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东汉作家对屈原的评价褒贬不一的原因?
屈原《离骚》是中国文学史上极其重要的作品,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屈原作为中国著名的爱国诗人,对于两汉文人也有较大影响,在汉人对他的各种崇高评价中,不难看出他在国人政治,道德与文化发展的历史地位.
写《史记》的司马迁认为屈原高尚正直忠诚,殚精竭虑为楚王服务,却因为小人的谗言而遭到放逐。因为心中郁闷,所以写了《离骚》。《离骚》虽有怨言,却修辞委婉,格调高洁,可与日月争光。
而写《汉书》的班固却认为屈原不怎么样,他认为屈原虽然有些才华,但不顾国家安危,与小人争风吃醋,被疏离后,居然责怪和数落楚王,仇视政府高层,心胸狭隘,最后投水身亡的行为还败坏了士大夫的名声。在班固眼里,屈原的《离骚》虚无缥缈,离经叛道,不成体统。
有那些比较独特的屈原评论?
屈原是一个执拗的人,他在文学上和政治上的功绩不可否认,但是在那样一个年代,她执拗的做法非但对自己不好也让楚王更加厌恶他。
如果你要写屈原的评论,我建议从正反两面分析,正面的老师都讲了,找这些就可以了。
反面你可以去读《渔父》,这是一篇跟屈原有关的文言文,很有意思,读完你就知道怎么写了。
加油啊
屈原列传中对屈原的评价?
《史记》中的屈原列传是对屈原的一次正式评价。在该列传中,屈原被称为楚国名相,他以文才著称,曾经主张对外扩张,推动楚国的国力增强,但最终失去了君王信任,遭到贬谪。
屈原在《离骚》等著作中,展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追求了一种纯净美好的生活状态,但也被认为情感丰富、思想复杂。虽然他已经成为了楚国文学的代表人物和文化符号,但是在生前并不为自己的文学成就所知名。
贾谊对屈原的评价?
要了解屈原和贾谊这两个人的生平事迹,就必须阅读司马迁的《史记》。巧合的是,司马迁也将这两个人并列起来,写了《屈原贾生列传》。这说明,他们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也许,正是这些相似之处,令贾谊对屈原产生了惺惺相惜,甚至有点崇拜的感情,因而才有了《吊屈原赋》。
创作背景
《吊屈原赋》究竟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个问题,贾谊在序言中已经给出了答案:
谊为长沙王太傅,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屈原因被楚王流放,感到报国无门,人生无望,于是投汨罗江而死。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贾谊的时代,只比屈原晚了一百多年,他自然对屈原更加了解,也更能对屈原的遭遇感同身受。
那么,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据《史记》的记载,贾谊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天才,十八岁便名闻天下,二十岁出头就得到了汉文帝的赏识和重用。他不但长于文章辞令,更是一位有见识的政治家。
然而,在汉初无为而治的基本国策下,贾谊种种富有远见的建议,大多不被采纳;而他本人也因为锋芒过盛,遭到了朝中大臣的嫉恨和诽谤。久而久之,汉文帝便逐渐疏远了贾谊。到后来,甚至将他贬到了偏远的长沙国。
正是在去往长沙国的路上,贾谊创作了《吊屈原赋》。
屈原与贾谊的相似之处
司马迁将这两人并列合传,是有他的道理的。屈原和贾谊,在才华上、性格上以及人生际遇上,充满了相似点,说他们是隔代的知音,一点也不过分。
才华
仅仅用“才华横溢”来形容他们两个人,略显单薄。事实上,屈原和贾谊在各方面都非常优秀,可以说是全能的天才。
《史记》对屈原的评价是: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总的来说,屈原是能说会写记性好、有见识且气场强大,绝不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文人。也许在他本人的心中,更愿意自己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而非诗人。
贾谊同样如此。他在少年时代,以“诵诗属书闻于郡中”,通晓诸子百家,被汉文帝任命为“博士”。可以说,在知识量和记忆力方面,贾谊并不输给屈原。
至于政治才能,贾谊甚至要超过屈原。毕竟,屈原并没有给后世留下太多政治上的“干货”,但贾谊却有大名鼎鼎的《过秦论》、《治安策》、《论积贮疏》等政论文章。
这些文章里的观点,有很强的预见性和实用性,可惜并未被汉文帝重视。后来汉武帝采取的政策,如:推恩令、重农抑商,重视礼法等,基本上都能从贾谊的文章里找到源头。
性格
同样是年少成名,同样是鹤立鸡群,屈原和贾谊身上都免不了有一些清高和孤傲。用屈原的话说,叫“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
像他们这样的天才,大多难以与众人打成一片,功利点说,他们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一不会察言观色,讨好领导;二不会左右逢源,讨好同事。因此,屈原和贾谊,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嫌弃和诽谤。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屈原和贾谊都是大公无私之人。他们不在乎个人荣辱,只要是对国家有利的建议,便直言不讳,哪怕这些建议会给自己带来不幸。
他们也都是理想主义者,无法理解世俗的规则。有了某种想法,便义无反顾地去推行,很少考虑到现实的可行性,也不愿意去妥协。因此,往往很难把事情做成。
人生际遇
屈原和贾谊的人生轨迹,几乎是一样的。经历过多次起起伏伏,最终都走向了不幸。
首先,他们的起点都很高。
屈原是楚国的贵族,凭借着自身才华做到了“左徒”一职,这个职位能够参与国事讨论,并负责外交,地位十分重要;而贾谊同样成名很早,在被汉文帝召为“博士”后,不出一年,就升到了“太中大夫”。根据《汉书·百官公卿表》的记载,太中大夫,秩比千石,掌议论。这同样是一个不小的官,更何况贾谊此时才二十多岁。
后来,他们都因为年轻气盛,遭遇了人生第一次低谷。原因也一样:遭人嫉恨。
嫉恨屈原的人叫上官大夫,他向楚王进谗言:污蔑屈原独揽大权、居功自傲;巧合的是,嫉恨贾谊的,包括周勃、灌婴等开国功臣,也用了同一套说辞,来诽谤贾谊: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此后,屈原和贾谊都曾短暂地被征用过,但基本上不受信任,也没有什么作为。汉文帝召见贾谊,甚至留下了“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典故,可以说非常讽刺,也十分心酸。
最终,屈原心灰意冷投水自尽,而贾谊在三十三岁时就英年早逝。留给后人的,只有叹息与遗憾。
结语:《吊屈原赋》中的复杂情感
结合《吊屈原赋》全文和《史记》中的观点,我们可以总结出贾谊在文章中蕴含的几种情感:
第一,追怀古人,同情屈原;
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哉!国无人兮,莫我知也。”遂自投汨罗而死。谊追伤之。
——《吊屈原赋序》
屈原自尽前感叹,整个国家没有一个人能够理解他。正是这句话,深深触动了贾谊。他希望自己能成为理解屈原的那个人。可惜斯人已逝,无法得见。贾谊同情屈原的遭遇,并为他伤心落泪。
第二,为自己的遭遇而哀伤;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适去,意不自得。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贾谊并不像屈原那样激进,即使遭遇了人生低谷,他也没有打算结束自己的生命。他只是感到怀才不遇,同时对长沙湿热的气候感到担忧,觉得自己大概命不久矣。这里更多的是一种对前途的迷茫和惶恐。
第三,从屈原的遭遇中寻求力量和慰藉。
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见细德之险徵兮,遥曾击而去之。彼寻常之污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横江湖之鳣鲸兮,固将制于蝼蚁。
——《吊屈原赋》
贾谊在序言中说得很明白,追怀屈原,是为了“自喻”。也就是把自己比作屈原,“吊屈原”实际上就是“吊自己”。
在文章末尾,贾谊赞扬屈原的高洁品格,并安慰他,小小的污水沟不能容纳大鱼,即使是海洋里的巨鲸,最终也要受制于蝼蚁。既然如此,那就隐去吧,不要与世俗同流合污。
这一番话,何尝不是对自己说的呢?
贾谊写《吊屈原赋》,一方面是表达对屈原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是在为自己寻找知音。既然当世无人理解,那么便从一百多年前的屈原身上,获得力量和慰藉。
屈原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印象20字?
1.矢志不移的爱国精神。在屈原身上凝结了中国人数千年来对爱国情怀最浓烈的情感与最深重的寄托。
2.求索真理的崇高品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在历史的演进中得到永生,成为中华民族不断进步与发展的精神内核。
3.坚持真我的高洁情怀。是他对昏暗时代的猛烈抨击和对黑恶势力的决不妥协、决不苟且偷安的坚定决心。
4.彪炳千古的辞赋风骚。屈原的《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不朽的经典之作,是以《楚辞》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与《诗经》并称“风骚”,对中华民族的诗歌文化产生了不可替代的极其深远的历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