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古人的智慧,对我们的为人处世有丰富的启迪。
世界上有一种爱情叫做“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你深深恋着一个人,衣带宽而不悔,人憔悴而无怨。却碍着难以逾越的鸿沟,这种求而不得的情感,在古老的诗经中就多有体现。如何应对人生中“可遇不可求”的境遇?现代心理学提出了种种的手段和方法。而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一位山野樵夫便已经领悟,并会运用这些心理调节和治愈的方法来过好自己的人生了。
《汉广》,诗中的男子痴心爱着一位汉江岸边游玩的姑娘,终不能如愿以偿,他站在江边徘徊瞻望,面对渺渺荡荡的江水,将婉转的情思,化为长歌浩叹:“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南方有高大的乔木却不能在它下面休息,因为它非我所有;汉水边有我钟情的女子,却不可以追求。因为我与她之间隔着难以企及的距离。
“不可求思”这四个字里包含的既不是怨恨,也不是遗憾,是一种“尘埃落定”的绝望。
然而《汉广》里的男子是冷静而清醒的。“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他明白自己和游女之间的距离就如同广阔的汉水和滚滚的长江,永远无法泅渡。诗的第一段连用四个“不可”虽然否定了被爱的希望,却封杀不住去爱的冲动。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翘翘错薪,言刈其蒌。”这两句道出了诗人对汉水边上漫游的心仪女子可望不可求的真正原因:是自己卑微的身份。自己只是个以砍柴为生的山野樵夫。所以真正无法逾越的不是汉江,而是人的地位与门楣。
《汉广》的樵夫假如他非要一意孤行,偏执地放任自己,在这样一种自卑又卑微的处境中,他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他就不能好好生活,很有可能走极端。那么这段情缘该如何了结呢?“之子于归,言秣其马。之子于归,言秣其驹。”于是诗人换了个角度,另辟蹊径来诠释这段感情,于是在樵夫面前就出现了一个晴天,一张笑脸。即使求之不得,即使你做了别人的妻子,但至少我可以做你的马夫,做你的仆人,为你劈柴喂马。这样樵夫也就找到了自己的价值,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啊!这样自己不是能天天近距离地看到她了么?这不也是很幸福的事吗?这就是樵夫和自己和解,求得心理上的解脱啊!
恋爱失败的常态是颓丧,是嫉妒,是愤恨,可是《汉广》里的男子多么敦厚大方,明知爱无望,依然深情流连并在绵密的情思中,构筑起一个光明的形象。单恋可以是苦痛虐心的,也可以是温暖洒脱的,这全赖爱恋者的品性和智慧。还是木心先生说得好,“使爱情的舞台上五光十色烟尘陡乱的,那是种种畸恋,二流三流脚色。一流的情人永远不必殉陨,永远不会失恋,因为“我爱你,与你何涉!”
这一逆转看上去有那么一点伤感,但樵夫却用了超然的人生智慧,心理上的自我调节和信念上的转换,让自己释然和解脱。这是这首诗给予我们当代人的一个非常有用的人生启迪。这就像我们今天所说的心理治疗。这是让自己获得自愈的疗效,这就是“自我调适”。
人生漫长,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很多可遇不可求,可望不可即的关卡,怎么努力去化解,去面对现实呢?这是一种能耐!是一种智慧!
现在心理学有个“认知疗法”,这类心理疗法是通过解说和指导的方式,纠正患者对人、对己、对事的错误思想与观念,协助其重组认知结构,转换信念,产生“今是而昨非”的治疗功效,帮助患者从以往不利于心理健康的信念中摆脱出来。
这就是说,一个人所以情绪困扰,或者心理异常,主要原因不是外在世界的失衡,而在于自己如何去面对这个复杂的外部世界。外部世界是客观现实,那是我们无法去改变的。我们只能改变自己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和理解,也就是转换我们自己的信念。
弗洛伊德在心理治疗上非常重视自由联想。通过自由联想抒发自己的压抑和诉求,然后再通过转换信念,改变对现实的认知,这样很多事情就能够迎刃而解了。让我们自豪的是:这种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被我们的先民,一个山野樵夫领悟并运用了。
当我们在生命中,遇到那些无法改变的现实,让我们变得非常无奈和无助的时候,我们不妨想想《汉广》这首诗中的“山野樵夫”。学习他那种智慧的人生态度。这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就是跨越了两千多年的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