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庞涓真的害孙膑吗(田忌为什么要杀孙膑)

生活经验088

本篇文章给大家介绍历史上庞涓真的害孙膑吗,其中有些内容可能会涉及到田忌为什么要杀孙膑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历史上庞涓真的害孙膑吗(田忌为什么要杀孙膑),第1张

本文目录:

庞涓为什么要残害孙膑,他的下场怎样?

庞涓为什么残害孙膑,一般都说是因为庞涓嫉妒孙膑比自己更厉害。一般人认为庞涓是因为嫉妒,其实不然,最主要的是因为孙膑厉害。

庞涓和孙膑是战国初期的人物。战国时候,各个诸侯因为争夺地盘战争频发,有才能的人会去投奔某个诸侯国以求建功立业。

庞涓在鬼谷子那学完本领之后,投奔到魏国效力。传统的讲法是说庞涓担心孙膑受到魏王的重视,然后官职会超过自己。其实如果这样看,就把庞涓看的小了。

1、庞涓知道自己不如孙膑,说明庞涓是有自知之明的;

2、庞涓并不一定担心孙膑到魏国后官职超过自己,他更担心的是孙膑投奔到敌国去;

3、为了魏国的长治久安,把孙膑诱骗到魏国,减少了可能的风险;

4、庞涓还是有妇人之仁,若直接杀了孙膑也就没有后面的事情了。

所以,从战略层面,或者是战术上来看,庞涓这样做并没有什么不妥,也并不是全为了私心。反倒是他有了妇人之仁,没有将战略战术执行彻底,反而导致了后面不可收拾的情况。

孙膑被庞涓处以膑刑和黥刑(砍腿和脸上刺字),装疯卖傻后被人救出,之后跑到了齐国,辅佐齐国大将田忌,就是田忌赛马那个田忌。

庞涓作为魏国的将军带兵攻打赵国,快要把首都邯郸打下来了,赵国国君向齐国求救。齐国国君派田忌救赵国。这时候孙膑出了一计,便是“围魏救赵”。田忌大军没有去救齐国,而是挥军攻打魏国首都大梁。

“围魏救赵”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阳谋”,打你不得不救。庞涓明知道是阳谋,也不得不回军救大梁。然后孙膑让田忌先以小股部队迎敌,逐渐诱敌深入。庞涓救魏心切,便长驱直入。孙膑带人在马陵(今山东莘县内)埋伏。

孙膑将周边所有的树砍光,只留了一棵,在树上刻字,曰:“庞涓死于此处”。庞涓带兵到此,刚好到了树前,看到树上的字知道大势已去,还是败在了孙膑的手上。便拔剑自刎,就这么死了。临死的时候说到:“遂成竖子之名!”意思是,“还是让你小子装到了。”

庞涓为什么要残害孙膑?真的是因为嫉妒对方的才能吗?

庞涓确实是因为嫉妒孙膑的才能,担心对方贤于自己而对孙膑实施了陷害。相传,庞涓以及孙膑都曾拜师于鬼谷子,向他学习兵法。待学成之后庞涓来到魏国出仕,成为魏国的一位将军。早在同窗学习兵法期间,庞涓便知晓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孙膑。所以庞涓在魏国入仕之后一直对孙膑心存忌惮,担心才能胜过他的孙膑会危及他的地位。出于忌惮,庞涓甚至还将孙膑哄骗到了魏国,然后对他加以监视。

但是即便是这样,庞涓还是感到不放心。为了除出孙膑这个“安全隐患”,庞涓索性给孙膑捏造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因为庞涓的陷害,孙膑最终被处以膑刑与黥刑。庞涓本想借这两种刑罚使孙膑自此埋没于世,但是他却没能如愿。在孙膑因膑刑而不良于行之后,齐国曾有使者前来魏国。待该使者抵达魏国首都之后,当时已沦为刑徒的孙膑秘密求见了他。而该使者在与孙膑见过面之后觉得孙膑甚是非凡,于是便偷偷将孙膑带回了齐国。

而待抵达齐国之后,孙膑又顺利得到了齐国名将田忌的赏识。这之后,孙膑便成了田忌门下的一名门客。而后在公元前354年的时候,“桂陵之战”爆发。身为该战役参与方之一的赵国因都城被魏军包围而求救于齐、楚两国。当时的齐国国君齐威王派出齐军兵分两路前去救援,其中一路便就是由田忌与孙膑率领的。

在此次救援中齐国采用孙膑之策,成功击败庞涓所率领的魏军。在被击败之时,庞涓曾大叹:“遂叫竖子成名。”而在说完这句话之后,庞涓便拔剑自刎而死。由此可见,庞涓当初对孙膑的忌惮其实并不是空穴来风。

孙膑是庞涓害死的吗

魏国被秦国打败后,魏惠王看到魏国内外交困,国势一天天衰落,很是焦急,就用重金招募有才能的人,来帮他治理国家。魏国人庞涓和齐国人孙膑是同学,一起跟鬼谷子学习军事,两人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庞涓听说魏王招贤就去应召,担任了大将,兼任军师,帮助魏惠王打了好几个胜仗,他得到魏惠王的信任。后来庞涓也来到了魏国,魏惠王让他担任客卿。

庞涓其实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他知道孙膑的本事比自己大,怕他超过自己,于是设计陷害孙膑。让魏惠王认为孙膑私通齐国。魏惠王果然中计,挖去孙膑的膝盖骨,还在他脸上刻字,从此孙膑就成了一个残废人。

时间长了,孙膑终于知道自己原来是被庞涓给害的。为了逃离魏国,将来报仇,他就装起疯来。齐威王知道孙膑是个很有本事的人,于是就偷偷派人把孙膑接到齐国去了,并且拜他为齐国的军师。

周显王十六年(前353年),当时魏国为了扩张去攻打弱小的赵国,于是作为齐国的卫星国赵国就去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就拜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发兵去救赵国。田忌的计划是直奔邯郸,同魏军的主力交战,以解赵国之围。孙膑不赞同这种硬碰硬的战法,孙膑说:“现在魏国出兵攻打赵国,魏国的精兵锐卒,一定会倾巢开赴邯郸,听候只剩下一些老弱残后留守国内。咱们为何不利用这个机会,带兵直捣魏国的都城大梁?

庞涓知晓,一定会放弃邯郸,回师相救。这时我们可以在半路上拦截魏碑军,这既可以解邯郸之围,又可以痛击魏碑军,一举两得。”田忌采纳了孙膑的计策。齐兵要攻打大梁的军情,很快庞涓就知道了,于是他命令人赵国退兵救大梁。由于魏碑军长期攻赵,兵力消耗很大,加以长途跋涉急行军,士卒疲惫不堪,很快在齐军的埋伏的桂陵地带,将魏军打败,死伤两万多人。这就是桂陵之战。

这次战役的结果是孙膑杀死了庞涓,取得了战争的胜利。齐国为什么能够战胜当时强大的魏国呢?关键是当时齐国得到了一个旷世人才---孙膑。孙膑用他的聪明和智慧帮助齐国打胜了魏国。不管过程是如何,起码我们看到了人才在这两个国家所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可以这么说,正是因为孙膑这个人才,才使得齐国在两国的对抗中取得胜利,所以我们看到了人才对一个国家是何等的重要。赢得人才就赢得未来,所以人才战略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

庞涓和孙膑到底有什么仇,要对他施以膑刑,出土的竹简解释了这些

◆文:刚子聊 历史

说起孙膑与庞涓的故事大家都多少有些了解,他们本是同门师兄弟,曾两次同窗,一起师从 历史 上最神秘的鬼才——鬼谷子先生。

可是后来这对同学反目成仇,据相关史料记载,庞涓因为妒忌孙膑的才能,怕他日后不利于自己,所以设计陷害孙膑,挖掉了孙膑的膝盖骨,使孙膑终身残疾,孙膑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那么孙膑庞涓之间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仅仅是为了妒忌也不至于下如此狠手,残忍地挖掉老同学的膝盖骨 ,这其中还有没有其他隐情呢?

孙膑和庞涓原来是一对很要好的同窗,早年同时师从鬼谷子先生,而且同样天赋异禀,是鬼谷子的高徒。

庞涓先于孙膑下山,他在魏国很受器重,担任了魏惠王的将军。魏惠王因为有了庞涓的谋略而无往不胜,实力大增。但是这时候庞涓就想起了他的同学孙膑,他自认为虽然自己颇有谋略, 但相比孙膑还是差了一大截,因此怕日后同学孙膑下了山对他不利,所以他将孙膑骗到了魏国,而后捏造罪名挖掉了孙膑的膝盖骨,使老同学从此残疾。

由此看来,庞涓孙膑之间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仅仅是因为妒忌而下了黑手。但 历史 真的如此简单吗?

关于“围魏救赵”的故事大家从小就知道,但是其中的细节问题 历史 并没有详细记载。

1964年,在山东发掘了一座汉代的大墓。让人兴奋的是在这座墓里出土了失传的《孙膑兵法》。在这之前,一直有学者认为《孙膑兵法》是不存在的,所谓的《孙膑兵法》其实就是《孙子兵法》,甚至有人认为孙武和孙膑就是同一个人。 但这些出土文物不仅证实了孙武与孙膑是不同的两个人,还还原了“围魏救赵”的细节问题。

根据《史记》的记载,公元前354年,魏国大举进攻赵国。由庞涓率领的大军一路攻城伐地,直逼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节节败退不得不向齐国求援。

齐国主将田忌的战略很简单,就是要在邯郸城下与庞涓决战,一举击溃魏军。但是孙膑却认为魏国主力尽出,应该领军攻击魏国的都城大梁,逼迫庞涓回救,在中途设伏、击溃魏军。

后来的事大家也都清楚,田忌采纳了孙膑的战略,领军攻击大梁,庞涓不得不回军,但是在回防途中桂陵遭到了齐国的埋伏,大败而归。

虽然这个故事详细记录了孙膑的高超战略,但是关于桂陵之战的细节并没有记载。而出土的竹简却记载了孙膑为了引诱庞涓回援,用了十分残忍而且有失人道的办法。

在攻击魏国都城大梁之前,孙膑还攻击了魏国的另一座重镇平陵。平陵是魏国的一座军事重镇,虽然庞涓领大军去攻打赵国去了,但还是留了很多军队守卫平陵,所以平陵不好打。

可是孙膑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派临淄、高唐两城的都大夫领军攻打,结果可想而知,平陵之战以齐军大败而归,损失了几万人。

在平陵之战后,庞涓认为齐国的战斗力不过如此。但就在这时,刚刚经历败仗的齐军却攻击魏国的都城大梁,这下彻底激怒了庞涓。败军之将还敢如此,于是庞涓放弃辎重,轻装急行军想一举灭掉“战斗力低下”的齐军,最终在桂陵被早已设伏的齐军打败。

孙膑在此战中一举击溃庞涓, 成了笑到最后的人,但是这个过程让人不寒而栗。

早在攻击平陵之前,田忌就说出自己的顾虑,平陵虽然不是魏国的都城,但易守难攻。而孙膑之所以要攻击这座重城,就是为了迷惑庞涓,造成齐军战斗力不强的假象,也就是 历史 上常常上演的故意吃败仗,引诱敌人轻敌深入。

可是为了最后能打败庞涓,这场败仗付出了几万人的生命。由此可见,孙膑为了自己的功成名就,拿别人当垫脚石也是毫不心软。

从这点也可以看出,庞涓孙膑这对老同学都是“自私自利”的代表,他们和老师鬼谷子学得就是这个,如果庞涓不先下手,保不齐孙膑会不会陷害庞涓,甚至要他的命。

所以,庞涓陷害孙膑无所谓妒贤嫉能,只是自利的表现而已,至少他还给老同学留了一条命,相比于孙膑的手段来说,庞涓确实不如孙膑,他还没有下狠手彻底除掉这个“祸患”。

不知道各位看官如何评价孙膑庞涓这一对老同学呢?

参考文献:《史记》等。

山东出土失传古书,揭开庞涓害孙膑真相:孙膑少了膝盖骨不算冤呢?

诸子百家,唯我纵横。”千年前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风云历史,也是诸子百家大放异彩的历史。而在诸子百家之中,纵横家显得格外有个性,纵横鼻祖鬼谷子神秘莫测,精通谋略兵法,弟子众多,其中孙膑和庞涓为兵家代表,两人因为种种原因从同窗好友变成了仇人。

按照我们在教科书上学到的:庞涓先出师,在魏惠王手下担任大将,他认为孙膑的才能比自己高,非常嫉妒,担心自己的地位会被取代。于是他将孙膑请到魏国软禁,给他安了乱七八糟的罪名,导致孙膑受膑刑和黥刑,被去掉膝盖骨,成了残疾。

也是因为这个缘故,本名不详的孙膑,才在后世记载中以“膑”为名。而孙膑成为齐国的军事后也实现了复仇计划,帮助齐国取得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胜利的同时,将庞涓彻底逼入绝路,庞涓自刎(一说被箭射死),魏国衰弱而齐国称霸东方。

此外,孙膑还顺便贡献了“围魏救赵”这个历史典故,以智者形象留名青史,获得了无数称赞。《史记》将孙膑、庞涓的恩怨记载得很清楚,但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一批竹简(后来被证实就是失传已久的古书《孙膑兵法》),其中《擒庞涓》一章却隐约透露出:庞涓坑害孙膑不是因为嫉贤妒能那么简单。

“围魏救赵”的过程不复杂:公元前354年,魏国进攻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孙膑阻止了田忌直奔赵国国都邯郸,让齐军直取魏都大梁,逼魏军回援救大本营,而庞涓中计,回援途中被埋伏在桂陵的齐军打了个措手不及,遭齐军擒获,丢尽脸面。

但《擒庞涓》的描述却比《史记》更详细,按照孙膑记载,擒获庞涓并不容易。庞涓虽然率军伐赵,但魏国仍然保有一部分兵力防备齐国,吴起时期魏国打造的魏武卒(战国四大强军之首)尚有余威,而孙膑深知庞涓也学过兵法谋略,要引诱他回魏国,并不容易。

庞涓之所以要陷害孙膑,是为了得到鬼谷子传给孙膑的兵书?

东周列国志之八字箴言。

先生(鬼谷子)又曰:但汝不合见欺,他日必以欺人之事,还被人欺,不可不戒!吾有八字,汝当记取:遇羊而荣,遇马而瘁。——《东周列国志》

庞涓和孙膑一起跟随鬼谷子学习兵法,庞涓苦心研学了三年,自以为天下无敌,就想着下山一展抱负,一天又听说了魏国正在求贤纳士,庞涓就想着辞别老师,投奔魏国。

但是鬼谷子老师还没发给毕业证呢,庞涓又不好自行说出要下山的话,于是心事重重,但是鬼谷子看见庞涓那欲言又止的模样,就知道了他的想法,于是就不在挽留,而应允其下山。

马陵之战

但是按照惯例,学生下山老师要给学生算一卦,结果鬼谷子就送给了庞涓八个字“遇羊而荣,遇马而瘁”,那么这八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根据后来的庞涓的经历,就可以知晓。

遇羊而荣是说庞涓下山遇见了羊就会发达,巧的是他求见魏王的时候,刚好厨师为魏王送来一头蒸羊,庞涓由此而发迹,而遇马而瘁则是说,庞涓遇见了“马”就会死,当然这个马不是骑的马,而是指庞涓被乱箭射死的“马陵道”。

看到这,你可能会说,这鬼谷子也太神了吧,别急着评论,我们接着说。

东周列国志之传授兵书。

(鬼谷子)谓宾曰:此乃汝祖孙武子《兵法》十三篇……吾向与汝祖有交,求得其书,亲为注解;行兵秘密,尽在其中,未尝轻授一人。今见子心术忠厚,特以付子。——《东周列国志》

庞涓下山之后,在魏国那是如日中天,坐上了魏国上将军的宝座的他,功成名就,俨然已经忘记了与孙膑“同立功业”的誓言,而此时的孙膑正在研习鬼谷子老师传给他的有鬼谷子亲自注解的《孙子兵法》。

古代战争场面

可是事情偏偏很巧,一向热心的游历四方的墨家弟子,遇见了孙膑,就对其说了庞涓之风光,于是在此人的撮合之下,庞涓向孙膑发出了邀约,只是孙膑想不到,这份邀约要命。

孙膑以为庞涓情真,就辞别老师下山,投奔庞涓,而庞涓知晓孙膑之才能,非常恐慌,又听说鬼谷子老师亲自传给他了一份注解版的兵书,于是陷害孙膑之心遂起。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其实就是孙膑被庞涓陷害,而遭受了膑刑,后来孙膑逃亡齐国,被齐王赏识,再后来,齐魏发生两次大战,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孙膑把庞涓射死在了一颗树下。

正史中的庞涓孙膑。

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地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於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读完了上述的故事,你是不是觉得有点意思呢,其实这只是冯梦龙先生在《东周列国志》中的杜撰罢了,首先八字箴言是无稽之谈,属于冯梦龙先生根据庞涓的生平,虚构出来的。

其次,鬼谷子亲自注解版的《孙子兵法》也是不存在的,不过冯梦龙先生能够想到这样的故事情节,也是非常厉害,如果要为现在小说家找个鼻祖的话,非冯梦龙先生莫属。

庞涓与孙膑

那么,正史中的庞涓和孙膑到底什么样子呢?其实没有那么多的故事情节,正如《史记》中引言,庞涓和孙膑是一对师兄弟,不过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害怕庞涓会抢了自己的上将军之位,于是心生谋害之心。

说白了,就是庞涓小心眼,容不下比自己优秀的孙膑,而对孙膑上了膑刑,让其终身不得为将,这样就对自己构不成威胁了,只不过庞涓没有想到齐王是一个不拘一格用人才之人。

庞涓之所以要陷害孙膑,是为了得到鬼谷子传给孙膑的兵书?其实并不是如此,这样的故事情节,只是《东周列国志》里虚构出来的罢了。

说到这,你可能又会说,《东周列国志》就不是真实的历史?当然不是,这只是一部历史演义类的小说,是无法被当作正史来对待的。

影视剧中庞涓与孙膑的形象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庞涓和孙膑的故事,是战国时期相当精彩的故事,后世中各类改编的影视剧也林林总总,庞涓陷害孙膑固然不对,不过如果站在庞涓的角度上来看的话,礼崩乐坏的大背景下,他陷害孙膑似乎又在情理之中。

而庞涓只是要了孙膑的双腿,而孙膑却要了庞涓的命,庞涓临死前“遂使竖子成名”的呐喊,其中又有多少无奈呢?

关于历史上庞涓真的害孙膑吗和田忌为什么要杀孙膑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