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对偶句有什么特点?
对偶句的特点:
1,上下句的字数相同,句式结构相同或相近。上下句对应位置的词性相同。
2,上下句的意思相近或者相反。
3,上下句音韵和谐,平仄呼应,如果的两句的对偶,结尾字的字音是仄起平收——就是上句结尾字的字音是三声或者四声,下句结尾字的字音是一声或者二声。
修辞手法“对偶”和“对比”有什么区别?
它们都是一种修辞格。对比是把正反两方面的事物放在一块进行比较,从而突出一个事物的特点。对偶是两两相对。要求字数基本相等,意思相近或相反,词性结构相对应。但不太讲究平仄。对仗就是更严整的对偶,上下句尽量避免出现相同的字眼,平仄也要讲究。可以说,所有的对仗都是对偶,但并不是所有的对偶都是对仗
对偶必须是诗句吗?
不是的。对偶通常是指文句中两两相对、字数相等、句法相似、平仄相对、意义相关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构成的修辞法。
对偶从意义上讲前后两部分密切关联,凝练集中,有很强的概括力;从形式上看,前后两部分整齐均匀、音节和谐、具有戒律感。
严格的对偶还讲究平仄,充分利用汉语的声调。特点:
(1)上下句字数相等。
(2)上下句意思相近或相反,有时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3)上下句对应位置的字眼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平仄相对、不重复用字。例如:“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例如:石间溪流脉脉,如线如缕; 水塘碧波闪闪,似锦似缎。关于唐诗:所谓的唐诗只是对朝代的限定,但不是对体裁的,诗按照体材的不同,可以分为律诗,绝句,古诗等。而对偶是诗词写作的一种修饰手法,在律师的二,三联中的是对仗,与对偶得意义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对偶作为一种修辞,可以用在唐诗中,例子数不胜数,但是也没必要非得用,同样例子也是多如牛毛,因此,看对偶还是要看作者怎么用,不能单纯说唐诗都是对偶
对偶和排比的区别,举几个栗子说明?
区别:
①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而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语言单位。对偶必须对称。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
②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揭示语,使排体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
③对偶以要求平仄对仗为佳,排比则无此要求。 举例说明:“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对偶;“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是排比。 比喻和拟人的区别: “比喻”是将某物比作与某物相像的东西(如:漓江的水真绿呀,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句话将漓江的绿水比作无瑕的翡翠,因为绿水和翡翠很像) “拟人”是将某物的外貌或动作运用了修饰人的词语,也就是把物当人来看待,具有人的特点、感情(如:地球是无私的,向人类慷慨的提供矿产资源。这句话的“慷慨”是形容人的大方,“无私”也是形容人的没有私心,奉献(跟大方一样)。所以就是拟人)
排比和对偶的区别?
区别:
①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而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语言单位。对偶必须对称。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
②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揭示语,使排体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
③对偶以要求平仄对仗为佳,排比则无此要求。 举例说明:“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对偶;“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是排比。 比喻和拟人的区别: “比喻”是将某物比作与某物相像的东西(如:漓江的水真绿呀,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句话将漓江的绿水比作无瑕的翡翠,因为绿水和翡翠很像) “拟人”是将某物的外貌或动作运用了修饰人的词语,也就是把物当人来看待,具有人的特点、感情(如:地球是无私的,向人类慷慨的提供矿产资源。这句话的“慷慨”是形容人的大方,“无私”也是形容人的没有私心,奉献(跟大方一样)。所以就是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