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追求完美是一种病态的知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过度追求完美是病态心理
过度追求完美是病态心理
总是对别人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因而总是达不到期望值;总是要求至善至美,可往往总以失落和失望而收场;其实不妨放低标准,放低要求,那样反而效果或许很好。这样的情况,这样的状态多是完美主义者经常遇到的。完美主义者,是不是觉得很累?不妨放下你的担子,降低标准。
西方心理学家:过度追求完美是一种病态心理,不利于身心健康。
2004年的法国网球公开赛上,女选手维纳斯威廉姆斯取得17场连胜的骄人战绩。她对记者发表胜利感言:“我还不够努力。有时候,我获胜心切;有时候,我求胜心又不够强。有时候,我不遵从教练指导;有时候,我不听从自己的安排。我讨厌在任何事情上犯错,不仅是球场上。”
可见,威廉姆斯不论在球场上还是在生活中都追求完美,不容许自己有丝毫错误。有人说,正因为威廉姆斯为自己设定了一个非常高的标准,她才能发奋图强,斩获佳绩,追求完美是她达到目标的健康动力。“我并不这样认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保罗休伊特说,“这些人往往忽略了完美主义者脆弱的一面,譬如沮丧、厌食和自杀。”
休伊特和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戈登弗莱特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完美主义。他们发现,完美主义者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不管是何种类型的'完美主义者,都有这样、那样的健康问题,譬如沮丧、焦虑、饮食紊乱等。
完美主义者有三种类型
一些研究人员把完美主义者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自我型。这类人给自己设定远大目标,并努力达到。他们容易陷入自我批判,情绪沮丧。加拿大芭蕾舞演员克伦凯因享誉国际芭蕾舞界,在她的职业生涯中,表演超过1万场次,但她在自传中表示,只对其中大约12场较为满意。此外,她对自己能力的第一感觉就是失望。
第二种是总以为别人对自己有更高期望,于是为之不断努力。他们容易发生饮食紊乱,乃至产生自杀的想法。他们不愿意尝试新事物,因为害怕给别人留下愚蠢的印象。当觉得别人的要求不合理或者不公平时,他们只能默默地自我调节悲伤或者愤怒的情绪。他们要在人前展现完美,所以从不请求他人帮助,一切问题都自己扛。
第三种则把高标准严要求的对象拓展到其他人身上,要求他人也要十全十美。“他们把对自己的要求也强加给别人,觉得这样才公平,”弗莱特说,这类人往往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婚姻一般会遭遇失败。
“人们想在一些事情上表现完美,这无可厚非。譬如在工作上,要想成为一名好编辑、优秀的外科医生,就不能犯错,”弗莱特说,“但如果在生活的其他领域都要求完美,譬如家庭生活、外貌着装、个人喜好等,那就可能出现问题。”
追求完美和追求优秀是两回事
但在很多人眼里,“完美主义者”这顶帽子并不难看,追求完美才能达到优秀。事实上,追求完美和追求优秀是两回事。
休伊特举例说明两者的区别:他的一个病人是一名大学生,总是情绪低落。他希望自己在一些课程上取得“A+”的成绩,于是,他课后努力学习,课堂上表现出色,终于如愿以偿。但当休伊特过一段时间见到他的时候,发现他更加沮丧,自杀倾向更为明显。“他对我说,‘A+’只是证明他多么失败。如果他很完美,根本不需要如此努力就应该得到这样的成绩,”休伊特说。
很多完美主义者自身也不觉得追求完美是一种病态。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雇员援助顾问艾丽斯普罗沃斯特近期组织了一场针对追求完美冲动的治疗活动。她说:“他们对此(追求完美)深感自豪。社会对他们追求完美予以高度评价,从而坚定了他们继续追求完美的信心。”
普罗沃斯特说,她经常碰到一些具有强迫症状的病例:有人无法忍受桌子上杂乱无章,有人绝不把今天的工作留一半到明天,有人花大量时间不断返工,只为达到他自己设定的目标。这些其实已是苛求完美的病态表现。
为了确定追求完美者是否接近病态边缘,澳大利亚柯廷理工大学的心理学家们制定了一份问答卷,其中包括“我的一切都在掌控中,还是处于失控状态?”“我与人相处非常好,还是非常糟糕?”等16个问题。专家们对252人进行调查,要求他们针对上述问题,衡量自己的等级。受调查者选择极端答案越多,就越说明他们过度追求完美,越可能遭遇心理健康问题。
不妨学会偷懒,它能让完美主义者生活更加轻松美好。
如果完美主义者学会制定现实的目标,将会受益很多。通常,一个完美主义者未能达成既定目标,譬如跑完800米,他会制定一个更高的目标来补偿,所以,第二天他就会努力跑1000米。要求完美主义者降低自我标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你要求他们做的事情正是他们所抵制的”,休伊特说。
他认为,对于完美主义者的治疗,应该对症下药,寻找病源。“我更多地致力于寻找追求完美的原因——被接受、被关爱的需要,”休伊特说,“那些人际间的需要才是驱动完美主义行为的原因。”
譬如,一些完美主义者认为,如果他们表现不完美,就没有人疼爱。而事实上,真正的完美不可能实现,所以,他们永远也感受不到被爱。弗莱特说,他们并不知道,爱不以成就为标准;学会接受自己和别人的缺点,不会导致平庸,而是通向美好生活的通途。
普罗沃斯特进行了一项试验,她要求治疗小组成员克制追求完美的本能冲动,懈怠既定目标,学会偷懒。“这在他们眼里就是失败,可在很多人看来并非什么大事。”
所以,不妨按时下班,不早到,所有休息时间都用来休息,让办公桌上堆得一团糟,允许自己几次未能按既定计划完成工作。“然后问问自己:你受处罚了吗?生活还正常吗?你是不是更加快乐?”普罗沃斯特说,“他们会很惊讶地发现,一切照常运转,曾经非常担心的事情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
很多人都追求完美的爱情,这是一种病态的心理吗?
追求完美的爱情,当然不是病态。因为,年轻人大多数都对爱情充满希望,力求完美……从主观的追求说,没错。但现实告诉你,完美的爱情是绝少的(几乎没有),可遇而不可求。不然,从古到今,演绎爱情的悲剧(诗词)不少……
追求完美是一个人的正常的表现,放在爱情上也不会错,追求完美的爱情,只要是掌握好方法就好越来越好的。
所以,我们说爱情是美好的,但不要依完美去评判。就如一幅很美的画,也要留白,可能甚至也有遐疵。你越追求完美,到头来你越失望。
我们试着去分析为什么有人会在爱情里追求十全十美,其实,归根结底是因为这些人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以为靠等待就可以完全的等到自己的唯一
如果有朋友坚持自己的想法,希望这辈子可以遇到完美的伴侣,我也很支持,并衷心的祝愿其早日美梦成真,但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平凡人,基本上很少有人身上会出现偶像剧般的恋爱剧情,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如果我们需要婚姻,就不能够过分的追求爱情完美。
只有清楚爱情里不可能有十全十美,才能够正确接纳爱情里的不完美。一对有情人之所以能够维持感情,靠的并不是两个人之间的其中一个有多完美,而是通过不断的交往中,共同建立默契,并靠不断包容,尊重对方而维系的。
没有一个爱情是完美的爱情需要去经过双方的磨合以及你适应她,他适应你两个人的缺点只有在这个时候才会让两个人互相相爱。如果是要过分的追求,那么这就是一种病态的心理了。其实关于这个提问的观点,我觉得还是不完美的爱情才是最完美的表现
追求完美,是一种病态
追求完美,是一种病态。
白岩松在今年的首次公开演讲中,曾说起自己而立之年的一段人生感悟。
2000年的时候,32岁的白岩已经在央视大展拳脚。
无论是奥运会,还是春节晚会,但凡是大型节目的舞台,总少不了一束属于他的聚光灯。
并且他还身兼数职,不仅参与了体育、娱乐、新闻……各个部门的王牌节目录制,还是三个栏目的制片人。
在很多人的眼中,那时的白岩松是一个完美的主持人。
但是,次年,他却做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举动。
停工一年,没有任何出镜。
当时有人劝他,说主持人这一行,你只要一个月不出镜还凑合,半年不出镜就没人记住你了。
可他还是义无反顾地放下了手头大多数的工作,因为他发现掌声越多,他越不知所措。
于是,一年以后,我们便见到了那个打造出《新闻1+1》、《时空连线》、《新闻会客厅》等经典新闻节目,口若悬河、针砭时弊的老白。
回首往昔,白岩松无不感慨地说道:
“毁一个人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求完美和达到极致。”
追求完美的爱情是一种病态的心理吗?
在生活当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都有自己的选择,那么对于追求完美的爱情到底是不是一种病态的心理,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第一,我觉得追求完美是一种错误的行为。
其实我们都知道,来到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事情,我们不能够追求完美,正如一块玉石一样,因为有了一点瑕疵我觉得才会显得更加珍贵,如果你不能够让这一个瑕疵存在,想要把它给磨平了,想要把它给磨没了,那么最后有可能就是连整块玉都没有了,这也告诉我们,完美的东西在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的,如果一味的追求完美到最后可能也是得不偿失,给我们留下的可能是什么都没有。
第二,追求完美会让别人很累。
不管是自己也好,别人也好,你的这种追求完美的行为其实会让你身边的人特别累,因为我们都明白,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够把一件事情做到尽善尽美,也不可能让爱情做到尽善尽美。因为爱情有时候它就是随机的,有时候它也会有一些意外的事情,有时候也会有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等着我们去面对,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追求完美的爱情,那么试想一下,对方肯定会很痛苦,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去让爱情更加完美。
第三,追求完美的爱情,其实就是自作孽不可活。
那么在这个世界上有着太多太多的不如意,正所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哪来完美的爱情呢,有时候爱情不是伤心就是痛苦,有时候要么就是遭遇这样的反对,有着太多的苦难和挫折,有着太多的事情等着我们去磨合了,所以追求完美的爱情,我觉得就是一种自作孽不可活,我们没有必要这么做。
关于追求完美是一种病态和追求完美也是一种病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