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简介及概要

生活经验032

本文目录

《荀子》简介及概要,第1张

  1. 诗经的时间范围?
  2. 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孙权劝学》的重要内容?
  3. 告诉我战国时期的“士”是指哪一类人?
  4. 陶渊明劝学的故事概括?
  5. 荀子的刑法思想?

诗经的时间范围?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部具有民间传说、祭祀歌颂、爱情赞歌等多种内容的集合体,反映了先秦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诗经》的时间范围非常广泛,大致可以分为先秦时期和西周时期两个阶段,时间跨度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其中,先秦时期的《诗经》包括《小雅》、《大雅》、《周南》、《召南》、《魏风》和《唐风》等,主要反映了周代的风俗民情和宗教信仰;而西周时期的《诗经》主要包括《国风》和《卫风》,以及《雅颂》,反映了周朝初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情况。总之,《诗经》的时间跨度十分广泛,它是中国文化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孙权劝学》的重要内容?

既记述了孙权对吕蒙的关心,又写出了鲁肃对吕蒙知晓读书道理后的敬佩。

告诉我战国时期的“士”是指哪一类人?

士民、士庶人。 《国语·齐语》记载管仲治齐,实行四民分居定业,四民即士、农、工、商。

《谷梁传》成公元年也有四民之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但分而言之,士与民是有差别的,属于不同等次。士与民的分野在战国的记载中仍不乏其例,如《荀子·臣道》云:"民亲之,士信之。"《管子·五辅》讲:"善为政者……其士民贵武勇而贱得利,其庶人好耕农而恶饮食,于是财用足。"这里把士民与庶人分为两组人,前者指战士,尚武勇;后者则以耕耘为业。

不过在战国,"士民"和"士庶人"又成为两个普遍流行的概念。

在一些旧注中,常把士民、士庶人分为士与民,士与庶人。

这种分法不无道理,但从大量记载看,士民、士庶人已成为固定词组。社会上存在着一部分人既是士,又是民。

《孟子·离娄上》讲:"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管子·大匡》载:"君有过大夫不谏,士庶人有善而大夫不进,可罚也。"从这些记载可见士庶人已被视为同一层次。

士民的主要事业是耕与战,《吕氏春秋·孝行览》载:"士民孝,则耕芸疾,守战固。"《韩非子·初见秦》记赵长平之战,秦"悉其士民于长平之下"。

《墨子·辞过》云:"兵革不顿,士民不劳,足以征不服。"文中士民与百姓实为一指,皆从事耕战。士民是国家居民中的大多数,故《荀子·致士》概括:"国家者,士民之居也……国家失政则士民去之。" 士民、士庶人两个概念的流行,反映了士与民的交融。在社会的变动中,有相当一部分士下降到与民地位无异的境况,即所谓的"布衣之士"、"匹夫之士"。

(四)士君子与学和道义的关系 士大夫是士的高层和步入仕途的士;士民是士的下层,与民的地位混同或相差无几。在上、下层之间,还有一个中间层次,这部分士上不及官,下不为民,以学和倡导道义为己任。

儒家对这个问题论述得最多。

子路问孔子:"何如斯可谓士矣?"子曰:"切切 ,怡怡如也,可谓士矣。

朋友切切 ,兄弟怡怡。" 孔子又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子张说:"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这些论述对士的基本规定可概括如下:

第一,士以学和道德修养为己任;

第二,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第三,以出仕作为自己的前途,仕则忠于职守。

孟子对士的要求与孔子大致相同。

王子垫问孟子曰:"士何事?"孟子曰:"尚志。"又说:"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如士得已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又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唯士为能。" 荀子对士的要求重在遵从礼义。

《修身》讲:"好法而行,士也。"这里的法指礼法。荀子认为士的天职是正身,"彼正身之士,舍贵而为贱,舍富而为贫,舍佚而为劳,颜色黎黑,而不失其所,是以天下之纪不息,文章不废也!" 其他诸子也把士与道义紧密连结在一起。 士君子是表示士之道德的一个重要概念。从现有的文献看,最早使用这一概念的是墨子。在《墨子》中,士君子有两种含义,其一,指中下级官吏,如《墨子·尚同中》所云:"今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请将欲富其国家,众其人民,治其刑政,定其社稷……"其二,指知识分子。《墨子·天志上》载:"今天下士君子之书不可胜载,言语不可尽计,上说诸侯,下说列士,其于仁义,则大相远也。"到了荀子手中,士君子完全变成了表示道德和知识程度的一种称呼。《荀子·子道》载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子路曰:"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子曰:"可谓士矣。"子贡曰:"知者知人,仁者爱人。"子曰:"可谓士君子矣。"颜回曰:"知者自知,仁者自爱。"子曰:"可谓明君子矣。"士君子在道德上高于士,不及"明君子"。《性恶》说:"有圣人之知者,有士君子之知者,有小人之知者,有役夫之知者。"《修身》说:"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荣辱》说:"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桡,是士君子之勇也。" 总上所述,士分布在社会各个角落,上可为卿相,下可为士民、布衣。士的社会地位与职业千差万别,在差别中又有统一性,即知识、道德和勇力。这些东西是无形的,但在社会活动中又无所不在,无所不需。士正凭借这些无形的东西才能游于社会各个角落。

陶渊明劝学的故事概括?

陶渊明的劝学诗联

陶渊明是我国东进时著名的大诗人。

一天,邻家有个读书的少男前来向他请教,毕恭毕敬的行了礼,然后虔诚的说:“陶老先生,我非常敬佩你渊博的学识,但不知你少年时期读书有无妙法?敬请传授,晚辈不胜感激。”

陶渊明听少讲完,不禁仰面哈哈大笑,随即说道:“天下哪有什么学习妙法?只有笨法,全凭下功夫,勤学则进,辍学则退。”

陶渊明见少年并不十分懂它的意思,便拉着他的手来到亲手耕种的那块稻田旁,指着一颗稻苗说:“你蹲在这里,仔细认真看一看,告诉我他现在是不是在长高?”那少年依陶渊明所说,目不转睛看了很久,把眼睛都看酸了,仍不见稻苗往上长,便站起来对陶渊明说:“没见长啊!”

陶渊明反问道:“真的没见长吗?那么,原先矮小的稻秧,是如何变得这么高的呢?”陶渊明见少年低头不语,便进一步引导说:“它每时每刻都在滋长,只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罢了。读书学习也是同样道理,知识是一点一滴的积累的,有时连自己也不易觉擦到,只要勤学不辍,就会积少成多。”

陶渊明又指着西边的一块大磨刀石问少年:“那块磨刀石为什么会有像马鞍一样的凹面呢?”

“那时磨成这样的。”少年随口答道。

“那它究竟是那天磨成这样的呢?”

少年摇摇头。

陶渊明说:“这是我们大家天天在上面磨刀、磨镰,日积月累,年复一年,才成这样的,不可能是一天之功啊!学习也是这个道理,要是不坚持读书,每天都有所亏欠啊!”少年恍然大悟,连忙再向陶渊明行了大礼,说:“多谢先生指教,学生再也不敢求学什么妙法了!请先生为我留几句话,我当时放在心上。”

陶渊明欣然同意,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荀子的刑法思想?

可以概括为“先王之道”,即通过严格的刑法制度来治理社会。他认为刑罚可以惩罚罪犯、震慑奸恶、示范正义,并通过这种手段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荀子还主张“法不阿贵”,即法律不应因贵族身份而豁免其违法行为。他认为这种做法会导致社会不公平,破坏正义。此外,荀子还主张“奖罚分明”,通过明确的奖励和惩罚机制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行动动力,促进社会发展。总之,强调了刑法制度的重要性,主张通过刑罚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并注重奖惩分明,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