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 1、北洋水师的辖区包括?
- 2、海家军是什么意思?
- 3、北洋水师是淮军吗?
北洋水师的辖区包括?
北洋水师的辖区,主要是渤海、黄海和东海的海域。
拓展资料:
北洋水师基地包括旅顺基地和威海卫基地,旅顺是北洋水师的维护、修理基地,威海卫是北洋水师的永久驻泊地。旅顺、威海卫两个基地仿佛巨人的两臂,环抱渤海,形成了对京畿地区的钳形防卫网。
北洋水师的主力舰船是“七镇八远”,包括镇东、镇西、镇南、镇北、镇中、镇边、镇海7艘炮舰,和定远、镇远、经远、来远、致远、靖远、济远、平远8艘战列舰和巡洋舰。“七镇八远”代表着北洋水师的战斗力。
北洋水师负责山东及以北之黄海,主要基地在威海卫,旅顺,大沽口;由于北洋舰队是负责守卫京师,故清廷特奏准优先集全力建造。
旅顺基地
旅顺口内被老虎尾分为东西两澳,北洋舰队主要营建东澳,即东港。东港东、南、北三面共长4106.8尺,西面拦潮大坝长934尺,西北留一口门,供军舰进出,整个港池四周均砌大石岸。东港内东北由建有大船坞,即旅顺大坞,长413尺,宽124尺,深37.89尺,坞口以铁船横拦为门,整个船坞均用山东大块方石,用水泥砌成。另外港内还建有修船各厂九座,南岸建有仓库4座,东岸仓库1座,用于储备船械备件。港坞四周设施用铁路连接,沿岸有大型起重机5座,另建有铁码头,供军舰上煤运械。
另外在澳东兼有石码头,专供修理雷艇、蚊船。港内各设施,共有电灯46座,各处铺设自来水管,以供官兵工匠饮用。另外,为疏浚港池,旅顺港还特地配备进口的挖河机器船(挖泥船“导海”)。
为保护作为北洋海军修理、保养基地的旅顺,在建设坞澳的同时,旅顺基地沿海一侧依山地势,共筑造9座海岸炮台。
以旅顺口口门为界,口东5座、口西4座,从东至西分别为:老蛎嘴后炮台、老蛎嘴炮台、摸珠礁炮台、黄金山副炮台、黄金山炮台、老虎尾炮台、威远炮台、蛮子营炮台、馒头山炮台。其中除老蛎嘴炮台为穹窑式外,其余均为露天炮台,共配置火炮58门,其中200mm口径以上9门。以后又陆续增建炮台4座,增添炮位23门。
从1889年起,又环绕旅顺背后修筑陆路炮台,共计17座,炮位78门。与此同时为掩护旅顺后路,兼防金州,又在大连湾修筑海岸炮台5座,陆路炮台1座,炮位24门。
在此期间,李鸿章因旅顺船坞工程进展缓慢,于1887年转包给法国人德威尼承建,1890年11月9日竣工,丁汝昌、周馥等人前往验收,亚洲第一军港旅顺基地正式建成。
威海卫基地
威海卫基地由于资金等方面的原因从1887年才开始全面建设,由于开工较晚,其设计建造比之旅顺基地更加先进,至1890年共建成北帮(威海北岸)炮台3座(其中北山嘴、祭祀台炮台均为上下三层的大型炮台),南帮(南岸)炮台3座,刘公岛炮台6座(东泓、南嘴、迎门洞、旗顶山、公所后、黄岛),日岛炮台1座。
1891年其又在威海卫后路修建陆路炮台4座,整个威海卫炮台群,共配置大小炮位167门,各炮台建造极为坚固,所配火炮多为德国克虏伯后膛巨炮,此外在刘公岛和日岛上还分别建造了地阱炮,“其炮以水机升降,见敌则升炮击之,可以圆转自如,四面环击。
燃放之后,炮身即借弹药之座力退压水汽,复还阱中”,这种地阱炮射程远、威力大,军舰一旦被其击中则必沉无疑。初炮台群外,所有配套的后勤设施如铁码头、船坞、海军医院、海军公所等也相继建成,由此构成威海卫庞大的海军基地体系。
随着旅顺基地和威海卫基地的建成,旅顺成为了北洋水师的维护、修理基地,威海卫则成为北洋水师的永久驻泊地。
海家军是什么意思?
1 海家军是中国宋朝时期为抵御南方海盗而设立的海上防御力量。2 在宋朝时期,南方海盗肆虐成风,危害民生。于是,宋朝设立了海家军,主要是为了打击海盗,保障海上安全。海家军由精锐部队组成,拥有先进的船舰和武器装备,成为了南方海上的霸主。3 海家军的建立,不仅有效地打击了南方海盗,保障了人民的安全,也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对中国海洋文化和海洋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海家军是江苏近海渔业上的一个特殊词汇,意为靠海生活的渔民和渔船组成的一支军队。2. 海家军一般是指江苏沿海地区的一支劳动力队伍,他们以渔业为主要生计,经常深入海中捕鱼或打捞海产物,是维持当地渔业生产的主力军。3. 值得一提的是,海家军并不是一支真正的军队,而是一种传统的用语,用来形容沿海渔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状态。
海家军是指明清时期的水师及海上勤务机构。海家军是明清时期的一个由白社会、东南沿海等地的海盗组成的海上武装力量,后被明清朝廷所收编,其主要任务是维护海上安全,保护中央集权的国家利益。海家军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这一时期明朝北方边疆经常受到鞑靼的袭击,未被领导层重视。因此,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当时在白社会、东南沿海等地组织起来的海盗们开始维护海上安全,保护国家沿海地区,后来历代政府的不断发展和改革,使得海盗们逐渐转化为合法的海军力量,成为保障海上安全的重要力量。
“海家军”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家族姓氏,源自于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个叫做“海”的部落。据传说,当时国君有一次到海部巡视,看到了一只鸟在海姓的家门口筑巢,就认为这是一个吉祥的兆头,便授予了海姓为“海家军”,意味着他们具备了治理部族的能力,并赋予了官职和军队的权力。
在历史上,“海家军”作为一个姓氏曾经在各个时期有着重要的贡献和影响。例如,在唐朝时期,海家军的祖先海瑞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哲学家和法学家,他的治理之道被历代政治家所效仿;在明朝时期,海瑞的后代海龙成为了一位著名的将领和宰相,他与明朝第二位皇帝朱棣的关系密切,并为明朝的兴盛与稳定做出了贡献。
总的来说,“海家军”代表了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的家族力量和优秀人才,是一个有着独特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姓氏。
海家军意思是将符合某种地位、身份的人或事物推荐给别人,也就是推荐的意思。所以推必须要有一个被推的对象,而自己认可并喜欢这个对象。推原本是一个粉丝内部才知道的词,但现在已经发展进化成大众都在使用的现代用语。
北洋水师是淮军吗?
是
梁启超《李鸿章传》曾经说过:“以一人敌一国。”李鸿章是淮军领袖,整个北洋水师以及附属的辽东和山东海防都是李鸿章淮军管辖。清朝末期的派系林立使得与日本战争中,只有淮军参战。淮军是镇压太平天国时期崛起的地方武装,这支武装在太平天国平定后就被大规模裁军了。到了后来,清廷发现虽然太平天国镇压了,国家还是不太平。比如淮军,为了保证大清海疆安全又不得已启用淮军。而北洋水师很多人就有着淮军背景,比如作为水师提督的丁汝昌就是原太平天国将领投降了淮军。那么,说到北洋海军军费,大清有多么吝啬呢?
自1875年北洋水师谋划开始创建,到1894年也就是甲午海战开战以来,在大清朝廷这20年的日子里,包括海防经费和海防经费之外的各类开支。这里面还是要算入海防基地的建设这类开销,北洋水师总共花了约3796万两白银,平均一年差不多是190万两。这笔钱看起来很多了,但是要知道当时清政府一年财政开支约8000万两算,这才占每年财政开支比例约为2.375%。这样对比是不是觉得就很少了。这笔账这么算可能还不太直观,因为大清是个大国。这么大的体量,需要用到钱的地方多了去了。肯定会有人说,这也不少了。那么,看看日本对于海军投入有多少呢?
北洋水师是在淮军基础上发展来的,可以看做李鸿章淮军的延续。
北洋军阀的前身,就是李鸿章的淮军。李鸿章早年是曾国藩身边的马仔,专门给他出点主意。可是在江南大营被断掉以后,李鸿章便在曾国藩的支持下回家乡发展下线,一眨眼功夫就建立了淮军。所以说李鸿章的淮军,成为了诞生北洋军阀的基地,几乎后世搅乱风云的北洋军阀,全都是从李鸿章手底下走出来的。
北洋水师是北洋集团建立的海军,不属于淮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