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生万物是谁的观点,理生万物是唯物还是唯心

文学百科045

内容导航:

万一山河大地都塌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的意思?

这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理生万物是谁的观点,理生万物是唯物还是唯心,第1张

是理学的观点。

朱熹说:“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

它的基本观点是认为‘理’是永恒的、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实体,世界万物只能由‘理’派生。

理学是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思潮。

又称道学。

它产生于北宋,盛行于南宋与元、明时代,清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但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

广义的理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包括各种不同学派;狭义的理学,专指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学说 ,即程朱理学。

理学是北宋以后社会经济发展的理论表现,是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结果,特别是批判佛、道哲学的直接产物。

理学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持续时间很长,社会影响很大,讨论的问题也十分广泛。

研究内容 概括说来,理学讨论的问题主要有:①本体论问题,即世界的本原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理学家虽然有不同的回答,但都否认人格神和彼岸世界的存在。

张载提出气本论哲学,认为太虚之气是万物的本原。

二程建立“天即理”的理本论哲学,认为观念性的理是世界的本原。

朱熹提出理为“本”,气为“具”的学说。

②心性论问题,即人性的来源和心、性、情的关系问题。

张载提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和心统性情的学说,认为天地之性来源于太虚之气。

程颢提出了心即天以及性无内外的命题,把心、性、天统一起来。

程颐则提出性即理的命题,把性说成形而上之理。

朱熹认为心之本体即是性,是未发之中;心之作用便是情,是已发之和 ;性和情是体用关系,而心是“主宰”。

③认识论问题 ,即认识的来源和认识方法问题 。

张载首先提出“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两种知识,并提倡穷理尽性之学,成为理学家共同讨论的问题。

二程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学说;朱熹提出“即物穷理”的系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