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医学名人故事?

生活经验07

一身得体的职业套装,一口绍兴口音的普通话,妆容浅淡,笑容温和,吴侬软语,轻轻柔柔,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中国现代医学名人故事?,第1张

6月3日,74岁的李兰娟来到青岛西海岸新区,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第二届大会。她马不停蹄地参加了多场分论坛,围绕消除病毒性肝炎、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国际合作等议题发表观点、参与讨论,并在活动间隙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谈传染病防治:人类生存史就是与传染病的斗争史

“她先后参与了应对SARS、H1N1以及新冠肺炎大流行,我担任世卫组织总干事的时候,她就是中国少数的专家之一,帮助我制订了H1N1疫苗计划,非常好!感谢她!”6月3日下午,在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第二届大会第二场全体大会上,于2007年至2017年担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的论坛主席陈冯富珍,在介绍李兰娟时,言辞间充满感激和敬佩。她认为,作为传染病学专家的李兰娟,“在中国以及全世界起到了领先作用”。

李兰娟为公众所熟知,是从她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三赴武汉”开始。其间,她那张两颊留着深深口罩压痕却依然面带微笑的照片刷屏互联网,人们纷纷向这位年逾古稀却依然战斗在抗疫一线的老院士表达崇高敬意。

事实上,早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作为我国传染病医学的开拓者、传染病学科唯一的院士,李兰娟在医学圈子里早已赫赫有名。创新、奉献,是李兰娟科研字典里的关键词。她持续钻研SARS、手足口病、地震灾后防疫、甲型H1N1流感、H7N9禽流感等传染病防控难题,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感染微生态学建立及应用等研究领域取得重大成果,分别获得1998年和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她的带领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学科于2001年跻身国家重点学科,传染病实验室建成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深耕传染病研究多年,李兰娟对传染病有着自己的判断:人类的生存史就是与传染病斗争的历史,新发突发传染病是永远不会被消灭的;科学研究要不断努力,人类要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才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

在全球,每年因传染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死亡总数25%以上。其中,新发传染病始终是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14世纪,欧洲“黑死病”导致欧洲1/3人口死亡;15世纪,天花疫情导致印第安人口从3000万降到100万,全球死亡5亿人;19世纪,霍乱数次大流行,导致死亡人口近5000万;20世纪,1918年大流感导致死亡人口近5000万;进入21世纪,2009年墨西哥与美国甲型H1N1流感全球大流行、2003年SARS疫情、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2015年韩国MERS疫情、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都对人类健康、社会经济发展和全球安全带来威胁。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通过全国人民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艰苦奋斗,迅速地控制了新冠肺炎疫情。但在全球范围内,还有许多国家和地区仍在经历新冠肺炎大流行。

李兰娟认为,从传染病学角度看,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新冠肺炎大流行,是因为在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防控举措方面仍存在短板。发现和控制传染源方面,在传染病流行的早期或在部分医疗卫生条件薄弱的国家或地区,存在检测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大量的感染者未被及时发现和有效隔离;在切断传播途径方面,对于新冠肺炎这种传染性强的呼吸道传染病,没有有效执行佩戴口罩和保持有效的社交距离等措施,导致疫情此起彼伏;在保护易感人群方面,许多国家疫苗供应紧张,接种率较低,缺乏对老年人和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的具体保护方案,尤其是养老院等聚集性特殊人群。

“中国成功的抗疫经验,应该为全球所用。”李兰娟认为,对于新冠肺炎等传染病的防控,最重要的就是三句话:第一是发现和控制传染源,一旦发现感染者马上控制治疗,不让其传染给其他人;第二是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是戴口罩、勤洗手;第三是保护易感人群,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接种疫苗,让接种率达到70%以上,形成免疫屏障。

“我早就接种疫苗了,打了两针都没有任何副作用,抗体浓度检测也比较高。当时说60岁以上不能打,但我说我要跟病人接触,一定要打疫苗。只有建立了免疫功能,才能做更多事情。”李兰娟说。

李兰娟强调,“新冠疫苗是一定要打的”。她以我国乙肝防控历程作为例证:1985年中国本土乙肝灭活疫苗开始生产和运用;2002年,乙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2005年,乙肝疫苗接种实现全免费;2009年至2011年,国家对15岁以下的儿童进行乙肝疫苗普查普种,未接种的孩子全部补种;2015年,国家对产前筛查阳性的孩子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

种种努力,成效显著。我国儿童乙肝的病毒感染率逐年显著下降,2014年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岁至4岁的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流行率是0.32%,和2006年相比下降66.67%,提前实现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乙肝控制目标。

谈人生经历:从赤脚医生到传染病专家

在互联网传播时代,为抗击疫情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李兰娟,成为家喻户晓的“全民偶像”。6月3日中午,刚刚走出采访间的李兰娟,瞬间就被门外早已等候多时的人群簇拥起来。人们感谢她英勇无畏地战斗在抗疫一线,将众多危重症患者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也很好奇她曾经走过的人生路,试图寻找她医者担当、敢医敢言的知识分子风骨背后的“因”。

1947年9月13日,李兰娟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夏履镇夏履桥村一户贫困的农村人家。直到土地改革后,家里分到了田地,条件才慢慢好转,李兰娟也终于有了机会读书。然而,她的求学之路并不顺利,曾因为贫穷而停学,“全凭党和人民给的助学金”,才读完了初中和高中。

出身农村的李兰娟,对农村缺医少药、农民有病难医的状况有着深刻体会。在杭州高级中学读书期间,李兰娟就到浙江省中医院学了一手好针灸。她还买了很多医学方面的书,自学钻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后,李兰娟回到了家乡,当地学校没有老师,她便一边当代课老师一边为乡亲们针灸,大家都对她印象很好,也很尊重她。

后来,当地农村合作医疗站启动,生产大队希望李兰娟回去当赤脚医生,每天只有5个工分也就是1毛钱。这个工资比起每月24元的教师薪资,可谓天壤之别。李兰娟最终却选择了去当赤脚医生。“我当时也斗争了半天,当老师自然很好,但当赤脚医生,会有一个脱产半年去学医的机会,我想趁机多学点医学知识,更好地为乡亲们提供医疗服务。”李兰娟回忆说,当时有人说她脑子“有毛病”,她回答说“我没毛病,就是想学习”。

成为赤脚医生后,李兰娟每天都到合作医疗站工作。大家下田劳动时,她就背着药箱轮流去每个生产小队,一边帮农民割稻子一边给他们看病。中暑发烧、孕妇生小孩、切排脓肿、采草药、预防流感、带农民去杭州大医院看肿瘤……她就像一个全科医生,为缺医少药的农村带去健康。

20世纪50年代,党中央号召消灭血吸虫病。李兰娟的家乡正处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她带领农民去田沟里挨个排查血吸虫病传染源——钉螺,一旦发现就土埋灭螺,填掉老沟,再开新沟。她还挨家挨户去收集大便,带回去做大便孵化检测,最终从1300人中筛查出260个阳性感染者,为他们提供及时医治。

1970年,是李兰娟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她获得了难得的求学深造机会。常年兢兢业业工作,她获得了乡里乡外广泛的认可。乡亲们虽然舍不得这么一位好医生,却也不愿耽误她的前程。这一年,李兰娟顺利被保送到浙江医科大学。

从年少时一路艰难读到高中,到放弃当老师去当赤脚医生,再到去浙江医科大学求学深造,李兰娟将“好学”二字诠释得淋漓尽致。只要有学习的机会,她就不会放弃。大学期间成绩优异的她,毕业后顺利被分配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成为一名医生。

在工作过程中,李兰娟发现医学上还有许多未解难题,尤其是暴发性肝衰竭的病人,病死率高达70%-80%。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看到了曙光。30多年前的一天,一位女工因肾衰竭入院,在经过血液透析等治疗后苏醒。这个临床案例,触发了李兰娟的深思——血液透析的原理,如果用在肝脏上,是否能够救治肝衰竭患者?

1986年,时年39岁的李兰娟,毅然申请了3000元青年科研基金,开始了“人工肝”的技术研究。然而,这一探索在当时被医学界认定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研究过程中,李兰娟及其团队的确遇到了重重阻碍:人工肝中肝素、鱼精蛋白怎样合理地应用?大出血问题怎样克服?人工肝运用影响血压怎么办?……

为此,李兰娟和团队进行了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简单说来,人工肝系统是一种体外的血液净化机器。医生借助这台仪器把患者的血液引流出来,在体外进行血浆置换、血浆吸附、血液滤过等步骤,清除血液中的胆红素、内毒素等炎症介质,同时补充白蛋白、凝血因子等有益物质,暂时替代肝脏的解毒、蛋白质合成和部分代谢功能,使肝细胞得到再生的机会,肝功能得以恢复。

1998年,人工肝成功治疗了88例患者,大大降低了病死率,重型肝炎肝衰竭治疗新途径就此开辟……“人工肝”技术向全国推广以来,急性、亚急性重症肝炎病死率从88.1%降低至21.1%,慢性肝衰竭病死率从84.6%降至56.6%。这项技术也被国际医学界认定为开辟了重型肝炎肝衰竭治疗的新途径。

多年来,从事传染病研究和实践的李兰娟,始终坚守在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一线。

2003年4月19日,非典型肺炎病例出现在浙江,李兰娟意识到,要尽快排查与感染者接触过的人群。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当地连夜排查出直接接触者1000多人并对其进行有效隔离,在全国创造了科学隔离的样板,最终交出了“无二代病例,无医务人员感染”的战绩。

2013年春天,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出现在南方省份。李兰娟率领团队5天内确认全新H7N9新病原,证明活禽市场是人感染H7N9的源头,建议及时关闭活禽市场,避免了疫情大流行。

在这次抗击H7N9禽流感过程中,李兰娟还发现,患者一旦感染了H7N9禽流感病毒,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高达70%。而在救治过程中,她通过查阅文献和检测发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出现是因为出现了“细胞因子风暴”。考虑到人工肝系统能够清除炎症介质细胞因子,李兰娟便大胆地使用人工肝系统来救治出现了呼吸衰竭症状的患者,结果大大降低了病死率。

“本人这辈子是医学工作者,一辈子搞传染病防治。”在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第二届大会现场,与现场专家和政要们交流时,李兰娟喜欢这样自我介绍。

谈武汉抗疫:全国人民大团结共同战斗的结果

数十年在传染病防控一线坚守与磨练,李兰娟可谓“身经百战”。因此,当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她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奔赴一线。

对于自己所从事的传染病防治领域,李兰娟密切关注且高度敏感。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暴发后,她每天都要跟有关专家、医生打电话,及时掌握最新情况。

2020年1月17日,李兰娟向国家卫健委请缨:“希望赴武汉研判疫情!”1月18日,她紧急奔赴武汉。李兰娟回忆说,适逢春运,当时火车票已经买不到,她和两个助手买了加号票,3个人都没有座位,一起挤在两节车厢之间的列车员休息室里,直到当晚9点多到达武汉。“当时所有人都有恐惧心理,我们也没法保证万无一失不感染,但我们都做好了思想准备。医务人员必须冲到第一线,救死扶伤是医生的责任。”李兰娟说。

到达武汉当晚,李兰娟就跟当地医院和专家联系,了解疫情最新进展,并查证是否有医务人员感染。1月19日,在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一场闭门会议上,作为传染病专家的李兰娟被安排第一个发言。她根据传染病防控经验和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当场提出多个建议,其中包括:一是对新冠肺炎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感染者必须隔离;二是新冠肺炎在普通医院容易传播,应安排有严格隔离条件的医院来集中收治病人;三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方法来发现传染源、控制传染源;四是在人已经成为传染源的情况下,外地人尽量不要到武汉,武汉人也不要出去,做到“不进不出”,尽量把疫情控制在武汉。

1月22日下午,党中央审时度势,果断决策,要求立即对湖北省、武汉市人员流动和对外通道实行严格封闭的交通管控。1月23日,武汉封城,一座千万人口的大型城市按下暂停键。“传染病是不讲情面的,你开不了后门。只要没有防御到位,它就传染给你看。只有把传染源控制住了,整个国家才是安全的。”李兰娟说。

从武汉返浙后,李兰娟无时无刻不在关注武汉疫情进展。当听到武汉确诊病例越来越多,尤其是重症和危重症患者越来越多时,李兰娟心急如焚。2月1日,李兰娟再次带领浙江省专家组,携带30多箱医疗物资连夜奔赴武汉,进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的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和CCU(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支援。

在当时情况下,降低病死率可以稳定人心,是事关武汉抗疫成败的一个关键点。第二次到武汉,李兰娟首先考虑的就是怎样成功救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把病死率降下来。她发现,不少危重症患者是在发病一周左右出现呼吸困难,初步推测是细胞因子风暴导致呼吸衰竭。随后的研究和检测结果,证明了她的推断。

考虑到抗击H7N9禽流感的实践已经证明人工肝系统可以用于治疗呼吸衰竭,李兰娟大胆判断,人工肝系统也可以用于减轻新冠肺炎患者的肺部炎症。

事实证明,她的判断是正确的。有位病人血压掉了下来,医生判断已经救不过来了,李兰娟尝试为他使用了人工肝、ECMO(体外膜肺氧合),仅仅两个小时后,这位患者的呼吸状况就得到明显改善,血液指标稳定了下来;有名被感染的护士病情很重,瞳孔散大,心跳缓慢,已陷入昏迷,最终也被人工肝系统救了回来……一个又一个成功的案例,给了李兰娟很大的信心,她将这一技术更广泛地应用到危重症患者身上,帮助他们减轻痛苦、恢复健康。

除了人工肝技术,在危重症患者救治方面,李兰娟还为武汉带来了她在H7N9禽流感患者救治过程中累积总结的成功经验——“四抗二平衡”方案,即抗病毒、抗休克、抗低氧血症与多器官功能衰竭、抗继发感染,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

把“四抗二平衡”作为救治策略核心,运用人工肝、干细胞、微生态三大技术,李兰娟所在ICU病区的病死率由原来80%以上降至15%以下,尤其是处于细胞因子风暴早期重症患者,经人工肝治疗后,存活率达100%。她还将传染病诊治经验传授给当地医疗队和医疗机构,她关于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救治经验和研究成果,也被写入了国家诊疗方案。

谈当前偶发确诊病例:公共卫生重要性再次凸显

2020年3月18日,武汉市自疫情发生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均无新增,首次出现“双零”。3月31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累计964人治愈出院。这一天,李兰娟正式撤离她坚持战斗了近60天的战场。

当李兰娟走进武汉天河机场候机大厅时,在场人群连呼“女神”。前来送行的许多武汉市民、治愈患者以及来自医院、社区、管委会的工作人员也纷纷在点赞贴上签名,贴到她身上为她“点赞”。出发前,她表示,武汉目前疫情“大局已定”,逐步向好,但疫情仍未结束,要继续抓好重症患者救治工作,谨防境外输入病例。

2020年5月30日,李兰娟又一次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的身份来到武汉,分析千万人核酸检测数据、对复工复产复学进行指导。几天后的6月2日,湖北省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第104场新闻发布会,宣布武汉市集中核酸检测排查没有发现确诊病例。在发布会现场连线中,李兰娟给武汉人民、全国人民吃下“定心丸”:“我专门到武汉了解了集中核酸检测排查工作情况。数据充分地说明,武汉是安全的,武汉人走出来的也都是健康的!”

“中国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疫情控制下来,是党中央英明决策的结果,是全国人民大团结、共同战斗的结果!”李兰娟说,这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作用和价值。

在采访中,当记者问到目前国内零星偶发的确诊病例,李兰娟表示“不用太紧张”“最重要的是要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不要蔓延到其他人”。

李兰娟认为,通过这次疫情“洗礼”,公共卫生的重要性再次得到凸显,国家必将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对此,她提出建议:一是大医院都应该设立传染病隔离病房,作为常态化的硬件设施条件,平时没有传染病的时候可以收治其他病人,“平战结合”;二是医院要加强细菌和病毒检测力度,出现流感等症状后要检测到底是哪种病毒,不要只给点药吃吃;三是保持传染病医护队伍的稳定,很多医院的传染楼都放在边边角角,平时病人不多,医护人员奖金待遇比较低,导致队伍不太稳定,建议按照公共卫生的待遇给予补助;四是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不但要会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也要掌握ICU抢救技术,更好为患者生命保驾护航。

“青岛的防疫做得很好,也有过疫情输入但很快就控制住了,在全球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的情况下,举办这次全球健康论坛能够促进中国和世界的健康,感谢青岛!”李兰娟也对山东和青岛的疫情防控提出了建议,“山东包括青岛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不能松劲,要对从空中、海上进入的人和物加大检验力度,只要保证被感染的人、物进入山东都能被及时发现,山东就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