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什么要挖魏征的墓(武则天为什么不怀孕)

生活经验082

今天给各位分享李世民为什么要挖魏征的墓的知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李世民为何要砸毁魏征墓碑?

说李世民忌恨魏征多次谏言屡屡顶撞他,所以才秋后算账的,大概是真的小看李世民这位可以比肩秦皇汉武的明君了。

李世民,唐太祖李渊第二子,西魏“八柱国”李虎之后,出身陇西李氏,陇西李氏源自于颛顼孙皋陶之后,战国末期秦国陇西侯李信,西汉汉武时期的飞将军李广,魏晋时期西凉王李暠……这个氏族一直都是非富即贵。

李世民为什么要挖魏征的墓(武则天为什么不怀孕),第1张

隋末,李渊趁乱而起晋阳起兵,短短七年便震寰宇内一统山河,这其中和他的儿子李世民的能征善战是分不开的。李世民的威望很高,太子李建成忌惮不已,再加上李渊的优柔寡断,方方面面的原因交错在一起,最后李世民冒天下之大不韪武力夺权,发动玄武门之变,手起刀落灭掉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过后不久便逼迫刘渊退位,登上了九五之尊。

倘若李世民登基以后毫无作为,没有灭东突厥灭薛延陀被西域诸国尊称为“天可汗”,也没有下马治天下,贞观盛世,那他史书上也不过是一个杀兄弑弟逼宫造反的乱臣贼子而已。

但是,李世民终究还是对得起他这个名字的,济世安民。

所以,我特别喜欢《琅琊榜2》中,萧元启造反失败后,说的那句话:

倘若我开创了大梁的百年盛世繁华,又有谁敢说我今天错了?

所以,现在没有人敢说,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真的错了,反而被尊为何秦皇汉武比肩的赫赫明君。

但是,玄武门之变对于李唐来说还是影响极大的,因为他严重的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就算自己不是嫡长子,也可以通过武力夺权可以获取,这样武力夺权兄弟阋墙手足相残的血雨腥风,可以说是贯穿了整个李唐王朝。

其次,还有一点就是,李世民野心勃勃争来皇位,夙兴夜寐励精图治,除了想要让他李家王朝可以延续下去除了想要这至尊权力之外,那剩余的,就是史书的那点名声了。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李世民对于玄武门之变中,多次抹黑李建成和李元吉,将他自己设定为被迫的一方,又比如对待那位丢了天下也丢了性命的表叔杨广的抹黑,不都可以看出李世民对待这个名声有多看重吗?

魏征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也确实非常重要,不仅听闻魏征病逝后,说出魏征是他的镜子这样的话,更是痛哭流涕,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可为何魏征尸骨未寒,李世民便翻脸无情,不仅砸毁了魏征的墓碑,而且还将衡山公主和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解除了。

在我看来,原因有三。

他可以容忍魏征是李建成的人,不仅是因为重用魏征可以彰显自己礼贤下士宽容大度不计前嫌,更是因为魏征是个治国好手,事实证明确实如此,贞观之治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他也可以容忍魏征多次出言直谏,毫无顾忌的以下犯上的顶撞他,因为这不仅仅可以彰显他为君大度,更是因为魏征的直谏,言之有理。

但是,他不能容忍,魏征将陈奏事宜等送给了史官褚遂良看,为自己谋的一个青史留名。在这一点上,马周就是另一种选择。马周,到现在声名不显,其实他也曾在唐太宗时期多次谏言,但是此人临死前就将曾经谏言的奏本等物全部烧掉,逝世之后,陪葬昭陵,李世民也曾多次表示自己很想念马周,也因此福荫子孙。

其次,魏征生前曾极力向李世民推荐的中书侍郎杜正伦,以及吏部尚书侯君集有宰相之才,然而就在他死后不久,太子李承乾谋反,侯君集以大逆罪被杀,杜正伦被罢黜。而这两人恰恰都是魏征举荐的,所以李世民怀疑魏征有结党营私的嫌疑,虽然他魏征多次谏言无所畏惧,但是有为子孙谋后路的嫌疑。这种首鼠两端的行为是任何一个皇帝都难以容忍的,还有就是李世民内心对待这位名臣的失望。

最后,魏征去世的时候是贞观十七年,即公元643年,而唐太宗是在贞观二十三年,即公元649年去世的。众所周知,唐太宗虽然贤明,但是在老年还是有些昏庸以及好大喜功,所以在唐太宗怒而推倒魏征的墓碑这种事,如果是在壮年时应该是不会做出来的,这时候的李世民,已经算不上是那个英明神武济世安民的天策上将了。

论迹不论心,魏征死后李世民推了墓碑,难免会有人说他睚眦必报,所以无论是抱着及时止损还是抱着认错的态度又或者是爱惜羽毛,李世民还是自己找了个台阶,为自己这次“任性”的行为买了单。唐太宗亲征高句丽失败后,总结教训的他感叹因为没有魏征,所以才犯次打错,所以修复了魏征的墓碑。

魏征是李世民最喜欢的大臣,为什么李世民要砸魏征的墓碑?

其一是因为魏征死后不久就出现了识人不淑的事件,魏征曾经向李世民举荐过杜正伦和侯君集二人,然而就在李世民任用两人的过程中,发现了两人参与太子谋反的罪行。其二就是虽然李世民和魏征是历史上难得的君臣关系,但是魏征却私底下保留了给君王的劝谏书,而且想要流传下去,这无疑是对李世民美名的一种侮辱。所以在这两个原因下,李世民砸掉了魏征的墓碑。

(一)古代朝廷中向来有举荐人才一种策略,但倘若识人不淑,反而会连累了自己。魏征原本是李建成幕僚之人,后来凭借着出众的才能被李世民委以重任,从而流传下来了一段君臣的佳话。魏征在朝为官时,曾经向李世民举荐过杜正伦和侯君集二人,因为魏征在朝廷中的好名声,李世民理所当然地接收了。后来杜正伦做了兵部员外郎,侯君集担任检校史部尚书一职,两人在魏征的庇佑下官路浩荡。

但最后的结果却是魏征识人不淑,魏征死后不久,杜正伦和侯君集二人就被牵扯到了太子谋反一事中。而魏征身为此二人的举荐者,自然也会受到牵连,而且还会遭人猜忌,所以在当时的朝廷中都有说魏征是太子谋反同党的言论。

(二)虽然说李世民是难得的明君,所以能够无限的包容魏征之前的谏言,但是所有的忍耐都有一个限度。虽然说魏征之前的谏言都是为了整个国家着想,但总归是在言论上有些过激,冒犯了君王。而且按照常规来说,进谏君主的文书里应当上缴,而魏征却私自保留,而且在离开人世后将这些记录交给了史官。魏征的意思不言而喻,而这恰恰就惹怒了李世民。李世民在史书上有着难以磨灭的丰功伟绩,而这些谏书上面却是他在领导过程中的斑斑污点,李世民身为一国之君,怎么可能容忍这样的文件流传下来!

综上所述,这就是李世民砸魏征墓碑的种种原因。

历史上李世民为什么要挖魏征的墓?

历史上李世民没有挖魏征的墓,而是推到了魏征的墓碑,原因是因为李世民怀疑魏征结党营私。

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谋反案发生。陈国公侯君集参与谋反,被处死;中书侍郎杜正伦受牵连被远贬。魏徵曾经向李世民推荐二人,说他们有宰相之才,到这时,李世民开始怀疑他结党营私。

魏徵又曾写下自己前后的谏辞,拿给史官褚遂良看。李世民知晓此事后,愈加不满,于是手诏取消衡山公主与魏叔玉的婚约,推倒了魏征的墓碑。

魏征和李世民的故事:

李世民问魏徵:“君主怎样能够明辨是非,怎样叫昏庸糊涂?”魏徵答:“广泛地听取意见就能明辨是非,偏信某个人就会昏庸糊涂。从前帝尧明晰地向下面民众了解情况,所以有苗作恶之事及时掌握。舜帝耳听四面,眼观八方,故共、鲧、欢兜都不能蒙蔽他。

秦二世偏信赵高,在望夷宫被赵高所杀;梁武帝偏信朱异,在台城因受贿被下臣侮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死于扬州的彭城阁兵变。所以人君广泛听取意见,则宦官不敢蒙蔽,下面的情况得以反映上来。”

李世民为什么要挖魏征的墓碑呢?

按照《新唐书》的记载:“徵尝荐杜正伦、侯君集才任宰相,及正伦以罪黜,君集坐逆诛,纤人遂指为阿党;又言徵尝录前后谏争语示史官褚遂良。”

两件事促使唐太宗李世民这位皇帝下令砸掉魏征的墓碑,一是“魏征举荐的人犯错误了”,二是“魏征把生前劝谏的材料交给了史官”。魏征举荐的侯君集和杜正伦都和太子李承乾有关,也即牵涉到李世民的储君问题。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皇位继承人可以说是皇帝的大忌,一旦有大臣牵涉进去,往往不会有好的结果。比如在三国时期,立下赫赫战功的陆逊,就因为牵扯到皇位继承人的问题,所以被孙权指责,最终因为恼怒而病死。

扩展资料:

唐太宗李世民却下旨解除把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并对已入黄土的魏征进行“推倒碑石”“磨灭碑文”的侮辱。对于唐太宗这位皇帝,不仅下令砸掉魏征的墓碑,还下旨解除把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可以说对魏征非常生气和恼怒。

李世民下诏厚葬魏徵,但魏徵的妻子裴氏以魏徵生平生活简朴朴素,豪华的葬礼不是亡者之志为由拒绝。裴氏只有小车装载魏徵灵柩,李世民召文武百官出城相送,并亲自刻书碑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魏徵

关于李世民为什么要挖魏征的墓和武则天为什么不怀孕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