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文王后悔杀商鞅吗(秦惠文王为何处死了秦国大功臣商鞅)

生活经验062

今天给各位分享秦惠文王后悔杀商鞅吗的知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秦惠文王为何如此痛恨商鞅?不仅将他车裂而死,还夷灭全家

司马迁曾说商鞅是一个刻薄寡恩的人,在秦孝公面前经常说大话,而且对待他的老朋友公子虔,公子卯极其残忍,商鞅最后的人生悲惨结局跟他的性格脱离不了关系。

秦惠文王后悔杀商鞅吗(秦惠文王为何处死了秦国大功臣商鞅),第1张

商鞅其实是卫国国君的儿子,本姓卫,早年跟随魏国“大间谍”公叔座混饭吃,后来赶在秦孝公求贤若渴的时候来到了秦国,并深受秦孝公信赖,开始主持变法。

商鞅变法主要分两个时间段进行,第一次开始于公元前356年,算是试探性的变革,先看看老秦人的反应,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第二次变法开始于公元前350年,这次是玩真的了,而且玩的又狠又大,得罪了不少人。

和历朝历代的变法一样,商鞅变法首先也是对农业进行改变,毕竟上来就触动贵族直接的利益,这种事除了范仲淹没人敢这么干,范仲淹当年的庆历新政也仅仅玩了几个月就垮台了。《垦令》是商鞅来到秦国以后下的第一道变革法令,目的很简单,就是让全秦国的人都做老农民。

商鞅固执地认为只有老农民才是好人,民风淳朴,其他什么商人、渔夫都是刁民,只会剥削国家的财富,必须让他们都去种地,如果有人不愿意去种地或者比较懒惰,那就把他归到恶农这一块,给他穿小鞋,非要把他整成良民不可。

光用法律规定秦国人去耕地不行,过多的国家干预容易激起民变,所以商鞅采取了土地改革的方式,将西周时期落后的,不能够提高生产力的井田制给废掉了,开始鼓励民众开垦荒地,进行土地买卖,这一下子就把老秦人的生产积极性提上来了,家家户户扛着锄头去种地了。

这事要是让孔子和老子听到非得气死不行,儒家和道家可是井田制的忠实拥护者,甚至多年身体力行的倡导恢复井田制,重塑礼乐 社会 风气。然而商鞅的土地改革是中国未来两千年 历史 最重要的变革,土地私有制成为了 社会 主流,几乎每朝每代开国初期都享受到了私有制土地带来的巨大果实,当然随着时间的流逝,严重的土地兼并也造就了王朝进入末期,这也是中国 历史 上鲜有三百年王朝的主要原因之一。

土地改革实行了,人人都去开垦荒地了,没什么心情打架斗殴了,秦国的战斗力直线下降了,这可不是秦孝公想要的结果,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被魏武卒揍的太疼了,老爹秦献公也是栽在了魏国人手里,此仇不报非孝公啊。

所以军爵制度诞生了。从商周开始,一直到春秋时期,爵位都是世袭制的,没有平民的份,除非你像管仲那样有一个好朋友鲍叔牙,还要有一个识人的君主齐桓公,还要有改革、富国强兵的能力,到最后你会发现,你依然封不上爵位,因为压根就没你的事。

等到吴起被公叔座陷害跑到楚国的时候,这位战国狠人就搞出了爵位废除制,并提出王族子孙的爵位只能沿袭三代,到重孙子的时候就是平民了,不再是什么贵族啦,这能不招惹贵族的仇恨么,所以在楚悼王死后被干掉了。

到商鞅的时候就不同了,人家背后有靠山秦孝公,年轻力壮,一言九鼎,军爵改革就开始了。商鞅首先对贵族子弟下手了,将没有军功的贵族子弟爵位收回了,不让他们混吃混喝等死了,让他们去打仗,谁打仗厉害谁封爵,打仗打不赢就老老实实当个平民去种地,平民种地也不行,因为商鞅将爵位的下限拉低了,任何人都可以因功封爵,不管你是老农民,还是困难户,或者犯人,只要有机会能杀敌,那就是秦国的侯爵。

商鞅的这一套军爵制度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了秦国的战斗力,并培育出了横扫六国的强大北方军,但人人为了功利而战斗,为了不被惩罚而战斗,最终的结果就是造就了一堆奴隶人,当没有上升空间的时候,或者无利可图的时候,秦国士兵就会失去战斗力,甚至演变成反叛,因为害怕受到处罚。尤其是在朝廷陷入低迷或者无力掌控全局时,能够为秦国效力的士兵会少之又少,这也是秦末时期为何如此强大的军队竟然次次被打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早在商朝的时候,周边就有八百诸侯国,其实都是一些小村落,当时的条件达不到大范围的控制,所以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周武王推翻商的统治之后,惊奇地发现,八百诸侯国全成了自己的子民,面对这样的情景,他采用了最适合当时 社会 生产力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分封制延续到春秋时期,诸侯国已经互相兼并的还剩十几个了,这些大国们都是互相看不顺眼,但也没有办法灭掉对方,眼看着自己的儿子们一个个长大,诺大的国家又要分封了,好好的大国变成若干个小国,这不是等着儿子少的国家来灭国么,于是县制开始出现了。

县里的老大是县令,由国君直接任免,不再是世袭制了,只要跟国君关系好,谁都可以去当当,也算是封疆大吏了。等到了商鞅变法的时候,他将县制进一步完善,设立县令、县丞和县尉,互相分权,但都直属于朝廷管辖,秦国君主是他们的直接上司,其余的人谁说话都不好使。

郡县制是中国 历史 上的又一大政治变革,它最大的作用就是加强了中央集权,避免了东周式的诸侯纷争,郡守和县令由君主直接任免,并且不能够世袭,且每年都要对其进行考核,对于完善封建 社会 的地方制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除了以上三个变法条令以外,商鞅变法还有统一度量衡和让他最终惨死的户籍制度等,这些所有的变法条例在商鞅之前分别在其他国家都实行过,但都不彻底,也没有取得最终成功,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在秦国取得成功,离不开秦孝公扫除障碍的支持和秦惠文王不顾一切的延续。

商鞅的死是很悲惨的,仅次于古代刑法中的凌迟,他被车裂身亡,也就是传说中的五马分尸,商鞅死后,老百姓高兴啊,争着抢着吃他的肉,秦国的贵族高兴啊,终于可以混吃等死继承爵位了,六国高兴啊,终于不用看老秦人的脸色行事了。

但是秦惠文王表示不行,商鞅死是应该的,因为他得罪了太多人,他活着就是对我的威胁,我这王位不能因为一个商鞅而遭到抵制,所以我必须“公报私仇”,让你们看看我有多恨商鞅,可是我不恨他的变法啊,我杀商鞅为你们解气,你们必须支持继续变法,谁敢说反对,我就让谁下场比商鞅还要惨。

谭嗣同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有之,请自嗣同始。”

中国 历史 上的变革家,无一不是面临着强大的压力和生命危险,碰到一个好的国君是改革家最庆幸的事情,魏国李悝变法成功,因他遇到了魏文侯;楚国吴起变法失败,因楚悼王早死;秦国商鞅变法成功,因为秦孝公父子支持;范仲淹主持新政,败于宋仁宗软弱;北宋王安石变法,宋神宗卸磨杀驴;明朝张居正改革,因万历帝而旋灭;清末百日维新,亡于慈禧听政。

赢驷杀商鞅为什么后悔了

至于秦孝公为什么要设计将商鞅害死。原因还是出在商鞅身上。首先秦国强大是因为商鞅变法,所以商鞅的功劳太大,商鞅不死,不利于新继位的秦国国君的统治;其次,商鞅与秦国老贵族的仇恨太大,秦孝公在世时,老贵族们迫于秦孝公的威势,不敢对商鞅有想法。然而新君继位,老贵族们就会跳出来,商鞅要是不死,新继位的国君就要倒霉;再者,商鞅的刑法过于严酷,秦国老百姓对商鞅已经心生不满(从商鞅被污蔑反叛而没有百姓为他喊冤,对比白起赐死时,秦国百姓对白起的同情能非常清晰的看出百姓对商鞅的不满),杀商鞅,缓解国君与百姓的关系,有利于新君统治。最后,商鞅变法的影响已经深入秦人的骨髓,商鞅死不死已经不重要了。商鞅死有众多好处,商鞅不死却有害,故商鞅不得不死。

秦惠文王为什么会赶走苏秦,为何他多年以后又后悔了?

秦惠文王赶走了一个人才,多年之后他自己才后悔了,这是为什么?秦国经过商鞅的变法,国家很强盛。所以秦惠文王当了皇帝之后,很多国家前来祝贺,这个情况下,商鞅的功劳非常大的。但是秦惠文王当了皇帝之后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将他杀掉,因为他认为商鞅造反。

于是,苏秦想替代商鞅,古代的历史上总有那么几个人能够凭借着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把整个国家玩得风生水起,苏秦就是其中一个。刚开始的时候,苏秦从千里之外赶来,想要帮助秦国,但是秦惠文王不接受他,把他赶走了,语气很委婉。但是苏秦依然没有放弃。

他又向秦国上了十多份奏章,表达了自己想把这个国家治理强大的决心,秦惠文王仍然不愿意接受他的建议,非常无奈之下,苏秦就走了。那么问题来了,苏秦之前上表的10份奏章,秦惠文王是看了之后觉得苏秦写的建议不好吗?答案不是的。秦惠文王赶走苏秦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他非常讨厌商鞅,讨厌外国人。

秦惠文王讨厌从外国来的人,来自己的国家提建议。当时秦穆公创立了制度,就是为了吸纳国外的一些人才。可惜秦惠文王非常的不愿意接受国外的一些人才。苏秦离开后,把六个国家联合起来。让秦国只能躲在函谷关之中,15年内放弃发展,所以说这个教训是惨痛的,秦惠文王赶走苏秦是很后悔的。

关于秦惠文王后悔杀商鞅吗和秦惠文王为何处死了秦国大功臣商鞅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