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原文及翻译韩愈

生活经验024

本文目录

  1. 师说写作背景?
  2. 二年冬幸大雪逾岭的幸什么意思?
  3. 仆往闻庸,蜀之南的仆是什么意思?
  4. 我国第一部应用文理论典籍是?
  5. 以非当世的非什么意思?

师说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原文及翻译韩愈,第1张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仍在沿袭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二年冬幸大雪逾岭的幸什么意思?

二年冬幸大雪逾岭的幸是有幸(幸亏)的意思。本句出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原文如下: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予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仆往闻庸,蜀之南的仆是什么意思?

仆:谦辞,我。旧时男子称自己。

句意是:我过去听说庸、蜀的南边……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译文:我过去听说庸、蜀的南边,经常下雨,很少出太阳,太阳一出来就会引起狗叫。我以为这是过分夸大的话。六七年前,我来到南方。元和二年的冬天,遇到下大雪,越过了五岭,覆盖了南越的几个州。

我国第一部应用文理论典籍是?

《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写作以及应用写作理论著作,奠定了我国古代应用写作理论的基础,成为应用写作发展的里程碑。

魏晋六朝时期是应用文的发展期。人们对应用文写作有了比较自觉的认识,应用文体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与观念,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刘勰的《文心雕龙》等。

应用文的成熟期

宋朝张侃提出“骈四俪六,特应用文耳”。唐宋时期应用文写作发展到了历史高峰。

优秀的应用文有:

韩愈的《上宰相书》

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白居易的《请赎魏征宅奏》李白的《与韩荆州书》刘禹锡的《陋室铭》

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

以非当世的非什么意思?

以非当世中的非指的是否定的意思。

以非当世,惑乱黔首,意思是反而学习古代的,并且借古讽今,迷惑老百姓的视听,惑乱民心。

非的古义

1、不对;不正确。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其实是迷路了却没有发现,感觉今天才是真实的而昨天不对)【又】<形意动>认为……不对;非难;责怪。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天下不以非郑尹而快孙子。”(天下百姓不责怪郑尹而称赞孙子)

2、不,不是。春秋?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

3、除非;除了。汉?司马迁《屈原列传》:“以为非我莫能为也。”(认为除了我没有人有办法)

4、无;没有。先秦?荀子《劝学》:“君子生非异也,善假如物也。”(君子不是生下来就和别人不一样,善于利用别的东西罢了)

5、表疑问语气,同“否”。汉?班固《汉书?终军传》:“此言与实反者非?”(这话是不是和事实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