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问到玳瑁龟介绍英文,求策划小编特地整理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本文目录:
玳瑁怎么分真假
主要的鉴别方式有以下几种:
1.
强光照射法:将玳瑁在强光或电筒光下投射,真品可见通透的美丽花纹,透明的血丝状深入甲片内,其色斑呈无数圆点状,如糜子小点聚集一起,形成边界参差不齐的不规则状。如果是活玳瑁,把它套到一个亮的灯泡上,有时还可以看到其中游动的血丝。而制品的血丝在表面成片状,斑纹呆板或呈团块状。
2.
抛光法:玳瑁片经抛光后呈现一种独特光彩和神韵。仿制品则不具备这一特征。
3.
燃烧法:由于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因此刮削末点燃或以热针触之,有头发烧焦气味,仿制品则为异味,比如电木发石酸气味、赛璐珞呈樟脑气味、安全赛璐珞和酪素塑胶则呈醋味。
4.
手掂法:玳瑁密度为1.29g/cm3。塑料仿制品为1.05-1.10g/cm3,手感易分出。
5.
切片观察法:将玳瑁用温水浸泡软化后,切片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可见红褐色球状颗粒,色斑呈圆形色素小点,具备清晰的斑纹结构,仿制品无这种结构。塑料制品具条状,可见界限明显的色带。
6.
天然玳瑁与压制玳瑁的区别在于:仿制玳瑁因受热后颜色变深,且有空气泡,呈拉长状。天然玳瑁则相反。
7.
拼合玳瑁是为了看去很厚,但从侧面观察,就可见不同片间有色泽区别;用放大镜观之,有粘胶痕迹及气泡残存。
8.
玳瑁和牛角的区别,牛角普遍没有玳瑁的花纹,(也就是红黑透明黄夹杂的花斑)
,玳瑁斑光泽好,花纹通透美丽。
9.
开水加热法:玳瑁经开水煮后,形状可以任意弯曲而不折断,而仿制玳瑁经开水煮后,弯曲易断。
10.
最后,很神奇的一点是:大的玳瑁片从水中捞出瞬间,水会向四周散开,所以玳瑁能避雾水、风邪。
而对于玳瑁老件与旧仿的鉴别要领,可总结为以下五条:
1.
长期被人保管的玳瑁上手后,通常表面会发现无明显光泽,如细辨偶有蛀孔现象。
2.
真玳瑁手头比假玳瑁略重,因为仿制材料质量均较轻,如常用的酪素塑胶,电木,赛璐珞及树脂等。
3.
将玳瑁老件迎光肉眼观察,应当是呈黄褐色半透明的,其内黑褐斑纹的周边参差不齐,如黑褐斑纹似卷成的或似斑块状边缘清晰的应为旧仿制品。
4.
旧仿玳瑁如用火烧后的金属针点其表面会有一股塑料臭味出现。
5.
玳瑁老件内部结构在强光下可见是由无数圆点形如庖状大小点聚在一起的。
什么是玳瑁
玳瑁是海龟的一种。
玳瑁龟(Eretmochelys imbricata)体形较小,体长60—170厘米,体重一般大约为45千克左右。生有一张鹦鹉般的尖钩嘴,尾巴短小,一般不露出甲外。玳瑁背甲呈覆盖瓦状排列,呈棕红色,有浅黄色小花纹。主要捕食鱼类、虾、蟹和软体动物,也吃海藻。
海龟(学名:Chelonioidea)是龟鳖目海龟科动物的统称。广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国海龟北起山东、南至北部湾近海均有分布。长可达1米多,寿命最大为150岁左右。头顶有一对前额鳞。四肢如桨,前肢长于后肢,内侧各有一爪。头、颈和四肢不能缩入甲内。主要以海藻为食。生活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到陆地上产卵,孵出幼体。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海龟适应在水中生活,四肢变成鳍状,利于游泳。一般仅在繁殖季节离水上岸。雌龟将卵产在掘于沙滩的洞穴中。
玳瑁和海龟有什么区别
在我们家里或者工作的地方常会养些乌龟,因为乌龟的寿命长,寓意着长长久久的美好意思,通常养在家里的乌龟也叫不上什么名字,具体也说不出什么品种,但是说起来海龟,都知道是很大很大的乌龟,生活在海里。
如果不是生活在海边恐怕我们对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海龟了解并不多,更不会了解到属于海龟属的玳瑁是什么,一眼看上去玳瑁就是海龟,但是其实不只是这样,它们的区别还很多,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总结一下玳瑁和海龟怎样区别。
玳瑁只是海龟的一种,除了玳瑁还有其他七种海龟,首先从外表可以看出的有玳瑁的嘴是尖形的像鹰的嘴,而玳瑁的嘴与普通的乌龟的嘴相同;玳瑁的壳的鳞片上有光泽,有黄色的花纹,颜色比较艳丽,玳瑁的壳是一层一层的叠加的,有十三张鳞片中间有五片,两侧各有四片; 而海龟的壳则是一块一块的拼凑起来的,是的是一个整个的壳,海龟的壳还很光滑细腻,整体呈黑麻麻的样子;自古以来就是一些名人商客们所喜爱的收藏品,即可以入药,又可以做成工艺品,玳瑁壳上的花纹具有万年不朽的传说,可以一直保持新鲜,光鲜亮丽,玳瑁的壳做成的工艺品在清朝以前就很流行,玳瑁的壳作为有机宝石,和市面上的宝石一样珍稀,现在玳瑁作为珍稀的国家保护动物,禁止扑杀;玳瑁的肉有毒不可以实用,但是可以作为药材入药,是很名贵的药材,可以有很好的清热解毒的功效还可以缓解压力,效果甚好。
玳瑁 [dài mào]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英文翻译是什么?
玳瑁 [dài mào] [玳瑁]基本解释
1.热带和亚热带海洋里的一种食肉性海龟,壳长很少超过二尺,具黄色斑纹的褐色大型角质板呈覆瓦状排列,是贸易上的优良龟甲
2.从玳瑁龟壳上取得的玳瑁片
[玳瑁]详细解释
亦作“瑇瑁”。爬行动物,形似龟。甲壳黄褐色,有黑斑和光泽,可做装饰品。甲片可入药。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其中则有神龟蛟鼍,瑇瑁鳖鼋。” 唐 李白 《去妇词》:“常嫌玳瑁孤,犹羡鸳鸯偶。” 李时珍 《本草纲目·介一·玳瑁》﹝集解﹞引 宋 范成大 《虞衡志》:“玳瑁生海洋深处,状如龟鼋,而壳稍长。背有甲十二片,黑白斑文,相错而成。”
指玳瑁的甲壳。亦指用其甲壳制成的装饰品。
《汉书·东方朔传》:“宫人簪瑇瑁,垂珠玑。”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一:“奉君金巵之美酒,瑇瑁玉匣之雕琴。” 唐 施肩吾 《代征妇怨》诗:“画裙多泪鸳鸯溼,云鬓慵梳玳瑁垂。” 清 陈维崧 《菩萨蛮·赠梁陶侣》词:“谁爱紫罗囊,书签玳瑁装。”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一:“﹝ 梅佐贤 ﹞鼻梁上架著一福玳瑁框线子的散光眼镜。”
[玳瑁]百科解释
玳瑁(学名:Eretmochelys imbricata)属爬行纲,海龟科的海洋动物。一般长约0.6米,大者可达1.6米。头顶有两对前额鳞,吻部侧扁,上颚前端钩曲呈鹰嘴状;前额鳞2对;背甲盾片呈覆瓦状排列;背面的角质板覆瓦状排列,表面光滑,具褐色和淡黄色相间的花纹。四肢呈鳍足状。前肢具2爪。尾短小,通常不露出甲外。主要的生活区是浅水礁湖和珊瑚礁区,珊瑚礁中的许多洞穴和深谷给它提供休息的地方,珊瑚礁中还生活着玳瑁最主要的食物——海绵。玳瑁是唯一能消化玻璃的海龟。玳瑁的食物还包括水母、海葵、虾蟹和贝类等无脊椎动物以及鱼类和海藻。玳瑁的角质板可制眼镜框或装饰品;甲片可入药。分布在广大的海域中。但过度... 更多→ 玳瑁
[玳瑁]英文翻译
Tortoise
[玳瑁]相关搜寻 玳瑁簪 玳瑁筵 玳瑁斑 玳瑁梁
瑇蝐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拼音名 4 英文名 5 玳瑁的别名 6 玳瑁的处方用名 7 出处 8 玳瑁的来源 9 玳瑁的产地 10 玳瑁的原动物形态 11 玳瑁的养殖
11.1 生活习性 11.2 繁殖技术 11.3 饲养管理
12 玳瑁的采收与初加工 13 玳瑁的生药性状 14 玳瑁的理化鉴别 15 玳瑁的炮制
15.1 玳瑁的炮制方法
15.1.1 玳瑁 15.1.2 滑石粉炒玳瑁
15.2 成品性状 15.3 炮制作用 15.4 贮存方法
16 玳瑁的性味归经 17 玳瑁的功效与主治 18 玳瑁的化学成分 19 玳瑁的药理作用
19.1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20 玳瑁的用法用量 21 玳瑁的使用禁忌 22 玳瑁组方精选
22.1 治急风及中恶,不识人,面青,四肢逆冷 22.2 治中风不语,精神冒闷及中恶不语 22.3 治痘疮黑陷,乃心热血凝也 22.4 预解痘毒,遇行时服此,未发内消,已发稀少 22.5 治迎风目泪,乃心肾虚热也
23 古人论述 24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瑇蝐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瑇蝐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瑇蝐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玳瑁的内容。 1 拼音
dài mào
2 概述
玳瑁为中药名,出自《开宝本草》。为海龟科动物玳瑁 Eretmochelys imbricata (Linnaeus) 的干燥背甲[1]。玳瑁呈长方形、菱形、三角形、多角形或近圆形板片状,长8~24cm,宽8~17cm,厚13mm,中间较厚,边缘薄似刀刃有不整齐的锯齿状。外表面平滑而有光泽,半透明状,有暗褐色与乳黄色相同的不规则花纹,背鳞甲中间有隆起的棱脊,斜切面显层纹;内表面有条纹形成云彩样纹理。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角质。气微,味淡。玳瑁粉为灰黄色粉末,气微腥,味淡[1]。玳瑁丝呈不规则的细丝状,外表面淡黄棕色,光滑,内表面有白色沟纹,切面角质,对光照视可见紧密透明小点,质坚韧,不易折断,气微腥,味淡[1]。制玳瑁形如玳瑁丝,表面深黄色,鼓起,质脆,微具香气[1]。
玳瑁味甘,性寒[1]。归心、肝经[1]。具有清热解毒、镇惊平肝的功能[1]。玳瑁多生用,用于热病神昏,谵语惊狂,斑疹吐衄,惊风抽搐,痈肿疮毒[1]。滑石粉炒玳瑁质地酥脆,便于粉碎,并可除去腥气[1]。
3 拼音名
Dài Mào
4 英文名
《中华本草》:Hawk *** ill Carapace, Hawk *** ill Shell, Hawk *** ill Turtle Shell
5 玳瑁的别名
瑇瑁(《开宝本草》)
瑇蝐(《桂海虞衡志》)
瑇瑁甲(《本草汇言》)
明玳瑁、文甲(《药材学》)
6 玳瑁的处方用名
玳瑁、制玳瑁[1]。
7 出处
出自《开宝本草》。
《开宝本草》:玳瑁,主解岭南百药毒,人刺其血饮,以解诸药毒。
《本草衍义》:玳瑁,生者入药,盖性味全也。既入汤火中即不堪用,为器物者是矣,与生熟犀其义同。
《海搓余录》:玳瑁,产于海洋深处,其大者不可得,小者时时有之。取用时,必倒悬其身,用器盛滚醋泼下,逐片应手而下,但不老大则其皮薄不堪用耳。
8 玳瑁的来源
《中药炮制学》:本品为海龟科动物玳瑁 Eretmochelys imbricata (Linnaeus) 的干燥背甲[1]。
《全国中草药汇编》:玳瑁为龟科动物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 L.背部的甲片。全年均可捕捉。将玳瑁倒悬,用沸醋泼之,其甲片即能逐片剥下,去掉残肉,洗净即得。
《中药大辞典》:玳瑁为海龟科动物玳瑁的甲片。全年均可捕获。捕得后,将其倒悬,用沸醋浇泼,其甲即能逐片剥下,去净残肉,洗净。
《中华本草》:玳瑁为海龟科动物玳瑁 Eretmochelys imbricata (Linnaeus) 的背甲。
9 玳瑁的产地
《中药大辞典》:栖于温、热带海洋中。以鱼类、虾蟹、软体动物和海藻等为食。分布福建、台湾、海南、西沙群岛等地。主产台湾、福建及广东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
《中华本草》: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中。分布于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及海南西沙群岛等地。
10 玳瑁的原动物形态
《中药大辞典》:玳瑁体长可达1.6米。背及腹部均有坚硬的鳞甲。头部具前颧鳞甲2对。鼻孔近于吻端。上须钩曲,嘴形似鹦鹉,颌缘锯齿状。背面鳞甲,早期呈覆瓦状排列,随年龄增长而变成平置排列,表面光泽,有褐色与浅黄色相间而成的花纹。中央为脊鳞甲5枚,两侧有肋鳞甲4对;缘鳞甲25枚,边缘呈锯齿状。腹面由13枚鳞甲组成,呈黄黑色。四肢均呈扁平叶状。前肢较大,具2爪,后肢只有1爪。尾短小,通常不露出甲外。
《中华本草》:玳瑁体长60~170cm。头部具对称的鳞片,前额鳞2对。鼻孔近于吻端,吻长而侧扁,上颌钩曲,嘴似鹦鹉,颌缘锯齿状。幼时背甲的角板呈覆瓦状排列,随着年齿的增长而逐渐呈平铺状镶嵌排列。颈角板短宽;椎角板5块,中央有一明显的棱脊;肋角板左右各4块,第2块最大;缘角板每侧各11块,相邻第2对肋角板处的缘角板开始排列呈锯齿状;臀角板2块,其间有一缝隙。腹甲前缘有较小的喉角板;两侧自肱角板、胸角板、腹角板、股角板至肛角板中间,均有1条隆起。在腹部中沟两侧形成两条明显的棱嵴,每侧甲桥处有4块下缘角板,在腋、胯区尚有数块小角板。四肢扁平呈桨状,覆被大鳞,前肢较大,具有2爪,后肢短小,仅具1爪。尾短小,不露于甲外,背甲棕红色或棕褐色,有光泽,缀有浅黄色小花纹,头及四肢呈棕色,腹部黄黑色有褐斑。
11 玳瑁的养殖 11.1 生活习性
栖息于温、热带海洋中性凶猛以鱼、虾、蟹、软体动物及海藻类等食物为主。(《中华本草》)
11.2 繁殖技术
春季开始繁殖。产卵期,离水登陆,在沙滩上挖抗穴产卵其中每穴130250枚不等,孵化期为2个月。(《中华本草》)
11.3 饲养管理
池养玳瑁水温以23~30℃为宜,夏季每日换水12次。冬季1~5天换水1次,池水食盐的浓度以1.5%2.0%为宜。(《中华本草》)
12 玳瑁的采收与初加工
警告:捕捉动物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
《中药炮制学》:全年均产,捕捉后,用沸醋浇泼,剥下甲片,除净残肉,洗净、干燥[1]。
《中华本草》:将捕获的活玳瑁倒挂悬起,用沸醋泼之,使其背部鳞片剥落,去除残肉,洗净。
《全国中草药汇编》:全年均可捕捉。将玳瑁倒悬,用沸醋泼之,其甲片即能逐片剥下,去掉残肉,洗净即得。
《中药大辞典》:全年均可捕获。捕得后,将其倒悬,用沸醋浇泼,其甲即能逐片剥下,去净残肉,洗净。
13 玳瑁的生药性状
《中药大辞典》:玳瑁为近圆形、三角形或多角形的板片,长10~20厘米,厚1.5~3毫米。边缘较薄,中央稍厚。表面呈暗褐色的半透明体。并有暗褐色与乳黄色的花纹,平滑而有光泽;内面密布白色的条纹或斑点,并有纵横交错的沟纹。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角质。气无。以片厚、花纹明显、半透明者为佳。
《中华本草》:玳瑁呈长方形、菱形、三角形、多角形或近圆形板片状,长8~24cm,宽8~17cm,厚13mm,中间较厚,边缘薄似刀刃有不整齐的锯齿状。外表面平滑而有光泽,半透明状,有暗褐色与乳黄色相同的不规则花纹,背鳞甲中间有隆起的棱脊,斜切面显层纹;内表面有条纹形成云彩样纹理。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角质。气微,味淡。
14 玳瑁的理化鉴别
《中华本草》:
(1)本品醇浸出液,置紫外光下观察,显淡蓝色绿色荧光。
(2)取本品烧之,有羽毛焦臭,爆鸣声及闪光,不冒烟。
15 玳瑁的炮制
宋代有细镑,捣罗为末(《太平圣惠方》)及水磨浓汁(《旅舍备要方》)的方法[1]。
明代有锉碎(《本草品汇精要》)、研(《证治准绳》)的炮制方法[1]。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滑石粉炒等[1]。
15.1 玳瑁的炮制方法 15.1.1 玳瑁
取原药材,刷净,用温水浸软或蒸软,切成细丝,干燥或研成细粉[1]。
15.1.2 滑石粉炒玳瑁
取滑石粉置锅内,用文火加热至灵活状态,加入净玳瑁丝,拌炒至表面微黄色,鼓起,取出,筛去滑石粉,放凉[1]。
每100kg玳瑁丝,用滑石粉30~50kg[1]。
15.2 成品性状
玳瑁粉为灰黄色粉末,气微腥,味淡[1]。玳瑁丝呈不规则的细丝状,外表面淡黄棕色,光滑,内表面有白色沟纹,切面角质,对光照视可见紧密透明小点[1]。质坚韧,不易折断[1]。气微腥,味淡[1]。
制玳瑁形如玳瑁丝,表面深黄色,鼓起,质脆,微具香气[1]。
15.3 炮制作用
玳瑁多生用,用于热病神昏,谵语惊狂,斑疹吐衄,惊风抽搐,痈肿疮毒[1]。
经滑石粉炒后,其质地酥脆,便于粉碎,并可除去腥气[1]。如治急风中恶、神志不清、四肢厥冷的玳瑁丸(《太平圣惠方》);另可预防痘毒,治痘疮黑陷等症(《灵苑方》)[1]。
15.4 贮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1]。防霉,防蛀[1]。
16 玳瑁的性味归经
《中药炮制学》:玳瑁味甘,性寒[1]。归心、肝经[1]。
《中华本草》:玳瑁味甘、咸、性寒,归心、肝经
《全国中草药汇编》:玳瑁味甘,性寒。
《中药大辞典》:玳瑁味甘咸,性寒。
《开宝本草》:"寒,无毒。"
《品汇精要》:"味咸,性寒。"
《本草纲目》:"甘,寒,无毒。"
《本草汇言》:"入手少阴、足厥阴经。"
17 玳瑁的功效与主治
《中药炮制学》:玳瑁具有清热解毒、镇惊平肝的功能[1]。
玳瑁多生用,用于热病神昏,谵语惊狂,斑疹吐衄,惊风抽搐,痈肿疮毒[1]。
滑石粉炒玳瑁质地酥脆,便于粉碎,并可除去腥气[1]。如治急风中恶、神志不清、四肢厥冷的玳瑁丸(《太平圣惠方》);另可预防痘毒,治痘疮黑陷等症(《灵苑方》)[1]。
《全国中草药汇编》:玳瑁具有清热解毒,镇心平肝的功效。用于热病发狂,谵语,小儿惊风,痈肿疮毒。
《中药大辞典》:玳瑁清热,解毒,镇惊的功效。治热病惊狂,中风,谵语,痉厥,小儿惊痫,痈肿疮毒。
《中华本草》:玳瑁平肝定惊、清热解毒的功效。主热病高热、神昏谵语抽搐、小儿惊痫、眩晕、心烦失眠、痈肿疮毒。
《食性本草》:"疗心风邪,解烦热。"
《日华子本草》:"破症结,消痈毒,止惊痫。"
《本草纲目》:"解痘毒,镇心神,急惊客忤,伤寒热结,狂言。"
18 玳瑁的化学成分
《中药大辞典》:玳瑁含角蛋白及胶质等。
《中华本草》:玳瑁的背甲含角蛋白(keratin),其中含有赖氨酸(lysine)、组氨酸(histidine)等多种氨基酸;体脂含有月桂酸(laur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花生酸(arachidic acid),山蘥酸(behenic acid),C14不饱和酸,C16不饱和酸,C18不饱和酸,C20不饱和酸,C22不饱和酸,C24不饱和酸及非皂化部分。
19 玳瑁的药理作用 19.1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玳瑁的乙醇提取液,在体外对鼻咽癌患者T调节细胞亚群的T4和T8阳性细胞,仅有微弱诱导作用。(《中华本草》)
20 玳瑁的用法用量
《全国中草药汇编》:1~3钱。多入丸、散剂用。
《中药大辞典》:内服:煎汤或磨汁,1~2钱;或入丸,散。
《中华本草》:内服:煎汤,9~15g;或磨汁;亦可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涂。
21 玳瑁的使用禁忌
虚寒证无火毒者禁服。(《中华本草》)
22 玳瑁组方精选 22.1 治急风及中恶,不识人,面青,四肢逆冷
生玳瑁五两(捣罗为末),安息香五两(用酒煮似糊,用绢滤去滓),朱砂二两(细研,水飞过),雄黄半两(细研),琥珀一两(细研),麝香一两(细研),龙脑一钱(细研)。上药都研令匀,以安息香糊和丸,如鸡头实大。用童子小便三合,生姜自然汁半合,相合暖过,不计时候,研下三丸。(《太平圣惠方》玳瑁丸)
22.2 治中风不语,精神冒闷及中恶不语
瑇瑁(镑)、丹砂(研)、雄黄(研)、白芥子各半两,麝香(研)一分。上五味,捣罗为末,再同研匀,别以银石器酒煎安息香一两为膏,和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温童子小便下,不拘时候服。(《圣济总录》玳瑁丸)
22.3 治痘疮黑陷,乃心热血凝也
生玳瑁、生犀角同磨汁一合。入猪心血少许,紫草汤五匙,和匀温服。(《痘疹论》)
22.4 预解痘毒,遇行时服此,未发内消,已发稀少
生玳瑁、生犀角各磨汁一合。和匀;温服半台,日三服。(《灵苑方》)
22.5 治迎风目泪,乃心肾虚热也
生碡瑁、羚羊角各一两,石燕子一双。为末。每服一钱,薄荷汤下,日一服。(《飞鸿集》)
23 古人论述
《本草纲目》:玳瑁,解毒清热之功,同于犀角,古方不用,至宋时至宝丹始用之也。
《食性本草》:疗心风邪,解烦热。
《日华子本草》:破ZHEN结,消痈毒,止惊痫。
玳瑁龟介绍英文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玳瑁英文翻译、玳瑁龟介绍英文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