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济格什么意思(阿济格烧烤专供基地)

生活经验082

今天给各位分享阿济格什么意思的知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满族八旗都是哪些?各代表什么含义?

满族八旗都是哪些?各代表什么含义?

一、八旗来历的传说:

阿济格什么意思(阿济格烧烤专供基地),第1张

过去有“从龙人关”之说,其实从龙人关说的是八条小龙。开始,这八条小龙并不团结,相互之间经常发生你争我斗,逞强好胜。有一天,天上的玉皇大帝得知他们的事后,就召见天使说:“地上有人向我告状,日头和月亮总是在一起,这样天天都是白天,半阴半阳的,人们感到很不舒服,总是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庄稼也长不好了。”人们很着急,都要求把他们分开。你传我的谕旨,命令八条小龙来完成。

这八条小龙知道命令后,都想立头功,个个争先恐后,这个来,那个去,搬月亮,挪日头,不管费多大的劲儿,怎么也弄不动,大家急得抓耳挠腮,一点好办法也想不出来了。

正在无计可施时,龙王威风凛凛地来到他们面前,责问:“这么长的时间,你们为什么没有完成玉帝交给的任务?”

小龙纷纷抢著说:“日头、月亮太沉了,我们都使出了吃奶的劲,整天都跟着月亮和日头后头跑,总是追不上,有时追上也是跑不动,有时跑到头里也是拦不住,还是被它们撞到一边去了。”

龙王问:“你们是怎么去的?”

小龙们回答说:“我们是一个接一个去的。”

龙王听后,大发雷霆,当即骂到,你们这帮笨蛋,都赶不上下界凡人,他们还知道,人心齐泰山移呢!如果你们团结起来,不就可以了嘛。假如你们各拿一只箭,用力一掰就断了。如果把这8只箭绑在一起,还能掰断吗?过去你们不能取胜,就是单个力量太弱的缘故。

小龙们一听,恍然大悟,当即表示组合到一起,重新回到了天上,相互结合在一起,正象汉字的金字,金字也正好八画,实际上就是八条小龙组合而成。金字塔两条龙头合在一起,变成了金字头上的尖,他们** 协力,象个楔子,在日头和月亮之间一拱,就真的把日头和月亮给拱开了。日头和月亮分开后,由于日头跑得快,很就跑到头里去了。月亮跑得慢,就落在了后边。

这八条小龙完成了任务,也累得筋疲力尽,纷纷朝地上掉下去,此时,刮起一阵大风。说来也巧,不知道从哪里刮来八块颜色不同的大布落在地上,这八条小龙正巧每条龙落在一块布上,它们不仅落在布上还张在了布上。

后来,后金国将这八块带有龙图案的布当成了旗标,由于八条龙和八块布的颜色不同,所以才有了不同的旗色。

白色的小龙落在黄布上,就变成后来的正黄旗;蓝色的小龙落在白布上,就变成后来的正白旗;黄色的小龙落在红布上,就变成后来的正红旗;树皮色的小龙落在蓝布上,就变成后来的正蓝旗。一条小龙,虽然落在黄布上,由于黄布外边镶上了一条红边,所以就叫镶黄旗;一条小龙,虽然也落到白布上,但白布外边镶上了一条红边,所以就叫镶白旗;一条小龙落到了红布上,由于红布外边镶了一条白边,所以就叫镶红旗;另外一条小龙落在蓝布上,也是由于外边镶了一条红边,所以叫镶蓝旗。这些旗上都有一条小龙,也都有与明字搏斗的场面,还有云彩、火焰等。

2、八旗的建立及演变:

年 代 地 点 人 物 设 旗 情 况

1601年 抚顺新宾赫图阿拉城(万历29年) 清太祖努尔哈赤 初设正四旗:黄、白、红、黑

1615年 抚顺新宾赫图阿拉城(天命元年) 清太祖努尔哈赤 正四旗改为:黄、白、红、蓝

同时增设镶四旗即: 镶黄,镶白,镶红,镶蓝

1635年 盛京沈阳(天聪9年) 清太宗皇太极 扩编蒙古八旗

1637年 盛京沈阳(崇德2年) 清太宗皇太极 成立汉军二旗:正黄、镶黄

1639年 盛京沈阳(崇德4年) 清太宗皇太极 扩汉军为四旗,正白、镶白

1643年 盛京沈阳(崇德8年) 清太宗皇太极 扩充汉军为八旗

合 计 8×3=24旗×7500人/旗 18万人

2、八旗的三级组织形式及人员兵力: ......

正八旗是什么意思?

一、八旗来历的传说:

过去有“从龙人关”之说,其实从龙人关说的是八条小龙。开始,这八条小龙并不团结,相互之间经常发生你争我斗,逞强好胜。有一天,天上的玉皇大帝得知他们的事后,就召见天使说:“地上有人向我告状,日头和月亮总是在一起,这样天天都是白天,半阴半阳的,人们感到很不舒服,总是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庄稼也长不好了。”人们很着急,都要求把他们分开。你传我的谕旨,命令八条小龙来完成。

这八条小龙知道命令后,都想立头功,个个争先恐后,这个来,那个去,搬月亮,挪日头,不管费多大的劲儿,怎么也弄不动,大家急得抓耳挠腮,一点好办法也想不出来了。

正在无计可施时,龙王威风凛凛地来到他们面前,责问:“这么长的时间,你们为什么没有完成玉帝交给的任务?”

小龙纷纷抢著说:“日头、月亮太沉了,我们都使出了吃奶的劲,整天都跟着月亮和日头后头跑,总是追不上,有时追上也是跑不动,有时跑到头里也是拦不住,还是被它们撞到一边去了。”

龙王问:“你们是怎么去的?”

小龙们回答说:“我们是一个接一个去的。”

龙王听后,大发雷霆,当即骂到,你们这帮笨蛋,都赶不上下界凡人,他们还知道,人心齐泰山移呢!如果你们团结起来,不就可以了嘛。假如你们各拿一只箭,用力一掰就断了。如果把这8只箭绑在一起,还能掰断吗?过去你们不能取胜,就是单个力量太弱的缘故。

小龙们一听,恍然大悟,当即表示组合到一起,重新回到了天上,相互结合在一起,正象汉字的金字,金字也正好八画,实际上就是八条小龙组合而成。金字塔两条龙头合在一起,变成了金字头上的尖,他们** 协力,象个楔子,在日头和月亮之间一拱,就真的把日头和月亮给拱开了。日头和月亮分开后,由于日头跑得快,很就跑到头里去了。月亮跑得慢,就落在了后边。

这八条小龙完成了任务,也累得筋疲力尽,纷纷朝地上掉下去,此时,刮起一阵大风。说来也巧,不知道从哪里刮来八块颜色不同的大布落在地上,这八条小龙正巧每条龙落在一块布上,它们不仅落在布上还张在了布上。

后来,后金国将这八块带有龙图案的布当成了旗标,由于八条龙和八块布的颜色不同,所以才有了不同的旗色。

白色的小龙落在黄布上,就变成后来的正黄旗;蓝色的小龙落在白布上,就变成后来的正白旗;黄色的小龙落在红布上,就变成后来的正红旗;树皮色的小龙落在蓝布上,就变成后来的正蓝旗。一条小龙,虽然落在黄布上,由于黄布外边镶上了一条红边,所以就叫镶黄旗;一条小龙,虽然也落到白布上,但白布外边镶上了一条红边,所以就叫镶白旗;一条小龙落到了红布上,由于红布外边镶了一条白边,所以就叫镶红旗;另外一条小龙落在蓝布上,也是由于外边镶了一条红边,所以叫镶蓝旗。这些旗上都有一条小龙,也都有与明字搏斗的场面,还有云彩、火焰等。

2、八旗的建立及演变:

年 代 地 点 人 物 设 旗 情 况

1601年 抚顺新宾赫图阿拉城(万历29年) 清太祖努尔哈赤 初设正四旗:黄、白、红、黑

1615年 抚顺新宾赫图阿拉城(天命元年) 清太祖努尔哈赤 正四旗改为:黄、白、红、蓝

同时增设镶四旗即: 镶黄,镶白,镶红,镶蓝

1635年 盛京沈阳(天聪9年) 清太宗皇太极 扩编蒙古八旗

1637年 盛京沈阳(崇德2年) 清太宗皇太极 成立汉军二旗:正黄、镶黄

1639年 盛京沈阳(崇德4年) 清太宗皇太极 扩汉军为四旗,正白、镶白

1643年 盛京沈阳(崇德8年) 清太宗皇太极 扩充汉军为八旗

合 计 8×3=24旗×7500人/旗 18万人

2、八旗的三级组织形式及人员兵力:

......

清朝时期的八旗是什么意思?是怎样区分的?

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正式创立,初建时设四旗:黄旗、白旗、红旗、蓝旗。1614年因“归服益广”将四旗改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并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合称八旗,统率满、蒙、汉族军队。八旗历史 中国清代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满族的先世女真人以射猎为业,每年到采捕季节,以氏族或村寨为单位,由有名望的人当首领,这种以血缘和地缘为单位进行集体狩猎的组织形式,称为牛录制。总领称为牛录额真(牛录意为大箭;额真,又称厄真,意为主)。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正式创立,初建时设四旗:黄旗、白旗、红旗、蓝旗。1614年因“归服益广”将四旗改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并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合称八旗,统率满、蒙、汉族军队。规定每300人为一牛录,设牛录额真一人,五牛录为一甲喇(队),设甲喇额真(参领)一人,五甲喇为一固山,设固山额真(都统、旗主)一人,副职一人,称为左右梅勒额真(副都统)。 皇太极继位后为扩大兵源在满八旗的基础上有建立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其编制与满八旗相同。满、蒙、汉八旗共二十四旗构成了清代八旗制度的整体。满清入关后八旗军又分成了禁旅八旗和驻防八旗。检举 提问人的追问 2010-11-05 08:40 这些具有等级制度吗检举 团队的补充 2010-11-05 08:42 八旗制度等级森严,各旗驻地管理也极严格,不许杂厕。清朝统治以满族为主体,“上三旗”和“下五旗”差别很大,满、蒙、汉八旗之间的差异更大。

“上三旗”实行郎卫制,紫禁城内接近皇帝的要害部位,全由内务府选出侍卫,由内领侍卫大臣六人(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各二人)统领。分成内外两班宿卫。内班宿守乾清门、内右门、神武门、宁寿门等内宫,多用满人。外班宿守太和门等外朝,兼用满人、蒙人。

其余五旗兵卫制官兵,满、蒙分左右两翼备宿卫。各设前锋统领一人,备警跸宿卫。各旗精选四千八百人为养育兵,训练技艺。后来兵额屡增,到乾隆年间,满、蒙养育兵已有两万零三百余人。

正黄、镶黄、正白旗列为上三旗,上三旗无王,都归皇帝所领亲兵,侍卫皇室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至清末使八旗中人最多的一个,下辖92个整佐领又两个半分佐领,约三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为15万人。

下五旗则指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五旗。关外征战时,上三旗由皇帝亲自统帅,位高势尊,下五旗则是由各旗旗主带领,和皇帝关系不是很密切,所以政治地位较“上三旗”低下。

满族的八旗

八旗制度是满族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八旗制度要从牛录制说起,牛录之意为大披箭,牛录是女真人从事军事、狩猎的小行动集体。努尔哈赤统一女真之前,东北的女真部落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后来努尔哈赤为适应军事的需要,沿用“牛录”的名称,指导它发行成多种作用的组织。1601年,努尔哈赤改“牛录制”为固山制,固山是满语的音译,是旗的意思,这时他已经统一了建州女真,准备发兵统一海西、哈达、叶赫各部落。这时只设立黄、白、蓝、红四个旗,后来兼并其他女真三部后,各部落纷纷来降,牛录增多,努尔哈赤在1615年正式建立八旗制度。规定每三百人立为一“牛录”,五牛录设一甲喇额真(汉译参领),五甲喇立一固山额真(汉译都统)。原旗有黄、白、蓝、红,此时扩充为八色,即为现在的八旗。八色为:正黄、正白、正蓝、镶黄、镶白、镶蓝、镶红,这就是后来通称的满州八旗。入关后满洲八旗兵力明显不足,故又将降服的蒙古人和 *** 编为“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后来又将达斡尔、鄂伦春等少数民族编入布特哈八旗。八旗制度在清......

清朝八旗什么意思?

八旗的形成

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建州诸部,伴随统一战争的进行,归服的人口日众,先前那种只凭血缘关系的军事与生产组织,已不能适应统一战争的需要了。于是在这种特殊的政治历史环境下,八旗制度便应运产生了。《满文老档》中记载如下:“聪睿恭敬汗将收集众多之国人,尽行清点,均匀排列,每三百丁编一牛录,牛录设额真一人、牛录额真下设代子二人、章京四人、村拨什库四人。将三百男丁以四章京之分编塔坦,无论做何事,往何地,四塔坦的人按班轮值,其同工、同差、同行走。”(额真来自蒙语,是主人的意思。)

满族的八旗是哪八旗? 分别带表什么意思和由来

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人,在明朝时期,由女真民族首领努尔哈赤统率,逐渐强大,于1616年建立了后金国。努尔哈赤把自己属下的部民,按旗编制组成军队,先是四旗,即四种颜色的旗子。后来,人数增多,变为八旗,这便是八旗的由来。满族人都编入旗内,都称为旗民,也称为在旗的。由于满族全部编入旗下,所以,便出现了凡满人都是旗人之说。但旗人并不都是满人,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努尔哈赤、皇太极势力增大后,把征服的蒙古族人也编入旗内,统归八旗管辖,被称为蒙古八旗。后金天命九年(公元1624年),努尔哈赤把征服的蒙古族人编成五个"牛录",隶属于满洲八旗。天聪三年(公元1629年),皇太极把蒙古五牛录扩编成两个蒙古旗。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又把两旗扩编成八旗,至此,蒙古八旗出现了。

努尔哈赤进入辽沈地区,大量 *** 被掠为奴,编入满洲八旗之内,成为家内奴或拖克索(农庄)内从事生产的奴仆。同时,为扩大兵源,从为奴的 *** 中抽出一些壮丁(规定每20人抽一人当兵),其所需马匹器械由20名 *** 共同出钱购买。其壮丁家为汉军户,对汉军户有优厚待遇,比如,可以全家迁入努尔哈赤所在的城中居住,以示信任。

皇太极即汗位后,改变努尔哈赤对 *** 的政策,不再把被征服地区的 *** 编入满洲八旗人家为奴,编庄别居,减少了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对这些 *** ,由投降过来的原明朝官员或后金提拔的 *** 官员来管理。

天聪七年(公元1633年搐二月,明朝辽东总兵毛文龙被袁崇焕处死,其部下孔有德、耿仲明等率军从山东登州前来辽东投奔后金。皇太极对他们来投非常重视。当他们来到沈阳城郊时,皇太极在浑河岸边亲自迎接,行满族特有的抱见礼,可以说是非常之举。为与满洲八旗有别,命孔、耿所部使用白镶皁旗帜,即白旗镶黑边,受皇太极直接统辖。这是第一次出现打着有别于满洲八旗旗帜的汉军。 *** 既然可以编成军,皇太极决定自己建立汉军,下令从所属的满洲八旗的 *** 壮丁中每十名抽出一名,组成一旗汉军,这是皇太极组成汉军的开始。随着军队的发展,崇德二年(公元1637年),即皇太极称帝改后金为大清的第二年,又分汉军旗为两旗。又过五年,崇德七年(公元1572年),把汉军扩为八旗。至此,汉军八旗正式出现,成为清朝三军之一。所使用的旗帜和满洲、蒙古相一致,即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

由于汉军编成八旗,所有旗下成员都是旗人,也称汉军旗人。因此,应说旗人是由满、蒙古、汉三族人组成的,而不能说旗人都是满人。

清朝的八旗制度什么意思?

清朝八旗制度

八旗主要分为满八旗、蒙八旗、汉军八旗,满八旗是努尔哈赤的手笔,也是满族入关前的政治制度、文化系统、社会基础。蒙八旗和汉军八旗则是皇太极即位之后的手笔,只是蒙八旗制度松散,而且蒙古内部因为漠南、漠北蒙族互相掣肘,对于满洲入关起的作用,一度不如汉军八旗来得重要。

努尔哈赤在万历四十三年(1615)建立八旗(八固山)制度,以300丁为一牛录,五牛录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固山,即一旗,实际上,八旗人数时有增减。牛录(满语,意即大箭)最初是每10丁为一牛录,首领称牛录额真,额真是满语,汉语称佐领。无论出战还是打猎,则都以牛录为单位,这就为满洲社会和军事系统初步奠定了基础。万历二十九年(1601)努尔哈赤鉴于各部族因为人数多寡不一,人员素质也不同,因此对于牛录制度进行了第一次整编。他将每牛录扩充到300人,因此佐领下又设两个副手,满语称“代子”;同时每牛录分为四个达旦,每达旦由一个章京(满语,意即书记官)和一个拨什库(满语,意即领催)管理,这时,满洲军队的编制基本成形了。旗丁中按照身份地位,分为阿哈、披甲人、和旗丁三种。阿哈即奴隶,多是 *** 、朝鲜人;披甲人是降人,民族不一,地位高于阿哈;旗丁是女真人。

努尔哈赤大约有40个左右的牛录,也就是掌握12000余人的部队,在当时关外算是极大的势力了。40个左右的牛录都是由努尔哈赤的兄弟亲戚将领。后来努尔哈赤杀胞弟述尔哈奇和长子褚英之后,事权更加统一,同时努尔哈赤也认识到仅仅以牛录为单位,容易造成权力分散的流弊。他便着手建立八旗制度。1615年即万历四十三年,努尔哈赤建立了八固山制度。固山的人员编制我上面已经介绍了。牛录官员编制不变,每甲喇设一到两名甲喇额真,每旗设一固山额真,配有两名梅勒额真。固山额真之上还有一个旗主额真,又称为和硕贝勒、固山王。他才是一旗的真正主宰者。

八旗制度也可以说是努尔哈赤为了政治需要而创立的。之后因为战事需要,努尔哈赤强化君权,将八旗的编制再因为政治需要而重新做了分配。便有四大贝勒四小贝勒的说法,四小贝勒也因为政治利益的不断重新分配而时时产生改变。比如天命六年(1621),四小贝勒为德格勒,济尔哈郎,阿济格、岳托,到天命十一年的时候,四小贝勒就只剩下三人,分别为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而皇太极将领正白和镶黄两旗。同时,上下旗的制度也是这时确立下来的,只是主旗贝勒的地位并不因为上下旗而有差别。侍卫皇室的人称朗卫,且必须是出身镶黄、正黄和正白上三旗的旗人。

八旗按颜色分,是黄、白、红、蓝,再分为正、镶,共计八旗。镶色旗除镶红旗之外,都是本色旗镶红边,镶红旗镶白边。

八旗分为上三旗以及下五旗,八旗旗上有龙,因此也称为大龙旗,后来清朝的国旗黄龙旗也是由此而来。

努尔哈赤建立八固山制度的时候,掌旗贝勒如下﹕

镶黄旗、正黄旗﹕努尔哈赤

正白旗 ﹕皇太极

镶白旗 ﹕杜度

正红旗、镶红旗﹕代善

正蓝旗 ﹕莽古尔泰

镶蓝旗 ﹕阿敏

在入关建政之后,八旗制度逐步官化,参照对比如下﹕

贝勒旗主——原和硕贝勒(固山王)

总管大臣——原固山额真

佐管大臣——原梅勒额真

都 统——原甲喇额真

副 都统——原札兰章京

参 领——原牛录额真

佐 领——原达旦章京

旗 丁——不变

满洲有八大老姓,分别是瓜尔佳氏、钮祜禄氏、舒穆禄氏、叶赫那拉氏、辉发那拉氏、乌喇那拉氏、郭罗络氏、伊尔根觉罗氏。另外在......

清朝的八旗指的是哪八旗?各旗代表了什么?

由皇帝控制的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是上三旗。由诸王、贝勒统辖的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为下五旗。 正黄旗 : 上三旗。 【清末时兵力】:92个佐领、2个半分佐领、约3万兵力(八旗中最多人口) 【总人口】:约15万人 【其中著名人物】:纳兰性德(康熙帝宠臣)、索尼(重臣)

正白旗 : 上三旗。 (最初是下五旗、顺治帝初年、多尔衮统领后编入上三旗) 【清末时兵力】:86个佐领、约2万6千兵力 【总人口】:约13万人 【其中著名人物】:婉容、荣禄、曹雪芹

镶黄旗 : 上三旗。 【清末时兵力】:84个佐领、2个半分佐领、约2万6千兵力 【总人口】:约13万人 【其中著名人物】:孝和睿皇后(嘉庆帝的皇后)、慈安等

正红旗 : 下五旗。 【清末时兵力】:74个佐领、兵2万3千 【总人口】:约11万5千人 【其中著名人物】:代善、和珅(乾隆皇帝旁的宠臣)、老舍

镶红旗 : 下五旗。 【清末时兵力】:86个佐领、兵2万6千 【总人口】:约13万人 【其中著名人物】:珍妃(光绪帝宠妃)

镶白旗 : 下五旗。 【清末时兵力】:84个佐领、约2万6千兵力 【总人口】:约13万人 【其中著名人物】: 阿桂、善耆(肃亲王)

正蓝旗 : 下五旗。 (最初为上三旗、正白旗提升后降格为下五旗) 【清末时兵力】:83个佐领、11个半分佐领、兵2万6千 【总人口】:约13万人 【其中著名人物】:崇绮(1864年状元。戸部尚书。同治帝皇后阿鲁忒氏之父)、启功

镶蓝旗 : 下五旗。 【清末时兵力】:87个佐领、1个半分佐领、兵2万7千 【总人口】:约13万5千人 【其中著名人物】:侯宝林(相声艺术家)、慈禧太后(咸丰帝贵妃)、肃顺(辛酉政变处死的户部尚书)

清朝的八旗是指什么?

八旗分别是正黄,正红,正蓝,正白,镶黄,镶红,镶蓝,镶白。这八旗大概是为了更好的管理满人,把满人和 *** 区分开。各旗有各旗的触主。旗主的地位相当高,不管你是多大的官,只要他是旗主你就得听他的。

清朝末年,所谓的八旗是啥意思?

1、八旗制度是中国清代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

女真人以射猎为业。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取得节节胜利。随着势力扩大,人口增多,他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建立黄、白、红、蓝四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四十三年,努尔哈赤为适应满族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牛录制的基础上,建立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把后金管辖下的所有人都编在旗内。

2、八旗的军事组织制度是由满族的首领努尔哈赤所制定。努尔哈赤起初将自己的军队分编为四旗,四旗均以不同颜色的旗帜作为识别,成为“正黄旗”等。随军队壮大,又将四旗加上边框,成为“镶黄旗”等,形成八旗。满人靠著这军事组织制度,于1636年建立清国。

3、特点

八旗制度的特点是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凡隶于八旗者皆可以为兵。实际上,清代兵有常数,饷有定额,随着满族人口的不断增加,并非所有满族人都能披甲,而到后来披甲的人数占满族人口的比例愈来愈小。

八旗初建时兵民合一,全民皆兵,凡满洲成员皆隶于满洲八旗之下。旗的组织具有军事、行政和生产等多方面职能。

八旗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如封爵,天命、天聪时期定王公爵止于贝勒,崇德元年始走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九等。

清朝时候八旗制度是什么意思

八旗制度是中国清代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

女真人以射猎为业。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取得节节胜利。随着势力扩大,人口增多,他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建立黄、白、红、蓝四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四十三年,努尔哈赤为适应满族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牛录制的基础上,建立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把后金管辖下的所有人都编在旗内。

满洲人运用此军事组织制度建立了清朝。在平时,人们从事耕作、狩猎等活动;在战时则应征为兵,起源于女真族的狩猎组织──牛彔。具有旗籍的家族人员称为旗人。到19世纪末随着清朝的解体,八旗军事组织制度不复存在。但一部分八旗的后代仍自称为旗人。

八旗的军事组织制度是由满族的首领努尔哈赤所制定。努尔哈赤起初将自己的军队分编为四旗,四旗均以不同颜色的旗帜作为识别,成为“正黄旗”等。随军队壮大,又将四旗加上边框,成为“镶黄旗”等,形成八旗。满人靠著这军事组织制度,于1636年建立清国。

各官免送什么意思

各官免送的意思各位当官的不必远送,这是明末时期阿济格对明朝军队离别之际送的羞辱的话,阿济格携带着劫掠而来的18万牲畜人口和大批物资浩浩荡荡地由冷口(今河北迁安县北)出了长城,阿济格特意让人在长城边立下一个大木牌,上面写着“各官免送”,以示对明朝官兵的蔑视和羞辱,各位当官的虚伪的就不必再继续送行了

甘肃方言下剩是什么意思

下剩的意思:1.剩余。

下剩的造句1:再次动手,把巢穴底下剩于的那些羽毛,也全都挖出来,准备把两只小狮鹫,打扮成毛绒小狮鹫。

下剩的造句2:小王吃完饭后身上就只下剩三十块钱了.

下剩的造句3:“从我们的实力而言,我们完全可以赢下剩下的所有比赛,然后以小组第一的身份出线。我们都满怀信心。”他总结道。

下剩的造句4:治岗就在屋脊上望风,有事给个信号,下剩的事,由我和万伍操办。

下剩的造句5:光有瓦片顶啥用,我家有下剩的椽子,望板也有……

下剩的造句6:日头已近正午,阳光毒辣,小六愿一人接下剩下人等,以尽快结束比试。

下剩的造句7:阿济格只得重新打起了从大同城下剩下来的百姓主意,从大同撤军后,原先用来充当炮灰的百姓还有二万多人,清军并没有将这两万多百姓释放。

下剩的造句8:无奈之下剩余之人全部上马,带领一伙残兵败将退往安阳城。

下剩的造句9:吞下剩余的半瓶生命泉水后,他离突破到灵巫境界只剩下了一线之隔,不仅巫力大进,速度更是不可同日而言。

下剩的造句10:新世纪男性:睡得了地板,住得了走廊,跪得起搓板,吃得下剩饭,带得了孩子,养得起姑娘。前提:争做灰太狼,体魄很重要,愿你男性健康日快乐。

下剩的造句11:也许我们的表现还可以更好一些,但是我们赢了。我们向来如此,所以现在要做的就是赢下剩余的三场比赛。

下剩的造句12:咱干革命的什么时候挑过食?小胖同志,革命的小车不倒你只管往前推啊!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天下剩余的那三分之二受苦大众,都要靠你们去解放了,我就天天吃土豆烧牛肉去了。"。天下霸唱

下剩的造句13:灵活控制:你可以控制你吸入尼古丁的剂量,你可以先吸上几口满足你的尼古丁需求和症状,或者省下剩下的剂量稍后再使用。

下剩的造句14:老爷,还有三天就是少爷们的生日了,而且咱们这次出来已经有两个月了,是时候回去了,老爷我去处理下剩下的事,然后咱们就起程回去吧。

下剩的造句15:咱干革命的什么时候挑过食?小胖同志,革命的小车不倒你只管往前推啊!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天下剩余的那三分之二受苦大众,都要靠你们去解放了,我就天天吃土豆烧牛肉去了。"。天下霸唱

多尔衮什么意思

问题一:多尔衮翻译成中文是啥意思 多尔衮的意思

那些名留青史的满洲贵族的名字,从音译过来的字面上看来,倒也带有神秘的异域气息,可是一旦意译,立刻暴露了这个民族的文化海拔。就以努尔哈赤的几个儿子的名字为例吧,“多尔衮”的意思是“獾”,“多铎”的意思是“胎盘”,12子阿济格,翻译成汉语是“老疙瘩”。女婿“和何理”的意思则是“上牙嗑下牙”。其他王公贵族的名字也文雅不到哪里去。贝勒岳托,名字的意思是“傻子”,将军席特库,名字是“尿炕孩子”,而贝子傅喇塔的名字居然是“烂眼皮”。并不是满族人不想起个好听的名字,而是因为早期满语只有口语而没有书面语,实在没有多少优雅的词汇可供起名者挑选。

这些由“獾”率领的“胎盘”和“尿炕孩子”及“烂眼皮”们,创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问题二:多尔衮是什么意思 是熊的意思,全名翻译过来是金熊。

--纪连海《正说多尔衮》

多尔衮除了是熊的意思外,还有一说是一种凶猛的大型的动物。

问题三:爱新觉罗多尔衮在满语中的意思! 爱新觉罗・多尔衮,这是满语,爱新觉罗在满语中是“金”的意思,象征着尊贵,多尔衮在满语中的意思是“熊”,满洲人以游猎为生,大概希望孩子们长大后都能够健壮、勇猛吧,很多父母用动物的名字给孩子命名。努尔哈赤的意思就是“野猪皮”,很有意思吧!也就是说,多尔衮的全名翻译成汉语就是“金熊”,呵呵,后来的雍正皇帝“赐予”他两个反动的弟弟低贱的名字“阿其那”、“塞思黑”,翻译过来便是“金猪”、“金狗”,都很有意思,也很可爱哦!

问题四:多尔衮在满语里是什么意思 是熊的意思,全名翻译过来是金熊。

--纪连海《正说多尔衮》

多尔衮除了是熊的意思外,还有一说是一种凶猛的大型的动物。

问题五:孝庄和多尔衮是什么关系? 多尔衮,满洲最勇敢的勇士,清王朝正式建立时最大的功臣,顺治即位后满朝最大的统治者,和顺治皇帝的额娘庄妃扯上太多的不非关系,这就是多尔衮。一生有过辉煌,有过痛苦,有过无奈,太多太多的感情聚集在一起,串起他不凡又复杂的人生。纵观前清历史,对多尔衮纵是有很多感慨,不知,多尔衮,一生为何?

清朝开国先皇努尔哈赤,也就是清太祖,在临死时,据说只有一个妃子陪在他的身边,他对这个妃子是倍加宠爱,这个妃子就是多尔衮的额娘。清太祖死前没有来得及当众指定哪个皇子为下一任的皇帝,说是只是口授给多尔衮的额娘。于是,清太祖归西,他的四个较长的儿子被称为四大贝勒,处理了清太祖的后事。有国必有君,国无君不宁, 指定下一任皇帝即位成了四大贝勒首要的问题。于是,他们与多尔衮的额娘急急联系,没有人知道其详细内容,谈到了最后,却传出了一个消息:先皇临死时,出于对大福晋的爱怜,指定大福晋为其陪葬,所谓一起去天上做夫妻。可怜的多尔衮年龄还不大,就必须要接受如此的痛苦,当他急急赶到时,所有人都拦着他,总算闯了进去,“大福晋随先皇升天!”这一消息传入了他的耳中,他跪在了地上,泪水模糊了眼睛。这一刻起,多尔衮明白了:自己最爱的额娘去了,从今以后只有自己了,一定要领着弟弟闯出一番天地!

有野史记载,努尔哈赤的真实意思是要十四子多尔衮即位,努尔哈赤生前特别喜欢多尔衮,喜欢他的勇敢机智。可是,似乎大福晋和四大贝勒之间的恰谈出了什么问题,最后大福晋随先皇而去,四大贝勒以多尔衮没有战功否定了他。据说四大贝勒之中最年长的代善此后对多尔衮格外的关照,也许这就是他对多尔衮的忏悔、对大福晋的赎罪吧!可是,敢问这一切又有什么用?就算先皇并没有让大福晋做为陪葬的遗诏, 就算多尔衮真的是内定的下一任皇帝,又有什么用?原来的多尔衮可以在大草原上策马奔驰,尽享人生之乐,可如今呢?全部的担子都要他自己扛,有泪水也只有咽里!

民间传说把多尔衮和大玉儿(即后来皇太极的庄妃)的际遇划出了唯美,即美妙又凄凉。传说多尔衮和大玉儿很小的时候就认识了,由于年龄相仿而且他们的骨子里都有着那么一种豪爽,他们早已偷偷相爱,似乎就等着合适的时机完婚了。可是,四大贝勒中的皇太极即位,却一眼看中了冰清玉洁的大玉儿,封她为妃。这一击又将多尔衮打入无底深洞,和深爱的人含泪分离……我想,也许多尔衮的心里对皇太极更多的感情是恨吧!从皇位到心爱的人,他无一事可心。

“蒹荚苍苍,白露为霜,

所为依人,在水一方”

一切的际遇离多尔衮远去,上天连一个小小的幸运都不肯给他供他侈奢……

也许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吧,多尔衮看尽了身边的世俗,麻木了,当年他英俊勇敢,聪明机智,缺的就是功绩。于是,他离开了皇宫,远离了这是非之地,这块令他绝望的土地,远赴缰场,用一个个战功证明了他自己。

也许他在这战场寻找着什么吧!找回他的勇敢,找回他在草原驰骋的心际,还是在寻找他远去的心灵……

后来皇太极驾崩,此时庄妃(大玉儿)已为皇太极生了一个儿子,取名福临。多尔衮结束了在战场的生活,回到了皇宫。此时,明朝的遗军蓄意造反,皇帝驾崩继承皇位的人选当先在即,多尔衮本可轻而易举的当了皇帝,以当时他在朝中的影响即位当皇帝似乎是意料中的事。但是,多尔衮却不顾朝中大臣的反对,不顾反面势力的影响,不顾同样有继承权的皇子豪格,将庄妃的儿子福临一手托上了皇位。于是,庄妃当上了皇太后,在后宫位居第二,而多尔衮呢,有了一个称号,摄政王,后称为皇父摄政王。...

问题六:多尔衮做什么官 天命十一年,贝勒。

天聪二年,晋固山贝勒。

崇德元年四月,封和硕睿亲王。

三年,降郡王。六年,以功复亲王。

顺治元年,授皇叔父摄政王。

五年十一月,尊为皇父摄政王。

问题七:孝庄到底和多尔衮是什么关系? 纵观清朝三百年,尤以清初最为混乱,疑案层出不穷,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清宫三大案了,它们分别是太后下嫁,顺治出家,雍正即位。而在这三大案中又以太后下嫁争议最多。一种说法清太宗皇太极晏驾后,谁来继承王位成为了当时最为敏感的问题,满清贵族内部的斗争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以努尔哈赤十四子多尔衮和以皇太极长子豪格为首的两大政治集团互不相让,甚至有爆发战争的危险,就在这时,当时还是妃子的孝庄文皇后找到了多尔衮,提出让多尔衮拥戴福临即位,作为条件之一就是多尔衮担任摄政王,多尔衮权衡利弊后,同意了孝庄文皇后的意见。但有人认为其中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就是多尔衮与孝庄文皇后进行了一次权色交易。多尔衮少年得志,意气风发,但就是由一个弱点,好色,而且对她的嫂子孝庄文皇后尤其注意,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孝庄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在皇位继承的关键时刻使出杀手锏,一举成功,使自己的儿子福临成功地继承了皇位。此后,多尔衮率兵打进北京,并控制了当时的军政大权,他已经不满足于偷偷摸摸,开始公开出入后宫禁地,而当时满族的习俗兄长死后弟弟可以娶嫂子,父亲死后儿子可以娶父亲的妾,因此对多尔衮的所作所为满洲贵族并不在意。而当时汉族的知识分子虽有在朝为官者但都人人自危。所以多尔衮和皇后的感情发展可以说完全没有阻碍。当时朝中有一位重臣叫范文程,是范仲淹的后裔,早年就追随太宗,深得顺治皇帝与太后的信任,皇后下嫁就是由他首先提出来的。有人说他是受了太后的指使,有人说他是应多尔衮之请,还有人说他是为了取悦当权派,总之,是范文程首先提出让太后与多尔衮夫妻团圆。但也有野史称,是前明降臣钱谦益向多尔衮提出此动意的。多尔衮与小皇帝顺治一直关系不好,这对摄政王多尔衮来说一直骨鲠在喉。而此时多尔衮元妃去世,多尔衮郁郁寡欢。钱谦益就此向多尔衮说,“无非再娶,以慰悼亡”。就此即请皇太后下嫁多尔衮,使传言变现实,实至名归,另外这样也正好控制顺治。这一提议很快就得到了多数大臣的支持,而福临也碍于多尔衮的权势勉强同意。就这样,太后正式下嫁多尔衮为妻。而因此,孝庄死后,康熙等后代子孙因其丢了爱新觉罗家的脸面,将她葬在了清东陵陵区外。还有一说是,摄政王王多尔衮在逼死政敌豪格后,娶了豪格的福晋,来自科尔沁蒙古草原的博尔济吉特氏。但是民间却以讹传讹,传说当今皇太后,同样来自科尔沁的博尔济吉特氏下嫁多尔衮,文人们还写成文章,编造了种种传说,生动描绘了皇太后和摄政王的亲事。其实,“太后下嫁”之说,首先起因于顺治五年(1648年),多尔衮被封为“皇父摄政王”。这个怪异的称呼使人们引起了各种的猜测。大家认为,皇帝之母降贵屈尊下嫁,才使多尔衮有了这种尊称。而也有人称当时顺治是为了孝顺,考虑到母亲的孤苦及与多尔衮多年的情谊,和多尔衮对自己拥立帝位的恩情,在大臣的提议下议请多尔衮与母亲结合。父死子娶其庶母,兄死弟娶其嫂的婚俗,在当时满洲风俗来说十分正常。但不管怎样,“太后下嫁”的故事,折射出了顺治帝和孝庄皇后这对孤儿寡母当时尴尬险恶的政治处境。而明张煌言作诗“上寿称为合卺樽,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倒是实有其事。对“太后下嫁”的故事,虽然野史中记载很多,但在清史稿中并没有提到。从事实来看,孝庄皇后死后,清王朝又延续了二百多年。这期间,大清诸朝对她尊崇备至,极尽歌功颂德之事,在陵寝祭祀方面也把其放在首位,如真有太后下嫁之事,清皇朝为何能自取其辱呢?当然也有一说:据说到了乾隆时期,纪晓岚在整理清宫档案时,觉得这一事件有辱皇家尊严,因此奏请皇帝批准,从档案中删去这一部分内容,从此,再没有人提起......

问题八:多尔衮名字由来 那些名留青史的满洲贵族的名字,从音译过来的字叮上看来,倒也带有神秘的异域气息,可是一旦意译,立刻暴露了这个民族的文化海拔。“多尔衮”的意思是“獾”,“多铎”的意思是“胎盘”,12子阿济格,翻译成汉语是“老疙瘩”。女婿“和何理”的意思则是“上牙嗑下牙”。其他王公贵族的名字也文雅不到哪里去。贝勒岳托,名字的意思是“傻子”,将军席特库,名字是“尿炕孩子”,而贝子傅喇塔的名字居然是“烂眼皮”。并不是满族人不想起个好听的名字,而是因为早期满语只有口语而没有书面语,实在没有多少优雅的词汇可供起名者挑选。

问题九:多尔衮在历史上有什么作用? 多尔衮是满清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摄政王。曾指挥清军入关,使满清夺了汉家江山,乾隆曾评他是“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颁布“剃发令”,下令圈地、占房、投充、逃人,为满清六大弊政,累我 *** 无数。曾亲自指挥山西大同屠城,距地不远的汾州、运城、太谷也难遭幸免。因他颁布的剃发易服而死去的 *** 千千万万,最著名的有广州大** 、江阴八十一日等。

多尔衮最大的功劳是促进了我国的民族融合【笑】,奠定了满清一朝的基础。

纯手打,求采纳

问题十:皇太极和多尔衮是什么关系 皇太极篡夺了多尔衮的皇位? 皇太极的皇位到底是继承努尔哈赤的还是篡夺多尔衮的?努尔哈赤在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十一日去世,临终前曾召见爱妻乌拉氏阿巴亥,似乎要授以遗命。但众贝勒早就担心多尔衮三兄弟力量迅速壮大,便在拥戴皇太极继位为汗之后,九个时辰,迫令阿巴亥自尽殉夫,声称是太祖的“遗命”。是四大贝勒共同推举他的.努尔哈赤生前最宠爱大妃阿巴亥,子以母贵当然多尔衮做为努尔哈赤的小儿子自然努尔哈赤也喜欢他,史料记载多尔衮是努尔哈赤最喜欢的儿子.努尔哈赤生前有意思把位传给多尔衮让他的大哥代善摄政.努尔哈赤死的时候并没有留下传位给多尔衮的诏书也没有留下口喻就去世了,甚至连接班人也没有来得及选.皇太极野心大,有能力,窥视这个汗位已经很久了,他对内拉拢他的弟弟哥哥,对外亲近百官,自然而然的都推选他坐大汗的位子,至于怕大妃阿巴亥和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抢他的皇位,皇太极伪造大行皇帝遗诏让大妃阿巴亥殉葬说是大行皇帝死前遗命.这样皇太极在政治上取得决定性的优势,因为多尔衮三兄弟年纪都还很小政治手腕明显不够成熟,所以皇太极顺利登上皇位.

阿济格什么意思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更多关于阿济格烧烤专供基地、阿济格什么意思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