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匈奴在什么时候出现的?首领是谁?
匈奴是在我国先秦的时候出现的,具体的说应该是在战国后期出现的,这个时候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奴隶制的国家。匈奴族的首领称之为单于,并且他们奉行的是游牧民族的观念。
是居住在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之一,长期在蒙古高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木生活。
在战国后期,匈奴已经进入到了奴隶社会,奴隶主贵族利用骑兵行动迅速的优势,经常深入中原对以农业为主的内地各族人民进行侵扰和掠夺。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匈奴族对秦的威胁仍然很强大,于是为了解除这一威胁,秦始皇于公元前215年派遣大将军蒙恬率领30万大军向河套地区伐匈奴。
战斗进行的很顺利,在公元前214年收复了河套南北的广大地区,并在这个地区设置了24个县,重设九原郡。
按《史记》,匈奴人的先祖是夏朝的遗民,向西迁移的过程中融合了月氏、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的白种人。王国维在《鬼方昆夷猃狁考》中,把匈奴名称的演变作了系统的概括,认为商朝时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时的猃狁,春秋时的戎、狄,战国时的胡,都是后世所谓的匈奴。 自西周起,戎族开始威胁中原王朝,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犬戎部落攻陷镐京,迫使平王东迁。战国时林胡、楼烦多次侵扰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驱逐林胡、楼烦,在北边新开辟的地区设置了云中等县。林胡、楼烦北迁融入新崛起的匈奴。
最有名的首领是冒顿单于
传说匈奴是华夏民族的分支。
有史料记载的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
到汉朝匈奴西迁,中国史籍不在有匈奴出现
大约3世纪之后,匈奴人出现在欧洲,凶悍一时。不过最终湮灭。
匈牙利,有可能是匈奴人先建立的。
匈奴的首领叫单于,第一任不可考究。
其实,在先秦的历史记载中,鲜见匈奴的描述。到了秦朝时期,匈奴被蒙恬打得很惨。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匈奴不敢造次。只不过,匈奴的发展速度实在太快。后来,刘邦中了冒顿的诱兵之计被困白登山,要不是张良用了些歪招还真不好说结局如何。
其实,关于匈奴从哪里来,还真需要仔细考据一下。
匈奴属于游牧民族,没有自己的城池,哪里有吃的就住在哪里,所以,该如何找到他们的发祥地呢?
还是有说法的,说他们是桀的后代。桀是夏桀,夏朝的最后一任王。据说,夏桀很是荒淫无道,宠爱一女子妹喜,不好好管理自己的国家。于是,被商汤瞅着机会,灭了夏。之后,夏桀的后人为了躲避追杀,一路往北跑。经过多年的努力,才逐渐成了气候。
其实,看西汉和匈奴的历史,就知道匈奴人是真的喜欢打仗。这应该和他们的生活特性有关,住在大漠里,带着一些牛、羊、马和骆驼等,四处找水草,居无定所。后来,匈奴人发现,还有一种更好的办法,那就是“抢”,但“抢”是需要武力的。
刘邦刚建国时,国力凋敝,中了匈奴一次计后,就采纳了大臣的建议:和亲。于是,双方缓和了关系,不再打仗了。随后,汉朝屡次将公主嫁于匈奴,并伴有丰厚的陪嫁。
对于没有真正生产的国家来说,这些真的只能维持一时之需,他们需要的太多。而大漠之地,能种出些什么?一年之中,冬季的时间最长,再说,匈奴还不精于农耕及其它生产。而西汉当时的方案,看着是联姻,却是带去了很多国内比较先进的科技和文化。
只是,匈奴人性格中的游牧秉性很难一下扭转。在《史记》和《汉书》中,对匈奴的记载笔墨颇多。那个时候,匈奴一直是汉室的一个非常头痛的问题:一到要农收季节,这些匈奴人就会前来打劫,导致边患危机非常严重。
而且,他们都是游兵,从不恋战,西汉准备发兵,他们就赶紧开溜,这应该是世代相传下来的一个习惯。
作为游牧民族,他们都要提前寻好过冬的地方。而他们的家产则是那些牲畜以及毡帐,仿佛整个天地都是他们的家,平时放牧,靠着打猎来维持生计。由于,长时间没有固定的居住地,他们有时就得靠武力去抢夺资源,所以,势必造就了他们全民兵的个性,且很是彪悍。小孩子从小就跟着大人一起狩猎,天生的战士,且很善于骑射。
并且,对于他们而言,能打赢固然是好事,但打败仗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大不了卷土重来。看历史记载,匈奴人和一个地点的关系密切,那就是:阴山。虽然,匈奴人的起源还有待考据,不过,他们在大漠中寻得了一处好地方。额济纳河流经此处水草丰茂,对于游牧民族来说,这是一个天赐的放牧地方,即便是冬天漫长而寒冷。
公元前215年,匈奴被蒙恬赶出河套地区,很长一段时间没敢再犯中原。那么,这是他们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历史上吗?再往前推,他们和赵国的李牧也交过手,却败了。所以,从这段历史来看,在楚汉争霸时期,匈奴实力发展最快,使得西汉多了一个劲敌。
其实,匈奴的崛起应该有个过程,按照一些学者的说法,它不是一个民族,而是一个多民族的集合体,是在部落联盟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壮大的。若按照这个说法,那后来并入这个联盟的一些部落,还真和当时的中原王朝打过仗。
因为,从西周开始,就有一些北方部落不停的骚扰边境。不过,若是单指“匈奴人”,那应该是在战国后期才真正出现于中国的历史之中的。以至于,从那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匈奴人就和中原历史有了些许纠葛。
王国维在《鬼方昆夷猃狁考》中,把匈奴名称的演变作了系统的概括,他认为:商朝时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时的猃狁,春秋时的戎、狄,战国时的胡,都是后世所谓的匈奴。并把鬼戎、义渠、燕京、余无、楼烦、大荔等史籍中所见之异族,统称为匈奴。汉朝时期与匈奴的关系,看似是姻亲关系,但彼此都知道这不过是政治上的策略罢了。最终,直到汉武帝出现,他再也不能容忍汉朝拿出了那么多的陪嫁和亲,结果,边境还要继续被匈奴抢掠。于是,他选择了主动出击。
之前,汉朝经过几任皇帝的养精蓄锐实力已经大增,并且,这一时期更是出现了几位大将,最终,彻底折损了匈奴的元气。公元前119年,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今贝加尔湖)”。公元前53年,南匈奴首领呼韩邪率众投降西汉。公元前36年,西汉诛灭北匈奴郅支单于。到东汉时期,匈奴再次分裂为南、北匈奴。
公元48年,南匈奴首领醢落尸逐鞮率众投降光武帝刘秀,被安置在河套地区。而北匈奴还是叛服不定,让东汉下决心摧毁北匈奴。汉和帝刘肇永元元年即公元89年,窦宪大败北匈奴,并迫其西迁。自此,匈奴开始慢慢淡出了历史的舞台。到了西晋时期,留在中原的南匈奴力量进一步衰弱,离开了他们世代居住的地方,并渐渐和其它民族相融合。
匈奴的兴起源于部落联盟,后来的衰弱也是源于多次的内讧。能和汉朝抗衡那么多年,可见当时的实力很是不弱。只是,不再有强有力的统治者后,土崩瓦解就变得很快了。
匈奴灭亡后分成了哪几个民族?
近现代学者一般认为:匈牙利人就是匈奴人的后代。除此之外,匈奴人还分散到西方多个国家,比如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等等。
公元91年北匈奴作战失败后分成了四个部分:
西迁的北匈奴单于部。从公元91年后,历经二百八十余年时间,到达了欧洲与西方民族融合。
单于的弟弟於除健带领的部落。於除健曾经投降汉朝,汉王朝本来想帮忙他重返北匈奴王庭,没想到他隔年又反叛,最后他和他的部落全部被汉朝消灭。
与鲜卑融合。北匈奴灭亡之前,鲜卑已经开始崛起。一部分匈奴人加入了鲜卑族。
留在原地。分散居住的匈奴人,淹没于历史之中。
魏晋时,分裂为漠南漠北,漠北最后西迁,漠南匈奴演变为鲜卑、羯、羌、氐等胡人大部落和若干小部落。
中国匈奴的后裔是今天的蒙古,哈萨克,吉尔吉斯(柯尔克孜)等突厥民族;中亚匈奴演变成阿富汗普什图人和南亚的廓尔喀人;欧洲匈奴变成了今天的保加利亚人和土耳其人。
国外匈奴人起源?
《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于夏末商初被北迁之夏族淳维兼并为匈奴,世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中国古籍中的匈奴是秦末汉初称雄中原以北的强大游牧民族。
近代西方主流历史学家一般认为中原以北的匈奴人,是一些喜欢以马征战与结盟的混合游牧民族,但只是民族集团而非同种族群。
根据学者们的研究,一个部族一般都有很多个源头,或者由很多部落融合而来,而那些从始至终都只有一个源头的部落却很少。
类似地,匈奴的文化起源自然不会是一元,而是多元的。在春秋时期,北方草原上类似于匈奴这样的小团体多达一百多个,都是独立存在的。由此,学者们提出了“原匈奴”这个概念,即:在匈奴这个名称出现以前的匈奴人。其实,在匈奴的整个发展历史中,阴山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原匈奴”人到达这里以后,如海面般贪婪的吸取着汉朝和鄂尔多斯的先进文化,并逐渐兴盛强大了起来。如果,漠北是匈奴人的故乡,那么,阴山南北就是匈奴人的“龙兴之地”。匈奴人到达这里的活动,可以分为“部落联盟”和“部落联盟共主制”两个阶段。
这里,我们来分别诠释一下:
一、部落联盟。
《史记·秦本纪》中记载:“韩、赵、魏、燕、齐帅匈奴共攻秦。”这应当是现存关于匈奴的最早记载,但是,有很多专家却对这条记载的真实性保持怀疑。他们更倾向于《说苑》的记载,燕昭王问于郭隗曰:“寡人地狭民寡,齐人取蓟八城,匈奴驱驰楼烦之下。”
这次战役是真实存在的,因此,我们认为这时候,也就是约公元前296年,匈奴的名称就已经出现了。但是,著名的学者陈勇却认为:匈奴的部落联盟在公元前302年到公元前256年之间,出现在赵国北方边境一带。那么,陈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推测呢?
我们都知道,秦始皇的万里长城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修建。因为,在此之前,燕、赵、秦三国已经分别修建了三座长城,来抵挡北方少数民族北狄的侵略。此外,在中原即将被秦始皇统一之时,北狄演变成了我们后来所说的胡(林胡、楼烦、东胡的统称),且此时,匈奴的处境也不是太好。
除了北方以外,剩余的方向都被胡与义渠包围起来,自然不可能绕过胡去侵略中原地区。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除了匈奴以外的少数民族都被中原地区的燕、赵、秦三国消灭,仅有少部分的人投奔了匈奴,成为了匈奴的来源之一。
在春秋时期,我国的西北地区,也就是今天的甘肃、陕西、宁夏等地区分布着很多游牧民族,尤以义渠和大荔最为强大,筑城数十,自称王。秦昭王时,戎王与大秦宣太后还生下了两个孩子。后来,宣太后用计谋在甘泉杀了戎王,使得大秦趁机出兵,直捣黄龙。
最终,义渠、大荔几乎被摧毁殆尽,幸存下来的人很大一部分跑到了匈奴。这是经过考古学考证的,因此,义渠无疑是匈奴的来源之一。与之相似,林胡与楼烦同样受到了致命的威胁,不得不投向匈奴联盟。说到这,不得不提一下赵武灵王,这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主,他在世时,赵国的实力无人敢小觑。
他善于学习,胡人给他献马之时,他看到了胡人骑射的优点,于是,立刻培养了一批身穿胡服,学习骑射的特殊军队,这应该是中国最早的骑兵。
而且,事实也证明,赵武灵王的决策是对的。不久之后,他带领大军踏破了林胡与楼烦的城门,将林胡与楼烦赶到了阴山以北,并将长城修到了阴山脚下。公元前296年,楼烦归顺了赵国。公元前265年,战国末年名将李牧大破匈奴数十万,林胡、东胡先后被灭。
其实,学者们也注意到,在这之后“林胡”一词在史书中很少出现。因此,我们怀疑林胡向北逃亡融入了匈奴联盟。而匈奴四大姓其一为“兰”,仔细品读的话,就会发现它和林的读音相似,这应该不是巧合。在这里,要指出的是,“楼烦”也归顺到了日渐兴盛的匈奴旗下。
最后,我们要知道的是,在匈奴一词出现以后,戎狄的称呼在史书上近乎绝迹。史学家们认为:戎狄称号的消失并不是说他们灭亡了,而是融入到了匈奴联盟之中。可见,这时候的蒙古草原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匈奴为中心的松散联盟。
这个联盟并不牢固,都是因为利益关系而存在,各部落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权力中心。
二、部落联盟共主制。
在匈奴联盟演变为匈奴帝国的过程中,少不了匈奴历代单于的努力。
第一代单于头曼是一位不逊于秦始皇的人杰,在他的带领下匈奴迅速崛起,并建造了当时匈奴联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头曼城。
公元前209年,中原地区农民起义各地一片混乱,头曼之子冒顿趁此时机弑父继位,带领匈奴挺进南方占领“河南地”,建立了少数民族第一个帝国。而且,冒顿建立帝国之前,先后扫除了围绕在其周围的东胡部落联盟、丁零部落联盟、浑庾、屈射、鬲昆、薪犁等部落集团,这个过程并没有耗费很长时间。
从考古研究上看,匈奴人的墓穴各具特色,展现出很多不同文化的墓葬和葬俗。因此,人们认为,这些墓穴的主人可能不是“原匈奴”,而是加入了匈奴联盟,并成为了匈奴帝国的贵族阶级。此外,在冒顿统治期间,各部族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形成了部落联盟共主制。
这其中,就是以挛鞮氏与其联姻的呼衍氏、须卜氏、兰氏三大贵族为中心。冒顿以前,胡是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匈奴只是其中之一。但是,冒顿在位期间,“胡”指“匈奴”,而匈奴即诸胡的政治代表。综上所述,匈奴联盟早期只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各部落之间平等对话。
后来,由于阴山地理位置的优越,匈奴生产力飞速发展,实力迅速超越周围部落。之后,匈奴借此时机快速扩张,使得各方面的实力都远超同联盟的各部落。因此,这时候各部落之间的地位不再平等,不得不加入以匈奴为权力中心的新权力体系。
匈奴名称起源?
匈奴作为一个民族(或民族集团)的名称,正式出现在中国的正史里是公元前318年。公元431年,败逃到今天甘肃地区的大夏国王赫连定被吐谷浑人生擒,送给北魏,北魏将赫连定处死,大夏国灭亡,匈奴这个民族名称,从此不再出现于历史舞台。在匈奴存在于中国正史的这大约七八百年中,一直是中国历代王朝的心腹之患。
匈奴名称的起源可能有多个版本,但是根据历史记载和研究,可以得出以下1. 匈奴是游牧民族的一支,据传统说法,其“匈”和“奴”分别来源于其首领的姓氏和宗族名,这成为最常见的解释。2. 另一种说法,匈奴的名称可能是由其他民族赋予的。例如,列国志中曾经记录了诸如“胡奴”、“斛奴”、“脱奴”等多种族群的名称,这些名称可能在遇到游牧民族时被用于称呼他们,最终演变为“匈奴”。总体来说,匈奴名称的起源不止一种可能,但是最常见的解释是其名称来源于其创始人的姓氏和宗族名。
1、匈奴的称呼源自中原。
2、按《史记》,匈奴人的先祖是夏王朝遗民,西迁过程中融合了月氏、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的人。“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獯鬻、熏育)。唐虞以上有山戎、猃允、薰粥,居于北边,随草畜牧而转移”。
3、《山海经·大荒北经》称:犬戎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
4、《史记索隐》引张晏的话说:“淳维(熏育、獯鬻)以殷时奔北边。”意即夏的后裔淳维(獯鬻、熏育)在殷商时逃到北边,子孙繁衍成了匈奴。(夏王履癸流放三年而死,其子淳维又作熏育、獯鬻、熏粥、荤粥带着父亲留下的妻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徙,即是中国所称的匈奴。)部分学者根据《史记》记载的后半段文字,认为匈奴原是山戎、猃狁、荤粥。
匈奴中的“匈”字其实等同于凶恶的“凶”。追溯到甲骨文时期,这两个字的象形文字都是弓箭的形象。匈奴人骑马射箭是他们必不可少的技能,所以中原的人们就取了“匈”这个字来代表他们。
而奴就是奴隶,社会地位底下人们的代称。当时的中原地区的人们对经常骚扰边境的游牧民族就十分的看不惯,觉得他们粗狂的风格和凶猛的战斗力都让人心生不安。
《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中国古籍中的匈奴是秦末汉初称雄中原以北的强大游牧民族。
匈奴列传反映的西汉社会状况?
《史记·匈奴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为《史记》列传中的第五十篇。是记述匈奴与中原关系的传文。全文共四段,首段记述匈奴的历史演变及其同中原的历史关系,以及他们的民族风俗、社会组织形态等;
第二段写汉朝初年,匈奴与汉朝的和亲关系和反复无常的表现;
第三段是本文的中心,记述汉武帝时代,汉朝与匈奴之间长期的以战争为主的紧张关系。
第四段记述太史公对武帝同匈奴战争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