你驰骋的思想,汨罗的江水多情,拥抱了你浪漫的失魂。诗人的忧愤太多,忧国忧民,忧楚国的江山社稷,忧黎民百姓的苛苛命运。于是愤怒的忧愁,如火山般爆发,化作《离骚》,化作《天问》,化作《九歌》,化作一首首滴血的诗篇。

如何评价屈原之死?

屈原之死,看法有很多,我比较信服的是重庆师范大学董运亭先生的说法,即屈原之死是他热爱楚国、热爱人民而又无力拯救的悲剧性结果,是他的理想彻底破灭的必然的结果。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

根据司马迁的描写,屈原年轻的时候就官居要职,才能卓越,深得楚王的信任。按这样发展下去,屈原的政治生涯应当是一片光明,实现政治抱负在楚国大展拳脚青史留名只是时间问题。可惜,就在他受命草宪,打算推行美政的时候,遭逢靳尚子兰的谗言,楚王从此对他疏远不再信任。

想像一下,一个才貌双全,德艺双馨的美人,把自己交付给一个无甚德行的男人,山盟海誓一番后,便相信眼前之人是一支潜力股,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内心愿意全心全意地帮他成就事业。然而就在登记的前一天晚上,被男方分手,然后通过男友微信聊天记录发现他朝三暮四早已劈腿。

当初不知是下了多大的决心才愿意跟这个男人在一起,如今却被这样一个人甩掉,这样斗转直下的变故任谁都难以接受。屈原的心情,大抵如此。理想破灭,贬官外放,这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是一种长期的巨大的折磨。在此情景之下,屈原作《离骚》,表达幽怨忧愤之情,以香草喻己身之高洁,在奔走为国之际遭逢奸小谗言被君王疏远,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此时已将自己的坎坷经历与强烈情感升华为一种善与恶、美与丑、光明与黑暗的不可调和的斗争,表达出善与恶、美与丑、光明与黑暗的势不两立,敢同恶鬼争高下,不向霸王让寸分。坚信自己终会战胜奸小,重回庙堂,振兴楚国。

有人说屈原之死是“愚忠”的表现。但是忠君甚至愚忠的观念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不是一产生就达到极端,,而是随着中央集权统治制度的强化而逐步强化。在先秦时期,,诸侯国君还不像秦汉以后的帝王那样至高无上,大臣弑君之事时有发生,比如齐庄公和大夫崔杼的老婆棠姜私通,被崔杼发现之后联合棠无咎杀死齐庄公。而且先秦典籍儒家学说也没有主张忠君,孟子曾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可见当时君臣关系并没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种情况。所以屈原自沉汨罗是愚忠的说法是说不通的。

有人说屈原是殉楚怀王而死。这种说法是没有理清时间线。按照《九章》各篇写作的时间和地点,屈原死的时间应当是在楚顷襄王二十二年。而楚怀王受骗被劫留在秦国, 后来客死于秦并回国安葬是在顷襄王三年。所以屈原如果是为了殉楚怀王,也用不着等到十九年后再殉葬,这样完全没有意义了就。

有人说屈原是以死劝谏楚王,希望能激励楚王。典型代表是苏轼和洪兴祖,苏轼在《屈原庙赋》里写道:“生不能力争而强谏,死尤能冀其感发而改行。”洪兴祖把苏轼的意思作了发挥,《楚辞补注》:“生不能力争而强谏,死犹冀其感发而改行,使百世之下闻其风者,虽流放废斥,犹知爱其君,眷眷不忘,臣子之义尽矣。”但是如果是这样的话,屈原就不会再人迹罕至偏僻的汨罗江投江了。为了能让楚王知道,他应当选在楚王附近的水自沉才对。因此这个看法也不太合理。

要分析屈原自杀的原因,需要结合屈原的诗作。《离骚》中有这样一句,“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在《九章》中也多次出现彭咸这个人。比如《抽思》:“望三五以为象兮,指彭咸以为仪”;《思美人》:“独茕茕而南行兮,思彭咸之故也”;《悲回风》:“夫何彭咸之造思兮,暨志介而不忘”。

彭咸何许人也?东汉王逸《楚辞章句》 卷一《 离骚》注:“彭咸,殷贤大夫,谏其君不听,自投水而死”。宋代洪兴祖《楚辞补注》卷一中注:“颜师古云:彭咸,殷之介士,不得其志,投江而死。”无论是哪个版本,都表明彭咸是投江而死。前者认为是谏其君不听,后者则是不得志。洪兴祖又补充说道:“按,屈原死于顷襄之世,当怀王时作《离骚》已云“愿依彭咸之遗则”又曰: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盖其志先定,非一时忿怼而自沈也”。也就是说,屈原早在怀王时期就早已思慕彭咸,并且已经做好了不得志便投水的打算。

如果说之前楚王的一切做法和楚国不断地失利一次次地打击着屈原,那么压断屈原的最后一根稻草促使他投江的原因我想应当是顷襄王二十一年,白起攻破郢都,烧毁楚国先王陵墓,顷襄王被迫东迁于陈。顷襄王二十二年,秦军又攻陷巫郡、黔中郡。此时,屈原应当是对楚国的未来彻底绝望了,清楚地认识到楚国再也不会复兴,早晚为强秦所灭。昔日所写“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知道楚国的复兴之路漫长无前,但仍心存希冀,即便楚王昏庸无能,他也期待有一天自己可以重获重用,振兴国家,但是这次打击让他彻底地失去了斗志。在此之前的屈原是一个孤独的斗士,但自此之后屈原只是一个心死的国人。因此在黔中失守前夕或失守之时,屈原深感大限已到,于是离开了溆浦所在的黔中郡,东北赴湘,留下绝命诗篇《怀沙》后便自沉于汨罗。

信念不是抽象的东西, 它为生活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的人提供了关于现实和世界的价值与意义。正是这些价值和意义的体系, 最终决定了人的生活态度的选择以及生死存亡的取向。屈原的信念,应当就是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振兴楚国。楚国没了,屈原也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