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宗为什么不杀柴荣(周世宗柴荣评价)

生活经验052

今天给各位分享周世宗为什么不杀柴荣的知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周世宗为什么不杀柴荣(周世宗柴荣评价),第1张

本文目录:

赵匡胤为何不杀柴氏子孙?称周世宗柴荣为五代第一明君

宋太祖赵匡胤是大宋的开国之君,登上皇位的第三年,秘密镌刻一碑(名之为誓碑),藏于太庙的一个密室之内。这块碑藏好以后,上面覆盖着销金黄幔,任何人不得进入。太祖敕令专司皇家礼仪的大臣,以后凡有新天子即位,先拜太庙,再引进来恭读誓碑,只允许一个不识字的小黄门(太监)随从。

这个誓碑上面究竟刻的什么字,宋太祖为何要弄得如此神秘?直到曹勋自燕山逃归,才揭开誓碑的秘密。曹勋是北宋末年阁门宣赞舍人,靖康元年与徽、钦二宗一起被金兵掳到北国。徽宗父子身陷囹圄,嘱托曹勋:不知中原之民是否拥戴康王,命他迅速前来营救父母。又密授曹勋一事:太祖有誓约藏之太庙,不杀大臣及言事官,违者不祥,一定要秉告康王。

宋太祖赵匡胤为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避免禁军军将也黄袍加身发动兵变篡夺自己的政权,所以他威胁利诱双管齐下,暗示高阶军官们交出兵权,就是著名的「杯酒释兵权」。身负徽宗重托,曹勋揣着徽宗的御书,冒死逃离了金营,备尝艰辛之苦,终于回到中原。此时,已是南宋建炎元年,新君就是宋徽宗赵佶的第九个儿子康王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建立了南宋政权。曹勋拜见了宋高宗赵构,出示了徽宗的御书,且将誓碑一事秉明,「太祖誓约深藏在太庙,太上皇(宋徽宗)恐新君不知,特遣微臣当面奉告。」

后来,陆游在《避暑漫抄》对太祖誓碑有所记载:碑高七、八尺,阔四尺余,上刻誓词三行:一为「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行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一为「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一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太祖誓碑为后嗣之君立约:柴家子孙、士大夫、言事官皆不得诛杀。

不杀柴氏子孙,是周世宗柴荣对赵匡胤有恩,史称柴荣为「五代第一明君」,逝世前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然后才有陈桥驿兵变,柴荣之子周恭帝柴宗训禅位,赵匡胤登基,建立「北宋」王朝,改元建隆。说白了,是赵匡胤窃袭了人家柴氏的江山,所幸对柴氏父子尚存知恩图报之心。至于不杀读书人和上书言事之人,这也是北宋重文轻武、开言纳谏的治国之道。

对于太祖誓碑之约,后人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太祖行武出身,但酷爱读书,重视文化,北宋皇帝确实遵循这一誓约,对臣下比较宽容。范仲淹曾赞叹道:「祖宗以来,未尝轻杀一臣下,此盛德之事」。王夫之说:「太祖勒石,锁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读。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孙;二、不杀士大夫;三、不加农田之赋。呜呼!若此三者,不谓之盛德也不能。」当代学者余英时先生对太祖誓碑深信不疑。

另一种认为,「誓碑」之事纯属子虚乌有,根本不存在。这是当代学者杜文玉在1986年发表的《太祖誓碑质疑》一文中提出的质疑,理由有二,一是太祖在位总计杀了88人,其中谋反罪22人,坐赃罪25人,失职罪33人,其他8人,有殿前都虞侯、州刺史、监察御史、县令等;二是誓约内容完全可以公开,以显示统治者的仁德宽厚,达到收买人心的效果,让士大夫们感恩戴德,忠心维护赵氏的江山,何必隐藏得如此神秘?

众人劝说赵匡胤杀掉柴荣幼子,为何他却不肯杀?

首先,赵匡胤认为柴荣的几个幼子无法对他形成有效的威胁;其次,赵匡胤也是一个比较“宅心仁厚”的皇帝,他还是念柴荣的旧情的,因此才没有痛下杀手。

记得在中学课本当中有这样一句话: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宋太祖赵匡胤可以和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有功绩的君王相提并论,由此可见他也是一个相当杰出的君王。但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位置却是靠一场“陈桥兵变”得来的。

当时的后周世宗柴荣驾崩,之后柴荣年仅七岁的儿子柴宗训即位。此时职位是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的赵匡胤,伙同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掌握京城军权的将领发动病变,这才有了后来的大宋王朝。

而周世宗柴荣一共有七个孩子,前三个已经被后汉隐帝刘承祐杀掉,第四个孩子就是柴训宗,第五个孩子不知所终,而第六、第七个孩子当时还只有一点点大,根本没有记忆,所以赵匡胤就让大臣们收养了他们给了他们荣华富贵。

而赵匡胤在生前也曾经赐给才容易加丹书铁券,相当于一张免死金牌。由此可见赵匡胤还是念旧情的。没有想把柴荣一家赶尽杀绝。不过让人有些玩味的是,柴训宗终年仅20岁就死掉了,而且死因也不明,但也不好说是赵匡胤下的手。

也就是说,后面柴荣的七个孩子当中集只有被大臣们收养的第六,第七两个孩子还活在世上。而这两个孩子从小就被养在大臣的家里面,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世,自然就无法对赵匡胤构成威胁。

同时赵匡胤作为少有的没有对开国功臣进行大规模** ,可以说是一个相对宅心仁厚的君王。

宋朝为什么不杀柴氏

首先,当然是柴家对赵匡胤有知遇之恩。禅位诏书写道:“咨尔归德军节度使、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禀上圣之姿,有神武之略,佐我高祖,格於皇天,逮事世宗,功存纳麓,东征西怨,厥绩懋焉。”面对拥立他的将士,宋太祖也曾说:“吾受世宗厚恩,为六军所迫,一旦至此,惭负天地,将若之何?”“为六军所迫”当然是逢场作戏,但“世宗厚恩”绝对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宋太祖能够当上天子,靠的是有勇有谋、身先士卒,但也离不开周世宗对他的赏识、提拔。高平之战、淮南之战,显德六年的北伐,一系列战役使赵匡胤的地位不断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是柴荣给了他发挥才能的平台。一个人再有本事,没有伯乐,没有良机,也只能怀才不遇,难有出头之日。在生命的最后关头,看到“点检做天子”的木牌,周世宗任命赵匡胤为检校太尉、殿前都点检,可以说是高度信任了。可是赵匡胤却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以实际行动辜负了周世宗。

建隆初年,赵普多次建议宋太祖解除武将们的兵权,太祖一开始不同意,朕对将军们都很好呀!他们肯定不会背叛朕的。赵普就说:当年周世宗待陛下也很好呀!霎那间,赵匡胤被驳得哑口无言,场面极其尴尬。好吧,宰相大人说得对,关系再铁、再硬,就算恩如父子,也难以抵挡利益的腐蚀。如果周世宗多活二十年,或者柴宗训是个成年的新君,赵匡胤能不能当上皇帝真的很难说。柴家给了赵匡胤军权,又赐予他篡位的良机,无论如何,心里多多少少都是感激的。所以他自己不杀柴氏子孙,还要求后人尽量也不要杀,这个规矩要世世代代遵守下去。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最好的结局是篡位成功,不发生大规模流血事件,能够让政权迅速、平稳地过渡到赵家人手里。在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赵匡胤对士兵们说:“太后,主上,吾皆北面事之,汝辈不得惊犯;大臣皆我比肩,不得侵凌;朝廷府库、士庶之家,不得侵掠;用令有重赏,违即孥戮汝。”上至皇亲国戚,下至黎民百姓,将士们都不能侵犯,更不能烧杀抢掠,违令者斩。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新政权站稳脚跟,赢得民心。十年前郭威进京的时候,发生了不少流血冲突,为了避免悲剧重演,赵匡胤需要做出更好的安排。

关于周世宗为什么不杀柴荣和周世宗柴荣评价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