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介绍子不语怪力乱神是谁说的,其中有些内容可能会涉及到子不语 怪 力 乱 神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怎么理解“子不语怪力乱神”?
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孔子大力提倡“仁德”“礼制”等道德观念。但也不是绝对的,他偶尔谈到时,都是有条件,有特定环境的。
《论语》主要以仁,智为中心回答现实中的社会问题,人生问题,他否定了传统宗法制度的神权观念,他不迷信鬼神,自然也不主张以占卜等方式向鬼神问凶吉。所以孔子是力求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否定鬼神作用的。
解析
“子不语怪力乱神”出自《论语·述而》,而《述而》一章,重在记述孔子学而不厌的治学精神。因此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为:孔子教育弟子们,对于鬼神要敬而远之,君子当正道在心。
如果自己不以正念做主而去崇拜鬼神,那就要为鬼神所制。儒家讲究中庸之道,以人道为修行准则。儒家相信有鬼神,但不主张去追求、崇拜。
“子不语怪力乱神”到底是什么意思,孔子对鬼神又是什么态度?
《论语·述而》有云: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子不语怪力乱神”这一句,历来都断为“子不语怪、力、乱、神。”而译为“孔子不谈论怪异、勇力、叛乱和鬼神。”这似乎已成定论。
但这个传统的解释与上下文不能连贯。因为《论语》一书,并非杂乱无章。
《述而》一章,重在记述孔子学而不厌的治学精神。让我们来共同看看“子不语怪力乱神”出自的原文: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子不语,怪力乱神。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不语怪力乱神”这个句子出自《论语.述而篇》,自出世起,就一直不断流传颂扬,千百年来,人们已经默认了“子不语怪,力,乱,神”的断句模式,谁都觉得没毛病,可是近年来,它又出现了新解,被人断为“子不语,怪力乱神”,虽然只是标点符号的改变,可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标点一动,句意全改。
一、旧解:子不语怪,力,乱,神
“子不语怪力乱神”译为孔子不谈论怪异、勇力、叛乱和鬼神的事。这个解法似乎在大家的心里根深蒂固,我们的教科书《中国教育史》也解释为这样,所以我们思维定性了,觉得书本就都是对的。大家都晓得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偏重社会人事,具有强烈的入世性,从来都不相信鬼神之说,一直对盛行的怪力乱神的说法一直抱有排斥的态度。但是他也说过,敬鬼神而远之,有人说这是因为孔子是坚定的理性唯物主义者,不相信鬼神之说,要远离这些事,所以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说法完全可以行的通。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有一部分人说孔子敬鬼神而远之是因为孔子对鬼神保持敬畏之心,不要冲撞了他们,要有所保留的态度看这些事。不语怪力乱神,不是不说的意思,似乎这个句子又有了争议性。
二、新解:子不语,怪力乱神
《光明日报》曾发表了徐振贵教授《“子不语怪力乱神”新解》,认为《论语述而》篇第二十一章“子不语怪力乱神”应断为“子不语,怪力乱神”,意思是:夫子停止不说了,好像是生怕分心用力影响了凝神思考。这个解法与前面的两章及后面的一章连在一起理解,把“子不语怪力乱神”仅仅当作对孔子说话情景的描述,完全可以说的通。如果翻译为“子不语怪,力,乱,神”,与上下文直接对不上。原文是“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子不语怪力乱神。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作为说话情景的描述似乎合适的多。这一说法一出现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众说纷纭,各持己见。
三、我们该怎样对待
其实我一直是持旧解的,因为课本上这样说,老师这样说,同学们这样说,我也一直觉得这样的断句和意思都是正确的,直到某一天看到了网上的新解,惊掉了我的下巴,毕竟似乎从哪方面,怎么看,它都感觉是对的。当你一直深信坚持的某个东西有一天被人全盘推翻,这感觉还是蛮刺激的,况且它还是如此的无懈可击。但是我想说,无论哪一种,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看法,要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在这个高速发展,日新月异的世界里,每天都有新的东西出现,旧的东西被推翻,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理性地对待这个信息时代。
“不语怪力乱神”出处是哪里?
怪力乱神,汉语成语。是指关于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之事。出自《论语》
春秋之世,西周以来的一系列古法、礼仪都被打破,整个华夏大地陷入长时间的战乱,在那些想参与争霸的诸侯当中,很多人为了证明天子君权的旁落,为了证明自己的霸业,经常搞出些怪异之事,并崇尚武力争霸,许多诸侯国出现大量的叛乱、争权夺利之事,诸侯们也不再崇尚礼仪,而是对鬼神之事非常感兴趣,这些被称为礼崩乐坏,瓦釜雷鸣,面对这些现象,孔子一直以来都是嗤之以鼻的,他一直都推崇“仁德”,希望能恢复古法,因此他从来不谈论怪异的事,从来不给诸侯推荐武力争霸的政策,从来不参与叛乱,也不让弟子们参与叛乱,更从来都是“敬鬼神而远之”,推崇姜尚伐纣时踩踏龟甲不信鬼神的做法,所以,这个译法毫无异义。
《论语》中,多有记载说话人动作表情语句的例证,“子不语”就是其中之一。《论语》诚然是语录体。但是重在记言的同时,也以极为简洁的词语记述说话人的动作表情。这在《论语》中并非罕见。《八佾》记弟子向孔子“问褅之说”(亦即请教褅祭知识)时,“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指其掌”,就是记述孔子说话的动作神态。因此,当孔子与子路谈论学而不厌的治学精神时,沉思不语,以“子不语”概括,并非特例。
“怪力乱神”之“怪”,此为动词,而非名词,意谓责怪、疑惑、惟恐。《淮南子.说林训》:“知者不怪”。《注》曰:“怪,惑也。”而“怪力乱神”之“力”,指力气、力量、功夫,是名词,却不是“勇力”。这在《论语》中,亦非罕见。《宪问》:“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怪力乱神”中之“乱”,动词,指扰乱、搅乱、迷惑,如《荀子.解蔽》:“酒乱其神也。”“怪力乱神”中的“神”,是指“神志”“精神”,不是鬼神。《荀子.天论》:“形具而神生”。《淮南子.原道训》:“耳目非去之也,然而不能应者何也?神失其守也。”都是把“神”解释为“精神”而非“鬼神”的。
“子不语,怪力乱神”整句,出处
出自《论语·述而》: “子不语怪力乱神。”
意思是:很少见到孔子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如他“敬鬼神而远之”等。
“怪力乱神”之“怪”,此为动词,而非名词,意谓责怪、疑惑、惟恐。《淮南子.说林训》:“知者不怪”。《注》曰:“怪,惑也。”而“怪力乱神”之“力”,指力气、力量、功夫,是名词,却不是“勇力”。
这在《论语》中,亦非罕见。《宪问》:“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怪力乱神”中之“乱”,动词,指扰乱、搅乱、迷惑,如《荀子.解蔽》:“酒乱其神也。”“怪力乱神”中的“神”,是指“神志”“精神”,不是鬼神。
拓展资料
《论语·述而篇》是《论语》的篇章之一,共包括38章,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共包含六方面的内容,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
《论语·述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三人行必有我师”;“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本章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语·述而》
关于子不语怪力乱神是谁说的和子不语 怪 力 乱 神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