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的风俗是什么:古代寒食节的风俗是什么

文学百科037

内容导航:

《寒食》这首诗写了什么样的传统习俗?

寒食节禁火,只有皇宫可以燃烛。寒食节要吃冷食。寒食节扫墓、祭祀,怀念亲人。寒食节郊游,踏青。

寒食的风俗及寓意?

寒食节的风俗

寒食节的风俗是什么:古代寒食节的风俗是什么,第1张

  1、禁火:在寒食节的这一天禁止“火”的出现,包括烟火、生火做饭的火。

  2、吃寒食:寒食节吃寒食真的很应景,这是为了纪念古人介子推。寒食即指冷的熟食,由于这一天不能生火,所以人们要提前一天准备熟食备好。

  3、祭拜祖先:寒食节缅怀和祭拜祖先是最重要的风俗,这一天很多人都会带着酒、香烛等物品到祖先坟头上香跪拜。

  4、户外活动:寒食节也是适合出门郊游的节日,这一天踏青、荡秋千、插柳、拔河等户外活动都是我国古人那流传下来的,非常值得纪念和传承。

  寒食节有什么意义

  寒食节是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为纪念介之推而设的节日,流传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从寒食节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介之推的忠君爱国、清明廉洁的政治抱负,以及功成身退不求利益的奉献精神,这是古代社会伦理准则,至今也适用值得大家学习,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寒食节的风俗活动

1.禁火。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著,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苏轼的《望江南 超然台作》中的“且将新火试新茶”说的就是寒食之后诗人煮茶的行为。山西民间禁火寒食的习俗多为一天,只有少数地方仍然习惯禁火三天。

2.拜祖。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唐代编入《开元礼》“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扫(寒食拜扫附)”中,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3.饮食。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其中多数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盘兔,俗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意为企盼民富国强;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推高风亮节……。

寒食节的习俗有插柳、踏青郊游、荡秋千等。

一、插柳

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来是怀念介子推所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流传民间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之说。

插柳是一种习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樯”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用来预报天气。

二、踏青郊游

踏青,又叫春游、探春、寻春。在花草返青的春季,人们结伴到郊外去踏青。中国的踏青习俗由来已久,传说远在先秦时已形成,《晋书》记载,每逢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唐宋最为盛行。

三、荡秋千

秋千原本是古代寒食节宫廷女子的游戏项目。据史书记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嬉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

秋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那时候的祖先们为了谋生,需要上树采摘果实。在攀缘和奔跑中,他们抓住藤蔓来回摆动,上树或者跨越沟壑,这就是秋千的雏形。

寒食节的来历及习俗?

寒食节起源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寒食节传说

据说,周成王年幼时曾削桐叶为圭,以封其弟叔虞,史官闻之日“天子无戏言”,遂封叔虞于唐,称为晋。晋至献公;献公宠幸骊姬,杀太子申生,并欲伐次子重耳于蒲。重耳得知消息后出逃,在外流亡了19年。有一次,重耳几天没有吃上饭,介子推忍痛将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重耳充饥。重耳复国后,封赏了当年所有鞍前马后的大臣,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声不响,背起老母上了绵山。

介子推的一个随从为主人鸣不平,悬书宫门,告于文公。晋文公也算明君,深感内疚,下旨寻找介子推,但总找不到。

后来听说介子推躲在山上,便亲自前往探访,还是没有找到。有人献策,介子推是个孝子,如放火烧山,介子推为了母亲一定会出来。晋文公觉得此话有理,于是下令焚山。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始终不见介子推出来,最后人们发现介子推与母亲相抱烧死在一棵柳树下面。晋文公见状,十分伤心,命将绵山改名为“介山”。晋国人为纪念介子推,一个月内不肯烧火做饭,尽吃冷食

 寒食节的习俗

食麦粥、子推蒸饼

麦粥是寒食的传统节食,王仁兴先生称:“在中国古代饮食史上,麦粥是中国人的主食处于粒食阶段的品种之一。禁烟断火日以麦粥为主要的节日食品,既是上古饮食风俗的痕迹,也是中国传统饮食风俗具有延续性的生动例证。”唐代的寒食粥有杨花粥、场粥等花色品种。子推蒸饼即是汉代的枣糕,汉代崔皇《四民月令》称:“寒食以面为蒸饼样,团枣附之,名曰枣糕。”

祭祖扫墓

祭祖扫墓是重要的寒食节的习俗。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我国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的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在墓前祭祀祖先谓之扫墓或称墓祭、扫拜,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

寒食节习俗

 踏青

踏青是常见的寒食节习俗。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

打秋千

寒食节的习俗,清明之日,时值春回大地,草木皆绿,自然界到处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因此,人们不仅踏青旅游,而且要进行荡秋千、拔河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使节日充满了春天的欢乐。寒食、清明期间,唐长安盛行打秋千等体育活动。打秋千据说是为了预防寒食日冷餐伤身。这是春日最受妇女们欢迎的活动。秋千本名“千秋”,原取“千秋万岁”,祝人长寿的意思。

在寒冷的冬天,又要禁火吃冷食,又怕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也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于是就定了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增加抵抗力。因此,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真是一个极富特色、非常特别的节日。

详解:寒食节的来历和习俗

  一、寒食节的来历

  寒食节的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又往往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害,于是古人便认为火有神灵,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后再重新燃起新火,称为改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

  禁火节,后来又转化为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谁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于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藏山里。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上,于是在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二、寒食节习俗

  1、禁烟冷食: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着,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

  2、拜扫祭祖: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3、寒食饮食: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其中多数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盘兔

寒食节起源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寒食节传说

据说,周成王年幼时曾削桐叶为圭,以封其弟叔虞,史官闻之日“天子无戏言”,遂封叔虞于唐,称为晋。晋至献公;献公宠幸骊姬,杀太子申生,并欲伐次子重耳于蒲。重耳得知消息后出逃,在外流亡了19年。有一次,重耳几天没有吃上饭,介子推忍痛将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重耳充饥。重耳复国后,封赏了当年所有鞍前马后的大臣,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声不响,背起老母上了绵山。

介子推的一个随从为主人鸣不平,悬书宫门,告于文公。晋文公也算明君,深感内疚,下旨寻找介子推,但总找不到。

后来听说介子推躲在山上,便亲自前往探访,还是没有找到。有人献策,介子推是个孝子,如放火烧山,介子推为了母亲一定会出来。晋文公觉得此话有理,于是下令焚山。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始终不见介子推出来,最后人们发现介子推与母亲相抱烧死在一棵柳树下面。晋文公见状,十分伤心,命将绵山改名为“介山”。晋国人为纪念介子推,一个月内不肯烧火做饭,尽吃冷食

 寒食节的习俗

食麦粥、子推蒸饼

麦粥是寒食的传统节食,王仁兴先生称:“在中国古代饮食史上,麦粥是中国人的主食处于粒食阶段的品种之一。禁烟断火日以麦粥为主要的节日食品,既是上古饮食风俗的痕迹,也是中国传统饮食风俗具有延续性的生动例证。”唐代的寒食粥有杨花粥、场粥等花色品种。子推蒸饼即是汉代的枣糕,汉代崔皇《四民月令》称:“寒食以面为蒸饼样,团枣附之,名曰枣糕。”

祭祖扫墓

祭祖扫墓是重要的寒食节的习俗。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我国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的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在墓前祭祀祖先谓之扫墓或称墓祭、扫拜,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

寒食节习俗

 踏青

踏青是常见的寒食节习俗。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

打秋千

寒食节的习俗,清明之日,时值春回大地,草木皆绿,自然界到处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因此,人们不仅踏青旅游,而且要进行荡秋千、拔河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使节日充满了春天的欢乐。寒食、清明期间,唐长安盛行打秋千等体育活动。打秋千据说是为了预防寒食日冷餐伤身。这是春日最受妇女们欢迎的活动。秋千本名“千秋”,原取“千秋万岁”,祝人长寿的意思。

在寒冷的冬天,又要禁火吃冷食,又怕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也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于是就定了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增加抵抗力。因此,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真是一个极富特色、非常特别的节日。

1、寒食节来历:寒食节起源,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2、寒食节习俗: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