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是忠臣吗(鳌拜是忠臣吗为什么)

生活经验073

今天给各位分享鳌拜是忠臣吗的知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鳌拜到底是不是忠臣

个人认为鳌拜其实和曹操一样,是奸臣,历史学的不好,请见谅!

鳌拜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原因是什么?

前期的时候鳌拜是忠臣,同时也是功臣,后期他不算是奸臣,只能说他是一个权臣。相信大家受到影视剧的影响,所以觉得鳌拜是一个和皇帝作对的奸臣,甚至还有人觉得鳌拜谋权篡位。但是电视剧本身就是对历史的一种改编,在撰写的过程中对历史并不了解,所以大家才会对鳌拜有一个奸臣的印象。鳌拜从始至终都没有背叛国家,同时他也没有做谋权篡位的事情,只是在政治上面和皇帝出现了相悖的意见。他是满族瓜尔佳氏人,而且还是镶黄旗,所以他的家族也是功勋家族。

鳌拜是忠臣吗(鳌拜是忠臣吗为什么),第1张

功勋世家

他的家族对爱新觉罗家族忠心耿耿,为了开创大清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他的伯父跟随努尔哈赤起兵,而且是清朝的开国元勋之一。他的二哥也是清朝初期的战将,而他很早就开始为努尔哈赤而效力。虽然声名不显,但是他的威名也慢慢的打了出来。在皇太极的时候他走到观众的视线中,那个时候他才开始崭露头角。

巴图鲁

皇太极征服朝鲜的时候,他勇猛无敌,然后有了满族第一勇士这样的称号。后来皇太极想要夺得皮岛这个岛屿,所以就派人去攻打。而鳌拜也知道皇太极想要拿到这个岛屿的决心,因此就说如果得不到岛屿就不愿意见君王。后来他举火为号,然后引来了后续部队,最后攻下了皮岛。皇太极也非常高兴,赐他巴图鲁的封号。

迷失自己

从那个时候看鳌拜是一个忠臣而且还有功,但是后来会被人理解成为奸臣,是因为权力。男人无法抵挡权力的诱惑,而且那种大权在握的感觉特别的美好。鳌拜是一个勇士,所以当他看到了权力之后,就开始迷失自己。他变得飞扬跋扈,而且有时候做事情一意孤行,就连皇帝的职业他都不遵循。那个时候,他的这种行为就是和统治者为敌,不把皇帝放在眼里,而这也触犯了统治者的利益。所以康熙皇帝就开始设计抓捕鳌拜,并且还给鳌拜立了30个罪状。

鳌拜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

鳌拜当然是忠臣,此人对的忠臣可比关羽,对大清国的功绩超过岳飞,毕竟岳飞只有战功,鳌拜既有战功又有政绩,而辅佐幼主方面胜过诸葛亮,诸葛亮只维持蜀汉不倒,鳌拜辅佐爱新觉罗家孤儿寡母征服整个中国。

鳌拜事件的结果,是爱新觉罗家不仅收服了两白旗势力,更是将鳌拜的势力铲除,获得的好处大得惊人。

有句话叫做“某件事,谁得利最多,谁的嫌疑最大。”

先看看苏克萨哈代表的两白旗是什么的干活?那是努尔哈赤时代的两黄旗,在努尔哈赤时代,两黄旗是八旗中最强大的两旗,努尔哈赤宠爱最年轻漂亮的小老婆阿巴亥和她生的三个宝贝儿子,把两黄旗交给多尔衮三兄弟。

只是到临终前,努尔哈赤出于多方考虑,没有把权力交给阿巴亥和她生的三个儿子,而是把正白旗从杜度手里收回,交给黄台吉,让手握两白旗的黄台吉继承汗位。

黄台吉继承汗位后,并没能吞并多尔衮三兄弟手里的两旗人马,而是将自己两旗人马的番号和多尔衮三兄弟两旗的番号对换,黄台吉的两白旗成了两黄旗,而多尔衮三兄弟的两黄旗番号换成两白旗。

多尔衮死后,苏克萨哈所代表的两白旗势力依旧强大,更重要的是,清王朝还没能征服南明,这时候内讧不得,所以黄台吉这一脉的皇帝顺治必须对两白旗加以笼络。

所以,鳌拜和苏克萨哈成了儿女亲家。

但是,两白旗和两黄旗的矛盾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这么一个庞大的势力没有收服,顺治集团别想睡个安稳觉,所以,若干年下来,拉拢、分化、瓦解,各种小动作没少做,最终目标,是彻底将两白旗吞并、消化。

而身为两黄旗集团的黑干将,鳌拜责无旁贷。

实际上,在两黄旗集团里,镶黄旗的地位,比正黄旗更高。其前身——镶白旗是黄台吉起家的血本,绝对的铁杆亲信,而正黄旗的前身正白旗是从杜度手里收回的,可靠程度就差了一个等级。

所以,四位“顾命大臣”,两个出自镶黄旗:鳌拜、遏必隆,占据了一半席位。

干掉苏克萨哈,吞并两白旗势力,这事绝对不能爱新觉罗家主子们亲自出手,否则吃相实在太难看——非常容易拉仇恨。想想看,由康麻子或者布木布泰赤膊上阵,杀了苏克萨哈,两白旗残余势力就算屈服了,也是口服心不服。

之前黄台吉吞并正蓝旗,就是罗织罪名,诬陷哈达公主莽古济“谋反”,大肆屠戮各级军官,还把莽古济做成生鱼片——和袁崇焕一个待遇,可惜后金那边的刽子手手艺不行,只能剐三百多刀。

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伤了正蓝旗的元气,想想看,大批中高级军官被杀,这路人马的战斗力还能剩多少?

所以,在布木布泰的部署下,鳌拜跳出来,和他的儿女亲家苏克萨哈斗得热火朝天。 明白没有?什么争地,统统都是鳌拜挑起争斗的借口。他的目的,就是要将苏克萨哈斗死,苏克萨哈一死,两白旗势力就四分五裂,两黄旗集团,就可以顺利吞并两白旗。

但是,前提是,杀死苏克萨哈的凶手——鳌拜必须付出代价。

刚好这也正是布木布泰想要的,杀害顾命大臣,再罗织三十大罪,鳌拜集团完蛋,正好收回权力,让康麻子亲政。

一系列谋划下来,爱新觉罗家终于编造出这么一个假象:看!现在是鳌拜野心膨胀,他现在已经不是我们爱新觉罗家的人了,已经堕落为一个野心家、大坏蛋,现在我们爱新觉罗家和你们两白旗是一家人,我们得联合起来对付白眼狼鳌拜,之前没能保住苏克萨哈,是我们力量不够,我们要精诚团结,一起铲除邪恶大魔王鳌拜!

鳌拜明知弄死苏克萨哈,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但是,他义无返顾地赤膊上阵。

一场精心准备的表演开场:鳌拜铁了心要弄死苏克萨哈,康麻子“坚决反对”鳌拜弄死苏克萨哈,然后鳌拜欺负康麻子“年幼”,“攘臂上前,强奏累日”,最后布木布泰“无可奈何”,只好“牺牲苏克萨哈”以缓解黄白旗之间一触即发的斗争形势……

结果,也确实如布木布泰谋划的那样,苏克萨哈被处以绞刑,其子孙数人及数名支持者被处斩,注意,这是将苏克萨哈的势力连根拔除——这人也女马的是鳌拜干的,两白旗势力恨的是鳌拜这个大坏蛋,于是两白旗残余势力被爱新觉罗家顺利收复。

然后,阎崇年老师亲自为中国指定的“千年一帝”康麻子“智擒”鳌拜,鳌拜手下的班子原本就没有造反的意思,之后更是土崩瓦解。

然后,鳌拜万万没想到,自己为之付出了一辈子的黄台吉一脉主子,会做得如此绝情,不仅自己被抓,被扣上“三十条罪状”,而且祸及家人,亲弟弟穆里玛被杀。

鳌拜为我犬清打天下的时候,糠稀大弟还在阴曹地府等着转世投胎。要说真打,鳌拜即便赤手空拳,一堆小屁孩也绝对打不过这个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为我犬清立下无数战功的犬清第一巴图鲁。只是对清妖皇帝死心塌地的鳌少保,无论如何想不到,他的主子,会这样收拾他。

鳌拜被抓后,脱下衣服,露出满身伤疤的身躯。

虎落平阳,英雄末路。

鳌拜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你有哪些了解?

鳌拜归根结底是个奸臣,前半辈子的功臣抵不过后半辈子的奸臣。鳌拜前半辈子对大清帝国是十分忠实的,乃至没有一点儿不臣之心。鳌拜一直认为自己忠心耿耿,觉得自己的政策是为了大清江山着想,所以他觉得自己是个忠臣。但是,看在康熙的眼里,鳌拜不但桀骜不驯,而且还对自己十分得无礼。有挟天子以令群臣之势,国策又错的离谱。康熙自然怼他除之而后快,鳌拜自然就没有活路。

那时候索尼早已年纪大了,遏必隆没什么大的理想,在鳌拜清除了苏克萨哈以后,可以说权利做到了巅峰,那时候他早已十分膨胀了,应对一个十几岁的小孩皇上根本不是当回事。最终康熙皇上是忍不能忍,出乎意料的将他给捉住了,念其为大清国立过的贡献也是没有杀他,反而是把鳌拜终生囚禁。可以说鳌拜从贤臣到佞臣仅仅由于没有抵御住权利的引诱,一念之差,落个个终身监禁的结果,也是唏嘘不已。

男人往往对权利毫无抵抗力,那种大权在握的感觉,实在太过美妙。鳌拜是个铁血的勇士,在他逐渐走上权利的高层时,就迷失了自己。他变得越来越骄横,飞扬跋扈,甚至有些时候一意孤行,连皇帝的旨意都不顾。这就相当于和当朝统治者为敌,这种不将皇帝放在眼里的做法,触犯了统治者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康熙皇帝设计擒获鳌拜,并列了三十大罪,将鳌拜囚禁。

前期他是忠臣也是功臣,后期也并不能说他是奸臣,而只能说他是权臣。毕竟他并没有背叛国家,也没有谋朝篡位,而只是在政治上与皇帝出现了背离之处。斩掉敌首,让鳌拜以首功被顺治皇帝超升为二等公,授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在,擢领侍卫内大臣,累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教习武进士。从这个时候看,鳌拜是个忠臣,还是个有大功的忠臣。

历史上真实的鳌拜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鳌拜既是一个功臣,也是一个忠臣。

提到鳌拜,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电视荧幕上那一次次的登台亮相,每次都是胡子拉碴、怒目圆睁,目中无人和嚣张跋扈的形象,简直是深入人心,沁入骨髓。

尤其是康熙皇帝智擒鳌拜的那一幕,上至老人下至孩童都耳熟能详,各个影视作品打着滚儿的演绎了一遍又一遍,《康熙王朝》、《鹿鼎记》、《于成龙》等等,甚至都有些不厌其烦了。但是,基本的故事情节却大都一致,就是说鳌拜同学自恃功高,谁都不屌,欺凌少主。而小董事长康熙则以退为进,韬光养晦,终于一击而中,将鳌拜集团全部拿下。

事实上,历史中的确有鳌拜这个人存在。鳌拜(1610年—1669年),出生于瓜尔佳氏,满洲上三旗镶黄旗人,历经皇太极,顺治和康熙三朝。其军功赫赫并以战功受封公爵,赐封称号“巴图鲁”,是康熙帝早年的辅政大臣并在此间达到了人生的顶点,位极人臣,风光无二。

鳌拜可以说是清朝初期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他的一生经历了大起大落。出生于武将世家的鳌拜,继承了满人的传统,自小尚武,精于骑射,长期效力于军前,很早便跟随清太宗皇太极南征北战并且屡建奇功。

第一次大功当属皮岛之战。明朝天启年间,满人攻击辽东,守将毛文龙一看形势不妙,于是率军退据皮岛,坚守不出,正好与关外宁锦一线的明朝驻军形成犄角之势,相互呼应,对后金形成极大的威胁。这个隐患,一直困扰着满人,从努尔哈赤一直到皇太极,都将皮岛视为自己的心腹大患,必欲除之而后快。

1637年,皇太极命贝子硕托再次攻打皮岛,而毛文龙采取一贯的方针,死都不出来,看你能咋滴?大家都知道,满人骑马射箭没问题,这攻城战不是强项,尤其还涉及到了水战,那就更是不灵光了。皮岛防的是严严实实,硕托久攻不下,清兵士气低落,皇太极改命阿济格接手,带领鳌拜一同出战。

鳌拜查看地形后,决心带领先头部队渡海攻击。哪知,明军早已严正以待,瞬间就乱炮齐发,打乱了清军的阵型。鳌拜大呼一声稳定住军心,身先士卒冲入敌阵,与明军展开激烈的肉搏战,终于拿下了皮岛。

皇太极听到鳌拜攻克皮岛的战报后,激动到爆,当即下令,赐鳌拜“巴图鲁”称号。

另一个需要为鳌拜记录的就是松锦会战。当时,锦州是明朝在关外的军事重镇,而在锦州的西面,还有另一处的重镇宁远。这些军事重镇,对于明朝抵抗外部满人的入侵和袭扰,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满人若要入关,必须先拿下宁锦之地,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和假想。

1641年,鳌拜跟随郑亲王济尔哈朗开始攻击锦州。时任明军主帅的洪承畴,亲率13万明军主力前来救援,与锦州守将祖大寿里应外合,变被动为主动。在此情况下,鳌拜率部迎头而上,奋勇反击,终于将洪承畴所率明军包围并大获全胜,彻底扭转了明清双方的攻守之势。

战场上,鳌拜所向披靡,大小战役不计其数,为大清朝的创建立下汗马功劳,是当之无愧的开国功勋。战场外,鳌拜也日益成为了皇太极的心腹大臣,直接统领皇太极的近卫军,并且忠心耿耿。

由于皇太极生前没有安排继位人选,所以在去世以后,朝廷内部发生了纷争。当时,有资格继位的人选共有三个:一是两黄旗系统的势力,由皇太极的长子豪格执掌;一是两白旗系统的势力,由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

统领;一是两红旗系统的势力,由皇太极的哥哥代善指挥。而其中,尤以豪格和多尔衮的竞争最为激烈,双方互不相让,已成剑拔弩张之势。

当时鳌拜统领皇太极的近卫军,自然也成为各方势力的争夺对象。出于对皇太极的忠心,鳌拜没有犹豫,他旗帜鲜明的支持皇太极的儿子豪格继位,并且同时向另外两方势力施压。

最终的结果大家也都很清楚,各方最终妥协,共同拥立福临继位。就这样,坚决拥护豪格的鳌拜成为了摄政王多尔衮的眼中钉和肉中刺,开始被残酷打压,一步步淡出了清初的政坛,几乎就要被人遗忘。

荡到谷底就会反弹,股票如此,人也一样。

在顺治皇帝亲政以后,对鳌拜很是器重和赏识,鳌拜又在政治上获得了新生。积极参与国政和军事,进一步赢得了顺治的信任。当鳌拜旧伤复发之时,顺治皇帝以九五之尊亲自前往鳌拜府上探视,这在封建时代是非常罕见的。

客观的讲,在鳌拜担任镶黄旗的统领期间,无论对于皇太极还是顺治,都非常的忠心,可以说是史志不渝。不论受到多尔衮多大的迫害,始终未改其心志,没有向多尔衮屈服,更没有投靠多尔衮。仅从这点来看,鳌拜称得上是一位忠义之臣。

康熙八年(1669)五月,先帝遗命的辅政大臣、一等公鳌拜,被康熙皇帝玄烨缉拿问罪。这个缉拿的过程远没有影视剧中演绎的那么凶险,因为!因为鳌拜从始至终都没有反抗,这点很重要!请记录。

如果鳌拜真要谋反,以他当时的权势,即便不能除掉康熙,但最起码反抗的力量总是有的,毕竟几十万的军队在那儿摆着。但鳌拜没有这么做,而是束手就擒。康熙皇帝事后也觉得或许过分了,将原本议定的死刑改为幽禁。

康熙四十二年,特意下旨善待鳌拜的后人,重新给予官职和田产。虽然没有公开为鳌拜平反,可也算是用一种隐晦的方式表达歉意。

康熙五十二年时,公开承认:“我朝从征效力大臣中,莫过于鳌拜巴图鲁者……鳌拜功劳显着,应给世职。”追封为一等男爵。

雍正皇帝即位后,加封鳌拜为一等公,并将先帝康熙所定鳌拜的诸多罪状悉数勾去,正式为鳌拜正名。之后,又再次追封鳌拜为一等超武公,世袭罔替。

鳌拜既是一个功臣,也是一个忠臣。至于说,康熙皇帝除掉鳌拜是否正确?那就见仁见智了。

鳌拜是忠臣吗 历史上真实的鳌拜,是清朝一大忠臣,又

历史上真实的鳌拜,是清朝一大忠臣,但晚年专权,威胁皇权。

余沐《正说清朝十二臣》:“鳌拜作为‘天子自将之师’镶黄旗的重要将领,忠心事主,始终不渝,在皇太极去世后坚决拥立其子为皇位继承人,甚至不惜兵戎相见,最终争得福临继位。他为此与睿亲王多尔衮结下怨仇,在后者摄政期间,多次遭受残酷打击,三次论死。当年曾一起盟誓的黄旗大臣这时早已分化瓦解,改变初衷转而投靠多尔衮者(如谭泰)大获好处。故主皇太极既已去世,其子福临也得以即位,鳌拜此时完全可以为谋求个人利益而党附多尔衮,这在古往今来的官场上是司空见惯之事。但鳌拜面对如此险恶处境,却仍然不屈不挠,始终没有迎合多尔衮。就此而言,鳌拜作为清初一员骁将,其性格是梗直倔强、敢于抗争的。他对故主皇太极忠心耿耿,一片赤诚,而对顺治也始终坚守臣节,称得上是一个难得的忠义之臣。

但晚年专权,威胁皇权。

康熙六年(1667)六月,索尼病死。索尼虽然在生前未能遏制鳌拜的势力,不过他临死前的一个动作却在其身后造成解决鳌拜问题的良好转机。这年,小皇帝玄烨已年满14岁。索尼上书请小皇帝遵循先帝顺治14岁亲政的先例,开始亲政。七月,康熙亲政,加恩辅臣,仍命佐理政务。皇帝已经亲政,却又无法应对鳌拜的威胁,苏克萨哈便上疏请求解除辅臣之任,愿往遵化守护顺治陵寝。这个举动别有意味,那就是既然苏克萨哈已经卸任(此时他已经排名第一),那么鳌拜、遏必隆两人按理也应辞职。这一招触及到鳌拜的要害,可鳌拜却不想就这样退出政治舞台。于是鳌拜给苏克萨哈罗织了心怀奸诈、久蓄异志、欺藐幼主、不愿归政等24款罪名,提出应处凌迟、族诛之刑。康熙同样深知苏克萨哈并不该杀,虽然自己已经亲政,却仍然无力保全苏克萨哈一命。鳌拜气势汹汹,竟在御前“攘臂上前,强奏累日”,最终将苏克萨哈处以绞刑,并诛其族。苏克萨哈的被杀,使鳌拜与康熙之间的矛盾急剧上升。

至此,索尼已故,苏克萨哈被杀,四大辅臣只剩下一个无足轻重的遏必隆,鳌拜更加肆无忌惮,为所欲为。虽然康熙已经亲政,但鳌拜并不想归政于他。当时在康熙宫廷中的法国传教士白晋记载说:“在康熙十五六岁时,四位摄政王中最有势力的宰相(即鳌拜),把持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六部的实权,任意行使康熙皇帝的权威,因此,任何人都没有勇气对他提出异议。”此时的鳌拜已经对康熙的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

康熙决意铲除鳌拜集团。鳌拜党羽已经遍布朝廷内外,行动稍有不慎,必将打草惊蛇,酿成大变。康熙决定不露声色,于是挑选一批身强力壮的亲贵子弟,在宫内整日练习布库为戏。鳌拜见了,以为是皇帝年少,沉迷嬉乐,不仅不以为意,心中反暗自高兴。康熙八年(1669)五月,康熙先将鳌拜的亲信派往各地,离开京城,又以自己的亲信掌握了京师的卫戍权。然后他召鳌拜入宫觐见。鳌拜此前常常出入宫廷,不以为奇。这次一召,他就毫无提防地来了。此前,康熙召集身边练习布库的少年侍卫说:“你们都是朕的股肱亲旧,你们怕朕,还是怕鳌拜?”大家说:“怕皇帝。”康熙于是布置逮捕鳌拜事宜。等到鳌拜入宫,康熙一声令下,少年们一拥而上,鳌拜猝不及防,被摔倒在地,束手就擒。

接着,康熙命议政王大臣等审讯鳌拜。大臣们审实后,宣布鳌拜30条罪状,应处以革职、立斩。据法国传教士白晋记载,当时鳌拜请求觐见康熙,让康熙看他为救康熙祖父皇太极而留下的伤疤。结果,累累伤痕和对上两代皇帝的功绩,终于使他保住了性命。康熙念及鳌拜资深年久,屡立战功,且无篡弑之迹,遂对他宽大处理,免死禁锢。其党羽或死或革。不久,鳌拜就在禁所死去,卒于康熙八年(1669)。

鳌拜是忠臣吗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更多关于鳌拜是忠臣吗为什么、鳌拜是忠臣吗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