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来龙去脉?

生活经验07

《红楼梦》第一作者为明末遗臣、大文豪吴梅村,初稿曰《风月宝鉴》,另有《石头记》、《红楼梦》等题名。

红楼梦的来龙去脉?,第1张

曹雪芹对《红楼梦》的贡献是 “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优化了《风月宝鉴》的结构和情节后更名为《金陵十二钗》。

《金陵十二钗》具有完整的故事脉络。该版抄录若干份交给文学名流点评以便继续完善,所以《金陵十二钗》又名《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

曹芹溪在《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和各方点评基础上继续编纂完善,经胭脂斋点评定稿后,题目回归为《石头记》,即《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简称八十回“脂本”。

脂批一直提“雪芹”、“芹溪”。许多人认为芹溪是曹雪芹的别号,曹芹溪实际应是曹雪芹晚辈。

因吴氏和曹雪芹等早期版本终结部分过于尖锐地映射时政,难以广泛流传,曹芹溪只重修了前八十回,并未编善《金陵十二钗》结局部分。

一八零八回《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到八十回的半部红楼梦《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分别是试评和重评,二者一脉相传。

芹溪的润色和胭脂斋点评修改令《红楼梦》文采和立意都有了新的高度。

正式刊印时,结局部分被重新改写,形成为通俗意义上的《红楼梦》,即一百二十回“程本”。

从初稿到通行本的过渡版—曹雪芹《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即“癸酉本”的出现为我们揭开了《红楼梦》几百年的历史疑团:《红楼梦》是几代人百余年薪火相继的鼎力之作,其大结局超乎所有人的猜测和想象。

《红楼梦》通行本前八十回据脂本汇校,后四十回据程本汇校,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

一般认为有13个版本的古本《石头记》存世,其共同特点是只有前八十回,且残缺。

近十年出现的《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最后一回有条批语:“本书至此告终,癸酉腊月全书誊清。梅村夙愿得偿,吾所受之托亦完。若有不妥,俟再增删之。虽不甚好,亦是尽心,故无憾矣。”从而得知此书的定稿时间为癸酉年,所以把《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命称为“癸酉本”。

癸酉本有一百零八回,前八十回除秦可卿部分外与通行本基本吻合,后二十八回内容与通行本则截然不同,但与通行本大多数批语和所有伏笔惊人吻合。

癸酉本很多内容难以想象,最明显的是情榜。红学爱好者普遍认为情榜写女子,而癸酉本情榜中出现了诸多男性。

金陵十二钗正册

情情——林黛玉,无情——薛宝钗,情尊——贾元春,情敏——贾探春,情憨——史湘云,情隐——妙玉,情懦——贾迎春,情冷——贾惜春,情雄——王熙凤,情缘——贾巧姐,情槁——李纨, 孽情——秦可卿

金陵十二钗副册

情呆——香菱,情妥——平儿,情壮——薛宝琴,情贫——邢岫烟,情魅——宝蟾,情侥——娇杏,情悔——尤二姐,情刚——尤三姐,情殃——瑞珠,情累——宝珠,情颖——李纹,情聪——李绮。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

情勇——晴雯,情箴——袭人 ,情屈——小红 ,情慧——紫鹃,情守——麝月,情谮——鸳鸯 ,私情——司棋,情烈——金钏儿 ,情怨——玉钏,情谅——茜雪,情络——莺儿,情折——柳五儿

金陵十二钗三副册

抱琴——情忠,待书——情斥,入画——情央,彩云——情蹉,翠缕——情宽,雪雁——情弱,秋纹——情顺,碧痕——情宁,春燕——情平,绣桔——情善,嫣红——情让,佳蕙——情和

金陵十二钗四副册

翠 墨——情豁,坠儿——情赘,丰儿——情随,莲花儿——情拒,蝉姐儿——情施,善姐——情切,琥珀——情静,绮霰——情从,银蝶——情护,小鹊——情逊。秋桐——情悖,四儿——情顽

金陵十二主子

情慈——贾母,情贪——贾赦,情疏——贾敬,情严——贾政,情执——邢夫人,情直——王夫人,情劝——薛姨妈,情训——贾代儒,情奢——贾珍,情忍——尤氏,情儒——林如海,情帮——甄士隐

金陵十二公子

情不情——贾宝玉,情乖——甄宝玉,情侠——柳湘莲,情冤——冯渊,情障——贾瑞,情承——贾兰,情豪——冯紫英,情隘——陈也俊,多情——贾琏,情英——卫若兰,情孝——贾琮,情继——贾菌

金陵十二杂家

情义——倪二,情遇——二丫头,情种——秦钟,情约——潘又安,情毒——夏金桂,情诳——张道士,情救——贾芸 ,情俗——王板儿,情纵——多姑娘,情钻——门子,情贴——蒋玉菡,恩情——刘姥姥

金陵十二恶人

情奸——贾蓉,情虚——贾蔷,情恶——赵姨娘,情逆——贾环,情衅——钱槐,情邪——马道婆,滥情——薛蟠,情婪——贾雨村,情诓——王仁,情猖——孙绍祖,情诡——冷子兴,情欺——金荣

通行本《红楼梦》开篇说: “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

第一回又用近半篇幅陈述故事的出处和流传,核心是:“因毫不干涉时世,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其中吴玉峰即吴梅村别号,文中道人、情僧云云是虚,吴梅村则为第一实际人物。这也是吴氏为原创作者的一大隐含证据。

很多时候我们理解为作者迫于文字狱,用的真真假假的说辞来为自己推脱。直至发现癸酉本题说 “此书本系吴氏梅村旧作,共百零八回,名曰《风月宝鉴》,每回仅三四页也,故事倒也完备,只是未加润饰稍嫌枯索,吴氏临终托诸友保存,闲置几十载,有先人几番增删皆不如意,也非一时,吾受命增删此书莫使吴本空置,后回虽有流寇字眼,内容皆系汉唐黄巾赤眉史事,因不干涉朝政故抄录修之,另改名《石头记》。”方知第一作者应是明末清初的文豪吴梅村。

清代宗室爱新觉罗·裕瑞对《 红楼梦》 研究和考证后在专论《红楼梦》 的《枣窗闲笔》记述:“旧有《风月宝鉴》一书,又名《石头记》,不知为何人之笔。曹雪芹得之,以是书所传叙者,与其家之事迹略同,因借题发挥,将此书删改至五次......”。这记述是《红楼梦》渊源之佐证。

我们可以大胆推论:《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乃曹雪芹在吴氏稿件基础上的早期改动版本。“一字一泪”、“一字一血珠”、“字字皆是血”,一百零八回癸酉本是带有大结局的完整本。

后来曹芹溪继续修改并经胭脂斋点评时又改回《石头记》,几十年后刊印时方正式定名《红楼梦》。

癸酉本结局和脉络与前八十回高度契合,前八十回批语中提到的诸如“林黛玉闷作十独吟、甄宝玉送玉、卫若兰射圃、妙玉瓜州渡口屈从、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王熙凤知命强英雄”等重要情节都在癸酉本后二十八回都有回响。

前八十回的所有人物,癸酉本都有交代。

癸酉本前八十回与通行本的出入在秦可卿大丧前后,后二十八回与通行本的差异则翻天覆地。前八十回描绘了一个美好世界,后二十八回把美好撕了粉碎,呈现了一片模末世衰败景象。

癸酉本的出现,完全颠覆了我们对《红楼梦》的传统认识:原来《红楼梦》隐写的就是明亡清兴、改朝换代的那一段血泪历史!

癸酉本草蛇灰线、伏线千里、丝丝入扣。

比如林黛玉之死,历来有无数假设,却从没人想到“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她会落得只剩一副白骨。

林黛玉的死法,跟《葬花吟》和《桃花行》句句对应。比如“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比如“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一年三百六十天,风刀霜剑严相逼”。

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其实都十分直接。

“玉带林中挂”应对林黛玉吊亡,薜宝钗最后葬身雪里则应了“金簪雪里埋”。

癸酉本里,湘云出场十分生动,比如“摇着黛玉手臂笑道”,还有她和宝玉两次提到“猴子”、“孙悟空”,都是对前八十回她那个灯谜的呼应。“因麒麟伏白首双星”,这个数百年以来的谜案,在癸酉本里也得到了合情合理的结果。

后二十八回,巧姐儿做了妓女了。正应了脂批“后有忍耻招大姐之事”。

北静王在前八十回一直是正面形象,实在没想到他会抄贾家,又在新朝混得风生水起。北静王的服饰是明朝戏曲里面的装扮,这是一种暗示:“你方唱罢我登场”才是北静王角色的寓意。

《红楼梦》“钗于奁中待时飞”正是薛宝钗结局的伏笔:贾雨村字时飞,宝钗恰恰嫁了贾雨村。

“我们这样的大家族,从外面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只有从里面杀起来”。探春这句话几乎囊括了《红楼梦》的大结局。

前八十秦可卿部分与通行本有很大出入。

通行本第十回,除了说秦可卿的病情,没什么重要情节。而癸酉本第十回回目是“金寡妇嗔姤凝曦轩,秦可卿淫上天香楼”:

薛蟠回到贾家私学,得知刚发生的闹学堂一事,非常生气,在贾蓉怂恿下又与秦钟争夺香怜发生争吵,最终没有打起来,不了了之。金寡妇为金荣被打的事,怒气冲冲的去找秦可卿评理,路过会芳园凝曦轩时,远远看见尤氏与几个丫头走过,尤氏面有怒色,金寡妇从旁人那里打听到秦可卿病了,感觉自己来的不是时候,所以思来想去只好忍气回去了。接下来,作者写了秦可卿生病的原因,原来这是她淫上天香楼导致的。秦可卿是个非常放荡的女人,曾经勾引过宝玉,和贾蔷也有奸情。

一日,贾蓉不在家,秦可卿约贾蔷来偷情,而她自己在家沐浴梳妆,等贾蔷来,不料贾珍透过帘子看到了秦可卿的美态,顿时起了淫心,进去拉拉扯扯。秦可卿几番挣挫,还是让贾珍得手了。正在发生关系,忽然瑞珠隔着帘子说:“有人登访了!”惊得二人赶紧穿衣服。贾珍很快整理好衣服,然后迎了出来。原来是贾蔷赴秦氏之约而来,他进门看到贾珍以后吓了一跳,实在是没有想到,非常尴尬。贾蔷找借口说是来邀请贾蓉赴宴的。贾珍信以为真,说自己有事,趁机溜了,贾蔷也借机走了。贾珍觉得在秦可卿房中偷情不安全,于是跟秦可卿说以后二人去天香楼幽会,因为那里平时人少。为了安全起见,两人每次在天香楼偷情的时候都让瑞珠在门外把风。一次偷情之后,秦可卿在更衣的时候,将簪子遗落在了天香楼。书中还提到:“天香楼原名为‘西帆楼’”,之所以改名并没有讲出原因。焦大在宁府负责干杂活,多次窥视到秦可卿与贾珍、贾蔷等人的丑事,心里很是厌恶。

有一天,另一个丫鬟宝珠去天香楼打扫卫生,拾到了一个簪子,发现是秦可卿经常戴的,心想人人都知道是秦可卿的,自己不好独吞,不然以后被人发现,说不清是自己偷的还是捡的,不如讨好主子,得个好名声。于是她急忙兴冲冲地去找秦可卿,却遇见了尤氏,尤氏问她怎么回事,于是她说明实情,把簪子交给了尤氏。尤氏之前就听到一些奴才偷偷议论关于秦可卿的风言风语,一直不信,现在看到秦可卿的簪子,得知是在天香楼捡到的,心内也有些信了,于是派人秘密跟踪贾珍,并且和贾蓉商议,二人决定找机会捉奸。这一天,秦可卿又去天香楼与贾珍幽会,尤氏、贾蓉获悉之后快步往天香楼赶来。负责在门外望风的瑞珠,此时居然由于瞌睡在打盹,贾蓉和尤氏从远处走过来的时候,她没有及时发现,直到二人上楼来了,她才惊醒。于是她忙起身想赶紧去敲门,贾蓉气得抢上前去把她踢开,然后和尤氏闯了进去。当时场面很是狼狈,贾珍恼羞成怒,贾蓉和尤氏对秦可卿更是又打又骂。一番争吵之后,各人回房了。而秦可卿因为又羞又愧,很快就病倒了。

秦可卿和贾珍的丑事很快就在贾府传开了。大家,都很震惊,贾母非常生气,完全改变了对秦可卿的态度。宁府为贾敬排家宴庆寿辰时,秦可卿不敢违背礼法,抱病前来参加,邢夫人和尤氏等人却冷言冷语劝她回去,说她不配来。这让秦可卿再受打击,心情极为沉重,病情更重了。

由此可知,贾母不是因为吃桃闹肚子不能参加寿宴,而是因为秦可卿在贾敬寿辰前一天曝出奸情。

癸酉本第十三回中也另有天地:

贾蓉、尤氏、邢夫人、贾赦以及贾珍等聚在一起,商讨秦可卿的事情,认为她的丑行败露,越传越广,不能再在贾府呆下去,最后大家认为只有牺牲她才能为贾府挽回颜面,于是命她自尽。贾珍不同意这个决定,一番哭闹无用,被邢夫人等人劝了回去。秦可卿自知难逃一死,只得在天香楼上吊自尽。瑞珠一直为自己坏了贾珍和秦氏的好事深感内疚,现在秦可卿死了,知道自己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于是撞柱子死了。而宝珠觉得因为自己送簪子引出两条人命,心中愧疚之极,所以也甘心为秦可卿守灵。贾珍为了丧事能体面而风光地进行,花一千二百两银子为贾蓉谋取了个龙禁尉的职位,所以贾府为秦可卿隆重地举行了葬礼。

《红楼梦》的根本主旨是“毁清悼明,伤时骂世”,其中人物都有很强寓意:

宝玉是传国玉玺,喜欢红色喜欢吃胭脂,也就是离不开那红色的印泥。“通灵宝玉”上镂刻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类于“传国玉玺”上篆刻的“受命于天,即寿永昌”。

黛玉则是崇祯帝的象征,爱哭、小性儿、多疑、率真。黛玉仙逝亦与崇祯同法同日:崇祯自缢煤山古槐,黛玉亦在柳叶渚边的槐树上吊亡,都是阴历三月十九。

贾母是老太太、老祖宗、老太君,影射朱元璋。

王夫人影射明熹宗朱由校,意外落水成疾。朱由校临终前把皇权交给了兄弟朱由检,即崇祯帝。而王夫人最后把她的“命根子”宝玉托付给了黛玉。

宝钗象征满清,因为她的名字里带“金”,这是满清的象征符号。她那金锁上的“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是铸上去的,暗喻大清的“不正统”。

带金的多代表满清,像鸳鸯姓金、玉钏、金荣等,后来都成了反面人物。还有带水的、带北的,后来都倒向满清,例如北静王水溶、贾雨村等。

夏金桂类于吴三桂,狡诈尚气、出尔反尔,对宝玉怀觊觎之心,且付诸于行动,最后不得善终。

“贾敬袭了官,如今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炼汞,余者一概不在心上。”这像极了嘉靖皇帝。贾敬之死用的是“老爷宾天了”,而“宾天”特指帝王之死。

贾环就是“家患”,喻指闯王李自成。

贾蓉、贾蔷谐音“戎羌”,乃胡虏蛮夷之徒,象征满清。

另外湘云隐喻历史、香菱应对南明永历帝、王熙凤影射宦官魏忠贤、邢夫人象征大明刑法、贾政喻指大明朝政、元春与林红玉影射袁崇焕等等等等。

吴梅村,字骏公,号梅村,又号梅村居士、梅村叟、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旧史氏等。

按《红楼梦》首回介绍,故事最早是道人从石头上抄来的自述史,而吴氏名号又“道人”又“史氏”,也许不是巧合。

吴氏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作家,学识渊博,著述甚多。他不但工诗能文,而且熟悉音律,擅长度曲填词,杂剧传奇、绘画等。其诗取经唐人,各体皆工,而以七言歌行最能自成一体,时称“娄东派”,世称“梅村体”,与钱谦益、龚鼎孽并称“江左三大家”。

吴梅村离世后数十年,由曹雪芹的叔叔畸笏叟曹頫组织曹雪芹等人对《红楼梦》稿本进行批注与润色,使故事情节与脉络结构变得完整丰满,编辑成为《金陵十二钗》,也就是癸酉本《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

畸笏对《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仍不满意,又请晚辈曹芹溪再度润色,同时由脂砚斋作批辅助改动,这才有了《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红楼梦》通行本前八十回是由曹芹溪在曹雪芹《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基础上润色的,可惜“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曹氏的二度修缮只润色了前八十回,甚至前八十回中的部分章节,如六十四回、六十七回也基本沿用了《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内容。

也或许因为后二十八回的内容过于写实,影射了太多明末清初时期的真实事件,不利于本子的传播,芹溪才砍掉后二十八回,通过一喉二歌、一击二鸣的创作手法来反复润色完善前八十回,并以批语来暗示故事结局。

秦可卿之死部分的批语:“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嫡是安富贵荣坐享人能想得到处,其事虽未漏,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正是《红楼梦》一书被不断点评、修正、润色的实证。

《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是试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为重评。试评和重评,有先有后,一脉相传。

通过曹雪芹的重修,曹芹溪的润色,《红楼梦》的文采、内容和立意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原意前八十回拉弓,后二十八回放箭,通过强烈的对比来突出创作主题。前八十回竭尽全力描写了一个世外桃源一般美好的世界,年轻富贵的男孩和女孩们在大观园里嬉戏打闹。外面世界的险恶偶尔会渗透进这个桃花源里,不过不影响整体安静祥和的美好气氛。

改编后,终于另有模样。家亡血史的民族矛盾被埋藏在细微之处,缠绵悱恻、儿女情长的宝黛钗恋就逐渐成为世人眼中《红楼梦》的主脉络、主基调。

原稿中,吴梅村对李闯、张献忠等流寇深恶痛绝,对满清又极尽讽刺挖苦。曹雪芹重修时继承了吴梅村这一骂清悼明的基调。芹溪下笔时,剑拔弩张的民族情感、惊心动魄对立情绪渐趋缓和淡化,而以风花雪月的场景,明褒实贬的含蓄委婉笔调对故事作了深度美化。

不懂风情者读的是满纸荒唐言,能解其味者品的才是一把辛酸泪!

癸酉本结局实在是黯淡到了极点,宝玉和史湘云居然讨了几十年饭后相继落魄而亡,宝玉到死也没出家。

美好的生活撕碎了给人看,更显惨烈。作者打碎的不是美丽的大观园,而是不堪一击的现实和人性。

“凡鸟偏从末世来”,只有看了后二十八回才明白,《红楼梦》真的是写末世,一个国家、一个王朝的末世。

十一

后二十八回精彩转折无穷,难以摘录,我们可以用宝玉吊念黛玉的诔文-黛玉诔来共飨:

吾妻林氏黛玉自临人世,迄今凡十有九载,乡籍姑苏盛地,杰出名宦高府,棨戟抛却故里,远投亲眷新庐,萱椿终不相首,永作他乡之客,思其容则清雅飘逸、堪同西子比娉婷,思其度娇姿弱态,敢与飞燕赛婵娟,其品貌则花月犹觉浅庸,其风度则茝兰自为惭怜,看其眉娟丽似蹙若颦,横云卧柳,一番韵味,华章莫述,看其目明秀似凝凄含**漆灼星,万般怜爱,斐文难赋,量其才则道韫掷笔,宋玉神疏,念其尊则金玉陋俗,珠翠粗鄙,禄蠹看官惭颜,世俗孺媪咸仰;其为洁冰雪尚有微尘,其为尚昆仑犹在足下,其为节劲竹可同比肩,其为德松柏堪誉深长。

妙笔兴咏有章,诗社菊花魁夺,文雅点洒馥郁,似闻桂醑兰香;俭约惜物尚古,闺性严毅平修。持家以宽克众。德美旦奭清一,疏昵惟善是嘉,孰料晴日蒙蔽乌云,姣兰偏逢狂飚,浊雾弥掩清灵,碧空泼染浓墨,遂使明妍褪尽罔屈,佳思沦为幽沉,飞龙陷于曲沼,遗恨无尽无穷。蒹葭似闻冤啼,匝地疑有悲声。悲呼恍出荆棘,愤怨如聚蓬榛,蔓延天地,直上苍穹。

赤子黼黻,愿以众命换取玉容仙质;银汉霜娥,齐助月兔捣杵回生之药。然芳姿终散,倩影难寻,一把辛酸,唯叹夭折。枫杨萧萧,阴阳浩浩,杳杳潜寐,千载不寤。年命譬如朝露,失我故欢;人生忽如风絮,余之永伤。忆昔妹妹抛家别父,孤苦无依寄身府下,姊娣悉慕诗才,奴婢咸仰深恩。虽有慈祖仁亲呵护,忠婢贞鬟勤侍,然内心凄苦又谁能知?曾记妹妹初来始见,睹颜面善,权作旧时相识,心有灵通,恰似远别重逢。感慕娇颜弱姿,送妹颦颦妙字,厌俗高低不择,癫狂狠命摔玉。亲密友爱意重,青梅竹马情深,晨夕言和意顺,行止略无参商。金玉谣言生妒,熟惯难免求全,赌气荷包误剪,躬自俯就回转。笼袖喜闻奇香,俏语笑学咬舌。畸角同埋花冢,桥石共读西厢。我是多愁多病,卿乃倾国倾城。情重愈发斟情,一心反成两心。

卿自临风洒泪,吾则对月长吁。虽系人居两地,实为情发一心。紫鹃慧辞试玉,公子魂魄失守。桩桩件件难忘,朝朝暮暮谨记。良缘喜待佳姻,宅院风波四起。蜥蜴谣诼龟龙,贞烈见嫉遭危。仕途人情纸薄,盍府竟被检抄。恶子外通流寇,姨娘内引强梁。遮天黑云污浊,遍地白骨重叠。楸榆飒飒鬼泣,蓬艾啼猿哭屈。官高尽遭杀戮,骨肉自相戕伐。血污游魂惊心,草舞腥风溅泪。世情万事衰歇,兄弟天伦丧乱。幽冥日近,蓬莱路远。厮园依旧,卿何薄命?柳遮槐隐,孰何孤骨寂寞?青枫鬼吟,惟独佳人无坟。绳碎巾沤,颦颦怀恨自缢,帕陈泪浸,潇湘旧迹模糊。

今日归园,紫鹃芳影难觅,新仇旧恨,凭自堆上心头。仰天泣号,青帝缘何无情?低首沉吟,地府忘收悲魂。昔景如影,思之历历凄梗。思虑趋深,难解失妻之惑。必定自缢槐枝,古今多少相似,屈子怨深,悲投汨罗,庞涓有恨,师败自刭,西施功空,沉江泥葬,飞燕遭诋,贬庶己亡,如是运舛,郁郁投缳。楚王愧心,乌江刎颈,扶苏情苦,泣昭抛生,文种愤主,剑逝楚郢,子胥诚心,夫差逼杀,不韦受牵,忍泪服毒,叔齐节高,首阳饿亡,幽王宠姒,骊山命归,林林总总,不可尽述。

被诼谮兮悲兮愁,心烦愦兮哀兮忧。虎兕争兮咸京晦,狼蝎侵兮旧邦堕。宫廷蒙兮不见光,道遐迥兮业勋垂。凌惊雷兮而狐疑,违紫都兮沼水堵。犬戎为患,自尧舜侵扰中华。汉唐诸朝兮,深受其害;胡虏成势,于秦楚觊觎长城,宋元各代兮,尽遭之袭。不幸兵戈之祸兮,蔓延当今之世。欺舜之正裔,辱圣虞之功德。嘲父辈之仁孝,蔑赫赫之灵天。朝中跳梁兮,小丑猖獗。世代剿袭之难灭,日月亿兆兮不绝。恨不能操戈被甲兮,以灭胡虏;车毂短接兮,报切齿痛。带剑挟弓兮,以破戎羌;持长矛兮,以除贼首。帝阳司权,缘何包恶邪兮。贼寇举国施虐,四野血肉遍地。胡骑满城扬尘,八方哀声载道。

天何如是之无情兮,龙战于野血玄黄。地何如是之冷漠兮,宦民奔逐孺妇丧。华夏饮泪,黎庶含悲。甘采菊逸兮,携同颦卿。仙乘辇车兮,不问尘寰,人面何处兮,荒渚有骨。神灵有验兮,不容佳侣。恨如春草兮,划尽犹生。朱楼有梦兮,历历如近。欲生双翼兮,探寻鸿蒙。碧落仙界兮,颦卿静居。烟萝为障兮,临兹莫睹。破苍蒲荆棘兮,誓携卿手。献诚心怦然兮,忘却烦愁。结缡于瑶池兮,普仙同贺。倏忽嗟叹兮,幻影成虚。唏嘘涕泣兮,佳缘不再。人生不如意兮,遗恨难遣。欷欷怅怏兮,彷徨语寂。志哀无尽兮,虔诚是祷。聊成礼兮,志为期祥。

呜呼哀哉!尚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