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焚书坑儒的背景和后果

生活经验029

本文目录

秦焚书坑儒的背景和后果,第1张

  1. 关于长城的历史背景50字
  2. 谁下令制造了历史上第一个焚书坑儒事件?
  3. 秦长城修筑的背景和意义?
  4. 过秦论目的?
  5. "焚书坑儒”的主角名叫什么?

关于长城的历史背景50字

长城(Great 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期中陕西省是中国长城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境内长城长度达1838千米 。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周王朝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俨狁的袭击,曾筑连续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御。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为了争霸,互相防守,根据各自的防守需要在边境上修筑起长城,最早建筑的是公元前7世纪的“楚方城”,其后齐、韩、魏、赵、燕、秦、中山等大小诸侯国家都相继修筑了“诸侯互防长城”用以自卫。

其中,秦、赵、燕三国和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毗邻,在修筑诸侯互防长城同时,又在北部修筑了“拒胡长城”,以后历代君主几乎都加固增修。这时长城的特点是东、南、西、北方向各不相同,长度较短、从几百千米到1000—2000千米不等。

为了与后来秦始皇所修万里长城区别,史家称之为“先秦长城”。

谁下令制造了历史上第一个焚书坑儒事件?

秦始皇为了统一原六国人民的思想,于统一当年开始销毁非官方收藏书籍、法家以外的所有诸子百家的著作,一直持续到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史称“焚书”。坑儒而在焚书开始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为了进一步排除不同的政治思想和见解,在当时秦首都咸阳将四百六十余名儒士和方士坑杀,史称“坑儒”。

秦长城修筑的背景和意义?

秦始皇修长城的目的是为了防御北方的匈奴和其它草原民族的骚扰,其历史意义就是帮助后世中原国家也抵御了外敌。秦始皇时期的军事实力其实是不害怕草原的游牧民族入侵的。但是,草原的游牧民族并不是大军侵犯,而是不停的在边境骚扰掠夺。狮子不怕大型动物正面攻击,但是对于苍蝇的骚扰也是特别烦恼的。在古代的帝王将相,贵族乡绅,都会把自己家的院子用篱笆或者围墙给围起来,秦始皇也有这样的想法。在战国时期,燕赵等国都有修建自己的长城,现在都归了秦始皇。所以,秦始皇要把自己院子围墙都连起来。接下来我们一起分析一下,秦始皇修长城的故事和历史意义。

一、秦始皇修长城时的凄美爱情故事,孟姜女哭长城

秦始皇修长城的时候,动用了无数的人力物力。相传,修长城死掉的工人数以十万记。当时有个寻夫的妇人,名字叫孟姜女。她在长城寻夫不见,痛哭流涕,哭倒了长城,惊动了秦始皇。秦始皇听过故事之后十分感动,然后就召见了孟姜女,最后秦始皇将孟姜女纳入后宫。

二、秦始皇修长城时的一个目的是抵御匈奴和另一个目的是地主圈地

秦长城、赵长城和燕长城合起来就是我国现在的万里长城。这些长城的主要目的就是抵御北方的游牧民族的侵扰。在秦始皇统一六合之后,就将燕赵的长城和自己秦长城连接起来,将中原大地围了起来。

三、秦始皇修长城之后对各朝各代的历史影响

万里长城在中原国家抵御草原民族的历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冷兵器时代,草原民族想要通过万里长城是特别困难的事情,这大大保全了中原的发展。所以,我国历代皇帝都有修缮万里长城的习惯,现在我们看到的长城多是明长城。

过秦论目的?

《过秦论》主旨在于分析“秦之过”,旧分上中下三篇,其实本是一篇,最广为流传的《过秦论》是文章的前三分之一,它通过对秦国兴盛历史的回顾,指出秦国变法图强而得天下,“仁义不施”而不能守天下。

而在中篇和下篇,作者则具体地论述了秦统一之后的种种过失。中篇指出秦统一天下,结束了多年的战乱,本来处在很好的形势中,但秦始皇并没有制定出正确的政策,反而焚书坑儒,以暴虐治天下;到了二世时,也不能改正原先的过失,终致国家倾覆。

"焚书坑儒”的主角名叫什么?

秦始皇。

焚书坑儒,又称"焚诗书,坑术士(一说述士,即儒生)",西汉之后称"焚书坑儒"。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

"焚书坑儒"一词出处《史记·卷121·儒林列传》的说法是"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经常被"坑儒"观点引做证据的是《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秦始皇长子扶苏的话("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西汉末孔安国(孔子10世孙)《〈尚书〉序》亦言:"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西汉刘向《〈战国策〉序》:"任刑罚以为治,信小术以为道。遂燔烧诗书,坑杀儒士"。

同时秦始皇焚书并未焚烧医学、农牧等技术实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