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公为什么不被重用(周培公为什么不被重用了)

生活经验0103

今天给各位分享周培公为什么不被重用的知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周培公为什么不被重用(周培公为什么不被重用了),第1张

本文目录:

周培公为大清立下赫赫战功,最后为何却得不到重用?

因为当时的清朝毕竟是满人的天下,而他是汉人,同满族集团又没有什么交集,但是他又手握重兵,这就容易引发一些人的不满,向皇帝进谗言了。

周培公生逢乱世,幼年时就因为** ,看着母亲死在了自己的跟前,后来为了保命,他还做了守城的小卒。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学习,他一直认为知识才是改变他命运的源泉。他闲暇时间都在翻阅各类的经典书籍,他熟读各类的兵书,精通战法谋略。并且在书法上,还有一番造诣。他的才学被解甲归田的伍次友发现,伍次友还给他写了封介绍信。

只要拿着这一封信去找康熙,他就可以一步登天了。但是周培公不屑于这种方式得来的赏识,他要通过科举来彰显自己的才华与能力。他也相信自己有这个实力,可以在那些考生里脱颖而出。奈何发生了一件事,让他的想法破灭了。虽然顺周培公的见解很独特还有才华也很出众,但是他在试卷里直接写了皇帝的名字,这可是一大忌讳啊。

都知道从古至今,凡是和皇帝的名字有冲撞的,都要找其它的字来代替。就是因为这样周培公落榜了,所幸后来康熙帝微服出游,慧眼识珠发现了周培公,就把他带回了朝廷。周培公的才华才得以施展,他独自劝降叛乱的大将,是平定三藩的大功臣。可是因为周培公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被满人排挤,还因为他手握重兵也引发了皇帝的猜忌,就把他调离权力中心了。

周培公为什么会被康熙抛弃?

周培公是清朝明臣,在为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尽管功勋卓著,但是周培公却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康熙帝的重用,之后一直没有进入到朝廷的权力中心,以至于慢慢的被康熙帝所抛弃,康熙帝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政见不合、宁折不弯

周培公是一个正直的人,这点不仅从他为官之道可以看出,更可以从他获得康熙器重的方式中体现。他明明可以靠伍次友的举荐信就能得到康熙重用,但是却偏偏隐瞒举荐信,而是通过自己的能力获得康熙认可。

可见,周培公也是一个自傲之人,周培公在获得康熙的重用后,经常为了坚持自己的真理而不惜和康熙争论,虽然多次证明他的见解是正确的,但是却多次让康熙有些下不来台。

性格耿直、刚正不阿

之所以被康熙抛弃,是因为康熙觉得周培公此人虽然能力过人,但是却性格过于刚直,是非太过分明,而且多次不顾康熙的面子而提出和康熙不一致的意见。如果让周培公长期掌握了核心兵权,担心会有一日,周培公再次出现和康熙意见不同时,会为了坚持自己的观点而违反康熙的旨意,于是,便把周培公调出了权力中心。

有功高震主之嫌

周培协助康熙平定三藩之乱之前,手中握有兵力三十万,是当时朝廷的第一重将。在周培公的领兵之下打败了察哈尔王,平定了平凉,成功劝降了王辅臣,接着乘胜追击打败了吴三桂,是平定三藩之乱的大功臣。于是,自古以来,但凡功高盖主的功臣都会面临一个处境,即是遭到其他臣子嫉妒和帝王的猜忌。加上周培公为人正直,平时里不少得罪其他大臣和康熙,所以,更是逃不出这个处境。

因此,即使康熙知道周培公能力过人,而且很多情况下和自己争论,也是为了朝廷,为了天下百姓。但是康熙毕竟是帝王,他要臣子不仅能为自己解忧,也需要臣子对自己服从。

同时,满汉之分在当时的朝局中仍然还是很严重,于是,最终康熙还是抛弃了这位帮自己平定三藩的大功臣。

周培公为康熙平定三番立下汗马功劳,为何没有得到封赏却被雪藏?

我觉得这个问题肯定有很多方面的因素,在历史上其实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很多为皇帝为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的人,被雪藏,被杀死,被流放,这样的事情自古以来就是非常多的,可以数是统治者非常惯用的一种权术了。

首先是统治者个人的主观因素,康熙大帝的话就今天对于他的研究来看,他也说不上是多么大气的一个人,但是他确实是很懂得权术的一位皇帝,康熙生平所做的很多举措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平衡朝中的势力,这可以说是康熙一生都在做的事情了。

而当时的周培公确实是立下了汗马功劳,那绝对是手握重权的一员大将了,他的功劳大到什么地步呢,可以说就算他从此毫无建树,那他的前功劳都够他在朝中靠着余威过一辈子了,那么这样的一个人的存在就会使得朝中的其他大臣非常的忌惮了,甚至连皇帝都会非常的忌惮,毕竟不是每个皇帝都敢去赌人性,去赌大臣会不会有异心的。

功高盖主这个事情可以说是自古以来皇帝们的一块心病,其实对于康熙来讲,也算是不错了,对比一下明太祖朱元璋,那就知道至少康熙给周培公留下了一条活路,仅仅是把手中的权力交出来然后流放到其他地方去,也算是皇帝念着周培公的功劳,念着旧情了。

关于周培公为什么不被重用和周培公为什么不被重用了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