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秦国七代无昏君(秦国为什么可以有七代明君)

生活经验0152

今天给各位分享为什么秦国七代无昏君的知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秦国自秦孝公到秦始皇的150多年,为什么没出过1个昏君?

昏君就是那种荒政、不分忠奸、为一己之私不顾民望的君主。要说昏君,我们都不会陌生,我国历史上各朝各代都有出现过,且许多朝代的灭亡就是因为出现昏君所导致的,例如我们常听到的商纣王、周幽王等。昏君,是** 主义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各朝各代也只能想办法避免昏君的出现而不能杜绝昏君的出现。

为什么秦国七代无昏君(秦国为什么可以有七代明君),第1张

说起防止昏君,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就做的很好,从秦孝公时期商鞅变法起到后面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创秦朝,期间一百五十多年,历经七代君主,在位最长56年,最短一年,虽说这几位君主不能说都是明君,但其与昏君也搭不上边。那秦国到底是怎么做到这样连续多代不出昏君的呢?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其一,就是与秦国所处的位置有关,秦国的封地最初是由周朝时分封而来。周孝王时,秦先祖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王封为附庸。公元前821年,秦庄公击败西戎,被周宣王封为西陲大夫,再次赐以秦(天水),即大骆之族所居的犬丘(天水)之地。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西戎所攻杀,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而得到周平王的赏识。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又被赐封歧山以西之地。那时候秦国的位置大致位于陕西甘肃一带,哪里的环境我们都知道的,穷山僻水,再加上那时候周围还有许多游牧民族的人对其虎视眈眈,所以若是君主不贤,估计早就被外族及他国攻占了。

其二,对手太强所以为求自保不敢懈怠。秦国虽强,其他国也不会弱,不然怎么叫战国七雄。秦国的敌人几乎都是周朝分封后发展了几百年的强国,拥有极其深厚的根基,与其他七雄相比,秦国除了年轻没有任何优势。除了国力,在领导者方面各国也不弱,虽不至于明君辈出,但也不会代代昏君。

各国明君比如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创造了当时力量最强的骑兵部队。魏国魏文侯,魏武侯两代雄主。燕国燕昭王启用乐毅,连下齐国72城,差点灭了齐国。齐国齐威王时代可以说是战国七雄最强的一支,用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韩国韩昭侯拜申不害为相,也成当时一方豪强。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在周围这么强大的敌人面前,秦国君主怕是也不敢昏庸吧。

其三,与秦朝制度有关,我们都知道秦孝公重用商鞅主持变法,使得秦国焕然一新,国力更加强盛。而商鞅又是法家支持者,所以秦国那时候就是用法家治国的。法家比较著名的就是那一句“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因为要用法家思想。故上位者自己本身就要遵纪守法,给底下的人做模范作用,这样才能加强统治。

其四,与秦国的谋臣将士有关。我们都知道秦国那个地方穷乡僻壤,文化氛围又不是很好,所以很少人才。从秦孝公起各位君主不断推出纳贤令,从其他各国引进人才发展本国。

例如秦孝公时期的商鞅、秦惠文王时期的张仪、秦武王时期的甘茂、秦昭襄王时期的范雎、秦庄襄王时期的吕不韦、秦始皇时期的李斯等。而外面进来的人才为了秦国也为了自己,就会不断提出建议。有了这些人才,即使君主的能力平平,国家照样可以很好的发展下去。

从秦献公到秦始皇六代,秦国在此期间没有出现一个昏君是为何呢?

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商鞅变法的约束,二是商鞅变法给秦国划定了目标,三是国民的“推动”。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情况。

其一,商鞅变法的约束。

秦国算是诸侯国里的后期之国,春秋初年正式成为诸侯国,其后在秦穆公时期称霸西戎,秦国跻身春秋五霸之一。但是,自此之后秦国再次走向** ,直到战国时期的秦献公,之后秦孝公进行商鞅变法,秦国直到秦始皇再也没有出现昏君。

其实,这和商鞅变法后对秦国的整顿有很大关系,变法后秦国的旧贵族失去往日的影响力,其对秦国国君的影响力也变弱,相对而言,新国君上位更多的是凭借自身能力,而不是旧贵族集团斗争的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昏君出现的概率。

其二,商鞅变法给秦国划定了目标。

秦国在商鞅变法前,虽然也有明君立志让秦国强大起来,东出称霸,但这种目标更多的是秦国国君的目标,而不是整个秦国的目标,秦国受国君自身能力和魄力的影响比较大,相对而言,秦国国君的目标也是比较模糊的,这就更容易出现昏君和庸君。

商鞅变法后,直接把秦国打造成一辆不停歇的马车,整个国家都处在奔跑的状态,国君自然也是不例外。商鞅变法给秦国定的东出目标,秦国发展方向稳定下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昏君、庸君出现的概率。

其三,国民的“推动”。

商鞅变法前,秦国的国民和秦国之间的联系并不是特别牢靠,而商鞅变法后,采取的耕战政策,让秦国国民能在对外扩张中获取非常多的利益。

秦国的国民全被绑在秦国这辆马车上,马车带动着国民和国君,如果国君昏聩不作为,国民都不愿意,他们推动国君更加进取和努力。

如果说秦穆公、秦献公的雄才大略是偶然因素,那秦献公之后连续几代国君都是明君、没有出现昏君,除了偶然性因素,很大原因和商鞅变法有关系。

商鞅变法后,秦国整个的来了个大改变,而且商鞅变法改变的不单单是秦国的普通国民,还改变、促进了秦国国君的思想和积极进取的心态。

试想想,如果没有商鞅变法的影响和推动,秦国没有奔跑起来,秦国的国君还是有“回头看”的机会和几率,这种情况下,谁又能保证秦国连续几代不出昏君呢?

秦国连续几代国君都不是昏君,这其中自然有很多巧合,但商鞅变法同样功不可没,如果没有商鞅变法这项制度保障,秦国的国君未必不会出现昏君。

为什么秦国七代无昏君?

因为秦国人是一个剽悍凶狠的民族,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不是白说的,整个民族都有尚武精神。一旦统一,进取心没了,就出现秦二世。

其他六国,过多强调自己是文明国家,看不起野蛮人,凡事讲究礼仪秩序,而且生活条件很好,出现奢靡之风也很正常。

文化

崇拜

和周人不一样的是,嬴秦人的“上帝”崇拜多为泛神泛示,以上帝为代表的诸神,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及鸟类都是他们的祭拜物。有人以此认为,当时嬴秦的宗教水平只能是处于一个“低层次上”,“世俗性”很强,“综合地反映了秦文化的混合特质。

秦族固有的游牧民族多神教和西戎文化是秦文化的基础”,在《汉书·郊祀志》中,把它和东方的齐鲁分为两大宗教体系。

其实在嬴秦这里,所谓的“世俗性”,正是关注自我的表现,这也正是嬴秦宗教崇拜的一大特征,并且处处体现出日常生活情况,和东方诸国体现的“帝王将相”完全不一样。文献记载中,嬴秦人的多神崇拜还是比较简单的,材料也不是很多,也仅是片言只语。

为什么秦国七代无昏君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更多关于秦国为什么可以有七代明君、为什么秦国七代无昏君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