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生平和主要事迹是什么(介绍一下孔子的生平事迹)

生活经验0165

本篇文章给大家介绍孔子的生平和主要事迹是什么,其中有些内容可能会涉及到介绍一下孔子的生平事迹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孔子的生平简介_孔子的生平事迹

孔子,春秋时期人,以子为姓,氏为孔,名为丘,字仲尼。那孔子的生平简介是怎样的?孔子生平有哪些 事迹 介绍?下面是我为你搜集孔子的生平简介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子的生平和主要事迹是什么(介绍一下孔子的生平事迹),第1张

孔子的生平简介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原名孔丘,仲尼是他的字,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有弟子三千,比较著名的有七十二人。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就是说要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而在 教育 方面,孔子施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就是说根据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孔子的思想对中国的发展乃至整个世界都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孔子是世界十大 文化 名人的首位。

孔子出身贵族,是商汤的后裔,商亡后,微子启建立了宋国,死后传位给弟弟微仲,其后世得孔姓。孔父叔梁纥六十六岁娶得颜氏之女颜征在,彼时颜征在还不满二十岁,年龄相差有点大,这在当时于理不合,所以两人住在尼山,后得孔子。

孔子三岁时父亲病逝,被父亲的正妻赶出家门,孔子长大后深知努力学习的意义,志在学问,后踏入仕途。鲁国内乱时,孔子逃到齐国,齐国大夫欲加害于他,后又逃回鲁国,经过这么多年磨练,已小有成就。与季氏出现矛盾后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旅途,先后到过卫国、陈国、蔡国、叶国等国,均未得到重用。最终回到了鲁国开创私塾,专心教学。公元前479年,孔子七十三岁时病逝,很多弟子为他守墓三年,只有子贡一人守了六年。孔子修订了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他和他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被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了《论语》。

孔子的生平事迹

孔子学习非常的刻苦,并且要完全掌握知识的精髓深意才能满意。有一次,孔子向鲁国的著名乐师师襄子学习弹琴,孔子一连十天练习同一首音律仍然没有要求开始学习新的 乐谱 曲子。一日,师襄子对孔子说:“你已经可以开始学习弹奏新的乐曲了。”孔子反对道:“我虽然熟悉了弹琴的形式。但是还没有掌握演奏优美音律的方法啊。”又过了段时日,师襄子建议孔子:“你现在已经掌握演奏音律的技巧了,可以开始学习弹奏新的乐曲了。”孔子继续反对说:“我还要掌握如何领会演奏音律时的意境啊。”

这样又过了段时日,师襄子催促说:“你已经领会到这首音律的意境了,可以开始学习弹奏新的乐曲了。”孔子则肃穆地回答:“不,我还没有感受到这首曲子作者的思想。”然后又过了段时日,不待师襄子催促,孔子恍然大悟的说:“我感受到这首曲子作者的思想了,雄姿英发,帝王之相,古时的圣贤之王啊。这只能是周文王的乐曲吧。”

师襄子闻听后,佩服得五体投地,赞赏道:“您说的很对,这首乐曲就是周文王的《文王操》啊。”

孔子简介

孔子,春秋时期人,以子为姓,氏为孔,名为丘,字仲尼。他出生在如今的山东曲阜,而原籍则在现今的河南商丘。孔子之名不论是在 历史 上还是现在都被人们广为熟知,他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政治 家。

孔子曾跟随老子学习,学成后带领着一些弟子周游列国十余年。晚年时孔子修订了《诗》《书》等六经。据传,孔子门下有三千弟子,其中德才兼备的人有七十二个。在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以及他弟子的弟子将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语行为和思想记录下来,并整理成册,命名为《论语》,此书后来成为了儒家的经典典籍。

孔子作为一个思想家,在思想方面的成就非常大。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礼”和“仁”,他主张道德上的仁爱思想、政治上的礼治思想,并且崇尚世界大同, 天下 为公。不仅是道德与政治方面,孔子还提出了不少其他方面的思想。例如他提出了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和富民思想;因材施教、不耻下问的教育思想;重视实事求是的史学思想等。从孔子的各种思想中就可以看出,他并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同时还是政治、教育等其他方面的大家。

孔子一生成就无数,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都备受世人的赞美和传颂。后人也利用了建孔庙、建祠堂、拍电影等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个伟大的人,使他的事迹得以一直被流传。

猜你喜欢:

1. 圣人孔子的生平事迹

2. 文圣孔子的生平

3. 王阳明生平简介

4. 孔子的历史简介

5. 历史人物孔子的身世

6. 孔子孟子的简介

孔子生平与主要经历介绍

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 家,是儒家的创始人。那孔子的生平是怎样的?下面是我为你搜集孔子生平与主要经历,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子生平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即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479年,即鲁哀公十六年),名孔丘,字仲尼。在庚戌年戊子月庚子日的甲申时,孔子出生在春秋末期的鲁国陬邑,也就是当今的山东省曲阜市。他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 政治 家集大成者,是儒家学派思想的始祖。孔子是殷遗贵族的后裔,早前,他的祖先从宋国出逃,因此宋国夏邑是其祖籍,位于今河南省商丘夏邑县。

春秋时期,西周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瓦解,社会动荡不安,战乱纷争。在这艰苦的社会政治生活环境下,孔子曾担任官职,与鲁国、贵族势力进行斗争角逐,以缓和阶级之间的矛盾;体恤百姓,爱民如子,主张以德仁治国,希望恢复西周的秩序。在这政治、经济制度崩盘的国家,孔子的生活条件极其艰辛。但他勤奋好学,虚心请教各位名师,一生周游列国,致力于游徒讲学,推行自身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其教育思想的成就为: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育思想及精神,还倡导“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的学习技巧等, 历史 上第一个开设私人讲学风气;政治思想上,提出了“礼”,开创“仁”的学说。

孔子死后,历代皇帝为表尊崇不断地追谥。至今为止,孔子的思想学说已经成为我国中华民族的 传统 文化 ,影响源远流长。后世均尊称孔子为圣人。

孔子生平 事迹

孔子(公元前551年,即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479年,即鲁哀公十六年),名孔丘,字仲尼。庚戌年戊子月庚子日甲申时,孔子出生于春秋末期的鲁国陬邑,也就是当今的山东省曲阜市。他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集大成者,是儒家学派思想的始祖。孔子是从宋国逃出来的殷遗贵族的后裔,宋国夏邑是其祖籍,位于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市。

孔子自小过着清贫的生活。三岁时,父亲就离开人世。母亲颜氏就带着他离开出生地尼山,来到阙里。生活拮据的他,做过许多工作来补贴家用。虽然经济上困难,但也抵挡不了孔子对求学的热情。孔子聪明早慧,对知识非常的渴求,经常去 拜访 各位名师,请他们指教,向他们学习。

17岁时,孔子的母亲颜氏离开人世。孔子多方打听才将父母亲合葬在一起。19岁时,给贵族担任职事,管理东西。不久,迎娶了亓官氏,后一年便有了第一个儿子孔鲤。23岁,孔子开始招收徒弟,在民间进行讲学,开设了私人讲学之风,提出了因材施教等教育方法。还到各国去周游讲学,推广“仁”“礼”的思想,传播教育文化,开创了儒家思想。除此之外,曾担任国家官职,与权贵斗争;虽然多次遭遇艰险,但还是有幸的存活下来。

晚年被接回鲁国,虽未得到重用,但在期间,他专心编著了《春秋》等书籍。73岁逝世,死后葬在了泗水。他多姿多彩的传奇一生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孔子诞辰

孔子诞辰顾名思义是孔子诞生的日子。被世人尊称为圣人的孔子一生成就无数,而为了纪念孔子这个伟大的历史人物,阳历9月28日或农历的八月二十七就被定为了孔子诞辰日,即纪念孔子诞辰的日子。然而孔子诞辰日在之后又被改为了10月9日。对于孔子的诞辰日期其实是备受人们争议的议题,至今也未得到明确的结果。

农历八月二十七是民国时期确立的孔子诞辰日,是众多日期中世人接受程度比较高的。而由于民国时期西学盛行,同时也为了后人方便纪念,就把农历八月二十七推算成西历,但因为西方有两部历法,推算结果就有10月4日和9月28日两个日期。最后,当时的民国政府选择了9月28日,并把这个日期定为了 教师节 。

备受现世争议的孔子诞辰日期就算在 历史学 家们翻阅众多有孔子诞辰的相关记载的史书典籍后也未曾得到确定,仅仅得到依靠史料推论而出的日期。在一些史书资料中,关于孔子诞辰的记载内容甚至有互相矛盾的地方。

不过尽管孔子的真正诞辰日期仍旧模糊不清,但这并不妨碍人们通过各种方式来纪念孔子。在孔子诞辰日这一天,世界各地都会举办一些纪念活动,最为常见的纪念活动就是祭孔典礼。目前,仍有多个地区如台湾、香港等都延续了9月28日为孔子 纪念日 的认知,并将该日设为了教师节。

猜你喜欢:

1. 孔子生平事迹

2. 关于孔子的生平简介

3. 孔子生平故事

4. 关于孔子生平故事介绍

5. 圣人孔子的生平事迹

6. 有关春秋孔子的资料简介

关于孔子的生平事迹简介

孔子,春秋时期人,以子为姓,氏为孔,名为丘,字仲尼。下面是我为你搜集孔子的生平 事迹 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子的生平事迹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即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479年,即鲁哀公十六年),名孔丘,字仲尼。庚戌年戊子月庚子日甲申时,孔子出生于春秋末期的鲁国陬邑,也就是当今的山东省曲阜市。他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 家和 政治 家集大成者,是儒家学派思想的始祖。孔子是从宋国逃出来的殷遗贵族的后裔,宋国夏邑是其祖籍,位于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市。

孔子自小过着清贫的生活。三岁时,父亲就离开人世。母亲颜氏就带着他离开出生地尼山,来到阙里。生活拮据的他,做过许多工作来补贴家用。虽然经济上困难,但也抵挡不了孔子对求学的热情。孔子聪明早慧,对知识非常的渴求,经常去 拜访 各位名师,请他们指教,向他们学习。

17岁时,孔子的母亲颜氏离开人世。孔子多方打听才将父母亲合葬在一起。19岁时,给贵族担任职事,管理东西。不久,迎娶了亓官氏,后一年便有了第一个儿子孔鲤。23岁,孔子开始招收徒弟,在民间进行讲学,开设了私人讲学之风,提出了因材施教等教育方法。还到各国去周游讲学,推广“仁”“礼”的思想,传播教育 文化 ,开创了儒家思想。除此之外,曾担任国家官职,与权贵斗争;虽然多次遭遇艰险,但还是有幸的存活下来。

晚年被接回鲁国,虽未得到重用,但在期间,他专心编著了《春秋》等书籍。73岁逝世,死后葬在了泗水。他多姿多彩的传奇一生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孔子资料简介

孔子被世人尊称为“孔圣人”,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人物。他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开创了一个思想核心为“仁”和“礼”的思想学派。孔子不仅是个伟大的思想家,他还是一个颇有成就的教育家、政治家。

孔子以子为姓,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孔子从小就刻苦好学,从他在已经是家喻户晓的老师时却还是认为自己的学问不够,选择不远千里地前往洛阳拜老子为师这件事中就可以看出他对追求学问的热衷。孔子曾带领他的一些弟子周游列国十余年,以增加自己的学识和见闻。晚年时期回归后,孔子仍旧继续他讲学事业,培养学生,同时他还对六经等古籍进行整理和修订。而世人皆知的《论语》不是孔子自己所著,是由他弟子以及再传弟子所记录整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成的,书中有不少可供人学习的孔子 典故 或孔子的言行。

孔子是哲学思想上的大家,他崇尚仁义、礼乐,提倡德治。在推崇人道精神的同时,孔子还注重建立制度以维持社会秩序。孔子还提出了利与义之间要更为重视道义的义利观念,以及重视民生,先富后教的经济思想。除了在道德和经济方面,孔子在其他领域比如 旅游 方面、艺术方面等都有一定的思想成就。而这些使孔子成为伟大思想家的同时,也对中国 传统文化 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与子路的 故事

孔子是子路的老师,但是更多的时候两个人却像一对好朋友,不仅仅因为子路可以直言不讳,更是因为子路可以顶撞孔子,批评孔子,可能这在孔子的弟子中是唯一的,所以孔子对子路的评价也是比较高的,子路对于孔子也是非常尊敬的。

子路对孔子是尊敬的,虽然一开始的时候子路见了文弱的孔子有点不屑,孔子教导其要学习,子路说“何学之有?”可见其傲慢与伉直。孔子也不生气,说,要是能够装上羽毛,装上锋利的箭头做成一只弩箭,那么不就射得更加的深了吗?于是子路拜谢,说“敬受教。”可见子路是鲁莽的,而孔子对于子路也是大度的。而听过孔子的话后,子路立即对孔子表现出了尊敬。

在子路与孔子相处的过程中,子路有问题总是向孔子积极的讨教,比如子路问强、子路问孔子怎么治疗国家等,同时子路也毫不讳言的说出自己的想法甚至是与孔子不同的 意见 ,比如孔子在卫国的时候去见南子,子路就非常不赞同,孔子也并没有摆出师长的架子,而是积极主动的向子路解释,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并没有将子路完全的当做是一个弟子。

孔子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总是积极的启发自己的弟子发表自己的看法,子路总是第一个发言的,孔子问学生们的志向的时候,子路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志向,愿意与朋友共用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一起乘坐自己拥有的车马,一起共用好的衣服,即使是弄坏了也无所谓,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子路的豪放。

孔子与子路之间在长期的共处下也建立起了非常好的信任,孔子在周游列国找不到施行自己思想的国度的时候,想要扎起小木筏漂流出海,孔子说,跟随我的可能只有子路了,子路听了很高兴,可见两个人是互相信任并且推崇的。

孔子与子路的情谊是相当深的,孔子对子路也是相当了解的,听说卫国发生政变后,孔子就说“子路死矣!”真的知道子路惨死,孔子在中庭大哭,甚至是“覆醢”。颜回死了,孔鲤死了,后来子路也死了,孔子受到接连的打击,于是在子路死后一年,公元前479年也去世了。

猜你喜欢:

1. 孔子的生平简介

2. 顾维钧的主要事迹介绍

3. 孔繁森个人事迹材料

4. 孔子生平故事

5. 范仲淹个人事迹简介

6. 孔子生平事迹

7. 孔子生平事迹

孔子的生平事迹有哪些?

孔子的生平事迹用30个字介绍不完: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八月廿七~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市夏邑县)贵族。 

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大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远的影响。全中国各地都有孔庙祭祀孔子,当代作家华轩居士在多篇作品中颂扬孔丘。

1、早年好学

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葬于防。叔梁纥死后,颜征在失去庇佑,为叔梁纥正妻施氏所逐,于是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埠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孔子长大后,亦不得不为生活做许多粗活。孔子后来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虽然家庭贫困,但孔子仍然勤奋好学。幼年的孔子常将祭祀用的礼器(俎豆)摆设起来,练习行礼演礼,作为一种游戏。孔子长成后,身高九尺有六寸,因此乡人称其为“长人”。季氏曾飨士,孔子也前去,但为季氏家臣阳虎所绌,于是孔子返回。

2、孔子行礼

传说,孔子年少而好礼,有一年的秋天,乌云滚滚,寒风嗖嗖,落叶从树上纷纷飘下来,随风翻飞。这时,年少的孔丘正聚精会神的在窗下读书,由于天气太冷,他又穿着单薄的衣服,不时地搓着手。坐在一旁的母亲心痛地说:“孩子。歇一会儿吧!” 

“好啊!”孔子答应着站起身,拿起放在桌旁的俎豆(当时行礼用的器具),不声不响地出了屋门。

母亲忙说:“孩子,外面风大,天又这么冷,眼看就要下雨了,你不要到院子里去玩了吧。”

孔丘一脸正色地回答:“不是啊,母亲,我这是在祭祀神灵,行大礼呢!” 

“你行大礼干什么呢?”母亲问他。

“如果我现在不学好礼仪,长大就不知道怎么做人了。” 

母亲听了孔丘的话,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在一个礼崩乐坏的年代,孔丘的举止确实是不同凡响的。

3、周游列国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 

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 

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由于身处乱世,孔子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使强大的齐国也畏惧孔子的才能,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入东周向老子请教。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便是着名的七十二贤士。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 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这“七十二贤士”中,又数颜回,是孔子最爱的弟子.

4、 孔子之死 

鲁哀公十二年冬,孔鲤先孔子而死。鲁哀公十四年,颜回先他而去。孔子有所感慨:“昔从我於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哀公十四年夏,齐国陈恒弑其君,孔子斋戒沐浴三天,向哀公恳请伐齐,哀公让他“告季孙”,孔子又向季孙请求出兵,结果遭到拒绝。

前480年,孔子另一得意门生子路死于卫国内乱,而且还被剁成肉酱。经过一这系列打击后,孔子知道自己时日不多。

前479年的一天,子贡来见孔子,孔子柱杖依于门前遥遥相望。他对子贡说:“赐,你自怎么来得这么晚?”于是叹息道:“太山(即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说完,流下眼泪。接着他又对子贡说:“夏人殡于东阶,周人殡于西阶,殷人殡于两柱间。我昨晚梦到奠于两柱之间。我是殷人。”

七天后,孔子逝世,终年七十三岁,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众弟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为孔子守坟6年。

孔子的生平事迹简介

孔子的生平事迹简介:

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年),孔子3岁时,叔梁纥病逝,葬于防。叔梁纥死后,颜徵在失去庇佑,被叔梁纥正妻施氏所逐,于是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阜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

鲁昭公十年(公元前532年),亓官氏生子。据传此时正好赶上鲁昭公赐鲤鱼于孔子,故给其子起名为鲤,字伯鱼。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是年孔子开始为委吏,管理仓库。

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孔子带领弟子离开鲁国来到了卫国。孔子在卫国被卫灵公夫人南子召见。孔子的弟子子路对孔子见南子这件事极有意见批评了孔子。郑国的子产去世,孔子听到消息后,十分难过,称赞子产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慈惠的人。

鲁哀公十二年(公元前483年),孔子继续从事教育及整理文献工作。这一年冬天,孔子的儿子孔鲤去世。

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十一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患病不愈而卒,终年73岁,葬于鲁城北泗水岸边。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唯独子贡为孔子守墓六年。弟子及鲁国人从墓而家者上百家,得名孔里。孔子的故居改为庙堂,受到人们的奉祀。

扩展资料:

人们经常把传统中国的君主** 、愚忠、唯上等的源头归结于孔子,因为我们只关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孔子所享受的哀荣,却忽略了他生前的不得志,如果他的主张真是以维护君权** 为特点,他又何须颠沛流离却始终不得诸侯国君们的重用呢?

孔子之所以不见容于当时的权贵,就在于他提倡的无论是德治、礼治还是人治,对于为政者来说都算不上是什么好的治理手段,因为他不仅没有赋予为政者无限的权威,而且还要求掌握权力的人首先做一个有德之人、守礼之人及贤能之人。

若确实按照孔子的构想来治国理政的话,统治者无疑就把自己关进了笼子,而绝不可能成为专断权力的享有者。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仁的基本涵义是“爱人”。作为一个人,首先要爱父母、爱兄弟,还要“泛爱众”,行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同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值得注意的是,孔子所提倡的“爱人”的主体,包括一切人,上至贵族君王,下至黎民百姓,都要爱他人,行忠恕,没有人可以逃避这项义务,对于君王来说,这项义务甚至比他人要重大得多,因为君王的“爱”还应及于所有的臣民。

孔子虽然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但他并不否定人们对利益的追求,相反,他认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欲贵者,人之同心也”,甚至还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从事比较低贱的职业而获得财富也是允许的。

既然从普通的人性来看,人们“贫而无怨难”,所以为政者的责任,在治国时就要首先让百姓“富之”,要让他们“足食”。

而要做到这一点,为政者必须要“节用爱人”,不应向百姓索取无度而自己过奢侈奢靡的生活,要“使民如承大祭”“使民以时”,不可过分地役使民力,并警告统治者“苛政猛于虎”。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纪念孔子诞辰 还原一个真实的孔子

孔子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孔子生而七漏,头上圩顶(意为头顶凹陷),而又因其母曾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郯子来到鲁国朝见,孔子向郯子询问郯国古代官制。孔子开办私人学校,当在此前后。

鲁哀公二年(公元前493年),孔子由鲁国来到卫国。卫灵公问阵于孔子,孔子婉言拒绝了卫灵公。孔子在卫国住不下去,离开卫国西行。

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十一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患病不愈而卒,终年73岁,葬于鲁城北泗水岸边。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唯独子贡为孔子守墓六年。

扩展资料:

主要成就

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 [26]  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为基础;

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 的完足思想体系。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

关于孔子的生平和主要事迹是什么和介绍一下孔子的生平事迹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