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件商品的价值是无法计算出来的,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商品的交换价值(交换价值量就是价格)来估计商品的价值。
A件商品的交换价值也许高出其价值很多,B件商品可能又低于其价值,C件商品也许是,但是,无数件商品的平均交换价值量,将与它们的价值十分接近。我们可以用平均价格去估计商品的价值。
上抛一枚硬币,落地后其正面出现的可能性有多大?开始,数学家也不知道,后来他们做实验去研究这个问题。
从一次或几次上抛实验去看,硬的现正情况十杂乱,结果纯粹偶然,后来做了很多很多次上抛实验,他们看出名堂来了:原来只要实验次数多了,硬币的现正频率十接近50% ,而且,随着次数的增多,现正频将无限地逼近50%。
最后,数学家发现,现正频率逼近的那个数----50%,是由硬币的形状决定的。
不仅如此,他们还发现上抛正六面体骰子时,六个面中任何一个面朝上频率都随实验次数的增多无限地接近六分之一,那个六分之一也是由骰了的形状决定的。于是,数学家把那个由被抛物形状决定数叫概率。
客观存在概率50%、六分之一等数,可以通过研究被抛物的形状来确定,也可以通过计算多次实验的频率去估计。
同理,商品的价值也是客观存在的,我们通过计算交换价值的平均量去估计商品的价值量。
-----等价交换规律,不是在某一次交换中得到精确体现。
织妇们用布去换大米,同样质量的一匹布,A妇不会讲价,只换到10斤米;B妇精明,就换到20斤;C妇急于下锅,只换8斤;A妇第二次学乖了,竟也换到18斤……等等。
织妇们基于自身的感受,再加上没有经济学素养,她们说,换米这个事,谁也说不准,就看运气。
而经济学家则说,虽然,某一次交换,织妇换到的米数是偶然的,但是,从无数次的交换去看,织妇们在布里耗费的劳动时间和农夫们在大米里耗费的劳动时间是接近相等的,这个规律谁也无法绕过。
按马克思的意思来说是这样:织妇们得到的米数转绕一个定数波动,这个定数就是使米里和布里含有等量劳动时间的那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