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随侯珠。据《淮南子》记载春秋时期随国在一次出行中救了一条大蛇,一年后蛇衔明珠来报答随侯。“朱盈经寸,纯白,而夜有光明,如月之照,可以烛室”所以称之为随后珠,也叫灵蛇珠、明月珠。公元前706年楚武王开始发,随国大败。直到公元前350年左右,楚宣王得知秦派使者观看楚国的宝器。便召令尹子西问道,秦欲观楚之宝器。吾和氏之璧、隋侯之珠,可以示诸。由此可见随侯珠落入到了楚国手中,楚被秦灭后,秦始皇拥有了随侯珠及和氏璧。刘邦灭秦后,和氏璧成为了帝王的传国玉玺。此后历时一千六百年,历经100多位皇帝之手,可随候之珠从秦始皇以后便无下文。有人考证,随侯珠随秦始皇殉葬,在墓室以代膏烛。
第二:避尘珠。传说是凤凰天女的物品,可以去除尘世的气息,是进入天界的神物。避尘珠正是记载于《新唐书》,又见于《后唐书》,这可是中国的正史。“避尘”之意,将其珠放置于土灰之上,灰尘会向外散开,故名避尘。专家认为避尘珠可能含有放射性物质,如果真是符合专家的预测,那么避尘珠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早的放射性物质。在近代西安的一个村子里,有一户人家,家里常年一尘不染。哪怕宅中没有人居住,也不会有半点灰尘,之后就发现了这个神奇的珠子,而当时由于发生了恶性哄抢事件,避尘珠也因此下落不明。
第三雮尘珠。相传为地母所化的凤凰之胆,中有火炎精华,乃是天地间一等一的至阳之物。据史料记载,雮尘珠是有类似玉石打造的神秘珠子,具体有什么作用已经不得而知了。传说雮尘珠是皇帝祭天后得到的珠子,后来流落到了汉武帝手中。汉武帝把雮尘珠当做陪葬品,带入到了茂陵中,后来赤眉军大肆发掘,陪葬于茂陵中的雮尘珠就此散落于民间。不过也有一种说法,在秦末之时这件神物流落到了滇南,而茂陵中只是一枚冒充的影珠。真正的雮尘珠,被献王死后含在嘴中当作了陪葬品,在藏地则被称为“转生玉眼宝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