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工业企业生产成本分配率怎么算?
生产成本中有=直接材料(领用材料)+制造费用+直接人工。
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部分一般可以分出。制造费用和不能直接分配的材料和人工一般按两种产品的产值比例分配。如甲产品的产值是200万,乙产品的产值是100万,那制造费用的分配比例就是2:1。
举例:如本月的制造费用是10000元。按以上的分配比例:甲产品的制造费用应该是6667元,乙产品的制造费用是3333元。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6667元。
生产成本--乙产品3333元。
贷:制造费用10000元。
生产成本分配表分配率怎么算?
制造费用分配率公式 (一)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即按照各种产品所用生产工人实际工时数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计算公式如下: 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人实际工时数×制造费用分配率 (二)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即按照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生产工人实际工资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由于工资成本分配表可以直接提供生产工人工资资料,因而采用这种分配方法,核算工作比较简便。计算公式如下: 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人实际工资额×制造费用分配率 (三)机器工时比例法,即按照生产各种产品所用机器设备运转时间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产品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车间。采用这种方法,必须具备各种产品所用机器工时的原始记录。计算公式如下: 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机器运转时数×制造费用分配率 (四)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比例法,即按照各种产品所耗用的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总数 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所耗用的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制造费用分配率) (五)直接成本(材料、生产工人工资等职工薪酬之和)比例法,即按照计入各种产品的直接成本(材料、生产工人工资等职工薪酬之和)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直接成本×制造费用分配率 (六)产成品产量比例法,即按各种产品的实际产量(或标准产量)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其中某种产品的标准产量,是通过将该产品的实际产量乘以换算标准产量的系数而求得的。计算公式如下: 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实际产量(或标准产量)×制造费用分配率 以上各种分配方法,通常是对各月生产车间或部门的制造费用实际发生额进行分配的。 为简化核算,企业也可以采用年度计划分配率法进行分配。年度计划分配率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某月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月该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数×年度计划分配率 采用这一方法时,全年各月实际生产数与已分配数之间的差额,除其中属于为次年开工生产作准备的可留待明年分配外,其余的都应当在当年年度终了时调整本年度的产品成本。
了解更多有关教育(会计)资讯可关注德立教育官网
风险总值、20万工时损工率是什么意思,如何计算?
百万工时伤害率是指损工事故起数与实际总工时之比。
1、百万工时损工事故率=(损工事故起数/实际总工时)×1000000;
2、百万工时损工严重率=(总损失工时/实际总工时)×1000000。
3、工伤事故:指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管理的伤害事故,即造成员工暂时(或较长时或永久)不能从事原岗位工作的轻伤以上的伤害。有如下计算公式:
千人死亡(或重伤)率=[死亡(或重伤)人数/平均职工人数)]×1000;
百万工时伤害率=(伤害人数/实际总工时)×1000000;
百万工时伤害严重率=(总损失工作日/实际总工时)×1000000;
20万工时伤害率=(伤害人数/实际总工时)×(2×100000);
20万工时伤害严重率=(总损失工作日/实际总工时)×(2×100000);
伤害平均严重率=总损失工作日/伤害人数。
4、同一起事故有多人受不同程度伤害,“起数”仅统计在“伤害事故分级”中某一项,不可重复;“人数”按伤害程度分别统计对应“伤害事故分级”某项。
5、一般伤害事故包括:指员工受工况突发变故,肢体未受伤害但某些器官受不良刺激的“伤害未遂事”;肢体或某些器官受到伤害,造成离岗2-8小时的“一般损工事故”,2小时以下的“非损工事故”。
6、非计划停止作业:是指除一般伤害事故、工伤事故外的、非计划安排的,停止作业导致损失工时影响正常生产的现象。
7、损工伤害事故起数(损失工时)=伤害未遂事故+非损工事故+一般损工事故+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
8、损工事故起数(总损失工时)=非计划停止作业起数(损失工时)+一般伤害事故起数(损失工时)+工伤事故起数(损失工时)。
9、表中工时单位统一为:小时;1个工作日=8小时。实际总工时=平均职工人数×实际工作日×8。在计算时,损失工时与实际总工时的“单位”统一使用“日”或“小时”。
工时损工率怎么算?
工时损失率,工作日中,工人所消耗的对生产无效的时间在制度工作时间中所占的比重。用百分数表示。反映制度工作时间损失程度的指标。
百万工时伤害率是指损工事故起数与实际总工时之比。
1、百万工时损工事故率=(损工事故起数/实际总工时)×100 0000;
2、百万工时损工严重率=(总损失工时/实际总工时)×100 0000。
3、工伤事故:指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管理的伤害事故,即造成员工暂时(或较长时或永久)不能从事原岗位工作的轻伤以上的伤害。有如下计算公式:
千人死亡(或重伤)率=[死亡(或重伤)人数/平均职工人数) ]×1000;
百万工时伤害率=(伤害人数/实际总工时)×100 0000;
百万工时伤害严重率=(总损失工作日/实际总工时)×100 0000;
20万工时伤害率=(伤害人数/实际总工时)×(2×100000);
20万工时伤害严重率=(总损失工作日/实际总工时)×(2×100000);
伤害平均严重率=总损失工作日/伤害人数。
4、同一起事故有多人受不同程度伤害,“起数”仅统计在“伤害事故分级”中某一项,不可重复;“人数”按伤害程度分别统计对应“伤害事故分级”某项。
5、一般伤害事故包括:指员工受工况突发变故,肢体未受伤害但某些器官受不良刺激的“伤害未遂事”;肢体或某些器官受到伤害,造成离岗2-8小时的“一般损工事故”,2小时以下的“非损工事故”。
6、非计划停止作业:是指除一般伤害事故、工伤事故外的、非计划安排的,停止作业导致损失工时影响正常生产的现象。
7、损工伤害事故起数(损失工时)=伤害未遂事故+非损工事故+一般损工事故+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
8、损工事故起数(总损失工时)=非计划停止作业起数(损失工时)+一般伤害事故起数(损失工时)+工伤事故起数(损失工时)。
9、表中工时单位统一为:小时;1个工作日=8小时。实际总工时=平均职工人数×实际工作日×8。在计算时,损失工时与实际总工时的“单位”统一使用“日”或“小时”。
百万工时伤害率的介绍?
1.中文名:百万工时伤害率
2.类型:比例
3.适用于:行业、企业内部事故统计分析使用
4.其他比例:百万工时损工事故率
5.表示某时期内,每百万工时事故造成伤害的人数。伤害人数指轻伤、重伤、死亡人次数之和,表示伤亡情况的有关数值与基准总量的比例。适用于行业、企业内部事故统计分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