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年代号的由来?

生活经验014

我国古代的“年号文化”,普遍认为是始于汉朝,最早是由汉武帝发明的。自汉武帝之后,以年号纪年的方法被后人传承了下来,一般新帝登基,国家发生重大事件,或者纯粹是皇帝心情好,都可以选几个比较吉祥的字眼充当年号。

清朝年代号的由来?,第1张

自明代以后,除了少数几个例外,明清的皇帝基本上只在登基时更改年号,此外不再更改,一帝一号成为了规范。所以民间提到明清皇帝时,通常也用他们的年号称呼,比如永乐皇帝、康熙皇帝等。

清朝的第一个年号,许多人以为是努尔哈赤的“天命”,其实不然。努尔哈赤起兵时自称“天命皇帝”,但并没有把“天命”二字单独拿出来用过。以“天命”纪年,是后世修史的时候才用到的。

所以,“天命”其实是努尔哈赤自封的一个称号而已,并非年号,后来皇太极的“天聪皇帝”也同理。清朝的第一个年号,是从皇太极建立清朝,改元“崇德”之后才有的。

有人认为,皇帝起年号,只要选几个好的字眼就可以了。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并不尽然。

新帝登基改元,除了年号看起来要大气、得体,词义通顺,发音不拗口以外,还需要蕴含一定的政治意义。

比如在后金时代,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没有年号,天命、天聪只是皇帝的称号,并非年号。皇太极在1636年改国号“后金”为“后金”大清,同时有了年号“崇德”,取崇文尚德之意。

女真为游牧民族,皇太极却仿照汉家制度起了年号,还蕴藏了这样的含义,其实已经表露了入主中原的野心。

而后来清朝真正入主中原,继位的清世祖改元为“顺治”。所谓“顺治”,有顺应潮流、顺应民心进行统治之意。原因在于清朝刚刚入关,根基不稳,取这一年号,主要的意图是安抚汉人。但顺治皇帝在位时并没有真正顺应民意,反而发生了剃发易服的恶劣事件。

清朝中期几位皇帝的年号都比较简单直白,比如康熙、乾隆、咸丰,从字面意义来看,也就是祈盼国家物阜民丰的意思。

最为简单粗暴的年号当数嘉庆。嘉庆是唯一一位受先帝禅让而登基的皇帝,在继位之前,嘉庆的封号是嘉亲王。后来乾隆决定禅让皇位给嘉庆,直接就帮他想好了年号,取的是“嘉亲王继位普天同庆”的意思。

与嘉庆类似的,还有雍正皇帝。雍正登基之前也是雍亲王的身份,因为经历了“九子夺嫡”,很多人说他的皇位得来不正,所以特别在亲王封号后加一个“正”字,作为自己的年号。

清朝末期的几个皇帝,其年号的政治隐喻比较浓厚,不像前面几位皇帝那样简单直白。

如在慈禧手上当了几十年傀儡的光绪皇帝,仅从字面意思来看,很多人可能不太明白这个年号想表达什么意思。其实“光绪”二字,有两层的含义:一是光大清朝统绪,二是缵承道光之绪。

因晚清以来,清朝皇嗣凋零,同治皇帝去世时没有留下子嗣,再往上的咸丰,也只有同治这一个儿子。为了保持大清的皇统不断,需要再往上一辈,从道光的旁支子孙中挑选皇位继承人。

所以“光绪”这个年号,暗含了光绪皇帝的出身,同时也表达了清朝希望光绪皇帝能够光大皇室统绪的希望。

在光绪皇帝去世后,中国迎来了历史上的最后一任皇帝——溥仪,年号“宣统”。因为溥仪是光绪的侄子,和他一样是从外藩迎立的皇帝,所以“宣统”二字,即宣告统绪的意思。

而且溥仪也属于道光的旁支子孙,道光庙号为“宣宗”,因此“宣统”也还有继承宣宗统绪的含义。

所以别看年号只有简单的两个字,但每一个用字,都非常地精准和恰当。每一个年号的背后,都是有其深意所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