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作义有几个夫人和子女

生活经验033

本文目录

  1. 康有为后人现在干什么?
  2. 北京史家胡同在几环?
  3. 陈瑞章的原型是谁?

康有为后人现在干什么?

康有为的后八及现状:

康有为,清末著名的戊戌变法发起者之一,他与梁启超开了了戊戌变法的大幕。他上书光绪帝,痛陈祖国的危亡,批判因循守旧,要求变法维新,提出了“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三条纲领性的主张。

傅作义有几个夫人和子女,第1张

康有为一生共有6位妻妾,6位妻妾共生育12个子女;真正长大成人的有二子四女;

长女:康同薇,字文僴,号薇君,生于1878年12月,元配张云珠所生。康同薇是清末妇女界的先进人物,学识渊博,曾协助父亲从事译著工作,并在报刊上发表革新的时论。1899年与麦仲华在香港成婚,共生育子女十一个,次子伟曾与女倩曾早殇,长子麦健曾,三子麦僖曾,十女麦像曾,十一女麦任曾(任职北京医学院)。

次女:康同璧,字文佩,号华鬘,生于1883年2月,元配张云珠所生,早年赴美国留学。先后入哈佛大学及加林甫大学,毕业后回国,嫁与罗昌。历任万国妇女会副会长、山东道德会长、中国妇女会会长。1949年,在傅作义召开的华北七省参议会上,康同璧被选为代表,与解放军商谈和平入城问题。1951年7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馆馆员,是北京市人民代表,第二、三、四全国政协委员。1969年8月17日病故,终年83岁。子罗荣邦(定居美国),女罗仪凤(文革时死亡,终生未嫁)

六女:康同复,二夫人梁随觉之女。1903年出生,1919年与潘若海之子潘其璇结婚,1980年去世。共生八个子女:长女潘庆端,长子潘庆贽,次女潘庆慧,三女潘庆乐,次子潘庆亮,四女潘庆昭,三子潘庆光,四子潘庆圭。

七女:康同环,二夫人梁随觉之女,1907年生于瑞典,1933年与何永乐结婚。育有子女三人,长女何康德,次女何康仪,幼子何康乐。1948年曾任广东省参议员,民社党中央委员,已去世。

八女:康同琰。十八岁时在上海愚园路家门口被美国人的汽车撞死。

长子:康同篯,二夫人梁随觉之子,字文炳,号寿曼。1908年出生,毕业于圣约翰大学附中及光华大学,曾在广东省税务局工作,后在南京铁路局任工程师,与前清两广总督岑春煊之女岑德静结婚,共育有一子二女,1934年离婚,1961年去世。长女康保庄,上海药专毕业,在医院任药剂师,现已退休,居住上海;子康保延,定居台湾,在台湾中国文学院毕业。幼女康保娥,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共产党员,在北京师范大学任生物系教师,生二子。康保延妻良玉,生两男一女,长子佑德,女佑宁,幼子佑明,立嗣为康同凝的孙子。

次子:康同凝,三夫人何旃理所生,1909年生于香港,字道孺,被过继给弟有溥,妻子为同盟会会员庞青城之女庞莲。1936年,在粤省教育厅任职,1978年在上海病逝,没有子女。

第十一女:养女康静谷。

康有为有四个儿子和十一个女儿,后代人数不少,其中的绝大部分在海外

北京史家胡同在几环?

史家胡同位于北京东城二环内,东起朝内南小街,西到东四南大街,南北分别与东西罗圈胡同和内务部街相同,胡同总长度约700米,沿途大大小小四合院约有80多个,建筑特色是青砖灰瓦。朱漆大门、石刻照壁,可以说是北京四合院的代表作。

史家胡同是老北京最早的胡同之一,史家胡同从明代历经清、民国几百年的历史,该胡同建筑整齐,房屋较好,多为大宅院。

提起在史家胡同生活名人,个个如雷贯耳。

史家胡同59号曾是史可法祠堂旧址,清朝时这里建起了“左翼宗学”,当时仅招收八旗左翼的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子弟入学。

第24号院是民国大才女凌叔华的住宅,又称“小姐家的大书房”。当时民国名流们,诸如陈寅恪、齐白石、徐志摩、胡适、林徽因等人都在此聚会,泰戈尔当年也曾到此一游,目前是史家博物馆。

51号为章士钊的故居,后其养女章含之与乔冠华结婚后也在这里居住,2011年其女儿洪晃将此院归还外交部。现今是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史家胡同8号曾是黄敬(俞启威)的故居,黄敬曾担任天津市长、七机部长,其夫人范瑾曾任北京市副市长,其子俞正声现任全国政协主席。

在新中国解放的初期,作为水利部长的傅作义将军一家,以及部分水利部门的工作人员,曾经居住在史家胡同32号院内,记录了爱国将领与史家胡同的一段情缘。

史家胡同20号院是一个文艺大院,1949年北平解放后,城里留下很多的空房子,当时的华北文工团进城后发现史家胡同56号(旧门牌)人去院空,三进的大四合院宽敞气派,就把这里作为自己的驻地了。1950年文工团扩编,成为综合性团体,改名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史称“老人艺”,与1952年正式成立的“人艺”相区分。焦菊隐、夏淳、于是之等建院元老,在史家胡同56号院生活、工作了大半辈子,人艺许多早期经典作品都曾在这里排练。

新中国成立后,居住在史家胡同的名人还有很多,如徐向前、李井泉、荣毅仁、乔冠华、臧克家、艾青、草明、杨朔等人。正是有如此之多的名人政要曾在史家胡同里生活过,使得这里有着“一条胡同,半个中国”之说。

陈瑞章的原型是谁?

陈瑞章的原型之一:原国军整编66师中将师长宋瑞珂。

宋瑞珂,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三期,参加过东征和北伐战争,一向坚持团结合作的立场,对我军态度友好,与我地下组织很多同志交往密切,符合第一处剧情设定。

1947年夏,宋瑞珂在鲁西南战役中被俘,进入功德林改造。其妻子得知下落后,历尽千难万险,只身从香港赶到北京功德林探望,最后把5个孩子都从香港带回大陆定居,等待宋瑞珂出狱。这又符合第二处剧情设定。

陈瑞章的原型之二:原国军第49军中将军长郑庭笈

郑庭笈,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五期,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务,1939年在昆仑关战役中,率部击毙了日军第21旅团少将旅团长中村正雄。1948年10月,在辽沈战役中被我军俘虏。

郑庭笈进入功德林后,其妻子从海南老家来到北京定居,等待丈夫出狱。期间由于生活困难,一度住在傅作义家中。这符合第3处剧情设定。

陈瑞章的原型之三:原国军第18军中将军长杨伯涛。

杨伯涛,16岁参加北伐战争,后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七期,一向以英勇善战著称,抗战中立下不少战功。1948年底,在安徽双堆集被俘。

在解放军教导队学习改造期间,他曾撰写了《美军战术之研究》,供我军参考。这符合第4处剧情设定。

综上,陈瑞章身上有着宋瑞珂、郑庭笈、杨伯涛等多人特征,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合体。

宋瑞珂与陈瑞章的相似度60%,郑庭笈与陈瑞章的相似度50%,杨伯涛与陈瑞章的相似度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