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火习俗是有什么原理?

生活经验032

炼火的由来

相传,炼火源于古时先人对火神祝融的崇拜,俗称“踩火”,为古老的禳灾集体舞蹈,因赤脚踩在通红的炭火上表演而得名(古时的炼火起源,文献已无从考证)。这一古老的民俗活动,口耳相传,代代传承,在江南主要流传在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和附近的处州、台州、温州等地区。据目前调研,浙江省炼火最早的属磐安县皿川一带(今双峰乡)。据研究,磐安县深泽乡金钩村古遗址挖掘的云纹饶石斧等古文物来看,远在新石器时期,已有古人类在此地群居生活(磐安县档案馆金钩村古遗址挖掘与保护里有记载)。从金钩遗址考古学的研究, “炼火”的场景与原始人狩猎归来围着大堆篝火庆祝狂欢的场景极为相似,也是古老的禳灾集体舞蹈,是一项大型的秋祭活动,现已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名录。

踏火习俗是有什么原理?,第1张

炼火与宗教习俗

在浙西南处州(今丽水),炼火的方式典型的有“上刀山”和“下火海”两种。由于早期先民对鬼神的恐惧,部落组织人们以炼火的形式示意壮胆。相传把“刀山、火海”比喻为非常危险的地方,而把“敢上刀山,敢下火海”者视为地方勇士。

处州畲乡景宁有“三月三”的民间习俗。活动内容都围绕畲族文化来进行,有男女山歌对唱,未婚姑娘抛绣球等等。除了这些畲乡文化活动外,到了晚上还有道教绝技表演——炼火。炼火是“景宁海伟演艺艺术团”的绝活,民间俗称“上刀山下火海”,这一内容总是令观赏者惊心动魄。“上刀山下火海”即炼火是畲乡流传的千年道家绝技,在“景宁海伟演艺艺术团”代代相传,迄今已传承至“第十八代,但已濒临失传。

炼火,在历史上经历了从娱人到娱神的时代。娱人:是古代用炼火祓除习俗的遗存。早期先民在节日和丰收的时候,用炼火的形式,狂欢跳舞(即巫)来庆贺。在我国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的傈僳族、珞巴族就有以火和灶炭为崇拜的记载:《雷涛丛谈》“遇夜炳燎,其光烛天”——因为到现在为止,大家所看到的炼火活动都是夜晚进行(除生病烙火浴外)。

后来人们把炼火融进了宗教娱神:用炼火来进行祭祀、防病保平安。有了宗教思想的意识,人们一旦生了久治不愈的病,就请道士炼火,无法进行炼火的(择日不吉时)也要烙火浴,就是背着病人跨过火堆,认为这样做就可以把病去除。在《建水州志》里也有对火祈祷的描述:“于燃松炬……以炬插田,设牲致醴祷”都属于以火祭神,这是一种对火崇拜而古老的习俗。

娱神与娱人又要追溯到“巫觋”时代,巫觋是上古先秦史研究中巫觋文化的一个重要对象。古代称女巫为“巫”,男巫为”觋“,合称“巫觋”。由此发展出来的文化就称为巫觋文化。出处《荀子·正论》:“出户而巫觋有事。” 杨倞注:“女曰巫,男曰觋。”汉·王符《潜夫论·巫列》曰:“巫觋祝请亦其助也”。

夏商周农耕时期,这样对火崇拜的舞蹈形式,在统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当时盛行的占卜、巫舞,都是为了把统治者发布的命令化为神灵的意旨,这是统治的神化。“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巫”和“舞”的关系里,说:从中国古代甲骨文中考证出“巫”和“舞”是一回事。巫舞是一种古代巫觋祭祀活动中舞蹈的总称。过去在祭祀活动中,通常是以舞蹈为重要的手段,因为舞蹈形象鲜明,具有直观的震撼力,而且很美,可以起到其他手段起不到的作用。在古代请巫跳舞是巫的专长,巫通过舞蹈和神灵沟通是统治者的指令。如,楚国祭神的大型歌舞《九歌》中就是巫觋扮演神的形象,身穿彩衣并佩带美玉,手持长剑翩翩起舞。由于“巫”和“舞”是同音。按照中国的学术传统,首先需要正名。何为巫觋?巫是以萨满术专门事神并传达神意的宗教职业者。《说文解字》曰:“巫, 祝也女能事无形, 以舞降神者也。象人两褏(xiù袖)舞形,与工同意。”这是说, 巫同于祝, 是能够服务于天地神之间的一位宗教职业中介, 通过古时对火的崇拜,在有火的地方以舞蹈使神降临的人。巫字中的 “从”表示人挥着双袖舞蹈。春秋战国时期巫在政治生活中很有影响,尤以楚国巫风最盛。

上古巫觋文化经历了一个由“民神杂糅”到“民神不杂”的跨越历史式的演替,这一跨越的标志是“绝地天通”。换言之,“绝地天通”加速了个体巫术向公共巫术的进化,亦即个体巫师向公共巫师的演变(本文不展开对绝地天通的阐述,详细可参考《山海经·大荒西经》)。公共巫师和公共巫术的出现意味着巫师和巫术的专业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祭祀文化于焉“萌芽”。

到了殷商,巫觋文化基本演变为了祭祀文化,“商代宗教在整体上已不是巫术或萨满,上层文化与下层文化分离,上层宗教已经是祭祀形态。段注云:“统言则周礼男亦曰巫,女非不可曰觋也。”由此可见,男巫女巫均可谓之巫,或统称为巫觋(即巫师)。这里所说的巫或巫觋,是一种身份,一个群体,即巫术的表演者、执行者和传承者(即历史演变后参与炼火的祭师)。巫觋文化这一荦荦大端的课题,向来是学术界的一大热门,研究成果亦是洋洋大观。国外研究者中,最具影响力的是人类学家詹姆斯·弗雷泽(James Frazer)的《金枝》和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的《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这两部奠基之作是研究原始信仰和巫觋文化时的必经之路。

巫“降神”手段主要是舞蹈,《新唐书·黎干传》里:“时大旱, 干造土龙,自与巫觋对舞,弥月不应。”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崔猛》:“但我所言,不类巫觋,行之亦盛德。”

在进入文明国家阶段之前,巫覡主要通过世俗的领袖实现其职能,随着中国古代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巫覡的地位逐步下降。到殷商时期,巫覡成为统治集团中的重要一员,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战争、宗教等领域都有他们繁忙的身影;西周以后,巫覡人员边缘化,巫觋的宗教职能在政权机构中逐渐削弱,另一方面文职(史官)和神职(巫官)逐渐分离。但巫覡是中国早期文化与文明的创造者和传承者,在社会生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根据以上研究,早期炼火的狂欢场景,是由巫(巫觋)时代经过相当长的历史演变(娱人到娱神),到现在的演变成为了由祭师(道士)来完成。

刀山的形成大约在西汉末年,随佛教传入中国。公元6世纪至9世纪的隋唐时期,那时佛教空前兴盛。把刀山和火海的起源融为一体,即“上刀山下火海”。 “上刀山下火海”在表演过程又可单独应用,就成为了“火海即炼火,刀山即刀梯”。就是为一些“非正常死亡”的亡灵所做的佛教超度仪式。佛教宣扬轮回报应,而所谓的“刀山”便是“无间地狱”中的具体景象之一。在《受十善戒经》中,对“刀山”有具体的描述:“关于‘刀山’,杀生之业。恒生刀山,焰炽地狱。刀轮割截,节节支(肢)解,作八万四千段。一日一夜,六十亿生,六十亿死。”“火海”即“镬汤地狱”,乃是“刀山”的毗邻。

古人对火既敬畏又崇拜,有“击器而歌,围火而舞”,以祈福消灾,驱恶避邪。古人认为过了火,即烧去晦气,可以人丁兴旺,财源滚滚。在我国道教信仰中,相信万物皆有灵性。先民认为,不仅人有灵魂,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海岳、树木花鸟等无不具有灵魂,受灵神的主宰。灵魂有独立性,人死后会离人而去,寄存于海洋、山谷、动物、植物或他人身上。而且,人的灵魂与宇宙万物的灵魂是相通的,可以相互转化。于是,老百姓有事则祭而拜之,更是把祖先与天神合一来崇拜,认为先人病逝,无伤圆满的死去后可以为“神”,都有权上香火堂,供后人祭祀崇拜。相反,那些非正常情况下死亡的人,如受刀伤死、上吊、投河、电击、绞杀、吸毒死等,这些人死后被统称为“鬼”。神利民,能保佑民众风调雨顺,家庭安康。而鬼则在人们心中产生“恐害”,能致人家庭不幸,伤病损财。

这种信仰不仅老百姓深信不疑,甚至还被佛道引入经典。佛教宣扬所有非正常死亡的鬼魂,一旦经过了“火烧”,再过了“刀山”,受了明道高僧诵经净化后,可以超度为好人,从鬼界转入神界,其牌位可以上香火堂,受子孙崇拜,不至于灵魂无所归宿。

“上刀山下火海”仪式

浙江炼火起源于宋,相传盛行于元明。历来有很多地区都有炼火的表演,但时间各有所不同,如台州地区会选择在秋收季节,把炼火当着祭天神庆丰收来举行。金华市磐安县双峰、盘峰,仁川、深泽乡一带则每年在重阳节为祭祀胡公,举办大型炼火活动。而处州除道教一些特有的法事外,景宁畲乡有“破五”的习俗。农历正月初五,这是民间传说中的‘财神爷’圣诞日,畲乡历来坚持“破五”的习俗,这一天就以“上刀山下火海”的方式,除污避晦,迎接财神。如今的炼火,活动时有一定的戒规、仪式、程序,一样带有浓厚的地域宗教色彩。它的信仰主要是为了祈福、辟邪、治病,求平安。它形成了一整套规范仪式,具有强大的传承生命力。

“下火海”:炼火都在夜间举行,在处州畲乡景宁包凤村,农历正月初五这天,来自周边的村民白天就陆续赶来,村民们会把提前准备好的一箩箩木炭,从每家每户扛到一个很大的广场(炼火场),炼火时将代表着贫穷灾难的五块砖头放在火堆里烧毁,寓意新年红红火火,祈求来年富有,财运亨通。

活动一般需用30—50箩框木炭,大型活动80—120箩框木炭。先平摊画上八卦图案,然后引火烧红木炭,再堆成小山包,火光冲天,来自四面八方观看的村民把炼火场围得水泄不通。

下火海需有讲究的,炼火人员要提前三天吃斋、沐浴净身,且夫妻不能同房。文身、赤脚的祭师手执灵刀,吹响牛角号,另有参与炼火者围着火堆舞动响铃、钢叉,跳动着传统的祭祀舞蹈。炼火活动基本上是村民自发组织,自愿参加。参炼者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可一村单炼,也可几村合炼。炼火的过程充满远古时代先民对火的崇拜痕迹。

活动现场,到处是前来观看的村民和外地游客。点燃木炭后,村民们会轮流往火堆扇风,火越烧越旺,炭越来越红。扇子代表风调,扇得越红火,代表来年生活越红火。这时大家一边围着篝火载歌载舞(畲族歌舞),一边等待一群炼火者下火海时刻的到来。在这一时刻祭师对跟随参与的炼火者操兵点将、行罡步斗。一系列祭祀迎神的动作完成之后,约个把小时,木炭燃到通红,将砖头都已烧红,祭师将木炭摊平,将烧红的砖头依次摆成一条直线,下火海仪式开始。

祭师们将裤脚捋到膝盖,光着脚丫在砖头上踏过。下火海时,众多参与炼火者手执钢叉冲入火坛,赤脚在烧红的火坛上狂舞。动作粗狂激烈,颇具原始风味。

参与者分批三三两两踊跃闯入颜色通红、热浪扑鼻的火海中。然后各人拿出自己的绝技,绕东、南、西、北4道火门巡行一周,先从北门冲进火坛,踏着烈火从南门杀出;再绕到西门冲入火坛,从东门杀出。这样反复穿梭,在烈火上踩过,火堆里跑来跑去,赤足踩踢,火花四溅。让在场者都淹没在火的世界里,接受火的洗礼。下火海又被称为“洗火澡”,意为用火将不洁之物洗涤干净。周边的人们都被这种热烈的气氛所感染,纷纷跟着祭师穿梭于火炭之间,将代表贫苦和灾难的砖头踩在脚下。

“下火海”仪式也是自始至终在锣鼓声中进行,锣鼓节奏的快慢,与火堆的温度高低,与祭师操演的“玩火”动作的疾缓是相一致的。炭火逐渐熄灭,锣鼓声也越来越缓,他们的动作也慢下来。一直到炭火完全熄灭,锣鼓声归于寂静,一刻钟为一坛,一般炼三坛即告结束,祭师们才恢复到常态。按顺序“下火海”后举行“上刀山”活动。

“上刀山”: “上刀山”在祭祀时是讲究祭师(道士)技艺的绝活,是在木梯上安装锋利的刀子作为梯级,赤足踏在利刃上蹬上蹬下称“上刀山”。步子要“稳、准、狠”,一脚踩稳,绝不能移动,这样就不会被割伤。爬上爬下,脚底的肌肤竟丝毫无损。“上刀山”有个程序,首先是扎立刀杆。整个刀杆上扎有黄、白、红、绿、蓝的各种纸花和神符小旗。竖立起的刀杆有十二米之高,就象笔直的“天梯”,耸立在刀杆场上。接着由祭师举行供刀神仪式。仪式在竖立好的刀杆下进行,祭语可拜念、歌念或舞念。主要内容是:“火有火神,刀有刀神,祭刀求神灵,保平安生存。”表演者‘祭师’身着礼服(道袍)用双手扣住上面的刀刃,再将光脚板踩在刀梯上,一步步向上攀登。攀登者毫无畏惧,机灵轻松,展现了铁脚硬汉的雄姿。

“上刀山”有独刀、双刀、梯子式架刀多种表演形式。梯子式架刀是用数把刚刚开过刃的钢刀固定在“天梯”上。刀山的各地取法不尽相同,有用36把刀,也有用72把的不等。

祭师把磨得锃亮的柴刀,搭成12米高的刀梯,祭师要光脚爬上去完成“上刀山”。在锣鼓声中,祭师一一踩过香路,如脚掌不受伤即预示神灵已降临保佑,“上刀山”将顺顺利利。

各地区上刀山也有演艺上的区别,有的地方把上刀山与翻九桌结合在一起表演又称翻龙泉。畲乡的“上刀山”仪式:有‘上刀山’,开 ‘天门锁’、回坛等程序。第一步:在“上刀山”前,还要祭刀神——用祭师的话是 “爷爷神”或 “祖宗神”。首先用龙潭里“请”来的清水加入少量的草乌打“醋坛”,由主祭口含有毒的 “醋水”向刀杆四方的四根拉绳喷射,意思是将不干不净之物清除干净;第二步:在总坛前,用祭龙神时杀的鸡、猪,以及香、米、酒、茶来祭献“刀杆神”;第三步:是在总坛前,祭师依据“上刀山”次序进行上马、下马、喂马食、驯马酒等程序,还要用蒿枝擦脚底,赤足展示给观众。

祭师在锣鼓声中做这些仪式时,眼前已经没有了观众(采访后阐述),只有“爷爷”,也看不见刀杆,只有两条盘在刀杆上保护其上刀杆的金龙与银蛇。

在锣鼓声中,祭师手握两把长刀,上下、左右、前后做砍杀观摩形状舞向刀杆,然后围刀杆演艺一圈,将刀靠到刀杆脚,仰望刀架手握刀杆摇动。

在过去,历代这种场合往往会有挑战之高人出现,用派出乌鸦、麻雀、老鼠等咬断固定刀杆的麻绳等,暗中施法与其较劲破坏,这高人即传说中的巫师。而祭师会通过之前一系列仪式,如刀杆神,龙神、天神、山神来附身自己以备后患。关键时刻一抖刀杆,把这些 “施法”驱走。然后手足并用一口气踩过 36 把钢刀直上顶端。

仪式前36把刀刃都经过另请的巫师验刀,又经诸多仪式 “除恙”,祭师阐述,越锋利的刀,踩其上就越舒服,像踩在棉花上;反之迟钝的刀越有硌脚感。踩到刀杆顶端后,祭师需把提前搭好半圆拱门上的铁锁打开,并把红布解下来挂在身上,此为 “挂红”,是上了刀杆的标记。然后跨过 “天门”,从另一侧下刀杆。这在道教文化里称开“天门”,过了这道 “天门”,才算到了一个幸福无比的神仙世界。

在整个“上刀山”表演过程中无不让观赏者感到惊险、刺激,连连赞叹和佩服祭师的神功铁脚。

畲乡民俗“上刀山下火海”的表演,已展现了畲族非遗的艺术魅力。目前,“上刀山下火海”作为列入保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几年通过“景宁海伟演艺艺术团”演出任务的影响,已受到港澳台地区的欢迎。从2012年起至今,“景宁海伟演艺艺术团”每年受邀均赴港澳台演出,给同胞带去祖国绝技艺术的视觉享受外,同时也为弘扬我国非遗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传承意义

炼火,是浙江省土生土长的原生态民间艺术,体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赴汤蹈火、勇往直前的人文精神。参炼者赤脚在通红的炭火上表演而不会被烫伤。这种神奇现象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兴趣。

炼火在宗教文化里属原生态文化资源:从炼火场的八卦图及按照阴阳五行相克原理设立的水火门来看,体现了周易文化的内涵。仪式颇具神秘色彩,是火神崇拜文化、巫觋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和儒家文化在特定历史、社会环境中的融合与演变,是研究传统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炼火在民间信仰里是祭祀行为。在这种氛围里,人们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对神灵的一种崇拜和隐喻,不可否认,在这种传承的过程中,祭师扮演着多重身份,这与其内心坚定的信仰是分不开的。

在“上刀山下火海”中,所有物件刀、刀杆、尖刀口、天门、天门锁、纸花、神马、火、香、五谷包、水、纸钱等无不充满了宗教信仰的象征与意义。并通过以“上刀山下火海”为主的一系列祭祀仪式,将象征意义指向非物化的超自然力量,以 “洁净”“善良”之神灵来对抗“污浊”“凶恶”之鬼灵。我们的先民有着对火神的崇拜,又有对鬼神的恐惧,通过“炼火”从而为求得平安、顺利。因此,炼火仪式因具有“象征与精神上的动力”而得以世代传承,不过,仪式及其文化意义在传承中的适应性变迁也是非常明显的。

“上刀山下火海”与诸多民族传统文化事项一样不断发生演变,但是这一原始而古老习俗其仪式的两个核心内容——“上刀山”与“下火海”的程序及其文化意义,在这时代发展的今天仍被保留了下来,属实不易。而民俗是了解一个民族最直接文化艺术的内涵,在如今文化艺术繁荣昌盛的时代里,畲乡民俗活动也是外界了解和走进畲族最简单、最便捷、最具人性化的方式之一。毋庸置疑,畲乡景宁民俗绝活“上刀山下火海”作为畲族的绝技存在,传承和弘扬了畲族民间非遗文化艺术,其存在的意义更是显而易见。

在处州除畲乡外,缙云、青田、松阳等地也有部分道士也传承了这门绝技,展示上大同小异。炼火总是给人以场景宏大、气势壮观、热闹非凡带来的乐趣。还有表演集音乐、舞蹈、体育、武术、戏曲于一身,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整个演练过程伴随着“四方乐”、“大头舞”等舞蹈形式,有锣鼓、唢呐伴奏,山歌念唱,还有松阳高腔、处州婺剧乱弹、时调等戏曲演唱,有其较高的艺术性和综合的观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