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对死者的称谓有哪些?
关于“死”的称呼
(一)按身份等级
谓天子死为“崩”或“驾崩”,诸侯死为“薨”,大夫死为“卒”,一般官员死称“逝”,士死曰“不禄”,庶人(平民)死曰“死”。
清代对王、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称为“薨”;有官职、有名望的死曰“卒”。
(二)按年龄
不满20岁死曰“殇”,此又分三类:8~11岁为“下殇”,12~15岁“中殇”。16~19岁为“上殇”。但男子已订婚,女子已许嫁者则不为“殇”。
青壮年死谓之“夭亡”,但于讣告上写“疾终”,引魂幡、《荐亡文疏》上均写“云终”、“告终”。
老年死谓之“寿终”。如系家族最高长辈,男加“正寝”,女加“内寝”字样。故后世“正寝”二字已成为死的代名词。
(三)按特殊原因
为某事舍命为“殉”,战争中死于阵地谓之“阵亡”,现为“牺牲”。
死于外地谓之“客死”,死于非命谓之“凶死”。
(四)按不同宗教
和尚死谓之“圆寂”、“云寂”;喇嘛死谓之“涅磐”;道士死谓之“羽化”;基督教教徒死谓之“归主”,回民伊斯兰教教徒死谓之“无常”。
(五)其他
民间对死的敬称,有借道家“仙逝”、“返真”、“登遐”者,有引用阴阳家“就本”、“星陨”者。
一般称人死为“辞世”、“过世”、“去世”、“逝世”、“作古”;在吊唁时见之于书面的一律称“千古”;灵牌、引魂幡上一律写“已故”。
(六)北京民间土语、俏皮话(非礼貌用语)
“见阎王爷去了”,“撂挑子了(言已放下人生重担)”,“听蛐蛐叫唤去了(言已入土与秋虫为伴了)”,“艮儿屁着凉”,“翘辫子”,“踹腿”,“蹬腿儿”等等,多具贬义,不能用在丧礼和其他正式场合上。
菏泽丧事风俗习惯?
初丧菏泽民间旧俗,极讲究寿终正寝。凡正常死亡的老人,当咽下最后一口气后,即将其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在亲属的守护下行停放3天、5天或7天,此谓之抬床、挺丧。一旦措手不及,没有为其准备寿衣,俗谓之“老人光着身子走了”。有的 地方人死了还要采取一些措施,把死者的“灵魂”引到灵床上去。
人死了,忌说“死”字,一般称为“老了”,“不在了”、“走了”、“过去了”等。死人穿的衣服谓之寿衣,或称送老衣。老人死后,作子孙的无论贫富,总是尽 心尽力地将丧事办好,其葬礼中的礼俗也较多。
老人临死时,请人穿送老衣,口内放上“噙口钱”,在挺丧期间男左女右,子女围尸痛哭。大门要贴白纸,挂“白纸骨朵”,同时请人主持办理丧事,并讣告亲友,前来吊唁。
成殓将尸体移入棺内,头枕鸡头枕,垫覆被褥,由子女净面,并用镜子照尸体。富者棺内置金珠珍饰。盖上棺盖,孝子穿上孝衣,卧薪枕坯于棺旁,谓之“守灵”。停灵时间不尽相同,穷苦人家一至三天,富人则在七天以上。
出殡富户人家要扎各种“舍火”,有大花座罩、轿车、纸人、纸马、金山、银山 、摇钱树等,有的以绸缎代纸的。并用剪纸糊“引魂幡”,中间写亡者的姓讳及岁数 。请“礼相”(清末时多系秀才)、“司礼”、吹鼓手,热闹非常,招引很多观众,以此显示主家的威风和大方。亲朋参加葬礼时,多带香烛、纸马、挽幛、供品,也有以 钱代礼品的。客人到齐后,先举行“家祭”,然后灵柩抬到大街上“路祭”。孝男分 两列在棺前伏地而哭,孝妇则齐立于棺后,用手巾掩面而哭。亲朋分批奠礼以亲疏分 为“三拜礼”、“五拜礼”、“九拜礼”、“十二拜礼”、“二十四拜礼”。亲朋多 者,常至下午三四点钟祭奠才能结束。
路祭完毕,笙乐前奏,“舍火”相跟,孝子随后,接着是灵柩,后是女眷,乐声 哭声并起,浩浩荡荡,直向墓地。
灵柩埋葬时,所有“舍火”,付之一炬。葬礼结束后,孝家大摆筵席,款待亲朋 ,一般摆上几十桌。有权有势者,常借丧事大发其财,故群众讽剌说:“家里死个老 奶奶,强似在外做买卖。”
三天之后,孝子须到墓地圆坟,然后是“一七”、“三七”、“五七”、“十七 ”、“百天”、“一年”、“二年”,都须奠祭。“三年”时,守孝满期,又需大操 大办。亲友乡邻亦携带礼品前来参加,事主设宴待客,此为最后一次谢奠,孝子换服 。
三年内,主家过春节,不贴红春联,以示哀痛。穷苦人家遇到丧事,扎不起“舍 火”,请不起“吹鼓手”,只好买口薄棺材草草埋葬,更有连薄棺材也买不起的,只好用箔席裹尸,埋葬了事,俗称“软埋”或“土砸脸”。
建国后,提倡丧葬改革,丧事简办。70年代,各县建成火化场,强调废除土葬, 丧仪简办。人死亡后,尸体火化,通知亲友开追悼会,孝子捧骨灰盒,其亲友护送至 茔地深埋,不聚坟头。对有功于人民者,骨灰盒安放在陵园!
丧礼一般包括哪四步?
丧礼不只是四步,以下程序:
1、小殓:为尸体净身整容,穿上寿衣。这个步骤要尽早,甚至有时在断气之前就进行。因为过几个小时,由於肌肉细胞死亡,会出现称为屍僵的四肢僵硬现象,影响穿寿衣。寿衣不能用皮质,因传统认为这样死者会转世成动物。
2、报丧:正式通知远近各处的亲友死亡时间、情况和葬礼安排。经常有严格的形势和顺序规定。
3、奔丧:亲友携带礼品、礼金、挽联、花圈等从外地来参加葬礼。
4、停灵:又称暂厝,将屍体在灵堂停放若干天,等待前来奔丧的亲友;同时有助於确定死亡而不是昏迷假死。灵堂可为家中房间、临时搭制的灵棚、或殡仪馆的专用房间。灵堂内设悼念条幅、死者遗像、供奉死者的食品(供品)、香、蜡烛、纸钱等。另外,在暂时不能正式安葬死者的情况下,将棺材寄放在寺庙等地,等待未来下葬,也可称作停灵。
5、守灵:停灵期间,已在场的亲友,特别是死者的晚辈在灵堂轮流守护死者,接受奔丧者的吊唁。在整个葬礼期间,死者亲近的晚辈(称为孝子/孝女)穿不缝边的白色粗麻布衣服或褂子,腰系草绳或麻绳,脚穿草鞋,称为孝服。
6、大殓:当著家属的面,将死者移入铺有褥子的棺材,盖上被子,钉上钉子封棺。富裕的人家可能用内棺和放置随葬品的外棺两层。
7、出殡和下葬:把棺材送到墓地埋葬。出殡开始的标志是孝子将一个瓦盆摔碎,称为「摔盆儿」。由孝子执「引魂幡」带队,有乐队吹打,沿途散发纸钱到墓地。下葬仪式有道士、风水师协助。
8、烧七:下葬後,亲友每七天去墓地看望并烧纸钱,一共去七次共四十九天。还有类似的叫魂、烧纸钱等活动,称为「做七」。第四十九天的仪式称为「断七」,为正式葬礼部分的结束。
灵前守夜故事?
我老家是西北的一个小村子,由于地理位置太过偏僻,每次回去我都不得不忍受长时间的旅途折磨,有将近三十多个小时是在火车和汽车上度过。
那年冬天,等我到家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三轮摩的在我付了钱后,一声轻鸣便消失了,大门内的老柴狗却警醒地吠个不停。“谁啊?是二小子么?”母亲的声音从屋内传了出来。我应了一声,母亲趿着棉鞋,给我开了门。
吃完母亲给我煮的一碗酸菜面后,我才想起一直没见到父亲。
“村头张家的老头过世,你爸守夜去了。”母亲仿佛看透了我的心思。
我所在的村子很小,因此谁家有点事,大家都会出份力,特别是丧葬之事。我们村有守夜的风俗──在人死后,村里每户出一人,拎着一卷黄纸来到主事人家,然后围坐灵堂前,静静地守上一夜,算是对死者的缅怀和悼念。
我对母亲说了一声,便朝张家走去,一进门就看见了灵堂前的父亲。他和大伙围坐一圈,中间是一个破搪瓷盆做的火炉,里面是烧得通火的老树根。我的眼光越过围坐的众人,看向他们身后的灵堂,一张帘子挡住了我的视线,帘子前一个小方桌上放着香炉,里面插着几根线香和一支细竹棍,棍子上系着引魂幡,幡上是曲曲折折的符文。香炉旁边是一盏清油小灯,随着我进来的一股风将油灯的火焰吹得东西摇晃,衬得整个灵堂更加诡异。
我和认识的长辈、同辈打了招呼之后,便让父亲回家休息去了。
守夜是一件很耗人精力的事情,大家就那么坐着,除了聊天,基本没有其他娱乐,对着一盆火,耗着时间。许是白天坐车久了,在火盆旁坐下没多久,我的眼皮就开始打架,面前温暖的篝火更是滋长了困意,我不知不觉睡着了……
一股冷风吹醒了我,睁开眼,才发现灵堂的门敞开着,之前围坐一圈的人此时一个也不剩,只有火盆里的木炭无力地烧着。我站起身,伸伸懒腰准备回家,这时,一只手从一旁的阴影里伸了出来,我下意识地退开一步,睡意全无。
那只手拿了一些劈好的木头,放到火盆里,火光较之前亮了一些,阴影中露出一张脸来──是个老头儿。他穿着一件不知年月的大衣,支着高高的领子,半张脸陷在里面,只露出两只眼睛和一撮花白的胡子。
“谢家仔,想不想听个故事啊?”
父亲姓谢,村里长辈一般都这么叫我。
我看了看屋外黑沉沉的夜,想了想,坐回老头儿跟前。
你们后生仔不知道,其实,很早以前的守夜不是这样的,要比现在复杂讲究得多。
那时守夜是在野外坟地里,身后不是灵堂,而是新起的坟墓,烤的也不是盆火,而是玉米秆。这个烧玉米秆是
清明节挂的东西是什么?
清明祭祖是看到的彩色飘带,在民俗传统中叫“幡”、“引魂幡”做法是,用红、绿、黑三种颜色的彩纸或者彩布,剪成碗口大小(直径约11--23厘米左右)的“回”字形和“寿”字形图案,然后一片一片连接在一起,组成七尺七寸长的彩带,最后一片剪成燕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