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为什么设藩?
朱元璋认为元朝之所以经常发生宫廷政变,主要原因是没有立太子,因此他一称帝就要解决这个问题。
他还看到当元末农民起义四处爆发的时候,元王朝在各地缺少强有力的藩卫。
有鉴于此,洪武三年(1370)他就作了封藩的安排,即把各个小儿子封到各地当藩王。
北京是哪些朝代宫廷?
北京为六朝宫廷。
战国时期,北方一带崛起了一个强大的国家,叫燕国。燕国向冀北、辽西一带扩张,吞并了蓟国。随后,燕国定都于北京。
契丹人建立的辽朝政权后,辽朝共有五京,其中幽州(今北京)就是五京中的南京。辽南京的皇宫在京城西南隅,即今广安门一带,广安门外的莲花池等水泊还是辽代宫廷御苑湖泊的遗址。
金朝灭辽后,北京成为金朝的重要政治中心。1153年,金朝第四任皇帝完颜亮将国都从上京(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城南)迁至北京,并更名为中都。
元朝入主中原后将国都从哈拉和林迁至金中都,并更名为大都。元大都的皇宫以太液池(今北京的北海、中海)为中心。太液池以东是皇帝生活和办公的“大内”,其位置大体在今天的故宫;太液池以西是兴圣宫、隆福宫(太子府)、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等官署,其位置在今天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至灵境胡同这片区域。
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将国都选在了应天府(今南京)。然而在朱元璋去世后,他的第四子、燕王朱棣起兵造反,从建文帝(朱元璋之孙)手中夺走了皇位。考虑到自己的权力根基位于北平,于是朱棣下令将国都迁至北平,也就是我们今天的北京。
清朝入关后随即占领北京,入主中原后亦把北京作国都。
元朝传入中国的食物?
蒙古在入主中原后,建立了元朝,加强了与中国各方面的交流,很多原先生活在中亚、西亚的人来到中原定居,传播回了很多先前并不存在的农作物。比如回回豆子、菠菜、胡萝卜、回回葱等。回回豆子备受元朝宫廷的关注,在食谱中多有应用,可以说是汤、菜的必备配料,回回豆子有人说是豌豆,也有人说是鹰嘴豆,根据一些记载描述,应是后者。元朝人认为这种鹰嘴豆具有温肾壮阳、消渴、润肺止咳等功效,因此并不仅仅是将它当做一种美食。
此外,菠菜、胡萝卜、回回葱等蔬菜也都是在这一时期传入,菠菜冷滑,不宜多吃,当时北方人因为吃肉很多,往往吃菠菜来缓解食物中的“热”,胡萝卜以“胡”命名,也是在元代从胡地传入,并且在元朝普及开来,广泛种植。回回葱就是现在的洋葱,长得像扁蒜,食用起来却是葱味,无论是熟吃还是生吃,口味都很佳。
除了蔬菜之外,还有各种回回食品的传入,比如“卷煎饼”,摊薄煎饼,加入胡桃仁、宋人、桃仁、榛仁、干柿、熟藕等作料,用蜜糖将它们拌在一起,再加入碎羊肉、姜末、盐、葱等做馅,卷入煎饼中,油炸到焦黄,就成了香脆好吃的卷煎饼了。
吃这种煎饼容易感到油腻,所以还得配上“酸汤”,酸汤用乌梅制成,加入糖醋,将其熬烂,去掉里面的滓、核,再放入沙锅中,放入蜜,常常酸甜是不是恰当的,再加入胡桃、松仁、奶酪一起熬制。因为里面加入了乌梅和醋,胡桃也被染黑了,所以还可以吃点肉汁。
煮烂羊肋骨,加入回回豆,在里面下入水面,这种水面在煮的时候,按成小薄饼的样子,下锅煮熟,然后捞出,过一遍肉汁,再和肉炒,出锅后淋上一层香油,便十分美味。
回回还有一种食物,叫“哈里撒”,小麦捣去皮,将牛肉剁烂片,和小麦一起煮得极烂,放入碗中摊开,浇上羊头油,就着黄烧饼一起吃,加点松仁,滋味很妙。
当时除了回回之外,还有一些高丽的美食,一种叫高丽粟糕,不管栗子多少,将他们阴干,去壳,捣成粉,然后加入糯米粉拌匀,糯米粉占栗子粉的三分之二,再加入蜜使它们更加粘合,蒸一蒸便可食用。还有什么“脑瓦剌”、“细乞思哥”、“马思答吉汤”等,基本上都是以羊肉为主食,往里面加入各种配菜,或蒸或烤或炒,方法不一。
还有从阿拉伯传来的一种果汁饮料,在蒙古统治者四处征战时,有当地的基督徒专门制作给统治者饮用,随后成为上贡的贡品,再后来传到各地。这种水果饮料,是用果液,将它煎熬成汤然后饮用,各种水果都可以,葡萄、柠檬、杨梅等,以水果为原料加水,加蜜熬煮,然后除掉里面的渣,冷却就成了好喝的果汁,元朝宫廷中还有专门负责制造的官员。当时,还有一种叫“树奶子”的树汁,就是白桦树汁,因斡罗思人(即俄罗斯人)思念,便从遥远的斡罗思土地运来。
你知道汉服吗,你了解汉服吗?
有礼仪之大,故称夏
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汉服,又称汉衣冠,中国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是从黄帝即位(约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 (公元17世纪中叶)这四千多年中,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变的礼仪衣冠体系。
据《史记》载,华夏衣裳为黄帝所制。“黄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黄帝造屋宇,制衣服,营殡葬,万民故免存亡之难。”(《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自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周朝礼法的继承,到了汉朝形成完善的衣冠体系并普及至民众。
清朝初年,满族统治者执行“剃发易服”政策,禁止人民穿着汉服、蓄长发。从此汉服渐渐从人民生活中消失。由于清廷“十从十不从”政策,汉服并没有完全消失,人们仍能看到她的影子。例如道教、佛教的僧侣服饰就保留了下来。
汉服历史悠久、款式众多,历朝历代皆有自己的特点,但主要特征不变,以“交领右衽”、“褒衣宽袖”、“系带隐扣”等独特服饰结构而闻名,带着浓郁的民族文化风格。大家都知道汉服衣冠华美,但是否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呢?
上古时期
中国传统古籍的观点一般认为,华夏衣裳为距今约五千年的黄帝所制或黄帝时期所制。例如,汉代《世本》记载:黄帝的臣子“伯余作衣裳”、“胡曹作冕衣”。《易·系辞》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之妻嫘祖养蚕制丝,以作衣裳。
考古发现则证实,距今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遗址、陕西临潼白家村遗址中都发现骨针、纺轮,说明当时人们已会纺布制衣。到了约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不但大量发现纺轮,还在陶器上发现大量布纹的印痕。同时期遗址中还发现了苎麻、蚕茧,说明此时已经产生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用苎麻织成的麻布和饲蚕得到的丝纺来做衣服,人们的衣冠服饰日臻完备。只是此时期的服装实物,在考古发掘中至今尚未发现。
夏商西周时期
这一时期的服装继承了上古时期的特征,并且已有充分的实物可证实汉服的基本特征已在此时确定:交领、右衽、系带为最基本的典型特征,上衣下裳是最基本的式样。在甲骨文、金文的多种字形中,很常见的一种字形的“衣”字即为交领右衽上衣的形象。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玉人亦穿着此种特点的服装,该玉人是中国目前出土的最早、最完整的服饰造型。与交领、右衽、系带的上衣相配的下装是“裳”。上衣下裳是汉服最基本的式样,至今汉语仍然用“衣裳”这两个字作为服装的统称。
秦汉时期
秦汉服装基本沿袭战国时期,仍然以深衣为主,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男女均可穿着。
秦汉时期曲裾深衣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其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由于汉代内衣的改进,曲裾绕襟深衣已属多余,所以至东汉以后,直裾逐渐普及。由于深衣的普遍流行,穿襦裙的妇女有所减少,但并没有消失,在汉乐府诗中就有不少描写。这个时期的襦裙样式,一般上襦极短,只到腰间,而裙子很长,下垂至地。1957年在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中发现了襦裙实物。
汉朝时期,中国的文化、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都空前繁荣、强大,汉族由此而得名。此时期的服饰礼仪制度也极大完备,并由此出现了一个成语“汉官威仪”来称颂汉朝的服饰制度。“汉服”的名称也间接由此而来。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服装遗俗汉朝,但由于当时的风气汉服的风格变得潇洒飘逸。魏晋名士们多光身着宽大外衣,或者外衣内着一件类似今天吊带衫的奇特内衣,并不穿中衣,此衣式仅见于这一时代,款式参见《北齐校书图》。
或受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中原男子在这一时代也开始流行上衣和裤装。绔、裤互称。由于南方湿热气候,高齿木屐开始流行。袿衣(杂裾)是魏晋女服中的礼服。魏晋时期衣冠承于东汉,一秉东汉追求繁华、奢丽的风格,袿衣即是衣两侧有尖角的款式,魏晋时,人们将尖角家常,敝屣旁边加以垂饰飘带。服装看起来一场飘逸,这便是彼时辞赋中的“华袿飞髾”。
隋唐五代时期
隋唐汉服开始高端创新发展,但不脱离汉服基本特征。隋唐妇女的主要服式仍然是襦裙是裙、衫、帔的统一。女性当中十分流行齐胸襦裙,即把下裙提至胸上的裙子,搭配以披帛。贵妇当中,也穿钿钗礼衣。汉服工艺装饰普遍使用花卉图案,其构图活泼自由、疏密匀称、丰满圆润,颜色大胆。这时服饰图案的设计趋向于表现自由、丰满、肥壮的艺术风格。
唐代男子服饰,以幞头袍衫为尚,幞头又称袱头,是在汉魏幅巾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首服。官吏除穿圆领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场合,如祭祀典礼时仍穿礼服。礼服的样式,多承袭前朝旧制,头戴介帻或笼冠,身穿对襟大袖衫,下着围裳、玉佩组绶等。五代时期服饰基本筵沿袭了唐朝服饰,无太大变化。
两宋时期
由于宋代初年的政治风气,汉服不再艳丽奢华,而是简洁质朴。宋朝汉族男子服饰沿袭了大襟右衽交领和圆领这两种传统服饰式样。宋朝汉族女服在沿袭上一代的基本制式的基础上,相比男装要富于变化些。宋代的褙子为长袖、长衣身,腋下开胯,即衣服前后襟不缝合,而在腋下和背后缀有带子的样式。宋代中后期国家富足,人们的服饰也开始奢华起来,人们大多穿起了丝绸。
元朝时期(公元1271年至1368年)
元代虽然是蒙古人建立,但是蒙古人并没有推行类似满清的剃发易服政策,故此民间仍然以汉服为主。元朝宫廷的官员和士庶的日常服装多为窄袖长袍,蒙族妇女也穿长袍。而汉族妇女仍着汉服,其中襦裙较为流行。只是在风格上蒙古服装和汉服多多少少都受了对方的影响。
明朝时期
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后,诏令天下“衣冠制度悉如唐宋之旧”,因此明朝服式恢复了汉服传统。男子服饰基本沿袭了大襟右衽交领和圆领这两种传统服饰式样。但又吸收了一些元代服饰特点,发展出曳撒等特色服饰。明代妇女的服装仍以襦裙为主。
需要说明的是,明制女袄、女衫较有特色也很流行,外衣多为收袖口的琵琶袖,袖口可有缘边领子加护领,下裙多配马面褶裙和普通褶裙。除了一直流传的衫、袄及裙子外,还流行霞帔、褙子、比甲等新鲜样式,衣服的多变与款式做工达到一个高峰。
明代男装,大人多穿宽大的直身,头上戴四方平定巾,一般平民穿短衣,裹头巾。
这个时候出现了一种六瓣、八瓣布片缝合的小帽,看起来很像剖成半边的西瓜。本来是仆役所戴的,但是因为戴起来很方便,所以就普遍流行起来。这就是清代「瓜皮小帽」的前身。明代也开始流行用金属扣和纽扣,但系带依旧存在。
至明朝时期,汉民族服饰已深刻地影响了周边国家。
汉服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兼容并包、异彩纷呈而又独具东方韵味的服饰文化体系,已逐渐成为汉人的文化象征,美与意的融合,更是中华民族精神、中国文化及中国历史的承载物。
汉服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既来自过去,也面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