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罗隐杜门颜巷全文解释?
《雪》
【唐】罗隐
细玉罗纹下碧霄,杜门颜巷落偏饶。
巢居只恐高柯折,旅客愁闻去路遥。
撅冻野蔬和粉重,扫庭松叶带酥烧。
寒窗呵笔寻诗句,一片飞来纸上销。
唐末诗人罗隐(833年-909年),原名横,字昭谏,杭州新城人,生于乱世,从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屡试不第,前后长达十多年,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罗隐思想上归于黄老道家,与杜荀鹤、陆龟蒙、吴融、郑谷等交往颇多,擅长小品文,自编杂文《谗书》,有诗集《甲已集》十卷存世。诗词风格风近于元白,雄丽坦直,通俗俊爽,尤擅长咏史,然多所讥讽,皆抗争愤激之言,词锋犀利,因此被当权者憎忌,以故屡不中第。
罗隐在唐末五代诗名甚著,各体中尤工七律,其诗语言精警通俗,有些诗句脍炙人口,成为经典名言。比如“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虽有宿命,然而颇带警戒;《自遣》:“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不拘形迹,率直洒脱。
讽刺诗《雪》:“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丰年有何用,依然有贫者,替百姓呼喊;《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讥讽那些不劳而获者;咏史诗《西施》:“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替西施翻案。诸如此类,感慨悲凉,沉郁顿挫,“迥非他人所及”。
当然,罗隐也有不少写景状物的山水田园诗,诸如这首《雪》就是其中之一。诗人以雪为题,抒发了自己安贫乐道、恬淡豁达的心态,清丽洗练,恬静淡雅,颇有情趣,下面我们就简单赏析。
“细玉罗纹下碧霄,杜门颜巷落偏饶”,“罗纹”:指下雪的形状。“颜巷”:指颜回所居的陋巷,语出《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里指诗人自己简陋的居处。首联写雪景,大雪晶莹洁白,从天空中盘旋而下;住在陋巷,闭门不出,反而感觉到雪比其他地方下的更要大。
“巢居只恐高柯折,旅客愁闻去路遥”,“巢居”:原指上古或边远之民于树上筑巢而居,这里指隐居。颔联从侧面形容雪之大:大雪纷纷,积雪太厚,简陋的房屋似乎难以承压,以至于如果在树上筑巢而居的人只怕树枝断折,即将出行的旅人只怕道路太远,难以行走。
“撅冻野蔬和粉重,扫庭松叶带酥烧”,颈联描写雪中清贫生活情形,大雪过后,田野里的野菜覆盖着一层白雪,冻在一起,显得比平日更重;诗人把院子里的落叶清扫一下,松叶带着松油,正好点火烧菜。
“寒窗呵笔寻诗句,一片飞来纸上销”,尾联写景抒情,以苦作乐。大雪成冰,笔尖冻凝,诗人呵笔挥毫,寒窗创作,寻找灵感,突然一片雪花从窗缝里面飞进来,落在纸上,逐渐消融,顿时诗意大发,下笔成章。
罗隐这首《雪》,描写了诗人清贫的隐居生活以及乐观豁达的心态,大雪纷飞,贫居陋巷,闭门不出,清煮野菜,看似清苦,诗人却不以为苦,反而寒窗苦读,精心创作,恬淡豁达,乐而忘忧,大有颜回安贫乐道的精神修为,同时也表明了诗人的志向高洁,令人钦佩。
全诗看起来似乎平平,然而诗眼在于最后一句,尤其是把雪拟人化,“一片飞来纸上销”,状物传神,语意双关,使得全诗立刻显得清新活泼,神奇生动,含蓄隽永,情趣顿生,从而显出诗人高深的艺术造诣和诗词功力,堪称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