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土司四大家族,贵州土司四大家族是谁

生活经验076

今天给各位分享贵州土司四大家族的知识,以及贵州土司四大家族是谁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四大土司都是谁,管理哪里

思州土司,为思州田氏在乌江流域黔中地区所建的土司政权,其历史可以追溯到隋朝,开皇二年(582),田宗显为黔中刺史,止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 统治时间长达831年之久。元朝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镇远州知州田茂安降于四川明玉珍,置思南道都元帅府,田氏分离为思南、思州(岑巩)两部。至此,思南、思州田氏宣慰司为贵州四大土司中的两大土司,思南、思州(今岑巩)分别成为黔东北和黔东的两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改土归流的直接发生地,为贵州建省奠定了地域基础。 思州田氏土司是黔中历史上最著名的土司之一,世袭千年,领地幅员辽阔,史学薯竖素有“思播田杨,两广岑黄”的称誉。“思播田杨”,其意思为思州乃田氏土司的天下,播州乃杨氏土司的天下。

田氏政权在乌江流域黔中地区的统治可以追溯到隋朝,开皇二年(582),田宗显为黔中刺史,止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 统治时间长达831年之久。开皇二年(582),乌江下游的彭水(黔中)包括今黔东北一带,处于湖广、四川交界的“两不管“的地方,山峦起伏,地势险峻,交通极为不便,历史上称之为“蛮夷之地”,加之,“夷苗屡叛”,人民生活贫困并难以安宁。为了黔中“蛮夷之地”的治理,隋朝皇帝苦于无计可施。此时,大臣苏威保荐田宗显为黔中刺史。田宗显与子田惟康(田世康)到任一年多,黔中大治,政通人和。隋文帝大悦,于是封田宗显为国公节度使。后来,白莲教金头和尚任则天举行农民起义,朝廷再次调遣田宗显前往征伐。战争胜利后,田宗显奉命管理黔中一带,接着,又被加封为侍坦 宣慰荣禄节度使金龙护国公,子孙世袭。由此,田氏确立了对乌江流域的黔中包括黔东北地区的统治地位。

贵州土司四大家族,贵州土司四大家族是谁,第1张

唐初太宗统治时,二世田惟康世袭为黔州刺史,因为平叛有功,又加封为黔潭二州节度使。三世田阳明平“贼”有功,授都督府大总管一职。四世田克昌能以恩威服夷,接受义军兵马使。经过田氏十多代人的努力,乌江流域的下游的治理已见成效。但今贵州境内的广大地区,虽然均为 黔中田氏政权所管辖,然而,天高皇帝远,鞭长莫及,人民生活仍贫困而不能安宁。直到宋代大观元年(1107),田宗显十四世孙蕃部长田祐恭入朝内附,愿为王民,始建思州治。田氏政权重心已经开始从黔中的彭数谈大水移到黔中的务川,据史料记载:思州之名始于唐代,唐武德年间,有因务川当牂牁要道而设务州的记载,属于羁縻州。贞观中,又以思邛水之名改为思州。又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思州辖有务川、思王、思邛三县,设址务川。政和八年(1118)以其地置思州,领务川、邛水、安夷3县。宣和元年(1119),田祐恭以镇压贵州境内少数民族有功,加封贵州防御使(贵州之名始于此),赠封为少师思国公。宣和四年(1122),废州县,改务川县为城,邛水、安夷2县为堡,属黔州。南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复置思州和务川、邛水、安夷3县,为羁縻州,州治务川,仍属黔州。至此,黔东及黔东北才得到有效治理。

之后,无论是羁縻或经治思州,都是田氏为知州,田氏世为思州守。进入元代,中央王朝对西南少数民族推行土司制度,元代至元十五年(1278),思州田谨贤以地归附,乃置万户府。后改置思州军民宣抚司,隶湖广行省。元至正间,田氏族属镇远州知州田茂安,

文史宴:十一省移民与十八族少民组成的名城,堪称民族和谐的典范

改土归流与末世首都

唐宋时的土司制度为羁糜制度,土司所控制的州郡被谓为羁糜州,遵守“世袭其职,世守其土,世长其民”的准则,羁糜州除部落首领需要定期至首都朝贡外,普通民众并不需要负担中央 *** 的赋税。

从元代土司制度开始,地方土司要向中央 *** 缴纳赋税,但并非是中央 *** 的税务官直接征收,而是由土司自己收缴赋税完毕,由土司交由中央 *** 。

元代贵州已经形成了四大土司家族,除去播州杨氏土司与思州田氏土司,其余两大家族即为上文所提到的水西安氏与水东宋氏。

元依照土司力量与控制地盘的大小,将土司分为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长官司,贵州共计有大小土司300多处,而贵阳之地即在顺元路军民安抚司下设有众多的小土司。

明朝的土司制度更为严密,土司所辖民众被分别登入“民户”“军户”,分别受布政司与都指挥使的管辖,明军在驿道沿线修建的卫所很多位于土司辖地,两者互不统帅。

洪武五年(1372年),水东安氏与水西宋氏共同入朝,明将水西水东合二为一,为贵州宣慰司,安氏世代为宣慰使,宋氏世代为宣慰同知。永乐十一年(1413年),贵州布政司成立后,田赋制度逐渐与全国接轨,但土司地区所有粮差仍由土司认领,然后再由其所属土目、土民逐级分摊。

水东宋氏的马头寨

天启元年(1621),明朝欲调水西安氏一万兵助战,因恐引矛盾而止,又预备调与水西安氏素来相爱相杀的永宁奢氏领兵三万援辽,永宁奢氏头人奢崇孙雹闷明与其女婿樊龙谋反,天启二年,水西安氏的安邦彦挟持其侄宣慰使安位响应奢崇明叛乱,史称奢安之乱。

崇祯三年(1630)安位请降,将水西安氏直领水外六目地(现贵阳清镇)改流,崇祯四年,又因水东宋氏阴助奢、安叛乱,将贵州宣慰同知宋嗣殷革职,将水东宋氏直领洪边十二马头地改流置开州(现贵阳开阳)。

清占北方后,自崇祯十七年(1644)到弘光二年(1646),明朝旧臣先后在南京拥立福王成立弘光政权,在绍兴以鲁王为监国建立绍兴政权,在福州以唐王为帝建立隆武政权,在广东肇庆以桂王为帝建立永历政权,在广州以唐王弟称帝建立绍武政权,除永历政权在明朝旧臣与大西军残部帝的支持下坚持到永历十五年(1661)才被清军消灭外,其他各个政权,或忙于争夺正统,或拥立者之间争权夺利,在满清的攻势下,很快都失败了。

在见肆销证明朝最后衰亡时刻的短短十五年永历十五年里,有四年(1651—1656),贵阳作为南明永历王朝的首都而存在。

1646年,弘光王朝与隆武政权相继败亡,原明两广总督丁魁楚、广西巡抚瞿式、巡按御史王化澄在广东肇庆拥立桂王朱由榔为监国,又得湖广总督何腾蛟支持,正式在1646年的十月十四日拥立桂王为监国,不久称帝,以1647为永历元年。

弘光二年同年,张献忠被满清击毙,余将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奇能归明抗清,永历三年,孙可望由重庆向贵州进兵,下遵义桐梓县,又击溃明军在乌江的设防,渡过乌江,再克与贵阳、安顺交界的黔西惠水县,之后攻克贵阳,本预计向广西进发与桂王的永历王朝汇合,共抗清军。

恰逢云南混乱,石屏土司龙在田求援,孙可望突然改变则弯计划,进军云南,以孙可望首鼠两端的个性,计划的突然改变原因很可能是因为孙可望见到扩张地盘的机会,而他极可能一开始就仅是将桂王与永历朝廷作为自己手中的政治筹码。

大西军占领云南后,孙可望自称平东王,不久又自称“国主”,甚至以干支纪年,铸“兴朝通宝”,在明原云南副使杨畏知的谋划下,孙可望归命永历政权,奉表称臣,但仍坚持向永历朝廷索要“秦王”的封号。

而永历朝廷自1647年到1650年,何腾蛟被俘失败,桂林陷落,永历帝手上的明军部队已经丧失大半,而唯独剩下一个笑里藏刀的孙可望还在向他示好了。永历朝廷已经无处可去,永历五年十二月,清孔有德部进逼南宁,永历六年正月,桂王到达广南,孙可望派总兵王爱秀前往迎驾,上书称:臣以行在孤处僻粤,再次迎请,未奉允行……臣再三思维,唯安龙所滇、黔、粤三省会区,城郭坚固,行宫修,一切粮储,可以朝发夕至,莫此为宜。

永历五年正月,永历帝一行从广南出发,经十多天跋涉,到达距离贵阳几百公里外的安龙(现黔西自治州,安龙并不在元所修的黔地五大驿道上,此一安置计划也可窥见孙可望对南明取而代之的计划是早有谋划),而孙可望则独坐贵阳,正式开始了永历王朝在贵阳的历史。

南明永历政权曾短暂定都贵阳

永历二年,为打破清军对云南贵州对包围,孙可望留守云南,李定国领兵十万向湖南进军,刘文秀领兵五万向四川进军。刘、李兵势强劲,刘部连克宜宾、乐山、成都、重庆,而李定国先兵分两路进攻湖南,继而合兵广西,攻下广西全境,逼迫孔有德在桂林自焚而死。

孙可望见李定国战绩骄人,心中猜忌丛生,忧心自己地位受到威胁,同年,孙可望调占领四川的军队入黔,进军湖南。永历七年至八年,李定国转战两广,屡战屡胜,而孙可望却多次设计阴谋袭击李定国部,未果。

孙可望又退回贵阳,预谋拿到他朝思暮想的皇位。永历八年春,永历帝派人急召李定国赴安龙入卫,遭孙可望觉察,将预谋此事的十八大臣以“盗宝矫诏,欺君误国”的罪名全部处死。除吴毓贞经永历帝说情处以绞刑外,其余全部凌迟处死。

同年六月,孙可望赶至昆明称帝,因皇冠尺寸狭小而未遂,永历九年,派关有才领兵前往南宁进攻李定国,李定国在击溃关有才部后,于永历十年到达安龙,护送永历帝自贵州盘县进入云南,结束了永历政权在贵阳的历史。

最终,永历政权被投降清朝的吴三桂攻灭,而随着清朝统治的稳固,西南土司也走到了尽头。

顺治十七年(1660),吴三桂以“水西土司安坤久蓄异谋,近闻刑牲祭鬼,将为不轨”请彻底改流水西,清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水西土司安坤、马乃土司龙吉兆、乌撒土司安重圣等,阳顺阴逆,中怀叵测。应如所请,悉心筹划,相机歼剿。”

康熙三年,清廷命吴三桂进攻水西,以十镇兵力围攻,将安坤、安重圣擒拿,彻底革除水西土司。四年,吴三桂奏请将水西以及乌撒土司地改设大定、平远、黔西、威宁四府,待吴三桂谋反,水西土司安坤遗腹子安胜祖得族人支持,领兵助清平叛,清廷恢复水西土司,而安胜祖无嗣,根据无嗣土司停袭的政策,水西土司彻底退出了贵州的历史舞台。

吴三桂政权败亡后,土司制度继续向有利于中央集权的方向发展,清初采取“滇黔土司暂从其俗”的政策,但为限制约束土司,仍实施四项措施:

一是严格规范继承制度,以防争袭、冒袭土司。二是明确土司有“唯贡、唯赋、唯兵”的三大义务。三是用中央公务员对土司进行工作审核,“有功则叙,有罪则处”,每三年一次考核。四是颁布“苗疆禁例”,规定土司必受同级流官节制。另外规定无嗣的土司停袭,有罪的土司或降级或革除。

雍正四年,云贵广西总督鄂尔泰上《改土归流疏》,改土归流总原则是削其大而存其小,土司田地一律清丈,人民一律入户,对于对抗中央权力的土司坚决废除。较之前代,黔、滇土司的政治势力已经衰落到了历史的最低点。

十一省混合的民俗

自明清移民后,贵阳已成一移民历史长达400年的城市,贵阳城的习俗是各省移民混杂的。

上述的十一省九大会馆,这些外地人将其本土的所有信仰全部带到了贵阳,而这其中并未有某省某地之人占据文化上的主导地位,这也是贵阳人始终不能感觉到贵阳这种城市具有文化的原因,因为移民城市中显性的民俗已经被城市所融化,而这不妨碍,曾经移民者的文化静静的躺在贵阳的地名与曾经的历史中。

湖北会馆因湖北人崇拜大禹而建禹王宫,其地址在今贵阳的田家巷。

而贵阳老城区著名区域紫林庵,则是因为湖南人好建寿福寺,在当时贵阳的郊区建有“楚衡别墅”,因此地颇有田野风光,成为晚清年间贵阳文人雅士的第一聚会地,因此称为紫林庵。抗战时期,国民 *** 迁移重庆,移民再次涌至贵阳,开辟紫林庵一带供外地人居住,田野风光的紫林庵遂不存。

今日紫林庵

而江西人的遗迹仍然存在,江西人崇拜东晋道士许逊,在贵阳各地大建有万寿宫,贵阳城中的万寿宫在太平街,贵阳青岩所建的万寿宫也是如此,至今犹存。

四川人崇拜李冰父子而好建祭祀李冰父子的川祖庙,在晚清的贵阳府中也曾遍布川祖庙。而福建人崇尚妈祖,在贵阳城中也曾建妈祖庙。

单从这一记载看,汉族在信仰方面也具有多样性,同时信仰在汉族人的精神世界中也占有极大的地位,否则断然不会离家万里,要在偏僻的西南腹地祭祀其家乡的神祀。

而对于老移民而言,他们则在贵阳扶凤山上建有阳明祠与尹道真祠。祭祀的就是曾在水西故地修文悟道的王阳明与东汉时期的黔地大儒尹道真,以纪念他们开黔地文教事业的大功。

除去多样化的汉族信仰,苗族、布依族以及贵阳周边所有的少数民族,其信仰也在贵阳城中同时共存。

过去最为人所知,而现在贵阳人甚至贵阳苗族人也一无所知的,就是贵阳苗族的“四月八”。

贵阳苗族传说,在宋代时,一个叫古鲁悲赞的首领带领苗族先民来到彝族占领的黑羊箐附近开垦,劳作过度而亡,其继任者赛陆玉玖,依旧劳作过度而亡,据传即葬在贵阳旧城的市中心大十字(喷水池一带,民国时是周西成铜像所在被称为铜像台,现在喷水池仍然是贵阳老城的金融中心,曾经的商品中心),苗族后人为记录前人开拓之功,约定贵阳附近苗族,不论远近、不论男女老少、不顾风雨,每年四月八,都要带糯米饭来铜像台、广东街一带扫墓,而后此活动在祭祀之外逐渐带有娱乐性质,四月八当天,贵阳苗族必聚于铜像台附近载歌载舞。

贵阳附近的青岩、花溪、龙里苗族也是中国人类学的福地。早在晚清时代,著名的人类学家鸟居龙藏,1902年只身来到西南地区进行人类学考察,在贵州停留了40天,拍摄了大量贵州青岩、花溪苗族以及沿途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的照片,回国后发表《苗族调查研究》。

严寅亮题写的匾额

而这四人全系青年外出求学者或长于外地者,贵阳乃至贵州并无能力培育他们,而如今贵阳一中即使较广西的柳高、南宁二中,也要逊色一筹,想要弯道超车而没有强大到威慑西南教育界的高中是后劲不足的。

第二大问题就是民风涣散,贵阳人惯于安逸,喜好嬉游,日常最好衣、食二物,精神面貌落后,甚至有时以“善于享受生活”的借口安逸于精神文化上的匮乏状态,目光短浅是贵阳人的常态。淘宝2018年所做的省会城市女性网购衣物消费排名,贵阳女生名列第七。

凡城市生命都如个人人生,自有发育成熟的阶段,当然也如个体人生一般,长成有快有慢,贵阳偏居高原山地,其婴幼儿的阶段营养一直不足,而贵阳如今才刚刚开始,宛若16岁的高中生一般,而在现代的科技条件下,这营养是绝对充足。

城市也如成人一样,长大成人焕发光彩无疑是需要时间的。贵阳人虽然安逸懒散,但这坐城市同样是产生了老干妈的地方,老干妈奋勇拼搏,知道落后却自信,坚韧不拔,无惧他人眼光的精神同样也是贵阳人贵州人所共有的精神。

贵阳人且看那17世纪还是洪边十二马头地的开州不是还诞生了朱启钤吗,那1940年代开垦的南明区现在住房容积率甚至堪比香港,但凭现在充裕的营养与贵阳人隐藏的坚韧,发挥边地的蛮勇气概,贵阳一定不会让世界与未来失望!

四大土司是指哪四大土司?

如下:

第一大土司:沙马宣抚司,原住牧昭觉县古里拉达区日哈乡,后绝嗣,由贵迟行薯州亲族安岗之子上门承袭,彝族称为“阿正涅哈日”,后搬迁至雷波县瓦岗区码者米谷乡,汉姓安,彝族依然称“沙马兹莫”带兆。

第二大土司:邛部宣抚司,住牧甘洛县岩润地区,汉姓岭,彝族称“使子兹莫”,后绝嗣,由旁系承袭官职,彝族称“尼定兹莫”。

第三大土司:阿都长官司,原住牧布拖县特木里乡,汉姓都,民国初绝嗣,由沙马宣抚司呷朵支上门承袭,彝族称“阿都兹莫”。

第四大土司:雷波千万贯长官司,原住牧美姑县九口乡,后住牧雷波县海湾乡,汉姓杨,彝族称“阿卓兹莫”。

贵州土司四大家族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此内容,更多关于贵州土司四大家族是谁、贵州土司四大家族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