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合纵连横的主要内容?
合纵连横,简称纵横,是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 该军事政策由公孙衍和苏秦联合实施,公孙衍首先发起,由苏秦游说六国推动六国最终完成联合抗秦。秦在西方,六国在东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称合纵;后秦国自西向东与各诸侯结交,自西向东为横向,故称“连横”。
中文名
合纵连横
外文名
hézòng lián héng
性质
外交、军事政策
简称
纵横
应用时间
战国时期
简介
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战国中期,齐、秦两国最为强大,东西对峙,互相争取盟国,以图击败对方。其他五国也不甘示弱,与齐、秦两国时而对抗,时而联合。大国间冲突加剧,外交活动也更为频繁,出现了合纵和连横的斗争。
合纵连横的实质是战国时期的各大国为拉拢与国而进行的外交、军事斗争。合纵就是南北纵列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强国,阻止齐、秦两国兼并弱国;连横就是秦或齐拉拢一些国家,共同进攻另外一些国家。合纵的目的在于联合许多弱国抵抗一个强国,以防止强国的兼并。连横的目的在于侍奉一个强国以为靠山从而进攻另外一些弱国,以达到兼并和扩展土地的目的。当时的最著名的纵横家除了苏秦、张仪之外,还有公孙衍。
最初,合纵与连横变化无常。公孙衍、张仪、苏秦等人游说于各个国家,合纵既可以对齐,又可以对秦;连横既可以联秦,也可以联楚,这就是所谓“朝秦暮楚”。后来,因为秦国的势力不断强大起来,成为东方六国的共同威胁,于是合纵成为六国合力抵抗强秦,连横则是六国分别与秦国联盟,以求苟安。秦国的连横活动,目的是破坏六国间的合纵,以便孤立各国,各个击破。
公孙衍曾于公元前318年联合魏、赵、韩、燕、楚五国攻秦。时人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滕文公》下)后来苏秦和赵的奉阳君李兑也曾于前287年联合五国攻秦,使秦被迫废除帝号,产生了很大影响。然而,张仪在秦推行的连横策略取得了更大的成功,使秦惠王“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散六国之从(纵),使之西面事秦”(《史记·李斯列传》),真正达到了通过连横政策的推行而兼并土地的目的。合纵连横的斗争适应了战国形势发展的需要,对各国政治产生了很大影响,其历史作用应当引起人们重视。
历史
合纵连横运动是战国中期产生的一种外交策略。战国中期,诸侯都先后称了王,但这些称王的国家,除宋和中山两国外,都是万乘的大国,其国力与西周时的周王室相当。这些大国原本是西周王室的诸侯,有的甚至是诸侯国中的卿大夫(如三晋的韩、赵、魏)。它们发展成为"万乘"的大国,是在不断吞并周围小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小国的消失,大国间的斗争,已不是争夺对小国的领导权,而是关系到大国本身的存亡。较强大的国家力图削弱并逐步吞并较弱一些的国家,较弱一些的国家为自身的生存,就互相联合起来抵抗强大的国家来侵。抵抗一经失败,又纷纷转向强国以图自保,于是,"合众弱以攻一强"的"合纵"策略及"事一强以攻众弱"的"连横"策略就应时而提出①,合纵、连横政策的实施,就取代了大国的争霸斗争。
合纵、连横的名称出现较晚,但这一政策的实施始于魏国马陵之战失败之后。马陵之战魏军大败,实力已不敌齐国。魏惠王为避免遭齐、秦夹击的危险,于是接受相国惠施"以魏合于齐、楚以案兵"的策略③,于是有徐州相王之举②。
纵横捭阖之术啥意思?
纵横捭阖的意思是:纵横:合纵连横;捭阖:开合,战国时策士游说的一种方法。指在政治或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拉拢。
纵横捭阖,读音:[ zòng héng bǎi hé ]
1,【出】:汉·刘向《战国策序》:“苏秦为从,张仪为横,横则秦帝,从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轻。”《鬼谷子·捭阖》:“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
2,【示例】:政客错实力以雄,军人假名流以为重,~,各戴一尊。 ◎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三十五回
3,成语典故:战国时期,秦国通过改革实力空前强大,并通过连绵不断的战争攻打吞并其他国家。各诸侯国对秦是又惧又怒。纵横捭阖应时代需求应运而生,张仪、苏秦通过对世态的分析,以及权衡利益心理战术的运用,凭高超的言语辞令或“连横”或“合纵”支持秦国统一六国或联合六国起对付秦国。华夏大地时而风平浪静时而风起云涌,最终秦国灭六国统一天下。
由合纵联横衍出的成语故事?
成语:纵横捭阖纵横:合纵连横;捭阖:开合,战国时策士游说的一种方法。指在政治或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拉拢。
远交近攻,纵横捭阖的意思?
远交近攻,是一个成语,拼音是yuǎn jiāo jìn gōng。出自《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意思是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是战国时秦国采取的一种外交策略。比喻待人处世的一种手段。
纵横捭阖的意思是指,在政治或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拉拢。
纵横:合纵连横;捭阖:开合,战国时策士游说的一种方法。
出处:
宋·李文叔《书战国策后》:“战国策所载;大抵皆纵横捭阖谲诳相轻倾夺之说也。”
举个例子: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他纵横捭阖,应付自如。
何以捭阖?
捭阖的本义是开阖。捭就是拨动,阖就是闭藏。《鬼谷子》认为一开一合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是掌握事物的关键。纵横家以开合之道作为权变的根据,并且运用在其游说术中。
《鬼谷子·捭阖》:“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物纵横……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
《旧唐书·张濬传》:“学鬼谷纵横之术,欲以捭阖取贵仕。”
宋 陆游 《南唐书·烈祖纪》:“有 徐玠 者,事 温 为 金陵 行军司马,工揣摩捭阖。”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五:“﹝刘枢密昌言﹞捷给诙诡,善揣摩捭阖以迎主意。”
宋·李文叔《书战国策后》:“战国策所载;大抵皆纵横捭阖谲诳相轻倾夺之说也。”
明李东阳《合纵连横论》:“捭阖张弛,惟其所命,其为变也不已极乎!”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六九:“美人捭阖计频仍,我佩《阴符》亦可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