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上善若水从善如流出自哪里?
“上善若水,从善如流”的出处:《道德经》
春秋时期老子的《道德经》:“上善若水,从善如流,如水人生,随缘从众。”意思是:上天好象水一样,善行天下,人生就好像水一样,随着缘分跟从众生。
上善若水,从善如流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需要分开来看:
上善若水” 这四个字字面上最高的善像水那样。
“上善若水” 这四个字,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白话译文:
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
从善如流:形容能迅速而顺畅地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从善如流的意思是指采纳高明正确的意见和建议,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流水那样畅快而自然。比喻乐于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
出自《左传·成公八年》:“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
白话译文:
君子说:采纳高明正确的意见和建议,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流水那样畅快而自然。这是好的做法。
扩展资料:
从善如流的历史背景:
公元前585年,郑国不敌楚国的进攻,求救于晋国。晋将栾书奉命前去救援,使楚军退兵回国。后栾书又去攻打蔡国,蔡国急忙向楚国求救。楚国只好派公子申和公子成率军救蔡。晋大将赵同和赵括向栾书请战,准备率兵攻打援蔡的楚军。这时,栾书的部下知庄子、范文子、韩献子阻止说,此次与楚军交战,胜了也不光荣,败了则会令人羞耻,于是建议收兵回国。
栾书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军中有人对此持异议,认为辅佐栾书的有十一个人,只有知庄子等三人主张收兵,而主战的人占多数,因此应按多数人的想法行事。栾书回答:“正确的意见才能代表多数。知庄子他们是贤人,他们的正确意见便能代表多数人的想法。”
于是,他下令退兵回国。过了两年,栾书率兵攻下了蔡国后,又想去攻打楚国。知庄子、范文子、韩献子等人分析了具体情况后,又建议栾书暂时不要攻打楚国,而去攻沈国。
栾书又一次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栾书能正确听取部下的意见,时人便称赞栾书以从善如流的意思说:“栾书听从好的、正确的意见,就像流水向下那样,迅速而又自然。”
从善如流前面是什么小学生三年级下册?
从善如流的上句是上善若水。上善若水,从善如流,如水人生,随缘而安。
意思是做人如水:要适应任何环境,就像水一样,能包容万物,本身却非常的纯净。做事如山:要踏踏实实的做事,像山一样稳重,象山一样给人信任。做人像水:水,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一切都是因为它本身的柔美、滋润。
上善若水从善如流是苏轼写的吗?
这句话不是苏轼写的
这句话是老子写的,出自《道德经》,意思是指最高境界的善行如同水的品行一样,听从善意的规劝就跟水流一样快速。人生就像流水那样,有起有伏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
什么从善如流是谁写的?
“从善如流”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就像水向下流那样,迅速而自然。这句话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八年》:“楚师之还也,晋侵沈,获沈子揖初,从知,范,韩也。”
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春秋时期,诸侯林立,其中郑国是一个小国,夹在楚国和晋国之间。为了打仗他们各抒已见,大多数人赞成打只有三个人不主张攻打,有人就问“君子”也就是当时的栾书。他说:“他们三人的意见都很正确,正确的意见就是真正代表多数人的意见,我听从他们的正确意见,难道不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