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降是指什么意思(纳降是指什么意思解释)

文学百科079

今天给各位分享纳降是指什么意思的知识,其中也可能会涉及纳降是指什么意思解释,现在开始吧!

纳降是指什么意思(纳降是指什么意思解释),第1张

草船借箭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0个字?

草船借箭主要是讲如何运用计谋利将对方的东西为自己的东西,解决自己的东西缺乏,弥补自身不足,并反制于对方,三山进而打败对方!即利用对方的武器打击对方,且解决自身物资不足的重大问题与弊端,取得胜利,即巧借他人之力反作用于他人。

草船借箭讲述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利用大雾天气和曹操多疑的性格,三天内用几条草船,借到了十万余支箭,成功粉碎了周瑜欲加害于己的诡计,为赤壁之战做好了准备,彰显了诸葛亮的大智慧和可嘉的勇气,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主要说的是,孙,刘两家联合抗曹,孙指的是东吴的孙权。刘指的是蜀国的刘备。曹指的是,魏曹操。东吴大都督周瑜请诸葛亮造十万支雕翎剑,且只给十天,而,诸葛亮只需要三天,因为诸葛亮通晓天相,也就是天气变化。料定三天内有雾天,所以,趁雾天,用草编的人形栓在船上,假做进攻曹营水寨,引来曹军弓箭齐射。完成了造剑的任务。

草船借箭主要讲的是东汉末年,曹操率八十万大军攻打孙权,刘备派诸葛亮联合孙权共同抵御曹军。孙权手下的大都督嫉妒诸葛亮的才华,故意让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出十万枝箭。

诸葛亮在鲁肃的帮助下,趁着夜色和大雾弥漫的天气,带着二十艘扎满草人的战船,来到曹营水寨前,摇旗呐喊,擂鼓助威,摆出一副攻寨的架势,曹操不知道虚实,不敢出寨,只能用弓箭阻挡吴军的进攻。就这样诸葛亮顺利的从曹军“借”来了十几万枝箭。

草船借箭是三国故事。曹操八十万大军下江南,一路凯歌高奏,敌人要么望风而逃,要么闻风而降。

刚寻访到孔明先生的皇叔刘备还没来得及大展宏图,便被曹孟德追得鸡飞狗跳,无处栖身,于是,派军师诸葛亮去东吴联孙抗曹。之后孙刘结盟,在长江边赤壁对峙。

孔明利用江面多雾的气象特征,假装攻击曹操的舰队,引得曹军放箭相拒,却被孔明船上的草人将箭完好地回收。

孔明还让军士大喊:谢曹丞相赠箭!气得曹操吐血。

草船借箭讲的是三国时期蜀国、吴国联合抵抗曹魏的故事。曹操为了统一天下,带领大兵讨伐蜀国。蜀国势单力薄,难以打败曹操,刘备就派诸葛亮去说服吴国,联合抗曹。

吴国怕损伤国力,就说军队打仗用的箭不够,不想出兵。

诸葛亮晚上带着吴国的船队,船上扎着草人,来到曹操的兵营前,擂鼓呐喊,佯装进攻。曹军晚上不敢出兵,只能射箭进攻。

第二天早上,吴国船上的草人身上射满了曹军的利箭,满载而归。这就是草船借箭的故事。

看过三国演义的读者都知道!周瑜为了东吴的基业。使用借刀杀人计谋!结果被诸葛巧妙化解。使周瑜嫉恨之心更加加重。看完草船借箭,想起了古龙一句名言。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也为后来的吕蒙的白衣渡江埋下了伏笔。读友们,你们说呢!

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于是让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十天之内造好万支箭,但是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就够了。

周瑜很震惊,于是让鲁肃去监督诸葛亮,第一天诸葛亮没什么动静,第二天诸葛亮也没什么动静,但是第三天诸葛亮让鲁肃准备10万条船。并且让他不要告诉周瑜在这一天大雾漫天鲁肃和诸葛亮在船上喝酒诸葛亮吩咐让手下点火呐喊鲁肃很害怕,但是诸葛亮却一点也不害怕曹军看见有很多的灯火,听见有很多的呐喊并让手下像诸葛亮他们的方向射箭。诸葛亮成功做完10万箭周瑜说到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草船借箭主要讲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中,蜀国军师诸葛亮具有极高的聪明才智,巧妙利用长江江面起雾的天气条件,制作草船进曹营周边虚张声势迫使曹兵以弓箭射草人,等到草人都装满箭时退回,达到借得敌箭为已用之目的。草船借箭也叫孔明借箭,当时蜀国为了联吴抗曹,与吴国大都督周瑜的一次造箭打赌,大军师诸葛亮打赌借得十万箭才有后来的蜀吴联合大破曹操百万兵的赤壁之战。

诸葛亮和周瑜打赌三天之内制造十万支箭,第三天早晨,诸葛亮趁着大雾率领20只载着草人的小船到曹营挑战,曹曹操命令士兵向草船草船射箭,雾散后,诸葛亮带领20船十万支箭回到了江东。这为赤壁之战时孙刘联合火攻曹军创造了条件,为三分天下奠定了基础。

三国兵家必争之地?

1.襄阳

这第一就是现在湖北省襄阳。在三国这个乱世,襄阳的地位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怎么说呢,听我慢慢来分析。

东汉末年,襄阳是属于荆州九郡中的一郡,处于荆州长江以北,和它隔河相望的就是樊城。早在董卓入京擅立汉帝的时候,襄阳就已经是荆州的州治,按现在来说,也就是一省首府了。当时还是荆州牧刘表的地盘,不过在北方渐渐被曹操所统一后,刘表的荆州就开始成为曹操南下首要目标。很显然,后来曹操大军南下,荆州的主要将领蔡瑁等还有荆州士族纷纷献城纳降。这是三国时代襄阳第一次落入曹操之手。

正如襄阳所处的位置-处于魏蜀吴三国交叉之处,就注定引得三国互相争夺和厮杀。在赤壁大战曹操败于孙刘建军、狼狈逃回北方后,虽然襄阳还在曹魏手里,不过荆州其它各郡基本上已经落入刘备囊中,襄阳也就成为曹魏进攻南方的前线了,曹操想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完全掌握了主动权。后来关羽率大军攻襄阳,就是为了掌握日后北伐的主动权,可惜最终却败于曹魏和孙吴的联手下。

当时的孙吴之所以来插上一脚,就是为了争夺襄阳,虽然没有夺得,但也占领了荆州其它各郡,等于有了可以进可攻,退可守的地盘。而刘备伐吴除了有为关羽报仇的心思,还有重新夺取荆州各郡的目的,以便日后北伐。

襄阳在魏蜀吴三家瓜分荆州后,就成为了他们互相争夺要地,也就是共同的前线,在这发生的战争多得数不胜数。

2.汉中

第二个就是东川汉中。这个地方一开始并不突出,也不是野心家想要争夺的。东汉末年,张鲁占得此地,是为汉中太守,与益州牧刘璋一直以来存在着不可化解的矛盾,也就有了东川和西川之分。

可是再天下诸侯越来越少,指只剩下四五个诸侯后,汉中就成为了香饽饽。

在刘备入益州取代了刘璋,成为了新的益州牧。曹操也就坐不住了,他率先从关中去东川攻取了汉中。这时候,刘备与曹操就形成了对峙。两军在汉中展开了大战,可是刘备技高一筹,打败了曹操,汉中才归属于刘备手里,成为刘备日后北伐中原的前线。这也印证了后来诸葛亮的六次北伐,六次都以汉中为进攻关中的前线,可惜总是功亏一篑,诸葛亮则最终因病身亡。263年,魏国大将钟会与邓艾率大军出秦岭,直取汉中。汉中的沦陷,也标志着蜀国最后一个屏障被打破了。随后,邓艾兵出阴平小道,进入了西川腹地,兵临成都城下,而后刘禅见势大只好开城投降,蜀国宣告覆灭。

相对于襄阳来说,汉中只存在于魏蜀之间的相互争夺,其战略地位稍微逊色。

3.合淝

最后一个则是现在的安徽省会合肥。以前也叫“合淝”,只不过是“淝水”的“淝”。

这个地方是在赤壁之战后,才逐渐成为重要之处。当时孙权在赤壁之战大胜,东吴上下士气高昂,于是趁此机会,北取合淝,以作为日后进取中原的第一前线。可是东吴并没能如愿。那时合淝是曹魏五良将之首张辽镇守,此人当年是吕布手下大将,后来吕布兵败被杀后,投降于曹操,因出色的武艺和智谋,深得曹操器重,因此合淝的大小事都由张辽一手掌控。后来张辽也没有辜负曹操的器重和赏识,打败了孙权的大军,具体来说,孙权惨败,而且本人差点死在那儿。

虽如此,到也没有挡住孙权夺取合淝的心思,日后数年,多次与曹魏在合淝展开大战。不过也还是没有成功,直到280年,晋渡江伐吴,吴国灭亡才宣布结束。

一洼之水的意思?

⒈意思是一个小池塘,一个小水坑。

出自水浒第十八回: 王伦便起身把盏,对晁盖说道:“感蒙豪杰到此聚义,只恨敝山小寨是一洼之水,如何安得许多真龙?聊备些小薄礼,万望笑留,烦投大寨歇马,小可使人亲到麾下纳降。” 这个是王伦不想晁盖他们上梁山而说的托词大概翻译一下就是:像我们这种偏远荒山里的小沟小寨,只不过是一洼潜水,怎么容纳得下你们这群真龙一样尊贵厉害的人物呢? ⒉潜水:地下水的一种类型。指埋藏在地面之下、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可直接向地表蒸发和得到地表水的渗透补给,所以水位高低常随季节和气候状况而变化。是民井和浅井的主要供水来源,但潜水面离地表很近时,又能引起土壤盐碱化和沼泽化。

互溶接纳区别?

      互溶接纳的区别在于二者词义不同。

     互溶,顾名思义,相互溶解。互,本义绞绳用的工具。为交替、相互 的意思。一般直接修饰单音节动词,修饰双音节动词只用于否定式。溶,溶化、溶解。比如:溶液、溶剂。

      接纳,为接受(个人或团体参加组织、参加活动等)。比如:他被接纳为工会会员。或采纳。比如:他采纳了大家的意见。接,这里为接受的意思。纳,本义丝被水浸湿。这里为收进来.、放进来。比如:出纳。闭门不纳。或为接受。纳降。采纳。

它们之间的区别如下:

互溶是指两者之间互相溶合在一起,没有什么差别,能共同相处。

而接纳的意指愿意接收某人加入一个团体与组织。由此分析,还是有区别。

什么是东汉与西域的“三绝三通”?

“三绝三通”是指东汉政府(25-220)三次从西域撤退,又三次统一西域的曲折经历,反映了统一局面的来之不易,说明了东汉王朝对西域的经营并不是有始有终的,而是时断时续的。

西汉末年,王莽篡政。王莽采取了错误的民族政策,使西汉对西域的统治毁于一旦。中原与西域的联系由此断绝,是为“三绝三通”中的“一绝”。

第一次由绝到通:东汉初年至公元75年

东汉光武帝刘秀在位时期,西域诸国屡屡派遣使节请求内属,并请恢复设置西域都护。由于东汉政权草创之初百废待兴的缘故,西域各国的这一请求一直未能得到东汉王朝的应允。

公元41年(汉光武帝建武十七年),莎车(今莎车、叶城一带)王贤再次派遣使者请求东汉在西域恢复都护府建置,以使西域各国在政治上有所依靠。光武帝权衡得失后,听从大司徒安丰侯窦融的意见,“赐西域都护印绶”给莎车王贤,委任其代行西域都护之权。

不久,敦煌太守裴遵上书,认为“夷狄不可假以大权,又令诸国失望”,极力反对朝廷的这一举措。于是光武帝改弦更张,重新赐封莎车王贤为汉大将军,并令裴遵强迫莎车王使者交回西域都护印绶。东汉王朝政策的朝令夕改,严重影响了莎车王对东汉王朝的态度。莎车王由此开始有意脱离东汉王朝而图谋称霸西域,从而加剧了西域的动荡。

公元46年(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西域诸国再次请求派遣王子到东汉为人质,期望得到东汉王朝的庇护,而光武帝却认为“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诸国力不从心,东西南北自在也”,再次拒绝了西域诸国的恳请。光武帝从无视西域诸国“内属”,到企图委托莎车王代为管理西域,再到任由“东西南北自在也”的变化,说明东汉王朝在建立初期还没有形成明确而稳定的西域政策。

 公元72年(汉明帝永平十五年),针对北匈奴不断南侵的紧张态势,东汉王朝紧急磋商抗击匈奴的万全良策。驸马都尉耿秉认为:“唯有西域,俄服内属,其势易乘也……先击白山,得伊吾,破车师,通使乌孙诸国以断其右臂……然匈奴可击也。”建议孝明帝以西域为突破口,彻底解决匈奴问题。耿秉的建议得到了孝明帝及朝廷诸多大臣的赞同。

公元73年(汉明帝永平十六年),耿秉、窦固等领兵出击匈奴呼衍王于天山,东汉大军向西挺进抵达蒲类海(今巴里坤湖),攻取了伊吾(今新疆哈密市西北)之地。初战取得胜利后,东汉王朝在伊吾设置宜禾都尉,留驻将士屯垦戍守。

 东汉西征大军攻占伊吾的同时,还采取刚柔并济的策略,派遣班超率使团出使天山以南诸国。此举的目的意在先礼后兵,即以使团为先锋招降西域诸国,如遇拒降者则以军队为后援,加以武力征伐。公元74年(汉明帝永平十七年),窦固率部击破车师(今新疆吐鲁番),东汉王朝在西域重新设置西域都护和戊己校尉,初步完成了对西域统一的重任。史书记载:“西域自绝六十载,乃复通焉。”

然而,公元75年(汉明帝永平十八年)明帝死后,在北匈奴的支持下,西域焉耆(今新疆焉耆县)、龟兹(今新疆库车县)等国围攻并杀死西域都护陈睦。与此同时,北匈奴和车师后王又联合围攻西域戊校尉耿恭和已校尉关宠。此围虽经耿恭率部苦守两年始解,但东汉王朝在西域的统治却从此陷入了困境。

第二次由绝到通:公元75年至公元107年

公元75年(汉明帝永平十八年)汉明帝刘庄死,章帝继位。此时,东汉朝廷就如何应对西域困境,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出兵北匈奴,平定西域叛乱;二是撤回西域军力,放弃西域。章帝采纳了校书郎杨终的建议而选择了后一种意见,下诏撤回了西域的戍守驻军。

班超力挽狂澜

  东汉王朝虽下令撤走西域所有统治机构,但派驻西域的各级官吏并未因此完全撤尽。特别是驻守天山南部的班超,在疏勒(今新疆喀什市)、于阗(今新疆和田地区)王侯及臣民的苦心劝阻和挽留下,在撤退途中重新返回驻地,继续留在西域。班超的留驻为东汉王朝第二次统一西域做了大量的铺垫准备工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班超返回疏勒时,西域形势已相当严峻:北匈奴不但占据了北道诸国,而且重点盘踞在疏勒、鄯善(今新疆若羌一带)两地,基本封死了西域与中原往来的咽喉要道。面对这种残酷形势,班超一面以疏勒为根据地,联合周边诸国抗击匈奴,一面上书章帝称:“臣窃见先帝欲开西域,故北击匈奴,西使外国。鄯善、于阗即时向化……前世议者皆曰取三十六国,号为断匈奴右臂,今西域诸国,自日之所入,莫不向化,大小欣欣,贡奉不绝,唯焉耆、龟兹独未服从,”请求朝廷以积极的态度恢复经营西域。班超提出“与诸国连兵,岁月之间,龟兹可擒。以夷狄攻夷狄,计之善者也”,并认为“兵可不出中国而粮食自足”。

章帝采纳了班超的良策,于公元84年(汉章帝元和元年)派遣徐干、和恭领兵挺进西域增援班超。班超先攻莎车,在打败龟兹等国援军后,收复了莎车。公元91年(汉和帝永元三年),龟兹、姑墨(今新疆阿克苏)、温宿(今新疆乌什县)等国遣使称臣。至此,西域诸国除焉耆、危须(今新疆和硕县)、尉犁(今新疆尉犁县)等国因擅杀前任都护陈睦而拒不投降外,其余全部重新向东汉纳贡称臣。同年,东汉王朝封班超为西域都护,封徐干为西域长史,恢复了对西域的军政管辖。公元94年(汉和帝永元六年),班超率领西域诸国兵7万余,攻破焉耆王及尉犁王等,西域诸国“皆纳质内属”,东汉王朝再次统一西域。

第三次由绝到通:公元107年至东汉灭亡

继承班超担任西域都护这一要职的任尚,未能延续班超治理西域的政策,而是以严苛的为政措施,终于激发了西域诸国的再次反叛。公元106年(汉殇帝延平元年),西域诸国联合围攻任尚于疏勒。虽然任尚平息了这次叛乱,但由此而产生的后遗症,即使段禧继任西域都护一职后,也未能使西域的动荡局面恢复稳定。不久,龟兹、温宿、姑墨等国又先后反叛。这样,就使得东汉王朝对西域的统治又一次陷入了困境。

 因为西域诸国的背叛,东汉朝廷又以“其险远,难相应赴”,而“诏罢都护”。公元107年(汉安帝永初元年),汉安帝派遣骑都尉王弘带领关中军队西进,迎还西域都护段禧及伊吾、柳中(今新疆鄯善西南的鲁克沁)等地屯田吏士,东汉三“绝”西域。

公元119年(汉安帝元初六年),北匈奴与西域诸国“共为边寇”,敦煌太守曹宗派长史索班,领兵千余人屯于伊吾以为屏障。翌年,北匈奴杀索班,占据丝绸之路北道。

于是曹宗上书朝廷,建议“出兵五千击匈奴,以报索班之耻,因复取西域”。班超的儿子班勇认为,此时应该出兵收复西域。他指出:“旧敦煌有营兵三百人,今宜复之。复置西域副校尉居于敦煌,如永元故事。又宜遣西域长史将五百人屯楼兰(今若羌境内罗布泊一带),西当焉耆、龟兹经路,南强鄯善、于阗心胆,北捍匈奴,东近敦煌。”经反复斟酌,东汉王朝采纳了班勇的计策,置副校尉于敦煌,再次启动了经营西域的军事政治活动。

公元123年(汉安帝延光二年),班勇作为西域长史,领兵五百屯守柳中。在镇守西域期间,班勇先后纳降楼兰、龟兹、姑墨、温宿,击败匈奴的强大军队,征服并占据了前、后车师(今新疆吐鲁番、吉木萨尔)。公元126年(汉顺帝永建元年),班勇荡平且弥(今新疆乌鲁木齐市),车师附近六国全部降汉。同年秋,班勇率领西域诸国军队大举进攻匈奴,击败匈奴呼衍王。127年,班勇领兵出击焉耆,焉耆王元猛遣使乞降。这场战争使得“龟兹、疏勒、于阗、莎车等十七国皆来服从,而乌孙、葱岭以西遂绝”。东汉王朝终于又恢复了对西域的控制。

184年,东汉对西域的统治结束

两汉治理西域效果比较

比较以上的史迹,由于两汉对西域的经营理念、攻守策略和统治方式不同,从而导致了其统治效果的大相径庭。西汉王朝自武帝开始,就能够有计划地逐步完成统一西域的历史大业,并始终对西域实施行之有效的管辖和统治;而东汉王朝对西域的经营则远不如西汉王朝巩固,且时断时续,从而出现“三绝三通”局面。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两汉统治者的指导思想不同

西汉王朝自汉武帝起,一改前期唯“黄老之学”是遵的成法,取消许多“休养生息”政策,变“无为”为“有为”。在政治、经济、思想诸方面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正是在这种“大一统”思想指导下,汉武帝才产生“以义属之,则广地千里,重九泽,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的想法。更重要的是,这一指导思想能为后来者所继承。这就保证了西汉王朝不但可以统一和控制西域,而且能够使西汉王朝对西域的统治得以不断巩固和发展。

东汉王朝则不同,光武帝刘秀建国后,就主张以“柔道”治理天下。这种治国指导思想对于大乱甫定、中兴伊始的东汉初期统治的确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整肃各方政治势力和发展“国际”交往方面,则显得软弱无力。于是,东汉王朝出现了对内无法抑制豪强地主势力,对外则无力解决边疆危局的两难困境。当西域诸国主动谋求内属时,光武帝却以“天下初定,未遑外事”为由加以拒绝。其后的继承者虽然不以“天下初定”为由,对放弃经营西域寻求开脱的说辞,却又以“西域阻远,数有背叛;吏士屯田,其费无已”为理由,使西域屡屡孤悬塞外,任由匈奴掳掠,从而表现出更大的保守性和畏惧心理。

其次,统治西域的政策不同。

从汉武帝开始,西汉王朝在“大一统”思想指导下,有计划地开拓经营西域,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恩威并施”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政策,保障西汉王朝逐步完成了统一西域的时代使命和进一步持续经营西域的历史任务。东汉王朝则在“柔道”思想指导下,始终都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西域的政策或谋略。

班超父子堪称典范

虽然东汉王朝派耿秉、窦固率兵西征的同时,也派遣班超率使团出使和安抚西域,对西域诸国采取刚柔并济的策略,但这种举措维持不足两年,收效甚微。整个东汉时期,最值得称道的是班氏父子对西域的经营,尤其是班超运用“以夷治夷,合小攻大,宽于降者,严于叛者”的政策,卓有成效地经营西域30余年,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央政权经营西域的一个典范。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纳降是指什么意思和纳降是指什么意思解释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