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全文是什么

生活经验030

本文目录

  1.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出自哪篇文章?
  2. 怎样理解山不在高?
  3.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是什么意思?
  4. 山不矜高自极天全文的哲理?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出自哪篇文章?

出自刘禹锡《陋室铭》

怎样理解山不在高?

文章开篇即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大气之语开篇,既显得出手不凡,也为以后的陋室歌功颂德埋下了伏笔。山可以不在高低,水可以不在深浅,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那么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出名。

山不在高、全文是什么,第1张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由山、水、仙、龙入题,作者笔锋一转,直接切入了主题,看似有些突兀,但回头一看,却又浑然一体,因为上面的对比句恰好为这句的引论铺下了基础。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那么陋室当然也可借道德品质高尚之士播洒芬芳。以类比的方式开头,引出陋室的寓意,以“德馨”统领全篇。以下文字皆由此生发。

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那么陋室当然也可借道德品质高尚之士播洒芬芳。此种借力打力之技,实为绝妙,也可谓作者匠心独具。特别是以仙龙点睛山水,构思奇妙。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句话出自刘禹锡的《陋室铭》。《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

文章层次明晰,先以山水起兴,点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接着从室外景、室内人、室中事方面着笔,渲染陋室不陋的高雅境界,并引古代俊彦之居,古代圣人之言强化文意,以反问作结,余韵悠长。

原文: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盛名;水不在于深,有蛟龙潜藏就显示神灵。这虽然是间简陋的小屋,但我品德高尚、德行美好。

苔痕布满阶石,一片翠绿;草色映入帘栊,满室葱青。往来谈笑的都是饱学多识之士,没有一个浅薄无识之人。可以弹未加彩饰的琴,可以阅读佛经。

没有嘈杂的音乐声使耳朵被扰乱,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雄的玄亭。正如孔子说的:“有什么简陋之处呢?”

山不矜高自极天全文的哲理?

“水惟善下方成海 山不矜高自极天”的意思是:水要善于往下流淌才能汇聚成大海,山不自恃高大才能接近天空。

全句为:水惟善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极天。圣人胸中有大道,得失成败在其中。

句子出处:《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

“水惟善下方成海 山不矜高自极天”的直译是水要善于往下流淌才能汇聚成大海,山不自恃高大才能接近天空。但意译能帮我们更好的理解,意译如下:

水,只有向低处流淌才能汇集成江河湖海。水,避高趋下是一种谦逊,奔流到海是一种追求,水,柔若无骨,却能滴水穿石,广袤深邃,包容有度,融会而贯通。

山,不用争高自然会接近云天。山之峰巅,不畏风吹雨打而泰然沉稳屹立高耸,不惧雷劈电击而淡定自若气势如虹。

水,不注重自己的容颜,超越世俗奔流到波澜壮阔的大海;山,不注重自身的高峻,踞身于众岭之上。人,一旦眷恋尘俗的秽物,必然没有志心去追求世外的高雅,也就根本无法摆脱尘俗的诱惑与人间的种种枷锁。

水善下终成海,山不争自极天,人或事物的本性决定了自己的发展趋势。自满者败,自恃者孤,只有虚怀若谷戒骄躁者,才能冲入云霄汉外,享誉瑶池佳境美名,直击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