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韩信死后刘邦说的名言?
果若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大概意思就是兔子都被杀死的时候,驱赶追逐兔子的猎狗最后也会成为人们口中的食物。天上的飞鸟都被抓完了,再好的弓箭也没有了用处,敌国一破,出谋划策的臣子也就再无用处就得死
这句话就是西汉时刘邦将一些建国时建功立业的大将们悉数杀光的情形。刘邦当皇帝后为削弱韩信的势力,把当时是"齐王"的韩信徒封为"楚王",使其远离自己的发迹之地,然后又有人适时告发韩信"谋反",刘邦又再将他贬为"淮阴侯",不出几个月皇后吕雉又以谋反之名将韩信诱至长乐宫杀死。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得天下,韩信于公元前196年身首异处,这对共过患难的君臣在天下大定之后只相处了五年多一点的时间,只能说韩信功高震主,最后一定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韩信最终被刘邦以隆重的仪式拜为大将,其原因有哪些?
我是独钓孤海一只鱼,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回答,这主要根结在韩信身上,而直接原因则在刘邦身上。其因有三
一、韩信的人生遭遇。韩信很有才华,但一直都得不到重用,一开始韩信是投奔的项羽,但项羽根本看不上他,因为项羽性格的原因,注定了韩信在项羽手下有很难有发展,这一点韩信是有者自己准确的判断的,所以韩信离开了项羽,转而跳槽到了刘邦的军中,可到了刘邦军中依然得不得刘邦的赏识,甚至于刘邦还十分看不起韩信,可能是两人没什么眼缘吧。故而韩信心中肯定受了气,所以要出这口气,就是让刘邦当着所有人的面给自己道歉。这也为刘邦杀韩信埋下了伏笔。
二、韩信的虚荣心在做怪。韩信可是个知识分子,并且他在成名之前受了很多冤枉气,比如,胯下之辱,受尽世人眼色。这好不容易屌丝逆袭了,还不好好庆贺一下吗,这是韩信自己在向天下人宣告自己的本事,更是对以前轻视与侮辱自己的人看的。我韩信才是最成功的人。这也是韩信自己为自己准备的一场盛大的历史时刻,因为从这一刻起历史会记住他。
三、为统帅三军而立威严。因为韩信在这之前没有什么出色的战绩,他要在军中立威,就是告诉他的手下自己是有能力统帅他们的,这也是自信的表现。
综上所述,这就是韩信为什么会要求刘邦用最盛大的仪式来拜自己为大将军的原因。这其中有韩信自己的私心,又有对实际情况的考虑,所以这样的一场仪式是非常恰当和符合当时情况的。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才是读史的正确态度。我是独钓孤海一只鱼,每天都有不一样的历史认知。欢迎点赞评论加关注和收藏转发。原创不易,谢谢支持。
韩信对刘邦说的话?
韩信作为刘邦得力干将,攻城掠地,战无不胜,深受刘邦的器重。韩信天生就具备统帅才能,无论是智谋,还是胆识,都堪称是天下无双。因此,刘邦也深知只有韩信才能够对抗西楚霸王的强大攻势。韩信和刘邦曾经有过一段非常出名的对话,刘邦问韩信:你这么能带兵打仗,那你说说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这个人本领确实不小,但却一点也不谦虚,他告诉刘邦:你带兵无法超过10万!
刘邦听后自然心里不会太爽,就问他:那你能带多少?于是,韩信就留下了一句千古名言“韩信用兵,多多益善”。这意思就很明显了,韩信认为自己军事能力很强,作为统帅,士兵数量越多越好。当然,韩信也不是信口开河,他的确有这种过人的统帅能力。其实,韩信只是说了上半句,还有下半句他没说出口,但他在一场经典的战役中,用事实给出了答案。原来,韩信不仅带兵多多益善,他还能“绝境求生,以少胜多”!
刘邦死后韩信做了几年皇帝?
刘邦死后汉惠帝刘盈当第二任皇帝。皇帝之位和韩信压根没关系。
刘邦坐了江山后,怕韩信势力大,压了自家的天下,就想杀死韩信,可是自己亲口封了韩信“三齐王”、“五不死”,怎么杀他呢?他想了个杀韩信的办法告诉了吕后。
吕后召韩信进宫,对韩信说:“你犯下了谋反罪,君王叫我杀你。”韩信说:“那不行,君王封我五不死的,这事我得当面和君王说说。”吕后说:“哼哼,你见不着君王了,你看看你来在了什么地方?”韩信一看周围阴森森的,往上看顶棚遮得严严的看不见一丝天,往下看地上铺着毯子,看不见一点点地,又见不了君王,心里不由叫苦。没等韩信分辨,吕后又说:“君王封你'五不死',我们都按君王的意思办了。我知道你还要说:没有捆你的绳,没有杀你的刀,这些我们都不用。”说完,一挥手,两旁几十名宫女个个手拿棒锤,一拥而上,团团围住,一阵乱打,把韩信活活打死了。
善终都没法做到的韩信,又怎能说当过皇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